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宋开国大将檀道济,最后却被满门抄斩

刘宋开国大将檀道济,最后却被满门抄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73 更新时间:2023/12/29 17:20:14

在历史长河中,檀道济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檀道济是刘宋开国功臣,深受宋武帝,宋文帝重用,官至征南将军,封为武陵郡公。然而在宋文帝时期,彭城王刘义康却怀疑檀道济,认为他有可能造反,并要宋文帝防范檀道济。

就在宋文帝病重期间,宋文帝突然下令逮捕了檀道济及其儿子,最后将他们全部处死了。大家可能觉得檀道济是被冤枉的,他确实是被冤枉的。

但是他为什么会引起刘义康的怀疑呢?这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谢晦造反

檀道济受到刘义康的怀疑,主要是因为谢晦的造反。

宋文帝在即位不久后,谢晦就起兵造反了,檀道济率军讨伐谢晦,而谢晦听到檀道济来了,结果谢晦的军队是不战自溃,檀道济很轻松就平定了叛乱。

而拥立宋文帝时,檀道济和谢晦商量过此事,因此两人是有交情的。这让刘义康不得不怀疑檀道济。刘义康怀疑檀道济有两个原因:

首先,谢晦造反会影响到檀道济,会让檀道济也有可能发动叛乱,因为刘宋时期,社会并不安定,有很多内乱,彼此之间,上下级之间都缺乏信任。这在刘义康一文中谈到过,因此刘义康怀疑檀道济,也很正常。

其次,檀道济和谢晦共谋过事情,而且檀道济率军平叛,谢晦不战而败,这不得不让刘义康怀疑,他们之间有阴谋,让刘义康认为谢晦的造反是个前奏,檀道济在后面有更大的叛乱。

所以刘义康才会对宋文帝说,檀道济和谢晦一样,将来不可控制,要造反。因此谢晦的叛乱,让刘义康举一反三,联想到了檀道济,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檀道济是被谢晦牵连了。

2、威望太高

南北朝时期,天下混乱,人心浮动,造反的人很多,为什么刘义康会怀疑檀道济呢?因为檀道济的威望很高,檀道济不仅是刘宋开国功臣,立下很多战功。

而且,他的部下都是身经百战,他的几个儿子也很有才华,他在军中的威望也很高,将士们信服他,最主要的是他后继有人。

这样一来,檀道济要谋反,是很容易的,叛乱的成功几率也很高。檀道济是宋武帝的功臣,他忠于宋武帝,未必会忠于宋文帝,而且司马懿的篡权,刘义康也是很清楚的。

所以在乱世时期,大臣威望很高,其实也不一定是件好事,容易引起帝王们的怀疑,尤其是通过造反,而建国的帝王,对身边的功臣都是不放心的。

比如,曹操赵匡胤,朱元璋等人,都是这样。刘义康因为檀道济威望高,而怀疑他,也在情理之中。

3、为人大意

檀道济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为人很大意,做事不谨慎。

比如,谢晦找他商量拥立刘义隆为帝时,他却能安稳入睡,而谢晦是彻夜难眠,这种密谋的事,他都无所谓,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就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很大意的人,对于朝廷内部的事务,他都不敏感。在乱世时期,如果对事务不敏感,没有防备,那么就会很危险。

当时同朝为官的谢灵运,也有反叛之心,而檀道济不仅没有和谢灵运保持距离,还私下赞同过谢灵运的一些说法,还替谢灵运隐瞒。

同时,檀道济喜欢招揽流亡的人,于是大量的人来投奔他,而其中鱼龙混杂,有一些人人品不佳,影响了檀道济的声誉。

宋文帝认为檀道济支持谢灵运造反,并到处招兵买马,扩充他自己的军事力量。这些事情,让宋文帝不得不怀疑他要造反。

不久后,宋文帝就下令,逮捕了檀道济及其儿子和他的部将们,最后,将他们全部处死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檀道济是冤枉的。其实他是否冤枉呢?也许檀道济没有造反的心,但是他有造反的嫌疑。

檀道济不想造反,为什么要去招揽背景复杂的人?招揽人才的事情,通常应该上报朝廷,讲明用意,但他却自作主张,这不得不让人生疑。

他隐瞒谢灵运造反的想法,其动机是什么呢?没有人会觉得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这样做仅仅是因为单纯。所以,这也成了他造反的证据,使他百口莫辩。

因此檀道济的为人大意,做事不谨慎,让别人抓住了他的证据,最后被冤枉,也有他自己的责任。

从檀道济被冤枉这件事来看,说明了,一件事情的发生,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当事人双方都是有责任的。

