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北朝时期诗人何逊:最早写梅花的诗人

南北朝时期诗人何逊:最早写梅花的诗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426 更新时间:2023/12/18 13:07:59

相送乃南朝人何逊当时写的一首诗,至今这首诗已广为人知。诗名虽为相送,但并不是真正的相送给朋友,而是留下这首诗给送他的朋友们,由此可见此诗的与众不同之处。

何逊相送图

《相送》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这篇诗词多次出现在我们语文诗歌鉴赏中,要读懂这首诗,我们还是要简单的了解一下诗人的背景。诗人何逊的背景其实并不复杂,综合起来可以说又是一个仕途上的失意人。他常年在官场不如意,对国家的前景非常担忧,空有报复却无处施展,这也是这类诗人的共同之处。

所以他的诗歌大多表现这个情感,而诗人这首相送诗更是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前两句:客心已百年,孤游重千里,是表达自己常年在外面四处飘泊,形单影只非常孤单的心情,更有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一种珍惜之意,而后面两句则突出表现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江岸雨欲来,浪白风初起,表白上是说临别之际江边的情景,实则表现诗人觉得未来像风雨一样非常艰难,对自己的前景非常担心的心态,表达出了自己忧虑自己的仕途,担忧前途的心情,其实这种类型的诗词在何逊的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只是这一首表达的尤为明显,以诗鸣意。

所以我们从这首歌也可以更加的了解作者何逊,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的命运如何,当然了相送一诗也给后人在送别诗词上起了典范作用,影响了不少后人的文风墨笔,值得我们来学习探讨。

何逊 梅花

梅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历史上文人雅士拿来作诗作词的对象。从很早开始,就有不少关于梅花的佳作,其中包括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的咏梅,还有陆游的梅花绝句,以及后来毛泽东也写过咏梅的佳词。

何逊像

但是要说最早写梅花的诗人还属南北朝时期的何逊,相信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读过这首咏早梅的诗。

免园标物序,惊世最是梅。衔霜当路发,眏雪似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凤台。朝洒厂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诗中第一句其实不难理解,只是以梅花时节变化最明显的景物来拉开序幕,诗中第二句的意思就太明显不过,后世咏梅也大多跟这句意义相似,说的就是一副傲骨黯然,不惧风霜的品质,诗中前两句把作者所见的梅花清晰的展露在我们的面前。

而诗中后三句借用典故以抒发自己对梅花的感情,突出自己对梅花的所感。通过自己对梅花的所见所感整首诗可谓是连贯一体,读起来颇有意味,特别是那种积极澎湃之情油然而生。

再者何逊本身是一个仕途失意的文人,结合诗中的意境,我们不难了解诗人想表达的情感。首先我们都知道梅花比喻傲骨,坚韧的性格,不屈的精神,不畏强权的精神让人敬佩。而诗人何逊自己即使怀才不遇,仕途不顺,可是依然借梅花比喻自己坚韧的意志和高远的志向,永远不会世俗的现实被屈服。可以说正因为何逊写的梅花,让之后很多的文人墨客受到了影响,也让之后更多的咏梅诗词越来越有喻意,更是让很多人的精神受到了梅花的鼓舞激励而变得更加坚韧。

何逊 下方山

何逊是南朝梁诗人和文学家,他是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的儿子,八岁就可以作诗,文采非凡,20岁就被推举为秀才,与同时代的诗人范云结为“忘年之交”。他的诗作与阴铿齐名,世号为阴何。

何逊图片

何逊的诗作善于描绘景物和抒发别离之情,他喜欢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受。他的写景诗《下方山》就是一首典型的运用流畅的语言来细致的描写自然景物的诗作,对仗工整但却不会让人觉得平板。何逊下方山诗句的意境与谢朓有些相近,是南朝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品,饶有风致。

这首诗的原文是: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它描写的是何逊在冬天的早晨从方山渡口乘船回家乡时的情景。

从何逊下方山的诗句中可以了解到,何逊的心情比较沉重,也很急切,他早早的赶到方山渡口,所见所闻都表现出了一种伤感之情。何逊在开头的四句诗中用了“寒鸟”、“繁霜”、“苦雾”这样的词汇,这在古典的诗文当中都是悲伤忧郁的意思,可见他的心情是很沉重很很忧郁的;在五六两句,则描绘了主人公逆水行舟,匆忙返乡的不平静的心情;也许是近乡情怯,何逊在最后四句将快要到家乡时那种微妙又复杂的心情很好的刻画了出来。

