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宰相贾昌朝简介:今存《群经音辨》、《通纪时令》等书

北宋宰相贾昌朝简介:今存《群经音辨》、《通纪时令》等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47 更新时间:2024/3/12 20:30:05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贾昌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贾昌朝 (997年—1065年),字子明。真定获鹿(今河北获鹿)人。北宋宰相、训诂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赐同进士出身,任为国子监说书。宋仁宗朝,历任天章阁侍讲、参知政事、枢密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等职。官至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封魏国公。治平二年(1065年)去世,年六十八。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元”。宋英宗亲题其墓碑为“大儒元老之碑”。

贾昌朝一生博学善论 。有文集三十卷,今已佚。今存《群经音辨》、《通纪时令》等书。其中《群经音辨》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多音多义字手册。

人物生平

宋天禧初(1017年),宋真宗曾祈谷南郊,贾昌朝于道左献颂辞,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任晋陵主簿。赐对便殿,任国子监说书。孙称其讲说有师法。后又改颖川郡王院伴读,再适殿中丞,历知宜兴东明县。孙侍读禁中,以老辞,举荐贾昌朝代之,诏试中书,不久复国子监说书。

景祐(1034年)中,置崇政殿说书,以授昌朝。天章阁置侍讲,亦首命昌朝充任。累迁尚书礼部郎中,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兼羊国子监。上书陈“边防六事”,多施行之。

庆历三年(1043年)拜参知政事,以工部侍朗充枢密使,五年,拜相,拜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担举编修《唐书》。

庆历七年(1047年)春旱,帝避正寝减膳,贾昌朝援引汉朝因灾异册免三公的故事,上表乞罢参知政事,遂任昌朝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河北安抚使。帝赐银饰坐轿,随之因征贝州军校王则起义有功,移山南东道节度使,又移判郑州。同年,拜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年内,仍求外任,复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右仆射检校太师兼侍中,判郑州。昌朝固辞仆射侍中,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母丧,去位。服除,判许州。召对迩英阁,行前,复判大名府河北安抚使。时河决为患,昌朝请修河故道。

嘉祐元年(1056年)封许国公,兼侍中,不久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枢密使。嘉祐三年宰相文彦博请罢,谏官怕昌袁代相,乃言昌朝建大第,勾结宦官等,遂以镇安节度使、右仆射检校太师侍中兼充景灵宫使,出判许州。又以保平军节度陕州大都督府长史移大名府兼安抚使。英宗即位,徒凤翔节度使,加左仆射、凤关怀尹,封魏国公。

治平元年(1064年),以侍中守许州,力辞不许。次年因病留京师,以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卒,年六十八岁。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元”。宋英宗亲题其墓碑为“大儒元老之碑”。著有《群经音辨》(中国古代第一部多音多义字手册)、《通纪时令》、《奏议文集》122卷。

人物评价

孙奭:君当以经术进,如二公(路随、韦处厚)。

脱脱:此五人(贾昌朝、陈执中刘沆冯拯梁适)者,皆以文吏为宰相。……冯拯议论多迎合王意,昌朝明经术而尚阿私,梁适晓法令而挟智术,斯君子所不与也。

个人作品

《咏凌霄花》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曲水园》

画船载酒及芳辰,丞相园林潩水滨。

虎节麟符抛不得,却将清景付闲人。

《繁城魏受禅台》

服殷自古称文王,几见符膺把纣亡。

谁谓老奸亟篡事,禅台空立在繁昌。

《木兰花令》

都城水绿嬉游处。仙棹往来人笑语。红随远浪泛桃花,雪散平堤飞柳絮。

东君欲共春归去。一阵狂风和骤雨。碧油红旆锦障泥,斜日画桥芳草路。

标签: 北宋贾昌朝

更多文章

  • 陈执中的水平很差、文凭很低,为什么还能入仕当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执中,北宋

    陈执中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在位42年,总共有23位宰相。在这23位宰相中,有一个水平最差、文凭最低的官二代宰相,他就是陈执中。陈执中洪州南昌人,是宋朝顶尖官二代,他爹陈恕是宋太宗朝的参知政事,因为他爹的关系,他荫封为官。在宋朝宋朝文官入仕

  • 北宋名相文彦博雪夜巧化危机:对热事态做冷处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宋,名臣,文彦博,

    文潞公知成都,尝于大雪会客,夜久不罢。从卒有谇语,共拆井亭烧以御寒。军校白之,座客股栗。公徐曰:“天实寒,可拆与之。”神色自若,饮宴如故。卒气沮,无以为变。明日乃究问先拆者,杖而遣之。明冯梦龙《智囊上智部》文潞公就是文彦博,也是北宋名相,有贤能名声,又长寿,活到了92岁,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

  • 北宋的“老人政治”:名臣文彦博年过八旬出任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宋,名臣,文彦博,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安位若素”。原来,宋代致仕制度还规定:官员退休时,须先向朝廷递呈申请,获准后方可解职。个别元老大臣

  • 北宋名臣文彦博:出将入相五十年 威震异邦的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彦博,北宋,名臣

    文彦博简介:北宋前期,名相辈出,赵普、李沆、寇准、富弼、文彦博、司马光等人如群星璀璨,层出不穷,他们以过人才识担当朝廷柱石的重任,不仅赢得了个人荣宠,也使国家维持了安定兴盛的局面。文彦博是其中福禄寿三者俱全的典型,让我们透过他的一些事迹,来见识一下这位名臣的风采。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今属山西)

  • 北宋宰相宋庠的故事 宋庠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庠,宰相,北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宰相,工部尚书宋祁之兄。安州安陆人,后徙居雍丘县双塔乡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

  • 北宋宰相宋庠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宋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庠,宰相,北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宰相,工部尚书宋祁之兄。安州安陆人,后徙居雍丘县双塔乡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

  • 宋庠怎么读 宋庠生平简介 宋庠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庠,宰相,北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宰相,工部尚书宋祁之兄。安州安陆人,后徙居雍丘县双塔乡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

  • 庞太师不是庞籍?历史上真正的庞籍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庞太师,庞籍,宋朝

    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累迁至枢密副使,枢密使等

  • 宋朝历史上有庞太师这个人吗?庞太师庞籍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的庞太师,庞籍,包青天之开封奇案

    导读:“庞太师”,所暗指的应是北宋仁宗年间曾任宰相的庞籍。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

  • 梁适:北宋仁宗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梁适,北宋

    梁适(公元1000年~公元1070年),字仲贤,山东东平(须城)人,北宋太傅、仁宗皇佑年间宰相。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父梁颢为翰林大学士,适以父荫为官。但是为证明自己实力,在景祐元年考取进士。主管淮阳军后,上奏皇帝减少朝庭硬派给京东路百姓的丝绸一百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