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公·李迁哲传】原文翻译,李迁哲,字孝彦

【周公·李迁哲传】原文翻译,李迁哲,字孝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33 更新时间:2024/1/15 17:59:28

李迁哲,字孝彦,安康人也。世为山南豪族,仕于江左。父元直,仕梁。迁哲少修立,有识度,慷慨善谋画,起家文德主帅,转直阁将军。武贲中郎将。其父为衡州,留迁哲本乡,临统部曲事。时年二十,抚驭群下,甚得其情。及侯景篡逆,诸王争帝,迁哲外御边寇,自守而已。

大统十七年,太祖遣达奚武王雄等略地山南。迁哲率其所部拒战,军败,遂降于武。然犹意气自若。武乃执送京师。太祖谓之曰:“何不早归国家,乃劳师旅?今为俘虏,不亦愧乎?”

答曰:“世荷梁恩,未有报效,又不能死节,实以此为愧耳。”太祖深嘉之。

魏恭帝初,直州人乐炽、洋州人田越、金州人黄国等连结为乱。太祖遣鴈门公田弘出梁汉,开府贺若敦趣直谷。炽闻官军至,乃烧绝栈道,据守直谷,敦众不得前。太祖以迁哲信着山南,乃令与敦同往经略。炽等或降或获,寻并平荡。仍与贺若敦南出狥地。军次鹿城,城主遣使请降。迁哲谓其众曰:“纳降如受敌,吾观其使视瞻犹高,得无诈也?”遂不许之。梁人果于道左设伏以邀迁哲,迁哲进击,破之。自此巴、濮之民,降款相继。

迁哲每率骁勇为前锋,所在攻战,无不身先士卒,凡下十八州,拓地三千余里。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迁哲入据白帝。贺若敦等复至,遂共追击五子王等,破之。信州先无仓储,军粮匮乏。迁哲乃收葛根造粉,兼米以给之。迁哲亦自取供食。时有异膳,即分赐兵士。有疾患者,又亲加医药。以此军中感之,人思效命。

建德二年,进爵安康郡公。三年,卒于襄州,时年六十四。赠金州总管。谥曰壮武。

(节选自《周公》卷四十四)

参考译文

李迁哲字孝彦,安康人,世代为太行山以南的豪族,在江东做官。父李元真,在梁为官。李迁哲从小修养立身之道,有识见气度,意气风发,善于谋划。最初担任文德主帅,转任直阁将军、武贲中郎将。其父担任衡州刺史时,把李迁哲留在本乡,督率自己的私人军队。当时他二十岁,安抚驾驭部下,很得军心。后来侯景篡位背叛,诸王争夺帝位,李迁哲抵御外敌入侵,守住了自己的辖区。

大统十七年(551),太祖派达奚武、王雄等人进攻太行山以南,李迁哲率部属抵抗,兵败,向达奚武投降,然而神色仍镇静如常。达奚武把他押送到京师。太祖对他说:“为什么不早点归附,以至劳动军队?如今当了俘虏,不感到惭愧吗?”李迁哲答道:“我世代受梁国的恩惠,未能报答,又不能以死尽节,因此实在感到惭愧。”太祖对他十分赞许。

魏恭帝初年,直州人乐炽、洋州人田越、金州人黄国等互相勾结,发动叛乱。太祖派雁门公田弘从梁州、汉州出兵,开府贺若敦进攻直谷。乐炽听说官军将至,就烧毁傍山架木所成的险路,据守直谷,贺若敦的军队无法进攻。太祖认为李迁哲在太行山以南素有信义之名,就命令李迁哲与贺若敦一块前去治理。乐炽等人有的投降,有的被俘,叛乱很快被平定了。又与贺若敦继续南下夺取土地。军队驻扎鹿城,城主派遣使者请求投降。李迁哲对部属说:“接纳投降,如同对敌,我看对方使者顾盼的神态还很高傲,恐怕会有欺诈吧?”于是不接受投降。梁人果然在道路东边设下伏兵,企图截击李迁哲的军队。李迁哲发动进攻,击败敌军。从此巴州、濮州的百姓,相继投降。

李迁哲常常率领勇猛之士担任前锋,每次作战,无不身先士卒,共攻占十八州,开拓疆土三千余里。当时信州被蛮族首领向五子王等人所包围,田弘又派李迁哲前去救援。等赶到时,信州已经沦陷。向五子王等人听说李迁哲到,吓得狼狈逃跑。李迁哲入据白帝。贺若敦等人也赶到,共同追击向五子王等人,把他们打败。信州原先没有储备,军粮缺乏。李迁哲就收集葛根磨成粉,又搀上米让士兵吃。他自己也同士兵一样。若有美味,就分别赏给士兵。士兵中有得病的,他亲自去为他们医治用药。军中因此感激他,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力。

建德二年(573),晋封安康郡公。三年,在襄州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追赠金州总管。谥号壮武。

