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齐杨愔是怎么死的 杨愔生平轶事

北齐杨愔是怎么死的 杨愔生平轶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000 更新时间:2023/12/27 10:25:00

杨愔(yīn)(511-560年),字遵彦,小字秦王,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南北朝时期北齐宰相,北魏司空杨津之子。杨愔出身于弘农杨氏,因宗族被灭,投奔高欢,深受重用,由行台郎中累升至吏部尚书,封华阴县侯。他辅佐高洋建立北齐,历任尚书左右仆射、尚书令,进爵开封王。后又担任少帝高殷的顾命大臣。乾明元年(560年),杨愔谋划诛除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结果在政变中被杀。后主天统年间,追赠司空。

轶事典故

对舅痛哭

杨愔幼年丧母,一次去拜见舅舅源子恭。吃饭时,源子恭问他读些什么书。杨愔答道:“正在读《诗经》。”源子恭便问:“读到《渭阳》了吗?”《渭阳》是《诗经》中的一篇,写外甥和舅舅之间的感情。杨愔听后,号泣不能自已。源子恭也歔欷不止,酒也喝不下去了。后来,源子恭对杨津道:“都说秦王不聪明,从今以后,我当对他刮目相看。”

铜盘重肉

杨愔出身豪门大族,家中四世同堂,同龄的堂兄弟就有三十多个。杨家学堂前有棵柰树,果实落地时,孩子们都去争抢,只有杨愔端坐不动。叔父杨暐恰巧碰见,对人道:“这孩子高雅脱俗,有我杨家祖风。”他专门在竹林边建了一间屋子,命杨愔独居其中,潜心学习,还经常用铜盘盛最好的饭菜给杨愔吃,并对子侄们道:“如果你们也像遵彦那样谨慎好学,自然就会得到竹林别室、铜盘重肉之食。”后人便用“铜盘重肉”比喻特殊的恩宠。

计拒葛荣

杨愔身陷葛荣军中时,葛荣曾想将女儿嫁给他,又要封他官职。杨愔便推称有病,口中暗含牛血,并当众吐出,又诈作不能言语。葛荣信以为真,便没有再提封官嫁女之事。

不记旧仇

邯郸人杨宽曾在杨愔的帮助下做官,但后来却出卖杨愔,将他捉住献给尔朱氏。杨愔脱难后,随高欢征讨邺城,恰巧经过杨宽的村子。杨宽在马前叩头请罪,杨愔道:“人不知恩义,这也是常理,我不恨你,你不用害怕。”

生性至孝

杨愔遭逢家难,平素以丧礼自居,只吃盐米,不食酒肉,以致形销骨立。高欢对此很同情,常常加以劝慰。韩陵之战时,杨愔随高欢与尔朱氏交战,每战都身先士卒。朋友、僚佐都叹道:“杨愔只是一个儒生,如今竟成了武士。仁者必勇,果然不假啊。”

平定尔朱氏后,杨愔辞职回乡,安葬亲族。丧柩出发时正值寒冬,他赤着脚走在厚厚的积雪上,号啕痛哭,见者无不动容。

杨愔曾担任使者出使南梁,途经碻磝戍,得知州内有杨氏家族的佛寺,便入内参拜,结果见到了父亲杨津的画像。他悲从中来,痛哭不止,呕血数升,以致病卧不起,最终被抬回邺城。

畜狗求吠

酷吏宋游道曾弹劾尚书省的数百条失误,以致尚书令、左右仆射都被他非常仇视。高隆之诬陷宋游道曾有不臣之言,论罪当杀。杨愔进言道:“养狗就是为了让狗叫,如果因狗叫几声便把它杀了,恐怕以后就没有会叫的狗了。”宋游道最终只被除名为民。

身伴暴君

高洋晚年荒淫暴虐,常以杀人支解为乐,或投于水中,或用火焚烧。杨愔便从邺城的监狱中拉出大批死囚,送到宫中,供高洋杀人时之用,称为“供御囚”。若死囚能撑过三个月,而没被高洋杀死,便无罪释放。

高洋虽以杨愔为宰相,但对他也很不尊重,谑称他为杨大肚,有时还让他递厕筹,用马鞭将他抽得血流满背。高洋还想用小刀豁开他的肚子,幸亏崔季舒在旁笑道:“小公子和老公子搞恶作剧呢!”顺势把刀子拔出来拿走。后来,高洋又将杨愔扔在棺材里,几次要用钉子将棺材钉死,但最终都没有下手。

开府参军裴谓之曾上疏劝谏高洋。高洋对杨愔道:“这个蠢货怎么敢这么做?”杨愔回答道:“他想让陛下杀了他,好在后世得个好名声。”高洋大笑道:“这个小人,我就是不杀他,看他怎么出名。”

高洋死后,群臣虽然号哭,但却无人落泪,只有杨愔涕泗横流,悲不自胜。

不聚家财

杨愔掌权后,门前断绝私交。他轻财重义,将巨额所得全部散给亲族,家中只有数千卷书籍。当时,平原王高隆之与他比邻而居,府中常有胡商巨富来往。杨愔对人道:“好在我的门前没有这种东西。”

