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阮孝绪文言文原文翻译,阮孝绪,陈留尉氏人也

阮孝绪文言文原文翻译,阮孝绪,陈留尉氏人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906 更新时间:2023/12/31 14:32:25

阮孝绪,陈留尉氏人也。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乳人怜其传重辛苦,辄窃玉羊金兽等物与之。孝绪见而骇愕,其父彦之送还王氏。十五冠而见其父彦之,彦之诫曰:“三加以弥尊,人伦之始,宜思自勖,以兹尔躬。”答曰:“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自是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家人莫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梁武起兵围建邺,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墓樵以继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所居以一鹿床为精舍,以树环绕。天监初,御史中丞任昉寻其兄履之,欲造而不敢,望而叹曰:“其室虽迩,其人甚远。”其为名流所钦尚如此。自是钦慕风誉者,莫不怀刺敛衽,望尘而息。唯与比部郎裴子野交。子野荐之尚书徐勉,言其“年十余岁随父为湘州行事,不书官纸,以成亲之清白。论其志行粗类管幼安,比以采章如似皇甫谧。”天监十二年,诏公卿举士,秘书监傅照上疏荐之,与吴郡范元琰俱征,并不到。陈郡袁峻谓曰:“往者天地闭,贤人隐。今世路已清,而子犹遁,可乎?”答曰:“昔周德虽兴,夷、

齐不厌薇蕨。汉道方盛,黄、绮无闷山林。为仁由己,何关人世?况仆非往贤之类邪?“后

于钟山听讲,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母曰:“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果心惊而返,邻里嗟异之。合药须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值。获此草,母得服之,遂愈。时皆叹其孝感所致。著《高隐传》,上自炎、黄,终于天监末,斟酌分为三品,凡若干卷,又著论云:“夫至道之本,贵在无为。若能体兹本迹,悟彼抑扬,则孔、庄之意,其过半矣。”

译文

阮孝绪,字士宗,是陈留尉氏人。孝绪七岁时,过继给堂伯阮胤之。胤之的母亲周氏死后,留下一百多万应该属于孝绪,孝绪一点也没要,全部给了胤之的姐姐琅邪王晏的母亲。听说此事的人,都对孝绪既叹服又惊异。乳母怜惜他课业繁重辛苦,就偷了玉制的羊金制的兽等物件给他。孝绪看到惊恐不已,告诉彦之(然后)送还给了王氏。孝绪年幼时就非常孝顺,性格沉静。虽然也与小孩游耍,(但)经常以穿水池、筑山峰为乐。十三岁的时候就读完了《五经》。十五岁时带着举行成年仪式的帽子去见父亲,说:“我愿意效法松子隐遁到瀛海里,追仿许由幽居在山谷中。这样或许才能保全性命,免除世俗的拖累。”从此独居一室,不是向父母问安就不出门,家里的人也见不到他的面。亲戚和朋友因此把他叫做“居士”。十六岁时,父亲去世,服丧期间不穿丝絮之衣,即使尝到味美的蔬菜也要吐掉。表兄王晏地位显贵,多次到孝绪家,孝绪估计他必遭大祸,一听到王晏带来的仪仗队的奏乐声,就钻过屋后的篱笆逃避躲藏起来,不愿和他相见。有一次吃酱觉得味道很美,问酱从何而来,听说是来自王家,马上吐出所吃的东西并将酱倒掉。等到王晏被诛,亲戚们都怕他受牵连,为他担心。孝绪说:“虽是亲戚,但不是同党,怎么会被连坐?”最终免罪。起义军包围了京城,孝绪家中穷困,无法烧火煮饭,仆人偷了邻居的柴来点火,孝绪知道后不吃饭,还命令拆除房屋来烧饭。所住的屋子里只有一张粗陋的坐卧之具,竹子和树木环绕房屋四周。天监初年,御史中丞任昉寻找他的哥哥履之,想要造访他而不敢,望而叹曰:“他居住的屋虽然近,但他人离我们尘世中的人太遥远了。”孝绪被当时的名流钦佩和崇尚到这种程度。天监十二年,孝绪与吴郡范元琰一起被征召,都不应召。陈郡袁峻对他说:“古时候,天地闭合,贤良的人隐藏不露。现在世道清明,而你还躲避起来,可以这样吗?”孝绪回答说:“古时候周代的朝政虽然清明,伯夷、叔齐还是不厌弃采摘野菜;汉代的世道虽然兴盛,黄石公绮里季也不以在山林中生活而苦闷。做符合仁的事全靠自己,哪里在乎什么人世?何况我也不是古时候贤哲一类的人?”后来在钟山听人讲学,母亲王氏忽然生病,哥哥、弟弟都想召回他。母亲说:“孝绪深至的性情与我是相通的,他一定会自己到来。”孝绪果然心里惊惧而折回来,邻居都感叹惊异。配药需要一种药草叫生人参,旧时传说是钟山中生长的。孝绪亲自跑遍了幽暗险绝之地,好几天也碰不到。后来找到这种草,母亲服用后病便好了。当时人都赞叹这是孝绪孝心感动所致。撰写有《高隐传》,上自炎、黄时代,下到天监末年,反复考虑,分为三品,共有若干卷。又在文章中写道:“至道的根本,其可贵之处在于无为。如果能体会这道的根本和行为的踪迹,领悟那或隐抑或显露的道理何在,那么,孔子庄子的思想就能明白一大半了。”