同时也提醒了我们,做事要谨慎,要三思而后行。尤其在一些容易令人误会的事情上,要懂得分寸,做事前要先考虑后果,否则类似檀道济这样的事情将会重复发生。

标签: 檀道济南北朝

更多文章

  • 檀道济到底因何而死?他的死有什么蹊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檀道济,刘宋

    檀道济怎么死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一、史籍对檀道济之死记载详细,却留下一个疑问檀道济是南朝刘宋名将,跟着宋武帝刘裕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是刘裕死前托孤的四位重臣之一。可是为刘宋立下如此赫赫战功的名将,非但没有善终,还死于一场冤案。按照《资治通鉴》、《宋书.文帝本

  • 北魏还没被平定,宋文帝为什么要杀了战功赫赫的檀道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文帝,南朝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宋文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刘宋源起宋朝(非赵匡胤建立),因建立者为刘裕,故称刘宋,又称南朝宋,是著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政权。刘宋的起源是因为东晋后期,朝纲腐败不堪,地方军阀割据,其中,桓玄率先反叛司马家族统治,攻入建康,建立楚朝。

  • 檀道济是什么下场?宋文帝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檀道济,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檀道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陷入了长期的南北分裂之中,由于在魏晋之前中国南方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国北方,因此在东晋偏安于建康之后,中国南方政权的实力便一直落后于北方,虽然在东晋时期也曾有过祖逖和桓温北伐的高光时刻,但是南方的汉族政权在更

  • 身为名将的檀道济为何会放掉打仗得到的俘虏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北朝,檀道济

    檀道济,南朝宋将领。汉族,高平金乡人。祖籍高平金乡,出生于京口。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元嘉八年(公元431)攻魏,粮尽退兵,敌不敢追。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根据他多年的战争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军

  • 36计的创立者檀道济,最后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檀道济,五代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檀道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它主要包含了36种军事妙计,每一种都蕴含着极其精妙的智慧和思想。《三十六计》不仅仅运用于军事战争中,后世也经常把它用于商战之中,或是为人处世之中,千百年来盛久不衰。然而如果问《三十六计》的作者

  • 战功赫赫的南北朝名将,檀道济怎么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檀道济,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檀道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刘宋源起宋朝(非赵匡胤建立),因建立者为刘裕,故称刘宋,又称南朝宋,是著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政权。刘宋的起源是因为东晋后期,朝纲腐败不堪,地方军阀割据,其中,桓玄率先反叛司马家族统治,攻入建康,建立楚朝。而出身

  • 韦睿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南朝名将韦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韦睿,名将,南朝名将,南朝

    韦睿 (公元442—520年),字怀文,南朝梁武帝时名将。汉族,原籍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祖父时迁至襄阳(今属湖北)。其家族是三辅地区有名的大姓。在宋、齐时并没有突出表现。韦睿早年任上庸太守,齐末随萧衍起兵,“多建策,皆见用”。天监四年(505年),督军北伐,攻下北魏小岘城(今合肥东),随即

  • 韦睿的故事 南朝名将韦睿的轶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韦睿,名将,南朝名将,南朝

    韦睿 (公元442—520年),字怀文,南朝梁武帝时名将。汉族,原籍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祖父时迁至襄阳(今属湖北)。其家族是三辅地区有名的大姓。在宋、齐时并没有突出表现。韦睿早年任上庸太守,齐末随萧衍起兵,“多建策,皆见用”。天监四年(505年),督军北伐,攻下北魏小岘城(今合肥东),随即

  • 韦睿怎么死的 南朝名将韦睿死于哪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韦睿,名将,南朝名将,南朝

    韦睿 (公元442—520年),字怀文,南朝梁武帝时名将。汉族,原籍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祖父时迁至襄阳(今属湖北)。其家族是三辅地区有名的大姓。在宋、齐时并没有突出表现。韦睿早年任上庸太守,齐末随萧衍起兵,“多建策,皆见用”。天监四年(505年),督军北伐,攻下北魏小岘城(今合肥东),随即

  • 南梁第一猛将韦睿与战神陈庆之齐名,他是怎么出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韦睿,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韦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大家都对南朝第一战神有着一定的听闻,但是在陈庆之同期还有一个名将是我们可能不甚熟悉的,那就是韦睿了。说道韦睿我们可以将他视为一个不可多得的才子,他不仅在治理国家时运中有着自己的一套独有方法,有着运筹帷幄的才能,而且韦睿的为人也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