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宇文泰的政治改革到底是什么样 对西魏造成了什么样的变化

宇文泰的政治改革到底是什么样 对西魏造成了什么样的变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60 更新时间:2023/12/6 8:03:00

宇文泰的政治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北齐书·儒林传》曰:诸郡俱得察孝廉,其博士、助教及游学之徒通经者推择充举。射策十条,

通八以上,听九品出身,其尤异者亦蒙抽擢。在北齐孝昭帝时期,要求负责主管北齐朝廷事务的官员,不论是五品以上还是到

三府主簿录事参军、侍御史、诸王文学、廷尉三官、中书舍人、尚书郎中,必须 每两年之内各自推选一人。由此可见,北齐在选人才方面的严格性以及对优秀人

才的需求。东魏北齐的选才制度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制定相当完善,并且有所 改进与发展。

而西魏北周政权,宇文泰在政治方面实施的改革主要就是起用人才,重用人 才。宇文泰招纳人才,实行罢门资之制。由于自始魏晋,在选择官员实行的是九

品中正制度,大多数有才能的人,不能被重用,形成腐朽的门阀政治。宇文泰早 年就注意招收人才,《北史》卷 9《周本纪上》中记载:“少有大度,不事家人

生业,轻财好施,以交结贤士大夫为务”。到宇文泰在西魏执政时候,《周书》 卷 2《文帝纪下》中记载:“其在大统元年二月,以戎役屡兴,民吏劳弊,乃命

所司斟酌今古,参考变通,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为二十四条新制,奏魏帝行之”。

在大统三年又一次下令奏行十二条制。宇文泰所有奏行的这些新制中, 便有“搜简贤才”的措施。大统十年,苏绰起草了六条诏书,其中第四条就是再

次强调了“擢贤良”的重要性,内容上与宇文泰奏行的新制有相通之处。苏绰在 宇文泰所奏行的新制基础上进行整理,使之更加明白规范,便于实施。《周书·文

帝纪下》中记载:秋七月,魏帝以太祖前后所上二十四条及十二条新制,方为中兴永式, 乃命尚书苏绰更损益之,总为五卷,班于天下。于是搜简贤才,以为牧守令

长,皆依新制而遣焉。数年之间,百姓便之。《文献通考·选举》记载:后周以吏部中大夫一人掌选举,小吏部下大夫一人以贰之。初,霸府时,

苏绰为六条诏书,其四曰:擢贤良。绰深思本始,惩魏齐之失,罢门资之制, 其所察举,颇加精谨。

罢门资之制是苏绰六条诏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宇文泰政治改革中最重要的一 笔。这种唯才是举的办法,对于西魏甚至北周在人才选用方面是一种更新,更是

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北齐后期,统治者宠信奸佞小人,枉杀忠良,使北齐政权大失人心,人才大 量缺失。如斛律光被灭门就是北齐政权中的一段政治冤案,斛律光战功累累,为

人正直不阿,他的军功使得北齐在抗衡北周时能够处于优势的战略地位,北周一 直以来觉得斛律光的存在是阻挡他们灭齐的一个重要屏障。《周书》记载:周武

帝在朝堂商讨伐齐,公卿咸曰:“齐氏地半天下,国富兵强。……且大将斛律明 月未易可当。今欲探其巢窟,非十万不可。”次年,“周遣将达奚成兴等来寇

平阳,诏光率步骑三万御之,兴等闻而退走。”由此可见,斛律光在北齐政权 中的重要性。《北史斛律光传》、《北齐书祖珽传》各载:

光尝在朝堂,垂帘而坐,祖珽不知,乘马过齐前,光怒,谓人曰:“此

人乃敢尔!”后珽在内省,言声高慢,光过闻之,又怒,珽知光忿,贿其从奴搕头。曰自公用事,相王每夜抱膝叹曰:“盲人用权,国必破矣!”珽省

事诸士达梦人倚户授其诗曰:“九升八合粟,角斗定非真,堰却津中水,将 留何处人。”以告珽,珽占之曰;“角斗,斛字;津却水,何留人,合成率

字;非真者,解斛律于我不实。”士达又言所梦状,乃其父形也。珽由是惧。 又穆提婆求庶女,不许。帝赐提婆晋阳之田,光言于朝曰;“此田,神武以

来,常种禾饲马,以拟寇难。今赐,无乃阙军务也?”帝又以清风赐提婆租 赁之。于是官无菜,赊买于人,负钱三百万,其人诉焉。光曰:“此菜园赐

穆提婆,是一家足;若不赐提婆,便百官足。”而是祖、穆积怨”。

斛律光甚恶之,遥见窃骂云:“多事乞索小人,欲行何计数!常谓诸将 云:“边境消息,处分兵马,赵令尝与吾等参论之。 盲人掌机密来,全不

共我辈语,止恐悞他国家事。由此可见,斛律光一直看不惯高齐后期统治者重用的那些奸佞小人,他们图谋私

利,贪污受贿,造成北齐朝政黑暗腐败。斛律光对穆提婆等人是瞧不起的,祖挺 有意削弱勋贵的势力,造成了斛律光与祖珽之间的不和。

穆提婆和祖挺都忌惮以 斛律光为首的勋贵势力,于是他们便联合一起,来铲除斛律光的势力。《北齐书》

又载:周将军韦孝宽忌光英勇,乃作谣言,令间谍漏其文于邺城,曰“百升飞 上天,明月照长安,”又曰“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祖珽因续之

