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宇文泰是如何在关陇地区建立稳固的统治,最终完成北方统一的?

宇文泰是如何在关陇地区建立稳固的统治,最终完成北方统一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90 更新时间:2024/1/23 22:01:47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宇文泰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北魏末年,统治者虽然镇压了各族人民的起义,但其内部矛盾也日益激化。永安元年(公元628年),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三岁的元钊为傀儡皇帝。不久,尔朱荣以此为借口,进军洛阳,立元子攸为帝(孝庄帝),并沉胡太后和元钊于黄河。而尔朱荣的专横跋扈,引起孝庄帝的不满。永安三年,孝庄帝乘朝见之机,亲手杀死尔朱荣。接着,尔朱荣之侄尔朱兆率兵攻入洛阳,杀孝庄帝及左右大臣,另立元恭为节闵帝。紧接着,尔朱荣部将高欢进兵洛阳,杀节闵帝,立元修为孝武帝。高欢自任大丞相,操纵着朝政大权。

孝武帝不甘心受制于高欢,遂于永熙二年(公元533年)任命贺拔岳为都督雍、华、泾等二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以分高欢之势。是年八月,贺拔岳奉命至平凉,设立大本营,并以牧马为名派人四处联络,聚集兵力。于是,斛拔弥俄突、豆陵伊利、万俟受洛干、斛律沙门等各族首领先后率众归附,秦、南秦、河、渭四州刺史亦会平凉,受岳节制。关陇地区除灵州刺史曹泥和其婿刘丰仍依附高欢外,其余均为贺拔岳控制。这样,贺拔岳具备了强大实力,并与高欢对峙。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一月,高欢首先出兵攻打已归附贺拔岳的统豆陵伊利于五原河西,并将其部落迁往河东。二月,贺拔岳采取报复行动,召侯莫陈悦会师高平(今宁夏固原市),共讨灵州刺史曹泥等。但这时的侯莫陈悦已受高欢拉拢,暗中投靠高欢,并受高欢密令寻机杀岳。贺拔岳对此没有察觉,反而命侯莫陈悦为先锋。当进军至河曲(今宁夏中宁县黄河一带)时,侯莫陈悦诱贺拔岳人其营帐中,将之杀害。之后,侯莫陈悦退屯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县)。而贺拔岳部众散还平凉,未有所属,诸将派杜朔周至夏州,召宇文泰赴平凉收统岳军。

宇文泰得报后,令杜朔周率众先据弹筝峡(今固原市南三关),以防归附侯莫陈悦的原州刺史史归南下攻平凉,他自己以轻骑赶赴平凉,尽收贺拔岳散众。不久,魏武帝任命宇文泰为大都督,统领贺拔岳旧部。宇文泰受命后,先使侯莫陈崇进攻原州刺史史归。在李贤兄弟的内应下,原州城很快被攻破,宇文泰以侯莫陈崇暂行原州事。四月,宇文泰以子宇文导为都督,镇守原州,自领大军南下攻侯莫陈悦。宇文泰出木峡关(今固原市西南),侯莫陈悦闻讯自水洛退保略阳(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上邦(今甘肃天水市)。宇文泰军连克水洛、略阳,又在李弼的内应下,占领上邦。侯莫陈悦欲自山中投奔灵州的曹泥,又为宇文泰的骑兵追击,最后走投无路,自益于野。

宇文泰又遣刘亮克平幽州(今甘肃宁县)。至此,侯莫陈悦的势力被彻底消灭,秦陇尽为宇文泰所有。是年七月,魏孝武帝为高欢所逼,自洛阳西走长安投奔宇文泰。十月,高欢立元善见为帝,并迁都于邺(今河南安阳市北),史称东魏。魏孝武帝至长安后不久被杀,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魏分东西,是高欢、宇文泰两大政治集团争斗的结果。宇文泰为首的关陇统治集团,是在贺拔岳武川军人集团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贺拔岳入陇之初,就大量招抚关陇各族首领和诸州刺史为己属。

