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齐高欢之死:高欢为什么会输给宇文泰

北齐高欢之死:高欢为什么会输给宇文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48 更新时间:2024/1/18 18:31:10

高欢,字贺六浑,东魏权臣,北齐高祖,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原籍渤海蓨县,因祖上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高欢极具军政天赋,为人内敛,善机谋,善用人,唯才是举,治军严明。

司马光对其评价:“欢性深密,终日俨然,人不能测,机权之际,变化若神。制驭军旅,法令严肃。听断明察,不可欺犯。擢人受任,在于得才,苟其所堪,无问厮养;有虚声无实者,皆不任用。雅尚俭素,刀剑鞍勒无金玉之饰。少能剧饮,自当大任,不过三爵。知人好士,全护勋旧;每获敌国尽节之臣,多不之罪。由是文武乐为之用。”

高欢出身于兵户之家,祖上因犯罪移居怀朔镇。其自小生长于边镇,生活环境艰苦,且周围都是鲜卑人,受此影响高欢生活习俗鲜卑化,完全成了鲜卑化的汉人。由于家道中落,高欢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郁郁不得志,直到鲜卑富家女娄昭君委身下嫁,其命运才得到转机,逐渐由社会底层走向上方。

高欢早年参加起义军,归顺葛荣,成为其都督。后来叛降尔朱荣,收编其之前的六镇余部,后来协助尔朱荣战败葛荣,并收编葛荣残部,并以山东冀定相诸州为据点,进一步巩固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永安三年,尔朱荣被当时的皇帝杀死,尔朱家族借机起兵讨伐,高欢却选择保存实力没有参与这次行动。尔朱家族残暴不仁不得人心,高欢逐渐产生讨伐尔朱家族的想法。普泰二年,高欢起兵消灭尔朱氏残余势力,实质上控制北魏朝政。永熙三年,高欢逼走孝武帝,立位孝静帝,并迁都邺城,史称东魏。高欢身居晋阳遥控朝政,控制东魏朝政十六年。

在与西魏连年战争中,因轻敌在东西魏潼关之战、沙苑之战中战败。武定元年,其领兵在黄河北岸与西魏军作战,保河桥,渡黄河,以邙山为阵,迎战西魏军,但先胜后败,几乎全军覆没,高欢败走。武定四年,其率军围攻西魏玉壁,想尽办法,昼夜不停苦攻数十天,终未夺下玉璧,遂忧愤成疾,一病不起。

东魏武定五年,高欢于晋阳病逝。其长子高澄独担东魏大任,后被刺身亡。次子高洋袭位。东魏武定八年,高洋废黜孝静帝,建立齐国,史称北齐。高洋称帝后,追封高欢为太祖献武帝,后被改封为高祖神武帝。

高欢为什么输给宇文泰

高欢和宇文泰这对南北朝时期的枭雄,龙争虎斗了大半辈子,老哥俩到死谁都没把谁给吞并了。后世大家都说宇文泰强于高欢,现在就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说高欢不如宇文泰。

一、轻敌。二人在交手初期,高欢所在的东魏的实力是远高于宇文泰所在的西魏的,但是在潼关之战、沙苑之战中因其与部下的轻敌而战败,导致军力下降,使东西两魏实力逐渐拉平。

二、部下不如人。高欢和宇文泰都是识人之人,但是在战争中二者部下的表现却是大不相同。在邙山之战中,宇文泰败给了高欢,彭乐奉高欢命追击宇文泰,但架不住宇文泰的哀求与金钱攻势,便放其逃命去也,气的高欢要砍了彭乐,在大是大非面前拎不清轻重的部下实在是有损高欢的威名。而在河桥之战中,高欢虽然是战胜方,但也是惨胜,因为他损失大将高敖曹,军事高层的牺牲可比兵士的死亡严重多了。

三、子孙教育不如人。查看高欢的家庭成员,你会发现高家真是个大家庭啊,大小老婆一大堆,生的孩子一大堆,窝里斗忙的很,上位者能力是有一些,能斗到最后的能是平庸善类吗?那真是一个赛一个的凶残很戾,残害完自家人残害广大老百姓,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凶名的。再看看宇文泰的儿孙,博学的有,勤俭的有,能力都很强有野心有魄力。最后宇文泰的四儿子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了高欢的孙子北齐第五位皇帝高纬。可见家教是有多么的重要。

