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齐孝昭帝高演的嫡子高百年生平简介,为什么最后被虐杀?

北齐孝昭帝高演的嫡子高百年生平简介,为什么最后被虐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70 更新时间:2023/12/30 16:01:14

高百年(556-564年),北齐宗室。北齐孝昭帝高演的嫡子(第二子),顺成皇后元氏所生。560年,高演称太后娄昭君令立高百年为皇太子,时年五岁。561年,高演临终传位给弟弟高湛,给他手书,其末曰:“百年无罪,汝可以乐处置之,勿学前人。”大宁年间,封为乐陵王。公元564年六月,天空有彗星出现,太史官奏称是“除旧布新之象,当有易主”,引起了高湛的猜疑。博陵人贾德胄教高百年读书,高百年好写“敕”字,贾德胄密报之。高湛大怒,召高百年前来。高百年知道凶多吉少,割带玦留给妻子斛律氏。高湛在玄都苑凉风堂,使高百年写“敕”字,发现笔迹丝毫不差,就抽出佩刀,用刀头上的环击打高百年,遍地是血。高百年求饶:“乞命,愿与阿叔作奴!”高湛将他打死,弃尸水池,池水尽赤,在后园亲看埋葬。王妃斛律氏闻讯,握玦哀号,绝食而死,死后玦犹在手,拳不可开,其父斛律光自擘掰开。

人物生平

560年,高演发动政变,杀高殷登上皇帝宝座,改元皇建,时年二十六岁。高演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兼盛,帝留心于政事,积极寻求及任用贤能为朝廷效力,政治清明;帝关心民生,轻徭薄赋,并下诏分遣大使巡省四方,观察风俗,问人疾苦,考求得失。并亲征亲戎北讨库莫奚,出长城,虏奔遁,分兵致讨,大获牛马。即位翌年,高演得重病死,因高洋传位太子高殷而高殷被高演篡杀,为了保住儿子高百年的性命,传位给九弟长广王高湛。

高湛(公元537年―公元568年),在位4年。性格优柔荒淫。父高欢,母娄昭君。高欢第九子,孝昭帝高演之同母弟也。幼时亦得父亲喜爱。北齐建国后,被文宣帝封为长广王。孝昭帝高演继位后,甚为宠信他,权倾朝野。不久高演患得重病,临死时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高百年落得高殷的命运,劝他莫学自己将侄子杀死继位。决定传位于弟,但高百年还是被杀。

据称高演与高湛发动政变时,曾有一项秘密交易,即立高湛为皇太弟。高演初即位时,在晋阳,群臣请立皇后及太子,高演谦让而并未答应,群僚再次上书,于是称太后娄昭君之令,立百年为皇太子,高湛非常不爽。高演临终前,遗诏传位于同母弟高湛,并有亲笔书信,末尾说道:“百年无罪,汝可以乐处置之,勿学前人。”高演夺位后,曾杀害自己已退位的侄子高殷。高湛即位,为武成帝。

大宁中,高百年封乐陵王。河清三年(564年)五月,不祥之兆多次出现,高湛想用百年压制镇服灾祸。此时博陵人贾德胄教百年写字,百年曾经写下几个“敕”字,贾德胄报告给高湛。因“敕”字有帝王诏命的意思,高湛发怒,使人召百年入宫。百年自知不免,割下带上的玉玦留与妃子斛律氏,以示即将永诀。高湛让百年写“敕”字,对照贾德胄所奏上的字,笔迹相似。于是百年被高湛用刀头上的环活活打死,气息将尽之时,曾对高湛说:“乞命,愿与阿叔作奴。”弃尸于池中,池水尽赤,高湛于后园亲自看人埋他。妃子斛律氏握住玉玦哀号,不进食,一个多月后也死去,时年十四(墓志记录为十五)。死后玉玦还握在手里,手拳形,不能打开,其父斛律光自己动手才分开。后主高纬时,扩建改造宫院,掘得一具小尸体,绯袍金带,一髻一解,一足有靴。有人说是高百年,有人说是太原王高绍德。后主下诏以襄成王之子高白泽袭爵乐陵王。北齐亡,高白泽随齐宗室入关,徙于蜀地而死。

更多文章

  • 高百年是什么人?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高百年,南北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高百年是什么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历史上,帝王之家为了争夺皇权,往往会出现兄弟叔伯自相残杀的局面,然而在南北时期的北齐,孝昭帝高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便打算把皇位传给弟弟,并要求弟弟继位之后,善待太子,然而弟弟高湛继位后,立马变了脸。北齐

