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北齐高孝琬、高孝瑜、高长恭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北齐高孝琬、高孝瑜、高长恭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619 更新时间:2023/12/31 22:37:25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盖主,祸必降之。人生辉煌的顶点,往往可能是悲剧开始的起点。对兰陵王而言,最大的悲哀就是出生在一个疯狂得近乎变态的帝王家族。北朝自建国以来,短短二十八年间,就换了六代皇帝,叔侄之间彼此折磨,兄弟之间相互惨杀,一个比一个短命,一个比一个疯狂。尽管兰陵王容貌柔美、军功显赫,终其一生小心翼翼,想尽一切办法避祸自保,可依然无法改变他的悲剧式宿命。

《北齐书》载:长恭“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门口常有行贿的人进进出出,搞得老百姓说三道四。但贪人钱财的目的是什么,不得而知。据他自己讲,是为了自污其名,免遭朝廷忌恨。邙山大捷后,武成赏其功,为他买来美妾二十人,可他“唯受其一”,就是害怕太过张扬,遭人嫉妒。又载:长恭“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也就是说在他临死前,烧掉了别人所有欠他债的借据。从他待人处事、宽厚仁义的性格特征来看,不象是一个贪财好色的人。不少史家认为高长恭是故意贪财自污,以求避祸之。

《北齐书》载: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谓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由芒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养病,别干预政事了。”生活在这样恐怖的帝王家庭,不紧张也不行。从此,长恭每遇战事,便称病不出。故意“有疾不疗”,以求借此避祸。一次,江淮寇扰,兵事告急,他害怕再次拜将,竟埋怨自己:“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真是恨不得自己把自己的脸打肿冒充病人。

北齐后主高纬性格懦弱,与他的列祖列宗相比,荒淫有余,残暴稍次之,不过杀起自己的亲人来,却毫不手软。公元565年的一天,高纬在与兰陵王谈及邙山之捷时,颇有人情味地说道“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听到自己的皇弟如此心疼自己,内心不免激动、热乎,深情

地回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正是这句表亲近、表忠心的话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史载:“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因为在小心眼的后主高纬看来,家事是我高纬的,不是你高肃可以随便说的。开始猜忌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国事”变成“家事”。

兰陵王说错话后,深感大难将至,整日惶恐不安,尽管一再低调行事,刻意淡化自己,但终是躲不过“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剧宿命。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皇兄高肃,送来的礼物竟是一杯毒酒。兰陵王悲愤至极,对自己的爱妃郑氏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郑妃劝他说:“何不求见天颜?”天真的郑妃以为可能只是兄弟之间的一场误会,只要高肃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讨回性命。而兰陵王自己心里明白,向后主高纬讨个说法根本没有用。一年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将斛律光,不也是无辜被引诱入宫、用弓弦残忍勒死的吗?万念俱灰的兰陵王,扔下一句“天颜何由可见”,遂将鸩酒一饮而尽,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个乱糟糟的世界。死前烧掉所有债券.其时,兰陵王仅30岁,死后被安葬在都城邺(今邯郸临漳县境内)以西。重要军事统领兰陵王的遇害,预示着北齐王朝的行将终结。四年后,失去了军事支柱的北齐王朝被北周皇帝宇文邕灭掉,高氏子孙几乎全遭屠戮。

兰陵王的两位兄长,也是惨死在他们的九叔手上的。大哥河南王高孝瑜因谏劝胡皇后不该和臣子玩握槊游戏,加上奸臣谗毁,便惹得高湛大怒,强行命这位从小一起玩大的族侄饮酒37大杯,然后又命人在他回家的路上强行给他灌进毒酒,高孝瑜难受至极,便投水而死。三哥河间王高孝琬听说大哥被毒死后,天天扎草人射箭,以泄心中怨愤。不久,高湛听信谗言,将其抓入宫中施以鞭刑。高孝琬不称陛下,直呼“阿叔”。高湛大怒:“谁是尔叔?敢唤我作叔!”高孝琬也是执拗脾性,不但不改口,反而问道:“神武皇帝嫡孙,文襄皇帝嫡子,魏孝静皇帝外甥,何为不得唤作叔也?”高湛闻言暴起,亲自用大棒击碎侄子的两腿胫骨,让其活活痛死。