以上的分析纯属个人观点,总体来说高欢和宇文泰实力也差不多少,输就输在自己儿孙不争气让人家给灭了。

高欢之死

作为南北朝时期的一代枭雄,高欢的死其实有点憋屈,上岁数是一回事,自己上火窝囊死才是主要的。

话说他上火的主要原因还是源于后世所命名的玉璧之战。那是东西两魏第五次大战,当时年过半百的高欢老当益壮,雄心勃勃,亲率十万大军围攻西魏汾河下游的要地玉壁。守城的是西魏名将韦孝宽,而当时玉壁城中守城兵士不过数千,双方人数差距很是巨大啊。可惜的是,高欢的十万大军,日夜不停轮番攻城,忙的韦孝宽连眨眼的时间都没有,就这样愣是没有拿下玉璧。高欢及其部下的点子也多,西魏守军从汾河取水供城内人马饮用,高欢就派人挖河改道想让城中缺水,一天功夫就完活儿了,所以说人多力量大啊。他又命人在城南堆起巨大的土堆,想人为制造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的效应,让泥土从高处冲入城众,结果人家韦孝宽也是个聪明的,他命人在原先城楼上的两个高亭之间打木柱连成木桥,使木桥一直高于高欢的土山,对高欢的部队又是投大石头又是扔火球的,军民一心,使东魏兵不能靠近城池。

高欢又故意派人对韦孝宽叫号:“你韦孝宽就是搭天那么高的楼,我也能入城取你项上人头!”其实他就是派士兵挖地道,想从城根上挖洞穿涌入城中。结果人韦孝宽在城池周围挖出一条大沟,高欢的兵只要从地道出来就一头跌入长沟中,守城军只要守在沟边,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擒杀东魏军,更损的是,他还命人在长沟内堆满木柴,只要有地道被挖通,地道口暴露出来他就派人往洞口填塞柴草并点燃,然后往地道里扇风,将洞中东魏兵烧死。本来是制敌良方却反过来让自己损失不少人马。前面的失败让高欢又生新计,高欢又用前面安有铁包巨木的攻车撞城,由于攻车无坚不摧,韦孝宽便命人缝制无数巨幔,让士兵撑在两端,随攻车移动,利用以柔克刚的原理,将攻车力量卸去。连番的失败让高欢又气又急,只能另想他法,东魏兵又把易燃物绑在长竿上,点燃,妄图烧掉大幔同时焚着城门。韦孝宽则把利刃缚在长竿上砍断对方的长竿。高欢又一次失败了,老头子明显上火了,想出了狠招,他派人在城墙四周打通了二十条地道,以粗木柱为梁支撑,再用猛火烧,地道内木柱倒塌好多段城墙也随之塌毁。韦孝宽在城墙崩塌处用大树做栅栏,在后面安置尖槊弓弩,战斗力爆棚,东魏兵还是进不去城。在这种情况下,韦孝宽不在保守守城,而是主动出击,他派人夺取了土山的制高点。

高欢见硬的攻不下玉璧,就来软的,派人劝降韦孝宽,结果人家根本不鸟他。反而在高欢允诺的赏格背面亲笔书写“能斩高欢者也按此赏。”射还城外。狠狠的打了高老爷子的脸。

东魏苦攻玉壁五十多天,穷尽办法,一直没有拿下,也该着高欢倒霉,这个时候军队中竟然爆发瘟疫,将士战死病死七万多人,十万大军所剩不到三成,只能灰头土脸的打道回府。高欢这个抑郁啊,郁闷啊,憋气啊,人一有这样的情绪吧就容易生病,果然老爷子气病了,再加上回去后,又是有大星陨落又是日蚀的,古人迷信啊,这都是死人啊不吉利的征兆的,于是老爷子自动对号入座,觉得自己要归西了,这身上的病还没好,心里的火还没退,又添心病,三折腾两折腾,人就不行了,真就是归西了,可怜一代名将就这样把自己折腾死了。