贺拔岳死后,宇文泰统领贺拔岳旧部。他利用关陇战乱后“百姓凋残”的形势,对百姓“抚以恩信”;对汉族地主阶级及各族上层分子,则采取笼络手段,使其尽归于己。同时,他“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进一步增强军事实力。由此形成了由武川军人集团、关陇地主牧主和部分关东士族组成的关陇统治集团,鲜卑贵族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独狐、侯莫以及汉族的京兆韦氏,弘农场氏,武功苏氏,陇西李氏,河东裴、柳、薛诸族,均被囊括于其中。西魏北周的统治者利用关陇集团,不仅在关陇地区建立了稳固的统治,而且使北周国力迅速增强,最终消灭北齐,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标签: 宇文泰北周

更多文章

  • 宇文泰率领的西魏军是怎么打败高欢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宇文泰,南北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宇文泰率领的西魏军是怎么打败高欢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东魏时期有一个将领叫做高欢,这个人仗着当时东魏的实力很强大,所以常常主动去攻击西魏。即便没有将西魏拿下,但是也给他们带来很多的困扰。当时西魏有个大臣宇文泰觉得如果长此以往,一定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很大的灾

  • 宇文泰高欢的关系怎么样?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宇文泰,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魏大将宇文泰高欢是如何成为死对头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周瑜曾说过:“既生瑜,何生亮。”一句话便道出了周瑜心中的不甘,他与诸葛亮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奈何生在了同一个时代,只能相互厮杀。其实,历史上这样的CP有很多,而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泰和高欢就是这样的

  • 高欢长子高澄怎么死的?高澄的死和高洋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欢,高澄,高洋,南北朝,

    高澄(521-549年),字子惠,小字阿惠,北齐神武帝高欢长子,东魏权臣。为高欢正妻娄氏所生,自幼聪明过人,具备政治天赋,深得高欢喜爱。十五岁入朝辅政,通过改革官员选举制度,惩治贪贿,整顿吏治,制定法律等手段,在高欢去世后顺利掌控了东魏政权。高澄对高氏地位的巩固,东魏、北齐间政权的过渡贡献颇大,高欢

  • 玉璧之战的失败原因:高欢太过小看对手韦孝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欢,玉璧之战,韦孝宽,

    玉壁在南北朝时,是极为显要的军事重镇,是东魏和西魏扩展势力,向对方进发的咽喉要道。在140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术最杂、伤亡最多的封建势力争夺战,历史上称为“玉壁大战”。高欢两次折戟玉璧,最终也使得西魏的实力超过了东魏。①骄兵轻敌:作为东魏的实际统治者,3年前邙山之战的胜利

  • 玉璧之战的终结:高欢病故 东魏无力继续进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欢,玉璧之战,韦孝宽,

    五年正月朔,日蚀,神武曰:"日蚀其为我耶,死亦何恨。"丙午,陈启于魏帝。是日,崩于晋阳,时年五十二,秘不发丧。 《北齐书.神武纪》高欢(496-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

  • 北魏两大集团内讧:高欢凭借3万军队击溃尔朱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魏,高欢,尔朱荣,

    从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怀荒镇民杀镇将于景起义开始(见上篇),到孝武帝太昌元年(532年)止,十年之间,战乱几乎遍于北方各地,其间建号称王称帝者,可稽的在十人以上。他们造成的结局是高欢掌握了魏朝实权。如果进一步查考高欢实力的来源,又可以找到一条简单明了的线索:头一个建号的破六韩拔陵失败后,其部

  • 北齐高欢的贡献有哪些 高欢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欢,皇帝,南北朝

    北齐高祖高欢(496年—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 。高欢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归顺葛荣,成为亲信都督。后叛降尔朱荣,并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

  • 北齐高欢的老婆是谁 北齐高欢有多少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欢,皇帝,南北朝

    北齐高祖高欢(496年—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 。高欢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归顺葛荣,成为亲信都督。后叛降尔朱荣,并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

  • 北齐高欢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高欢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欢,皇帝,南北朝

    北齐高祖高欢(496年—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 。高欢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归顺葛荣,成为亲信都督。后叛降尔朱荣,并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

  • 北齐高祖高欢戏弄双后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北齐高祖高欢

    高欢,字贺六浑,东魏权臣,北齐高祖,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原籍渤海蓨县,因祖上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高欢极具军政天赋,为人内敛,善机谋,善用人,唯才是举,治军严明。司马光对其评价:“欢性深密,终日俨然,人不能测,机权之际,变化若神。制驭军旅,法令严肃。听断明察,不可欺犯。擢人受任,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