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书·赵文表传】原文饭友,赵文表,其先天水西人也

【周书·赵文表传】原文饭友,赵文表,其先天水西人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92 更新时间:2023/12/22 16:15:38

表,其先天水西人也,后徙居南郑。累世为二千石。文表少而修谨,志存忠节。便弓马,能左右驰射。好读《左氏春秋》,略举大义。起家为太祖亲信。魏恭帝元年,从开府田弘征山南,以功授都督。复从平南巴州及信州,迁帅都督。又

从许国公宇文贵镇蜀,行昌城郡事。加中军将军、左金紫光禄大夫。保定元年,除许国公府司马,转大都督五年,授畿伯下大夫。又为许国公府长史。寻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仍从宇文贵使突厥,迎皇后,进止仪注,皆令文表典之。文表斟酌而行,皆合礼度。及皇后将入境,突厥托以马瘦,行除。文表虑其为变,遂说突厥使罗莫缘曰

:“后自发彼藩已淹时序途经沙漠人马疲劳且东寇每伺间隙吐谷浑亦能为变今君以可汗之爱女结姻上国曾无防虑岂人臣之体乎”莫缘然之,遂倍道兼行,数日至甘州。以迎后功,赐食邑六百户。

天和三年,除梁州总管府长史。所管地名恒陵者,方数百里,并生獠所居,恃其险固,怀不轨。文表率众讨平之。迁蓬州刺史,政尚仁恕,夷獠怀之。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进位大将军,爵为公。

大象中,拜吴州总管。时开府于顗为吴州刺史。及隋文帝执政,尉迟迥等举兵,远近骚然,人怀异望顗自以族大,且为国家肺腑,惧文表图己,谋欲先之

乃称疾不出。文表往问之,顗遂手刃文表。因令吏人告云“文表谋反

”,仍驰其状。隋文以诸方未定,恐顗为变,遂授顗吴州总管以安之。后知文表无异志,虽不罪顗,而听其子仁海袭爵。

(《周书·赵文表传》)

参考译文

赵文表,他的祖先是天水西人,后来迁居南郑。时代为俸禄二千石的大官。赵文表年少时修身严谨,志有忠心气节。擅长骑射,能够左右奔驰射箭。喜好阅读《左氏春秋》,能粗略地说明大意。由太祖亲信起家做官。魏恭帝元年,跟随开府田弘征讨山南,因为军功任都督。又跟随平定南巴州及信州,升为帅都督。又跟随许国公宇文贵镇守蜀地,代理昌城郡政事。加授中军将军、左金紫光禄大夫。保定元年,授任许国公府司马,改任大都督。五年,授任畿伯下大夫。又任许国公长史不久授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跟随宇文贵出使突厥,迎接皇后,一举一动的礼法制度,都下令赵文表掌管。赵文表仔细考虑,然后才执行,都符合礼节制度。等到皇后将进入国境,突厥以马瘦作为托辞,行动缓慢。赵文表担心事情有变,就劝说突厥使者罗莫缘说:“皇后从突厥出发,已经很长时间了,途中经过沙漠,人马疲劳。况且东部的强寇经常窥伺间隙,吐谷浑也能制造变乱。现今您以可汗的爱女,与上国结为婚姻,竟然毫无预防的考虑,难道是人臣的体统吗?”罗莫缘认为他说得对,于是兼程加倍行进,几天就到了甘肃。(赵文表)因为迎接皇后有功,赏赐食邑六百户。

天和三年,任梁州总管府长史。所管之地有叫恒陵的,方圆数百里,都是生獠居住的地方,依仗那里险阻牢固的地势,经常怀有不遵守法度之心。赵文表率兵讨伐平定了他们升蓬州刺史,为政崇尚仁爱宽容,夷獠归向他。升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升为大将军,爵位为公。

大象年间,任吴州总管。当时开府于颛为吴州刺史。到隋文帝执掌政权,尉迟炯等人起兵,远近之地都骚动,人们怀有反叛的心愿。于颛自以为是大族,并且是国家的重臣,恐怕赵文表谋害自己,策划想先动手杀了他,就声称有病不外出。赵文表前往问候他,于颛就亲手杀死了赵文表,趁此下令官吏告发“赵文表谋反”,于是迅速地上奏陈述相关情况。隋文帝因为各方没有平定,恐怕于颛作乱,就授予于颛以吴州总管之职,用来安抚他。后来知道赵文表没有谋反的意图,虽然不给于颛治罪,但听任赵文表的儿子赵仁海继承爵位。