标签: 北齐高欢之死

更多文章

  • 东魏权臣高澄好色胜过高欢 物色美女朝欢暮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高澄

    梁主萧衍埋葬修陵,称武皇帝,庙号高祖。湘东王萧绎在江陵刻他的像供设厅堂,下战书申讨侯景。侯子鉴攻陷吴兴,太守张嵊、前御史中丞沈浚被押送建康,侯景好言劝慰。张嵊说:“我守城,眼看朝廷危险,却不能救。”侯景要放他儿子,他说:“我一家已登鬼簿,不愿强盗开恩!”张嵊父子被害,沈浚不屈殉节。高澄画像宋子仙经营

  • 司马消难本是高欢的女婿 为何最后却抛妻叛逃去了北周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杨坚是个有高超政治手腕的人,在周隋之际他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中由弱转强夺取天下,靠的就是那种捭阖纵横的本领。杨坚上台之初形势危急,好友元谐说他犹如水中一堵墙,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连他的亲兄弟、隋炀帝的二叔杨瓒也远远躲着他,怕受他的牵累。但杨坚在关键时刻十分清楚谁是友谁是敌,他只打击公开的敌人:尉

  • 高欢为何不杀掉侯景?背后有什么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侯景,南北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侯景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提到侯景这个人,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他在梁朝发动叛乱,对南朝的经济政治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正是因为侯景的叛乱,使得南北朝的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本来弱势的西魏,一下子成为三国之中最强的国家,为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

  • 宇文泰跟高欢正在内讧的时候,萧衍为何不北伐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萧衍,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萧衍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琅琊榜》是近几年比较出彩的一部国产古装电视剧,剧中胡歌以其精湛的演技、独特的个人魅力,让许多人爱上了这部剧。《琅琊榜》虽然是一部架空历史的电视剧,但是许多地方还是真实还原了历史,制作团队也非常用心。剧中的老皇帝的原型就是南北

  • 高欢是什么人?他称帝前为什么会遇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高欢,南北朝

    高欢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历朝历代,都会有主衰臣荣的时候,特别是王朝末期,会应运而生许多的权臣。这些人手握生杀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风光无限,只差一步就能登上九五之尊,比如著名的奸雄曹操,司马师,还有北魏的两大枭雄宇文泰和高欢。不过,虽与皇位仅一步之遥,有的权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被自己的老婆气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孝文帝,北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一生雄才伟略,功绩显赫,却偏偏在最后被自己出轨的老婆气死,英雄迟暮,结局总忍不住让人叹息。说起拓跋宏来,他也算是吃尽苦头,才登上帝位的,皇室中的帝位争夺战十分激烈,虽然拓跋宏最终坐到了龙椅上,但他却还要听命于当时的冯太后,冯太后为人雷利,对权力把持的十分严苛。在冯太后掌权的那些年里,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何迁都?迁都的效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孝文帝,北魏,迁都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献文帝的长子,5岁的时候已经即位了,是比较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他执政的过程中是让北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的,所以在政策上面是有着卓出的贡献的。主要是在官员俸禄上面和土地方面以及在民族文化上面做出了很大的调整,对于之后的民族大融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孝文帝改变了之前不给当地官员的俸禄的措施,

  • 北魏第六位皇帝拓跋宏为什么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拓跋宏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死与皇后冯媛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妻子,大家都知道北魏孝文帝是有名的皇帝,他的妻子是冯太后的侄女冯媛,这里面所要讲到的却是冯媛将拓跋宏气死的故事,到底是因为什么给孝文帝这么大的打击呢?冯媛难以接受丈夫的后宫冯媛早年虽是善解人意,知书达理,但时光无情,她离开皇宫这几年,拓跋宏并不了解她的变化。冯媛回宫后,看到当日只对自己一往情深

  • 历史上被老婆气死的痴情皇帝——孝文帝拓跋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中国是世界上最盛产皇帝的国家。皇帝多了,死法自然就五花八门了:有被活活饿死的,有吃错药死的,有被老婆用被子闷死的,更倒霉的是还有被出轨的老婆气死的。说起来这位皇帝还是一代少年有成的明君,他就是那位把鲜卑族进化为汉族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多情总被无情误,过分的痴情确实也不是什么好事,孝文帝是怎样一个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