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名相吕端大事不糊涂:北宋边境争端轻松解除

北宋名相吕端大事不糊涂:北宋边境争端轻松解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66 更新时间:2024/1/1 10:56:03

吕端是北宋名相,当初宋太宗要任用他为相,有大臣劝宋太宗说:“吕端这人糊涂,恐怕不堪为相。”宋太宗却回答得很经典:“吕端大事不糊涂。”

据《宋史》记载,西夏的首领李继迁一直在北宋边境骚扰,让北宋王朝很头痛。有一次,宋朝边防军居然抓住了李继迁的母亲,宋太宗对李继迁咬牙切齿,所以打算处死他的母亲。有一天,他召来寇准,秘密商量处置李继迁母亲的事情。

商量完机密大事,寇准走出来时与吕端撞个正着。吕端一眼就看出寇准心中有机密,便问他:“你和皇上是不是商量什么机密事宜,皇上不让你告诉我?”寇准遮遮掩掩地说:“没有啊。”吕端说:“你别瞒我了,如果是边境小事,我没必要得知,如果是重大事项,我作为宰相,是有知情权的。”寇准也意识到事情不一般,就告诉了吕端,并说:“我和皇上商量好了,打算将李继迁的母亲在北门外处斩。”

吕端听了,立即去找宋太宗,要阻止这个计划:“皇上,你要处死李继迁母亲的决定极其不理智,千万不可实行。”宋太宗说:“李继迁给我们造成这么大的麻烦,给他点颜色瞧瞧也好啊。”吕端说:“史上做大事的人,常常置父母的安危而不顾,像刘邦的老爸被项羽逮住,要烹了熬汤,刘邦在乎过吗?所以,如果我们大宋杀了李继迁的母亲,根本不起任何作用,他还是一样来骚扰我们。”宋太宗听了犹豫起来,问吕端该怎么办。

吕端想了个法子,说:“不如将李继迁的母亲安置在延州,好好照顾她,虽然一时不能把李继迁怎么样,但至少能让他有所顾忌,有所牵挂。”宋太宗对此计大为赞赏,说:“微卿,几误我事。”如果不是你,几乎耽误了国家大事。

于是,宋朝就将李继迁的母亲安置好,好好照顾,等到李继迁的儿子出来主持西夏的时候,看在大宋王朝照顾他祖母的分上,居然归顺了宋朝。

吕端这种不以双方恩怨来对待老人家的做法,显示了大宋的风度和气度,从长远而言,有利于宋与西夏的交好,真所谓“大事不糊涂”。

标签: 吕端北宋

更多文章

  • 可以和诸葛亮并称的名相吕端:赞“大事不糊涂”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端,诸葛亮,宋太宗,

    吕端不是进士出身,但他最后却成为宋太宗、宋真宗时期的宰相。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吕端是恩荫入仕的,其父吕琦,曾任后晋兵部侍郎。父亲死后,朝廷抚恤老领导家属,给吕端安排了一个名为“千牛备身”的侍卫职务,吕端从此步入仕途。五代乱局中,他曾历任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史馆等职。宋朝

  • 北宋名相李沆的政治贡献 李沆的为政思想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沆,宰相,北宋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北宋时期名相、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元年(9

  • 李沆怎么读 北宋名相李沆生平简介 李沆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沆,宰相,北宋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北宋时期名相、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元年(9

  • 北宋大臣向敏中生平简介 向敏中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向敏中,宰相,北宋

    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臣。父向瑀,曾任后汉符离令。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拜同平章事。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客人,门庭寂静无声,真宗因而称赞说:“敏中大耐官职!”咸平五年(1002年)

  • 北宋宰相毕士安简介:曾支持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宋,毕士安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毕士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毕士安(938年—1005年11月14日),本名士元,字仁叟,一字舜举。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

  • 北宋名相毕士安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毕士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毕士安,宰相,北宋

    毕士安(938年—1005年),一名士元(《嘉定赤城志》卷九),字仁叟,一字舜举(《武夷新集》卷一一《毕公墓志铭》,《隆平集》卷四本传),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宋太祖乾德四年(九六六)进士。宋太宗太平兴国中,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淳化二年(九九二),召入翰林为学士。宋真宗即位,权知开封府事。咸平

  • 北宋名相毕士安生平简介 毕士安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毕士安,宰相,北宋

    毕士安(938年—1005年),一名士元(《嘉定赤城志》卷九),字仁叟,一字舜举(《武夷新集》卷一一《毕公墓志铭》,《隆平集》卷四本传),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宋太祖乾德四年(九六六)进士。宋太宗太平兴国中,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淳化二年(九九二),召入翰林为学士。宋真宗即位,权知开封府事。咸平

  • 北宋名相寇凖为什么客死异乡?寇凖得罪了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寇准

    北宋名相寇凖为什么客死异乡?寇凖得罪了哪些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寇凖这个人想必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很给力的,在历史上也真的是有很多故事的,这个人不简单的,其实能做到宰相的人当然都是不简单的,但是但是有人总得有一死的,话说这个寇凖最后是死了的,而且下场十分的惨烈,那么这个人到底是做了

  • 寇凖在这个宋辽最重要的盟约中,做了一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真宗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九月,辽军寇宋,直扑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城下,宋真宗在寇凖的力主下,御驾亲征,致使宋军精神倍增,终于在澶州给辽军以有力的反击,使辽朝统治者认识到宋军和中原地区的人民是不可轻侮的。于同年十二月,宋辽双方订立了和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从此以后,辽国就不敢发动大规模

  • 北宋宰相李迪简介:宋仁宗亲题其碑首为“遗直之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北宋,李迪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迪(971年-1047年),字复古,先祖为赵郡人,后迁家至濮州(今山东鄄城旧城)。北宋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