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大臣杨侃生平简介,杨侃最后是怎么死的?

北魏大臣杨侃生平简介,杨侃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34 更新时间:2023/12/30 9:45:38

杨侃杨播之子,字士业,从小热衷弹琴、写字,对儒家经典进行深钻细研,对仕途则一派漠然。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和壮年。见他到三十岁了还不开窍,亲友们开始着急起来,纷纷劝其出山为官,杨侃呢,仍是不急不躁,慢悠悠地说:"良田从来不用担心误了农时,人也一样,我现在的问题不是争取时间,而是要修炼自己的才能。"三十一岁那一年,杨侃才承袭了父亲华阴伯的爵位,以汝南王骑兵参军的身份步入了仕途。在以后的日子里,杨侃先后任过扬州刺史的录事参军、雍州刺史的录事参军、通直散骑常侍、度支尚书和给事黄门侍郎、卫将军、右光禄大夫等职。他在协助扬州刺史担任录事参军时,曾以自己的敏锐和明察,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帮助对方做出了正确的决策,从而赢得了主动。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是北魏与南梁对峙在中国的版图上。

南梁豫州刺史裴邃利用自己的地盘与北魏之地接壤的条件,将寿春(今安徽寿县)城周围以李瓜花为首的十余户北魏人家收买到自己一边,约好双方里应外合,攻取北魏的寿春城。为了掩人耳目,声东击西,裴邃故意向另一个方向的百捺城遣人移兵,还煞有介事地在那里修筑工事,加强防卫,做出一副将全部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白捺城的样子。扬州刺史几乎被裴邃的假象迷惑了,而杨侃却坚决认为,裴邃此举事出蹊跷。经过一番调查,终于识破了裴邃的阴谋,迫使裴邃放弃了此番计划,同时将里通外国的李瓜花等人绳之以法。在任度支尚书兼黄门侍郎期间,杨侃还经历了另一次考验。当时北魏北海王元颢一度投降了梁朝,并反戈一击,与梁朝将领陈庆之率兵攻打北魏。由于北魏没有思想准备,加上元颢叛变所带来的北魏与梁朝力量上的倍减和翻番的特殊情况,所以梁朝的这次行动给北魏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战场上北魏连连失利,已经丢掉了三十二个城池。北魏将领尔朱荣已经坚持不住了,打算北撤。这时,已经对形势进行长期观察和分析的杨侃开始说话了。他说:无需撤退,不仅不要撤退,还要在黄河沿岸布下渡河的阵势。尔朱荣听从杨侃的安排,将所有的兵员集中起来,在黄河北岸数百里的区域里,做出了大军就要渡河的姿态。其实,北魏不仅没有渡河的实力,连这些做样子的人马也是好不容易临时拼凑的。元颢和陈庆之看见北魏这个阵势,首先胆怯了。尔朱荣乘势渡过黄河,收复了失地。杨侃不止有武将的才能,同样具备治国之才。在洛阳,杨侃发现由于朝廷对货币的发行过于谨慎,造成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多为私铸,钱体既薄又小,成色严重不足。这样一来,实际上米价无形中就被大幅度提升,也就无形中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杨侃将这个情况反映给朝廷,极力呼吁再铸五铢钱,这个建议得到了北魏孝庄帝的采纳。

诛杀

孝庄帝诛杀尔朱荣的时候,杨播的儿子杨侃参预了谋划;普泰元年(531),杨侃未能在尔朱天光抄灭杨氏的灾难中幸免,城阳王元徵、李,都是杨家的姻亲。尔朱兆攻入洛阳后,杨侃逃回了华阴故里,尔朱天光派杨侃的岳父韦义远召请杨侃,要与他盟誓,并答应赦免杨侃的罪行。杨侃说道:“尔朱天光即使食言,死者也不过只我一人,还希望保全一家百口。”于是就出来答应了,果然被尔朱天光所杀。太昌初年(532),杨侃被追赠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幽州刺史。

标签: 北魏大臣杨侃

更多文章

  • 高湝杨津文言文译文,北齐任城王湝领并州刺史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湝杨津文言文

    原文北齐任城王湝领并州刺史,有妇人临汾水浣衣,有乘马行人换其新靴,驰而去。妇人持故靴诣州言之,湝乃召居城诸妪,以靴示之。(边批:如妪多安得尽召?悬靴为招可也。)绐云:“有乘马人于路被贼劫害,遗此靴焉,得无亲族乎?”一妪抚膺哭曰:“儿昨着此靴向妻家也。”捕而获之,时称明察。杨津为岐州刺史,有武功人赍绢