标签: 阮孝绪文言文

更多文章

  • 欧阳纥最后是怎么死的?欧阳纥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欧阳纥

    欧阳纥(?—570)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出身地方豪族,其父欧阳頠任广州刺史,其叔欧阳盛任交州刺史,另一叔欧阳邃任东衡州刺史。欧阳纥曾任广州刺史、左卫将军等职。其子为欧阳询。人物生平公元557年,岭南叛乱。陈霸先任命欧阳頠为衡州刺史,派他去讨伐岭南。欧阳頠还没抵达岭南,他的儿子欧阳纥已经攻下了始

  • 张辽是怎么死的?揭秘刚侯张辽威震逍遥津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辽,三国,曹魏五良将

    国家正史《三国志》中的魏书,在记录曹魏王朝的功臣宿将时,曾将这么五位将军合并列传,谓之: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没错,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曹魏五子良将的最初来源,而我今天所介绍的这位他,更是堪为五良将之首。他,本姓聂氏,为豪族巨富之后,却因家族避祸,而被迫改姓张氏。他,一生戎马,征战之地几

  • 北魏大臣侯刚人物生平简介,侯刚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北朝

    侯刚,字乾之,河南洛阳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本出寒微,善于鼎俎。孝文帝太和末年,为中散大夫,迁冗从仆射。宣武帝元恪即位,迁奉车都尉、右中郎将,加城门校尉,迁武卫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俄拜右卫大将军,领太子中庶子。孝明帝元诩即位,除卫尉卿,封武阳县公、恒州大中正,授卫将军。熙平初年,加散骑常侍。元匡

  • 【薛琡传】原文翻译,薛琡,字昙珍,河南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琡传】

    薛琡,字昙珍,河南人。形貌魁伟,少以干用称。为典客令,每引客见,仪望甚美。魏帝召而谓之曰:“卿风度峻整,姿貌秀异,后当升进,何以处官?”琡曰:“宗庙之礼,不敢不敬,朝廷之事,不敢不忠,自此以外,非庸臣所及。”正光中,行洛阳令,部内肃然。有犯法者,未加拷掠,直以辞理穷核,多得其情。于是豪猾畏威,事务简

  • 薛琡是什么人?北魏末至北齐时期官员薛琡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琡

    薛琡,字昙珍,河南洛阳人。其先祖乃是代郡叱干部鲜卑人,本姓叱干氏。又做叱干琡,北魏末至北齐时期官员。出身自官宦世家,因形象峻美,礼节周到,心思缜密而获宣武帝所倚重,后迁任洛阳令。其声名显赫于史,乃因孝明帝主政期间,大力反对“停年格”制。永安元年,随元天穆征讨邢杲。天平元年,担任丞相长史一职。天平四年

  • 【宋书•羊欣传】原文翻译,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羊欣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

  • 羊欣东晋、南朝宋书法家生平简介,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羊欣

    羊欣(370-442),东晋、南朝宋时泰山郡南城县人。王献之之甥。著名书法家。著有书法史著作《采古来能书人名》。传世书法作品有《暮春贴》、《大观帖》、《闲旷帖》等。人物生平羊欣字敬元,是泰山南城人。曾祖羊忱,在晋朝曾任徐州剌史。祖父羊权,做过黄门郎。父亲羊不疑,任桂阳太守。羊欣年轻时性格沉静,不与人

  • 《锦绣南歌》中刘义宣的扮演者还演过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锦绣南歌》

    《锦绣南歌》中,谷嘉诚饰演的竟陵王刘义宣一直备受关注,剧中,他是彭城王刘义康的六弟,虽然和陆远是亲戚,但却正直善良,有着一腔热血,一心想要铲除作恶多端的陆远。在首播剧情中,刘义宣一上线就替刘义康挡下一箭,受伤的他瞬间陷入昏迷,醒来后,他第一时间不是关心自己的伤势,而是想借这个机会铲除陆远。可惜的是,

  • 《锦绣南歌》饰演刘义宣的人是谁 刘义宣受伤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锦绣南歌》

    《锦绣南歌》中,谷嘉诚饰演的竟陵王刘义宣一直备受关注,剧中,他是彭城王刘义康的六弟,虽然和陆远是亲戚,但却正直善良,有着一腔热血,一心想要铲除作恶多端的陆远。在首播剧情中,刘义宣一上线就替刘义康挡下一箭,受伤的他瞬间陷入昏迷,醒来后,他第一时间不是关心自己的伤势,而是想借这个机会铲除陆远。可惜的是,

  • 《锦绣南歌》竟陵王是好人还是坏人 刘义宣为什么和刘义康作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锦绣南歌》

    《锦绣南歌》最新剧情中,竟陵王刘义宣为了救身中剧毒的骊歌,不得不投靠陆远,在朝堂上,他处处帮陆远说话,甚至公开和刘义康作对,表面看起来似乎黑化了,但其实,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对于竟陵王刘义宣,大家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为救刘义康奋不顾身的那个六弟。此类场景在古装剧中实属罕见,因为皇室斗争的激烈程度远超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