位置:首页人物专题>韩绛

韩绛——北宋宰相

韩绛

韩绛的资料

  本 名:韩绛

  字 号:子华

  出生时间:1012

  去世时间:088

韩绛的介绍

韩绛(1012~1088),字子华,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第三子。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卒于哲宗元祐三年(1088)。

宋仁宗(1023-1063)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甲科第三名探花(榜眼是王珪,第四名是王安石),除太子中允、通判陈州。历户部判官,擢右正言、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嘉祐中,历知庆州、成都府、开封府。为三司使。英宗即位,迁给事中。治平二年(1065)权知开封府(《开封府题名记碑》)。神宗即位,拜枢密副使。熙宁三年(1070),拜参知政事,罢知邓州,徙许州、大名府。元丰元年(1078),知定州。六年,知河南府。哲宗即位,改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康国公。元祐二年(1087),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谥“献肃”。

事见:《范忠宣公集》卷一五《司空康国韩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有关“韩绛”的历史故事

  • 韩绛

    韩绛(1012—1088年),字子华,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北宋时期大臣,参知政事韩亿第三子、太子太保韩缜之兄。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担任太子中允、陈州通判,累迁三司使。宋英宗即位,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宋神宗即位,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出任建雄军节度使、知定州,授太一宫使

  • 《送韩绛归淮南寄韩绰先辈》原文、译文及注释

    岛上花枝系钓船,隋家宫畔水连天。江帆自落鸟飞外,月观静依春色边。门巷草生车辙在,朝廷恩及雁行联。相逢且问昭州事,曾鼓庄盆对逝川。

  • 韩绛是保守派大臣,为何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副手?

    参与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宋朝名臣很多,他们后来成为新党的核心力量,加入到了围绕新法的新旧党争之中。让很多历史爱好者难以理解的是,韩绛作为保守派的大臣,居然也加入了王安石的宰相班子中,成为了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帮手。而且从历史记载来看,韩绛出任政事堂的宰相或副相贯穿了整个熙宁年间,是除了王安石以外距

  • 北宋宰相韩绛简介:参知政事韩亿第三子、太子太保韩缜之兄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韩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绛(1012年—1088年),字子华,原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后迁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

  • 韩绛的生平简介 韩绛怎么死的 韩绛的作品

    韩绛(1012~1088),字子华,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第三子。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卒于哲宗元祐三年(1088)。韩绛的生平简介宋仁宗(1023-1063)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甲科第三名探花(榜眼是王珪,第四名是王安石),除太子中允、通判陈州。历户部判官,擢右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