标签: 诗人何逊

更多文章

  • 何逊是什么人?南朝梁诗人何逊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 韦孝宽兄长是谁 韦孝宽韦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韦孝宽

    韦孝宽兄长是谁 韦孝宽韦夐简介韦孝宽(公元509年—公元580年),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一月,韦孝宽去世,时年七十二岁,赠太傅、十二州诸军事、雍

  • 【北史·源贺传】原文及翻译,源贺,西平乐都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源贺

    原文:源贺,西平乐都人,私署河西王秃发傉檀之子也。傉檀为乞伏炽盘所灭,贺自乐都奔魏。贺伟容貌,善风仪。太武素闻其名。及见,器其机辩,赐爵西平侯。谓曰:“卿与朕同源,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从击叛胡白龙,又讨吐京胡,皆先登陷阵。以功进号平西将军。太武征凉州,以为乡导,问攻战之计。帝曰:“善。”拜散骑常

  • 源贺人物生平简介,源贺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源贺

    源贺(403年-479年),原名秃发破羌,鲜卑名贺豆跋,西平乐都人,北魏名将,南凉景王秃发傉檀之子。南凉亡国后随家人投降西秦,其父秃发傉檀被杀后,秃发破羌的哥哥秃发虎台和姐姐秃发王后企图谋杀乞伏炽磐,结果事泄遇害,秃发破羌和秃发保周逃往北魏,被明元帝拓跋嗣赏识,赐姓源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封西平侯,

  • 阮孝绪文言文原文翻译,阮孝绪,陈留尉氏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阮孝绪文言文

    阮孝绪,陈留尉氏人也。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乳人怜其传重辛苦,辄窃玉羊金兽等物与之。孝绪见而骇愕,启其父彦之送还王氏。十五冠而见其父彦之,彦之诫曰:“三加以弥尊,人伦之始,宜思自勖,以兹尔躬。”答曰:“愿迹松子

  • 欧阳纥最后是怎么死的?欧阳纥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欧阳纥

    欧阳纥(?—570)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出身地方豪族,其父欧阳頠任广州刺史,其叔欧阳盛任交州刺史,另一叔欧阳邃任东衡州刺史。欧阳纥曾任广州刺史、左卫将军等职。其子为欧阳询。人物生平公元557年,岭南叛乱。陈霸先任命欧阳頠为衡州刺史,派他去讨伐岭南。欧阳頠还没抵达岭南,他的儿子欧阳纥已经攻下了始

  • 张辽是怎么死的?揭秘刚侯张辽威震逍遥津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辽,三国,曹魏五良将

    国家正史《三国志》中的魏书,在记录曹魏王朝的功臣宿将时,曾将这么五位将军合并列传,谓之: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没错,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曹魏五子良将的最初来源,而我今天所介绍的这位他,更是堪为五良将之首。他,本姓聂氏,为豪族巨富之后,却因家族避祸,而被迫改姓张氏。他,一生戎马,征战之地几

  • 北魏大臣侯刚人物生平简介,侯刚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北朝

    侯刚,字乾之,河南洛阳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本出寒微,善于鼎俎。孝文帝太和末年,为中散大夫,迁冗从仆射。宣武帝元恪即位,迁奉车都尉、右中郎将,加城门校尉,迁武卫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俄拜右卫大将军,领太子中庶子。孝明帝元诩即位,除卫尉卿,封武阳县公、恒州大中正,授卫将军。熙平初年,加散骑常侍。元匡

  • 【薛琡传】原文翻译,薛琡,字昙珍,河南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琡传】

    薛琡,字昙珍,河南人。形貌魁伟,少以干用称。为典客令,每引客见,仪望甚美。魏帝召而谓之曰:“卿风度峻整,姿貌秀异,后当升进,何以处官?”琡曰:“宗庙之礼,不敢不敬,朝廷之事,不敢不忠,自此以外,非庸臣所及。”正光中,行洛阳令,部内肃然。有犯法者,未加拷掠,直以辞理穷核,多得其情。于是豪猾畏威,事务简

  • 薛琡是什么人?北魏末至北齐时期官员薛琡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琡

    薛琡,字昙珍,河南洛阳人。其先祖乃是代郡叱干部鲜卑人,本姓叱干氏。又做叱干琡,北魏末至北齐时期官员。出身自官宦世家,因形象峻美,礼节周到,心思缜密而获宣武帝所倚重,后迁任洛阳令。其声名显赫于史,乃因孝明帝主政期间,大力反对“停年格”制。永安元年,随元天穆征讨邢杲。天平元年,担任丞相长史一职。天平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