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代文人孙道绚之作:赏析《清平乐·雪》

宋代文人孙道绚之作:赏析《清平乐·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637 更新时间:2023/12/7 9:45:23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孙道绚的《清平乐·雪》原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清平乐·雪

()孙道绚

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

朱楼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

赏析

雪,自古以来就一直备受着人们的青睐。自东晋谢家才女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它似乎更成了后世文人反复咏唱的对象。

“悠悠扬扬,做尽轻模样。”黄昏之际,作者看见了雪花在漫天飞舞。“轻模样”,轻盈的模样,此形容可谓贴切传神。五百多年后,纳兰容若写了一首《采桑子》的词,开头就化用孙道勋的这句:“非关癖爱轻模样,处偏佳。”纳兰公子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并不是喜欢雪花那轻盈悠扬的模样,我之所以喜爱它,完全是因为它生有人间绝无仅有的,那一种孤寂而又冷艳的美。

“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这句是描写她半夜时分睡在床上,静静地聆听着大雪压折梅树和竹枝的声音。白居易有一首非著名的五言诗《夜雪》,作品的意境尤其相似:“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由物及人,梅竹身上那种抽象的疼痛,继而转换成了一种具体的自怜之语。

今夜的大雪,重重地压着梅花和竹子。如今我尚会疼惜你们,而我一生的寂寞与哀愁,又有谁知道,有谁怜爱呢?这样的心境,也真真算是: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第二天一大早,她起来后,便迫不及待地掀开帘子。此时依然是大雪纷飞,只见是大片大片雪花迎面扑来。这个场景,诚如用《红楼梦》中的联诗所写: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

面对大自然馈赠的这些美丽的精灵之物,惊喜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作者在看到这一幕情景的时候,她的嘴角,当时兴许是泛起了一抹久违的微笑的。

“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结句笔触轻灵,情感细腻。描写的是作者转身回屋的时候,没想到由于房内熏炉中那些带有温度的烟气,一下就将身上的雪花全部融化了。她无奈地看着雪花变成热气腾腾的雾气升腾而起,轻轻地笼罩在她那插有金钗的头上。雾气最后也渐渐地消失了,她显得无比的失落,只得独自在那低眉叹气。

明末戏曲理论家沈际飞,曾对这首词评曰:“雪之形声,盈耳盈目。”全词借物抒情,不写一字之喜,不着一句之怒,作者用轻灵的笔触,把一个女子一喜一嗔的神情,刻画得是如此细致入微,惟妙惟肖。

人的一生中,注定有很多美好的事物都要转瞬即逝。邓红梅教授也说过,纤微优美的景物,能映照出女词人内心敏感而细腻的情绪。

所以说,孙道绚虽然身为古代的一名未亡人,却在封建礼教的压抑下,能以女性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把生活中具体的意象和心中抽象的情绪,在词中巧妙的转换。她完成了她个人情感的升华,更为自己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

无疑,孙道绚是一位优秀的女词人,也是一位善于煽情的高手。她的词作含蓄蕴藉、深微幽隐。情感细腻,韵味无穷。论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成就,真的是太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了。在宋词这片群芳灿烂的园圃里,她将当之无愧地永远占据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标签: 孙道绚宋朝

更多文章

  • 孙道绚历史评价,宋代才女孙道绚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

    孙道绚,号冲虚居士,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善诗词,笔力甚高。遗词六首。孙道绚,黄铢之母。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初(公元1131年前后)前后在世。三十岁丧夫,守志以终。生平著词甚富,晚以火毁。铢搜求流傅于人口者,仅得六首。张世南《游宦纪闻》录其悼亡一首,最为人所称。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录

  • 三篇咏雪的诗词,孙道绚的雪最轻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道绚

    大雪将至,整理三篇咏雪的诗词送给大家,一首雪很大,一首很女性,一首很顽皮,小编还是最喜欢末尾那首最顽皮的诗,直来直去,诙谐幽默!描写雪景的古诗词一:白居易的雪最大白居易《夜雪》—唐代: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词大意:老白我爬到床上顿时感到很惊讶,因为这被褥和枕头冰砸凉

  • 极为罕见的女子悼亡词,宋代女词人孙道绚所作的【醉思仙】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道绚

    说起悼亡诗词,大多数人印象中都是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贺铸的“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还有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纳兰性德的《蝶恋花》等等。这些悼亡诗词几乎都是男性诗人词人为悼念亡妻所作,而女子悼亡亡夫的悼亡诗词却

  • 梅尧臣《陶者》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梅尧臣,陶者

    陶者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原文: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译文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注释⑴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⑵陶:同“掏”,指挖土烧瓦。⑶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 宋朝著名诗人梅尧臣简介:欧阳修唯一佩服的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梅尧臣,宋朝,欧阳修,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

  • 解梦故事之段思平解梦建大理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解梦,故事,段思平解梦建大理国

    导读:通海节度使段思平,遭到篡国的杨干真的忌恨。他得悉杨要逮捕他,便逃跑了。路上捡到一个核桃,打开一看,见里面有“青昔”二字,他想:“青”是十二月,“昔”是廿一日,我应该在这一天起兵讨伐杨干真。于是借助于东方37部的兵力,来到河边,在准备渡河的前一天夜里,他梦见有人把他的头砍下来,又梦见玉瓶的瓶耳打

  • 老顽童周伯通和一灯大师段智兴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伯通和一灯大师段智兴

    在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周伯通和一灯大师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穿针引线人物。周伯通是全真教中神通王重阳的师弟,生性活泼诙谐,人称老顽童。一灯大师原名段智兴,曾是大理的皇帝,人称南帝,是天下武功五绝之一。周伯通和一灯大师有哪些渊源呢?在第一次华山论剑过后,中神通王重阳得到了《九阴真经》,

  • 南帝是谁?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南帝段智兴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帝,一灯大师,段智兴,存在

    南帝段智兴:段智兴,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人物,是为南帝,以大理一阳指自成一派,天下五绝之一。后因对刘瑛与老顽童周伯通的私生子周念通见死不救,心怀愧疚,于是出家为僧,法号一灯。段智兴生性好武,虽身为大理国的君主,却为了练武而可以废寝忘食;又喜欢和各大武林高手交流切磋武艺。全真教创始

  • 南宋诗人叶绍翁与王维的写作风格有何异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叶绍翁,王维,南宋,诗人

    对于史上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叶绍翁来说,历史上对他的的记载十分稀少,就连他的出生年月日都没有详细提及的资料,从历史追溯的角度来看,我们大概也只知道他应该是经历了四朝皇帝,那就分别是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以及宋宁宗。叶绍翁的出生地是在龙泉这个地方,祖籍是在蒲城,因其祖父受赵鼎党事牵连,被移送给龙泉叶姓人家

  • 林逋梅妻鹤子:古代最特立独行的光棍达人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林逋,梅妻鹤子,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这是北宋诗人林逋笔下著名的《山园小梅》的诗词。尤其那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林逋的北宋诗坛大家之名早为人所知,但鲜为人知的这位诗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