更多文章

  • 李迁哲是什么人?南北朝名将李迁哲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迁哲,南北朝

    李迁哲(510-574),字孝彦,南北朝安康(今汉阴)人。世为山南豪族,仕于江东。迁哲年少成才,有识度,性慷慨,善谋划。建德二年,进爵安康郡公,建德三年,卒于襄阳,终年64岁赠金州总管,谥号壮武。战功卓著太清三年(549),李迁哲掌管东梁洵、兴州军事兼梁州刺史。当时侯景叛乱、诸侯混战,迁哲率部抵御内

  • 刘义庆传,刘义庆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北朝,刘义庆

    刘义庆幼年时就被武帝所闻知,十三岁时世袭封爵为南郡公。永初元年(420),袭封临川王。元嘉时期(424~453)担任丹阳尹。当时有一个老百姓黄初的妻子赵氏杀死了儿子的媳妇,又遇到了赦免,应该回避孙子的仇视。刘义庆的意见认为“按照周朝的礼法,关系到父母的仇恨,要到海外避开,因为那是最大的冤仇,用道理无

  • 自毁长城!名将宇文宪若在 杨坚篡位绝无可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坚,隋朝

    578年6月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北征突厥的行军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时年36岁。不久后他的长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北周宣帝。宇文赟在位期间胡作非为,迫害忠臣良将,在位仅仅两年就一命呜呼。此后他的岳父杨坚于581年废黜年幼的北周静帝宇文阐,建隋称帝。589年杨坚在巩固政权之后,派兵伐陈,统一中国。后人常常说杨坚

  • 宇文宪最后的结局,功高盖主全家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宇文宪

    北魏有个卧薪尝胆十二年的皇帝,他在登基后依旧面临着重重困难,内忧外患,终于在得到了实质性的权利后,开始铲除那些曾经阻碍过他的敌人。这个人就是周武帝宇文邕。虽然他的皇帝生涯十分短暂,但是他的成就却十分显著。他在自己正式掌握朝局后用了两年的

  • 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子宇文宪人物生平简介,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南北朝,北周

    宇文宪(545年—578年8月16日),北周齐炀王,字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子(《独孤藏墓志》作第七子,可能有两兄早夭),母为宇文泰妃达步干氏。周孝闵帝、周明帝、周武帝异母弟。宇文宪初封涪城县公,后晋封安城郡公。孝闵帝即位,授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明帝

  • 宇文宪:北周灭北齐的第一功臣,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宇文宪,北周,南北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宇文宪的故事。北周和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宿敌国家,加上各自的前身西魏和东魏,两国相互争斗了几十年都没分出胜负,不过总体而言,北齐国力略强于北周,但是最后结果却是北周灭掉北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北周第三代皇帝,兼千古明君北周武帝宇

  • 【周书·泉企传】原文及翻译,泉企字思道,上洛丰阳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周书·泉企传】

    原文:泉企字思道,上洛丰阳人也。世雄商洛。企九岁丧父,哀毁类于成人。服阕袭爵。年十二,乡人皇平、陈合等三百余人诣州请企为县令。州为申上,时吏部尚书郭祚以企年少,未堪宰民,请别选遣,终此一限,令企代之。魏宣武帝诏曰:“企向成立,且为本乡所乐,何为舍此世袭,更求一限。”遂依所请。企虽童幼,而好学恬静,百

  • 泉企北魏人物生平简介,最后世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北魏泉企

    泉企,字思道,上洛丰阳人也。世雄商、洛。人物生平曾祖景言,魏建节将军,假宜阳郡守,世袭本县令,封丹水侯。父安志,复为建节将军、宜阳郡守,领本县令,降爵为伯。企九岁丧父,哀毁类于成人。服阕袭爵。年十二,乡人皇平、陈合等三百余人诣州请企为县令。州为申上,时吏部尚书郭祚以企年少,未堪宰民,请别选遣,终此一

  • 太监冯宝是好人还是坏人?冯宝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冯宝,太监,明朝

    冯宝,生于公元1543年,去世于公元1583年,是明代太监,政治家,字永亭,号双林,衡水市赵家圈乡冯家村人。嘉靖年间入宫,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代皇朝。嘉靖朝时,因为书法出众而被嘉靖皇帝赏识,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朝时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当时司礼监缺一名掌印太监,冯宝有这个资历胜任,但是因为穆宗不

  • 冯宝五胡十六国北燕苗裔人物生平简介,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冯宝

    冯 宝(507~557年)字君珍,号元善(一说字柱石,号廷臣),五胡时期北燕苗裔,梁天监六年丁亥(公元507年),父亲冯融任罗州刺史,他自小勤奋好学,青年时到京城建康太学读书,后被委任为高凉太守。自曾祖父冯业浮海归宋,到祖父,父亲三代均为朝廷命官。父亲冯融是梁罗州刺史,公自小耳濡目染,受儒家思想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