  • 【周书·长孙俭传】原文翻译,长孙俭,河南洛阳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孙俭传

    长孙俭,河南洛阳人也。本名庆明。其先,魏之枝族,姓托拔氏。孝文迁洛,改为长孙。五世祖嵩,魏太尉、北平王。俭少方正,有操行,状貌魁梧,神彩严肃,虽在私室,终日俨然。性不妄交,非其同志,虽贵游造门,亦不与相见。孝昌中,起家员外散骑侍郎,从尔朱天光破陇右。太祖临夏州,以俭为录事,深器敬之。时荆襄初附,太祖

  • 长孙俭是怎么死的?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将领长孙俭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孙俭,南北朝

    其先世为拔拔氏(拓跋氏分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鲜卑姓名为汉姓,遂改为长孙氏。长孙俭年少时行为品行端正无邪,有操守和高洁的品行,身材高大魁梧,神情严肃,即使在内室,也是整日保持恭敬庄重的态度,生性谨慎不胡乱与人结交,只要不是和自己有共同志向的人,即使是王公贵族登门拜访,他也不会见。孝昌年间,从

  • 【周书•泉仲遵传】原文翻译,泉仲遵,少谨实,涉猎经史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泉仲遵传,北周大臣

    泉仲遵,少谨实,涉猎经史。年十三,州辟主簿。十四,为本县令。及长,有武艺。遭世离乱,每从父兄征讨,以勇决闻。高敖曹攻洛州,泉企令仲遵率五百人出战。时以众寡不敌,乃退入城,复与企力战拒守。矢尽,以杖棒捍之,遂为流矢中目,不堪复战。后与元礼斩杜窋,以功封丰阳县伯,邑五百户。加授征东将军、豫州刺史。仲遵宿

  • 泉仲遵出生死亡日期,泉仲遵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泉仲遵

    泉仲遵(514~559年),北周大臣。上洛丰阳县(今陕西山阳县)人。他的家庭是本地富豪,祖辈世代为官。他13岁就被辟为本州主簿,14岁又承袭本县县令。当时,北魏朝廷政局动荡,朝廷派来关中镇压莫折念生、万俟丑奴起义的大将萧宝寅在长安拥兵反魏,曾派部将攻商洛。泉仲遵的父亲泉企时为上洛郡守,率乡兵守卫边境

  • 泉仲遵是什么人?北周泉仲遵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泉仲遵,北周

    泉仲遵(514—559),泉企子,泉元礼弟,上洛丰阳人也。少谨实,涉猎经史。年十三,州辟主簿。十四,为本县令。及长,有武艺。遭世离乱,每从父兄征讨,以勇决闻。高敖曹攻洛州,企令仲遵率五百人出战。时以众寡不敌,乃退入城,复与企力战拒守。矢尽,以杖棒捍之,遂为流矢中目,不堪复战。及城陷,士卒叹曰:“若二

  • 司马迁后代为何姓同冯?司马迁后人的姓氏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冯姓,司马迁

    司马迁后裔为啥改姓同、冯?韩城市嵬东乡徐村住有冯、同二姓,均自认为是太史公后裔。因为司马迁受宫刑,后人为避祸,改了姓氏:在司马的“司”字左边加一竖,成为“同”字;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成为“冯”字。司马迁因“李陵事件”惨受宫刑,悲痛欲绝。为了完成先父的遗愿,为后人留下一部信史,他忍辱负重,在困厄潦倒

  • 【冯迁传】冯迁字羽化,其父冯漳曾任州从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冯迁传】

    冯迁字羽化,其父冯漳曾任州从事。后来冯迁官运亨通,追赠冯漳为仪同三司、陕州刺史。冯迁少年时注意操行,为人谨慎,有办事才能,被授为州从事。魏神龟年间,刺史杨钧推荐他任中兵参军事,转为定襄令,不久任并州水曹参军。他历任各种职务,都以勤勉谨慎而受到称扬。等到魏孝武帝向西迁移,冯迁就弃去官职,与直阁将军冯灵

  • 南北朝时将领冯迁人物生平简介,冯迁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冯迁,南北朝

    冯迁(501年—578年),字羽化,弘农人,州从事冯漳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将领。冯迁初在州中任职,所任各种职务,都以勤勉谨慎著称。后北魏孝武帝元修收复潼关,平定回洛。又随宇文泰活捉窦泰,收复弘农,征战沙苑,皆立战功。进入北周,任晋公宇文护府掾,历任车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等。冯迁性格质朴,

  • 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高孝珩人物生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北朝

    高孝珩(539年—577年),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次子,母王氏,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人物生平高孝珩是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次子,母王氏。天保元年(550年),高孝珩的二叔高洋受禅登基,建立北齐政权,是为文宣帝。文宣帝登基后,封高孝珩为广宁王。此后高孝珩历任司州牧、尚书令、司空、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