更多文章

  • 高孝琬是谁的儿子?北齐宗室高孝琬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孝琬,北齐

    高孝琬(541年―566年),北齐宗室,北齐文襄帝高澄的嫡长子,排行第三,母亲为元氏。北齐建国后,被封为河间王,后迁尚书令。突厥与北周军队侵入太原,武成帝高湛将东逃,孝琬叩于马前苦谏。北周军退去,拜为并州刺史。人物生平天保元年(550年)受封河间王,后主天统时,迁任尚书令。当初,突厥与北周的军队攻占

  • 【入若耶溪】王籍原文赏析,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籍

    《入若耶溪》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赏析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诗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

  • 王籍是什么人?南朝梁诗人王籍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籍

    王籍(生卒年不详),字文海,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人。南朝梁诗人。因其《入若耶溪》一诗,而享誉王籍诗史。有文才,不得志。齐末为冠军行参军,累迁外兵记室。梁天监末任湘东王萧绎咨议参军,迁中散大夫等。王籍诗歌学谢灵运,《南史·王籍传》称“时人咸谓康乐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庄周”。王籍:出

  • 历史上的宇文直,周武帝同母弟,浮薄诡诈,贪狠无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直

    宇文直(?-574年 ),宇文泰第六子,母为文宣皇后叱奴氏,北周武帝宇文邕同母弟。阴谋反叛,被处死,谥号为剌。宇文直是武帝宇文邕的同母弟弟,为人浮薄诡诈,贪狠无赖。北周从宇文泰死后,军政大权就一直由宇文护掌握,宇文护既可以换皇帝,也可以要皇帝的命。到了第四任皇帝宇文邕上台以后,权力还是紧紧的掌握在宇

  • 宇文直为什么造反?浅谈背后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直

    一、史书记载中宇文直造反的原因、经过、结果1、宇文直之前是怎么到宇文邕阵营的《周书 宇文直传》:【保定初,为雍州牧,寻进位柱国,转大司空,出为襄州总管。天和中,陈湘州刺史华皎举州来附。诏直督绥德公陆通、大将军田弘、权景宣、元定等兵赴援,与陈将淳于量、吴明彻等战于沌口。直军不利,元定遂没江南。直坐免官

  • 宇文直怎么死的?北周宗室宇文直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直

    宇文直(?-574年 ),字豆罗突,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北周宗室大臣,宇文泰第六子,母为文宣皇后叱奴氏,北周武帝宇文邕同母弟。初封秦郡公,迁卫国公,食邑一万户。保定初年,任雍州牧,升任柱国,转任大司空,出任襄州总管。协助铲除权臣宇文护,升为大司徒。建德三年(574年),晋封卫王。阴

  • 李冲轶事典故爱憎分明,家门敦睦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冲

    李冲(450年—498年),原名李思冲,字思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名臣,镇北将军李宝的幼子。北魏献文帝末年为中书学生。升为秘书中散。后任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三长制设立之后,升为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仍任给事中。旋即转南部尚书,赐爵顺阳侯。文明太后去世后,升任侍中、吏部尚书、咸

  • 后周王峻从艺人起家最后当上重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峻

    王峻,后周大臣,河南安阳人(古代河南安阳一带称之为相州),王峻的老爸曾经是个“乐官”首长,负责宫中节目演出之类的事物,放到现在应该算是文工团团长。王峻从小就跟着他老爸当帮手,受到周围环境影响,王峻的唱功很好,曾在一些节度使门下干过演艺类的差事(古代这种演艺类的差事大都是很低贱的人做的),当然,王峻的

  • 王峻是什么人?后周大臣王峻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峻

    由于从小受父亲的影响,王峻的音乐天赋很高,既聪明又善于唱歌,嗓音也非常好听。后梁大臣张筠在做镇州节度使时,很欣赏他的才能,将他留在身边。一次,权臣赵岩到张筠的家里去,张筠设宴招待,酒席间又让王峻出来唱歌助兴,见赵岩喜欢,张筠就将他送给了赵岩。后梁灭后,赵岩也被杀,王峻又寄宿于别人家,不久他又投靠了后

  • 王峻:五代著名音乐家,他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峻,五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乱世人才多,一直都在说五代十国的故事今天说到的是五代后周宰相王峻,一个起于微末,达于青紫的人物,他的一生可谓是乱世中的典范。郭威建立后周,而在此时郭威的全家都已经被刘承佑所杀,唯一的继承人就是自己的干儿子柴荣,但是建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