  • 【北史·杨津传】文翻译,杨津字罗汉,少端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津传

    杨津字罗汉,少端谨。除侍御中散。津以身在禁密,不外交游,至宗族姻表罕相参候。司徒冯诞与津少结交友,而津见其贵宠,每恒退避,及相招命,多辞疾不往。后迁长水校尉,仍直阁。出除岐州刺史。有武功人赍绢三匹,去城十里,为贼所劫。时有使者驰驿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状白津。津乃下教,云有人着某色衣乘某

  • 北魏大臣杨津生平简介,杨津为什么不愿当刺史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魏大臣杨津

    杨津(469~531年),字延祚,北魏大臣。魏孝文帝令改字“罗汉”,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杨播之弟。由于他家是拓跋氏皇室的外戚,所以,当杨津11岁就被引入后宫,侍奉文明太后,授侍御中散。当时,孝文帝拓跋宏年幼,由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她喜欢杨津相貌端庄,知礼义,就擢升为符玺郎中。杨津生性聪明,在宫

  • 【王罴性俭率】原文翻译,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罴性俭率】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后以军功封定阳子,除荆州刺史。粱复遣曹义宗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大呼

  • 王罴怎么读?北魏、西魏名将王罴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罴

    王罴[pí]生性耿直刚强,处事公平,深受乡里敬畏。北魏太和年间,王罴担任殿中将军,后改任雍州别驾。他为政清廉,疾恶如仇,勤于公事,受到刺史崔亮的赏识。后来,崔亮改任定州刺史,举荐王罴为长史,但是未获批准。515年(延昌四年),南梁攻打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崔亮担任征讨都督,再次举荐王罴为长史。朝廷

  • 高欢与寡妇生下的儿子,高浚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浚,北齐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高浚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南北朝时的朝代真的换得太勤,东晋后的政权基本没有存在超过百年的。北齐这个由高家建立的政权,尽出“人才”,荒淫暴虐是大多数北齐皇帝的通病。而他们皇室的事情也是比较有趣,为北齐奠定了基础的权臣高欢有这么一个儿子,他叫高浚,是高欢娶的

  • 女诗人女战士各有千秋,刘令娴的才气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令娴,南北朝

    女诗人谢道运出生于晋代著名的文学世家。她是这个才华横溢的家庭中最具文化重要性的人物之一。中世纪文献记载“谢道运夫人是一位文学巨匠。她的诗歌、散文和悼词受到全国人民的高度赞扬。谢道运的作品在她的时代广为流传,但许多作品至今仍未问世。然而,她著名的“雪诗”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谢道运对中国文学文化的影响远

  • 刘令娴是谁?她有哪些作品?她的写作特色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令娴,南北朝

    刘令娴(约公元525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出生官宦之家,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女,南朝梁代女诗人,文学家刘孝绰第三妹,世称“刘三娘”。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约公元五二五年前后在世,东海徐悱之妻。徐悱,字敬业,是仆射徐勉之子,525年,徐悱死,令娴作《祭夫文》,辞意凄惋,留下“令名士搁笔”的美谈。此文载

  • 刘令娴的评价如何?刘令娴诗作选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令娴,南北朝

    女诗人刘令娴靠写“粉诗”出名,这符合南朝齐梁年间的文学风尚。那个时代,上至皇帝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酷爱文艺。谁要深谙附庸风雅之道,就能升官发财。文化人就意味着是朝廷的人,舞文弄墨就意味着具有踏入官场的资本。就连诗歌评论家钟嵘也不得不服,他在《诗品》序中这样描绘当时的文学风气:“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

  • 欧阳頠文言文原文翻译,欧阳頠,字靖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欧阳頠文言文

    欧阳頠,字靖世,长沙临湘人也。为郡豪族。祖景达,梁代为本州治中。父僧宝,屯骑校尉。頠少质直有思理,以言行笃信著闻于岭表。父丧毁瘠甚至。家产累积,悉让诸兄。州郡频辟不应,乃庐于麓山寺傍,专精习业,博通经史。梁左卫将军兰钦之少也,与頠相善,故頠常随钦征讨。钦为衡州南征夷獠,擒陈文彻,所获不可胜计,献大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