记性过人

杨愔记性过人,曾有一个叫鲁漫汉的候选官员,觉得自己出身低微,认为他肯定不会记得自己。杨愔道:“前些日子你在元子思坊,骑一匹秃尾母驴,看见我也不下来,还拿一把扇子遮着脸,我怎能不认识你。”鲁漫汉惊服。杨愔又调侃道:“自古道,名如其人,你叫漫汉果然没错。”

标签: 北齐南北朝杨愔

更多文章

  • 杨愔:南北朝时期北齐宰相,最后流亡海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愔,南北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杨愔的故事。杨愔(yīn),字遵彦,出生于北魏年间弘农杨氏。永安三年,杨愔堂兄杨侃,帮助孝庄帝元子攸诛杀权臣尔朱荣,但却不幸失败,杨氏一家也因此被尔朱荣记恨。建明二年,尔朱氏诬称杨氏谋反,将其屠族,全族人只有杨愔以及二弟一妹得以幸存

  • 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去世之前一直大声斥责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地理学家郦道元

    郦道元是非常著名的地理学家,他的官员之路虽然比较坎坷,但是也曾经担任过御史中尉、鲁阳郡太守等职位,而且执法非常的严格,后来还做过关右大使,只不过最终都没能发挥他的才智而已。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郦道元简介中有所记载,那么郦道元简介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郦道元图片郦道元简介中介绍到他出生的时间并不是很

  • 郦道元为何历史地位这么高?如何评价郦道元的《水经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郦道元的《水经注》一书相传是给汉代桑钦的《水经》做了若干大的补充的而一部书。但经过清代学者和现代研究表明无论汉代桑钦著作还是晋代郭璞著作都是错误的。大致是三国时期的人士所写。对它的评价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古籍、碑刻等文献资料,而这些汉晋古籍至今绝大部分失传。所以《水经注》因为引

  • 王僧辩与陈霸先感情很好却为何又被他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僧辩

    王僧辩,字君才,太原祁人,南朝梁将领。父亲是右卫将军王神念,先祖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担任梁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湘东王出任丹阳尹,王僧辩只好跟随他转任府行参军。随后萧绎改任什么官,王僧辩便跟随于身旁任官。公元548年,东魏降将侯景叛梁,第二年,萧绎命王僧辩带领一万兵力京师建康进行援

  • 王僧辩与陈霸互相信任却为何又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僧辩与陈霸先

    王僧辩,字君才,太原祁人,南朝梁将领。父亲是右卫将军王神念,先祖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担任梁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湘东王出任丹阳尹,王僧辩只好跟随他转任府行参军。随后萧绎改任什么官,王僧辩便跟随于身旁任官。公元548年,东魏降将侯景叛梁,第二年,萧绎命王僧辩带领一万兵力京师建康进行援

  • 身为胡人却心系华夏:士人们重建汉魏君统的最后幻想——王僧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北朝,王僧辩

    王僧辩是出身太原祁县的乌桓蛮族之后,他是行将灭亡的华夏第一帝国的最后保卫者,身上流淌者蛮族保卫者最好的品质:“诚朴忠信”。他早年随父王神念南渡投梁,受到了梁武帝无比慷慨的款待,使得新归化者的认同狂热程度自然也远远高于老会员。华夏第一帝国借江东膏脂完成拜占庭式的复活后,江北防线始终委任于北来南下流民与

  • 溧阳公主的驸马是谁?她为什么会嫁给候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溧阳公主,南北朝

    为表示诚意,萧纲不惜将十四岁的女儿溧阳公主嫁与侯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梁武帝萧衍去世,群魔狂欢。侯景和萧家子弟们看到做皇帝的希望,美丽的江南成为诸魔口中的美餐,谁都企图吞而食之。战争残酷而又激烈,不幸一个接一个降临到他们头顶。当最后一位夺位者得到幸运女神青睐时才发现

  • 夫妻本是同林鸟 溧阳公主为何会吃掉自己身为丈夫的侯景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北朝,溧阳公主

    溧阳公主为什么会吃掉自己的丈夫?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话说公元548年8月,这一年是梁太清元年,此时中原版图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北方政权持有者为胡人,南方则是南逃的汉人政权,历史将此时代称为南北朝时期。却不料南方的梁帝国爆发侯景之乱,百姓流离失所

  • 北周公主宇文娥英,杨广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外甥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宇文娥英,南北朝

    在历史长河中,宇文娥英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宇文娥英是北周公主,又是隋文帝杨坚的外孙女。在隋朝建立后,倍受杨坚宠爱。可是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却把她给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宇文娥英的母亲是杨广的姐姐杨丽华。出身名门望族的杨丽华在北周时期,由周武

  • 宇文娥英身为杨丽华唯一的女儿 杨广为什么要杀这个外甥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广,隋朝

    还不知道:杨广杀外甥女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隋炀帝一生中,杀掉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就像每一个末代昏君一样,暴虐成性的隋炀帝简直就是逢人就杀,只要对方稍微有点意见,就会让人杀其全家,这样他的心里面才能够感到安心。在隋炀帝杀过的人当中,有那么一个人,却是最最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