标签: 赵文表传

更多文章

  • 赵文表是什么人?西魏名将赵文表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文表,西魏

    赵文表(?—580),其先天水西人也,后徙居南郑。累世为二千石。父江,性方严,有度量。历官东巴州刺史、计部中大夫、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御伯中大夫,封昌国县伯。赠虞、绛二州刺史,谥曰贞。文表少而修谨,志存忠节。便弓马,能左右驰射。好读《左氏春秋》,略举大义。起家为太祖亲信。魏恭帝元年,从开府田弘

  • 【南史·章昭达传】原文翻译,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章昭达传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也。昭达性倜傥,轻财尚气。京城陷,昭达还乡里,与世祖游,因结君臣之分。侯景平,世祖为吴兴太守,昭达杖策来谒世祖。世祖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恩宠优渥,超于侪等。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秦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

  • 章昭达是什么人?陈朝名将章昭达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章昭达

    章昭达(517年—571年),字伯通,陈朝名将,吴兴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章昭达出身于官宦世家。少时与陈蒨交好,侯景之乱时章昭达曾率领招募起来的乡民援救台城。侯景之乱结束后跟随陈蒨,屡建战功。天康元年(566年)章昭达受封邵陵郡公。太建三年(公元571年)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追封大将军,配

  • 陈叔陵受尽宠爱却生性暴戾 在父皇灵柩前挥刀砍兄欲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陈叔陵,父皇,宠爱

    南北朝时南方陈朝是这个大动荡时代的一曲挽歌,开国者陈霸先豁达大度、恭俭自厉,却不想后代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后主陈叔宝这一代,兄弟数人,真可谓各有各的败家法。后主陈叔宝骄奢淫逸,他做的歌曲《玉树后庭花》,后来成了亡国的靡靡之音。兄弟陈叔陵,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做出的事情屡屡让人瞠目结舌。叔陵曾和后主叔宝一

  • 陈叔陵是什么人?陈宣帝陈顼次子陈叔陵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陈叔陵

    陈叔陵(553-582年),字子嵩,陈宣帝陈顼次子,母彭贵人,生于江陵,封为始兴王。曾随父往西魏作人质,天嘉三年(公元562年)与兄陈叔宝一同还陈朝。16岁时因彪勇善战被封为都督,统领江、郢、晋三州诸军事,独当一面,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 叛乱兵败被杀。长沙古称湘洲,太建四年(公元572年),陈

  • 陈叔陵为什么会夺位失败?死的还很窝囊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陈叔陵,南北朝

    陈叔陵的失败夺位之旅,人傻就算了,死的还很窝囊,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以姓代国号,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最后一个割据政权,这就是陈朝,从陈霸先建立陈朝以后,陈朝的国力就一天不如一天,而在北边政权日益强大的局面下,陈朝的皇帝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在后期还上演

  • 陈叔陵:发动叛乱仅八小时便被人割下头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陈叔陵,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国妖”陈叔陵双面争夺皇位,发动叛乱仅八小时便被人割下头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大概陈叔陵做梦也没想到,他苦心经营的一切,他唾手可得的皇位,仅用了八个小时便毁于一旦,同时失去的,还有他的性命。公元554年,陈顼全家被掳去西魏做人质,这其中便包括刚刚满岁的陈叔陵

  • 【北齐书·卢潜传】原文翻译,卢潜容貌瑰伟,善言谈,少有成人志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齐书·卢潜传

    卢潜容貌瑰伟,善言谈,少有成人志尚。仪同贺拔胜辟开府行参军,补侍御史。世宗引为大将军西阁祭酒,转中外府中兵参军,机事强济,为世宗所知,言其终可大用。天保初,除中书舍人,以奏事忤旨免。寻除左民郎中,坐讥议《魏书》,与王松年、李庶等俱被禁止。会清河王岳将救江陵,特赦潜以为岳行台郎。还,迁中书侍郎,寻迁黄

  • 卢潜最后是怎么死的?北魏大臣卢潜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卢潜

    卢潜,范阳涿人也。祖尚之,魏济州刺史。父文符,通直侍郎。祖父卢尚之曾担任魏国济州刺史。父卢文符,官通直侍郎。卢潜早年有大志。被仪同贺拔胜聘为开府行参军,后补侍御史。后来担任大将军西阁祭酒,转中外府中兵参军。世宗谓左右曰:“我有卢潜,便是更得一王思政。”官至扬州道行台尚书。武平三年,征为五兵尚书。扬州

  • 南北朝时期东魏名将高敖曹简介 高敖曹生平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北朝,东魏名将,尔朱荣,孝庄帝

    高昂(491-538年),字敖曹,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南北朝时期东魏名将。东冀州刺史高翼第三子,司空高乾之弟。年轻时横行乡里,随兄长高乾响应葛荣起义,后投降朝廷,封武城县开国伯。孝庄帝元子攸遇害后,高敖曹在信都起兵,联合高欢反对尔朱氏。永熙二年(533年),高乾被杀后,高敖曹投奔高欢,随其转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