曰:“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令小儿歌之于路,提婆闻 之,以告其母令萱。萱以饶舌,斥己也,盲老公,谓珽也,遂相与协谋,以

谣言帝曰:“斛律累世大将,明月声震关西,丰乐威行突厥,女为皇后, 男尚公主,谣言甚可畏也。

陆令萱等人借韦孝宽传播渲染有关斛律光的谣言,高齐统治者高纬得知此事后, 对此事的处理一直采取犹豫的态度。因为高纬认为斛律光是朝中重臣,再加上朝

堂上有一部分恩幸势力也极力为斛律光开解。而此事件最终尘埃落定,斛律光被 杀,史载:

会丞相府佐封士让密启云:光前面西讨还,敕令放兵散,光令军逼帝京,将行不轨,事不果而止。家藏弩甲,奴僮千数,每遣使丰乐、武都处,阴谋

往来。若不早图,恐事不可测。

标签: 宇文泰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宇文泰是如何在关陇地区建立稳固的统治,最终完成北方统一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宇文泰,北周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宇文泰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北魏末年,统治者虽然镇压了各族人民的起义,但其内部矛盾也日益激化。永安元年(公元628年),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三岁的元钊为傀儡皇帝。不久,尔朱荣以此为借口,进军洛阳,立元子攸为帝(孝庄帝),

  • 宇文泰率领的西魏军是怎么打败高欢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宇文泰,南北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宇文泰率领的西魏军是怎么打败高欢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东魏时期有一个将领叫做高欢,这个人仗着当时东魏的实力很强大,所以常常主动去攻击西魏。即便没有将西魏拿下,但是也给他们带来很多的困扰。当时西魏有个大臣宇文泰觉得如果长此以往,一定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很大的灾

  • 宇文泰高欢的关系怎么样?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宇文泰,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魏大将宇文泰高欢是如何成为死对头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周瑜曾说过:“既生瑜,何生亮。”一句话便道出了周瑜心中的不甘,他与诸葛亮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奈何生在了同一个时代,只能相互厮杀。其实,历史上这样的CP有很多,而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泰和高欢就是这样的

  • 高欢长子高澄怎么死的?高澄的死和高洋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欢,高澄,高洋,南北朝,

    高澄(521-549年),字子惠,小字阿惠,北齐神武帝高欢长子,东魏权臣。为高欢正妻娄氏所生,自幼聪明过人,具备政治天赋,深得高欢喜爱。十五岁入朝辅政,通过改革官员选举制度,惩治贪贿,整顿吏治,制定法律等手段,在高欢去世后顺利掌控了东魏政权。高澄对高氏地位的巩固,东魏、北齐间政权的过渡贡献颇大,高欢

  • 玉璧之战的失败原因:高欢太过小看对手韦孝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欢,玉璧之战,韦孝宽,

    玉壁在南北朝时,是极为显要的军事重镇,是东魏和西魏扩展势力,向对方进发的咽喉要道。在140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术最杂、伤亡最多的封建势力争夺战,历史上称为“玉壁大战”。高欢两次折戟玉璧,最终也使得西魏的实力超过了东魏。①骄兵轻敌:作为东魏的实际统治者,3年前邙山之战的胜利

  • 玉璧之战的终结:高欢病故 东魏无力继续进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欢,玉璧之战,韦孝宽,

    五年正月朔,日蚀,神武曰:"日蚀其为我耶,死亦何恨。"丙午,陈启于魏帝。是日,崩于晋阳,时年五十二,秘不发丧。 《北齐书.神武纪》高欢(496-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

  • 北魏两大集团内讧:高欢凭借3万军队击溃尔朱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魏,高欢,尔朱荣,

    从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怀荒镇民杀镇将于景起义开始(见上篇),到孝武帝太昌元年(532年)止,十年之间,战乱几乎遍于北方各地,其间建号称王称帝者,可稽的在十人以上。他们造成的结局是高欢掌握了魏朝实权。如果进一步查考高欢实力的来源,又可以找到一条简单明了的线索:头一个建号的破六韩拔陵失败后,其部

  • 北齐高欢的贡献有哪些 高欢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欢,皇帝,南北朝

    北齐高祖高欢(496年—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 。高欢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归顺葛荣,成为亲信都督。后叛降尔朱荣,并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

  • 北齐高欢的老婆是谁 北齐高欢有多少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欢,皇帝,南北朝

    北齐高祖高欢(496年—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 。高欢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归顺葛荣,成为亲信都督。后叛降尔朱荣,并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

  • 北齐高欢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高欢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欢,皇帝,南北朝

    北齐高祖高欢(496年—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 。高欢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归顺葛荣,成为亲信都督。后叛降尔朱荣,并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