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书·杨播传】原文翻译,杨播,字延庆,自云恒农华阴人也

【魏书·杨播传】原文翻译,杨播,字延庆,自云恒农华阴人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917 更新时间:2024/1/22 4:56:10

杨播,字延庆,自云恒农华阴人也。祖真,河内、清河二郡太守。父懿,延兴未为广平太守,有称绩。高祖南巡,吏人颂之,加宁远将军,赐帛三百匹。杨播本字元休,太和中,高祖赐改焉。母王氏,文明太后之外姑。播少修整,奉养尽礼。以外亲,优赐亟加,前后万计。进北部给事中。诏播巡行北边,高祖亲送及户,戒以军略。未几,除龙骧将军。与阳平王颐等出漠北击蠕蠕,大获而还。高祖嘉其勋,赐奴婢十口。迁武卫将军,复击蠕蠕,至居然山而还。随车驾南讨,至钟离。师回,诏播领步卒三千、骑五百为众军殿。时春水初长,贼众大至,舟舰塞川。播以诸军渡淮未讫,严陈南岸,身自居后。诸军渡尽,贼众遂集,于是围播。乃为圆陈以御之身自搏击斩杀甚多相拒再宿军人食尽贼围更急高祖在北而望之既无舟船不得救援。水势稍减,播领精骑三百,历其舟船,大呼日:“今我欲渡,能战者来!”贼莫敢动,遂拥众而济。高祖甚壮之,赐爵华阴子,寻除右卫将军。后从驾讨崔慧景、萧衍于邓城,破之,进号平东将军。时车驾耀威沔水,上巳设宴,高祖与中军、彭城王勰赌射,左卫元遥在勰朋内,而播居帝曹。遥射侯正中,筹限已满。高祖日:“左卫筹足,右卫不得不解。”播对日:“仰恃圣恩,庶几必争。”于是弯弓而发,其箭正中。高祖笑曰:“养由基之妙,何复过是。”遂举卮酒以赐播日:“古人酒以养病,朕今赏卿之能,可谓今古之殊也。”从到悬瓠,进爵为伯。景明初,兼侍中,使恒州,赡恤寒乏。出除安北将军、并州刺史,固辞,乃授安西将军、华州刺史。至州借民田,为御史王基所劾,削除官爵。延昌二年,卒于家。子侃等停柩不葬,披诉积年,至熙平中乃赠镇西将军,并复其爵。

(节选自《魏书·杨播传》)

杨播,字延庆,自称是恒农华陰人。高祖杨结,在慕容氏政权中任职,卒于中山相任上。曾祖杨珍,太祖时到了皇魏,卒于上谷太守。祖杨真,河内、清河二郡太守。父亲杨懿,延兴末年任广平太守,有政绩。高祖南巡,吏人称赞他的治绩,朝廷加授他为宁远将军,赐给帛三百匹。后又被朝廷征为选部给事中,有公平之誉。除任安南将军、洛州刺史,没有到任便死了。朝廷赠他本官,加授弘农公,谥称简。

杨播本字元休,太和年间,高祖赐改字延庆。母亲王氏,文明太后的外婆。杨播少年时代即仪表不凡,奉养双亲竭尽礼度。朝廷擢任他为中散,累迁给事,领中起部曹。因是皇帝外戚,朝廷累加优赐,前后达万计。后进官北部给事中。皇帝下诏让杨播巡视北部边疆,高祖亲自送他到家,告诉他军略大计。不久,除任龙骧将军、员外常侍,转任卫尉少卿,常侍官职仍旧。杨播与陽平王元颐等人领兵到漠北出击柔然,大胜而归。高祖嘉许他的功劳,赐给他奴婢十人。又迁任武卫将军,又领兵打击柔然,到居然山兵还。

朝廷除任他为左将军,不久又加前将军。跟随皇帝车驾向南讨伐,到钟离。大军回撤,皇帝下诏让杨播统领步兵三千、骑兵五百为大军殿后。当时春水初涨,敌人蜂涌而至,撤还的船只塞住江川。杨播考虑大军仍未全部渡过淮河,自己统兵严守南岸,亲身处后。大军渡完,敌人也到了,于是围住了杨播兵马。杨播把士兵摆成圆阵以抵御敌人,亲身冲入敌阵,斩敌很多。两军相持了两个昼夜,杨播部下粮草已尽,敌人围攻更加凶猛。魏高祖在北岸观望,自己又没有船只,无法救援。淮河水势稍减,杨播自领三百名精锐骑兵登上船只,大叫说:“现在我要渡河,能战的就上前来。”敌人不敢行动,于是杨播带领军马渡过淮河。高祖十分称赞他的壮举,赐爵华陰子,不久又除任右卫将军。

后来,杨播又跟随皇驾讨伐崔慧景、萧衍于邓城,破了敌人,朝廷进其号为平东将军。当时皇帝车驾在沔水上显威,皇上已摆下宴席,魏高祖与中军、彭城王元勰赌射箭,左卫元遥在元勰一边,而杨播在皇帝一边。元遥射中靶心,筹限已满。高祖说:“左卫筹限已满,右卫也只好作罢了。”杨播回答说:‘仰凭圣恩,必须一争。’于是弯弓发射,也正中靶心。高祖笑着说:“过去养由基神射妙处,大概也不过如此吧。”于是拿着酒杯赐酒杨播说:“古人以酒养病,朕今天犒赏卿的才能,可以说是古今不同了。”从车驾到悬瓠,除授他为太府卿,晋爵为伯。

景明初年,兼任侍中,出使恒州,赈寒济饥。转任左卫将军。后朝廷除授他外任为安北将军、并州刺史,他坚决推辞,于是授他为安西将军、华州刺史。到州之后,借占老百姓的田地,被御史王基所弹劾,削除了官爵。延昌二年(513),在家中去世。儿子杨侃等人停柩不下葬,连年上诉,到熙平年间(516~518),朝廷才赠其为镇西将军、雍州刺史,并复其爵位。

标签: 杨播

更多文章

  • 北魏道武帝的两个堂弟,拓跋仪强弓无双,拓跋虔巨槊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魏

    话说马背上的鲜卑民族一贯尚武剽悍,正所谓“泼墨汉家子,走马鲜卑儿”。鲜卑拓跋家族建立的北魏帝国曾出过两位异常勇武的王子,一个强弓无双,一个巨槊无敌,时人云:“卫王弓,桓王槊”,万人难敌!这里所说的“卫王”和“桓王”便是北魏开国君主、道武帝拓跋珪的两个堂弟——“卫王”拓跋仪和“桓王”拓跋虔。拓跋仪拓跋

  • 拓跋祯是什么人?北魏大臣拓跋祯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拓跋祯

    世祖拓跋焘时,担任司卫监。跟随征伐蠕蠕,忽然遇到贼寇的别部,敌众我寡,拓跋祯于是在山上解开马鞍放马,以显示有埋伏,贼寇果然怀疑而回避他们。计服诸蛮高祖拓跋宏初年,获赐爵位为沛郡公。后来被任命为南豫州刺史。大胡山蛮人时常抄掠,前后的郡守州牧大多维系而已。拓跋祯于是设下谋略,召集新蔡、襄城蛮人魁首三十多

  • 于谨的生平 于谨与武帝的关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于谨的生平

    于谨是西魏、北周的大将军,因为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朝堂上很有威望,于谨是当时西魏的八柱国大将军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那么于谨生平又是怎样的呢?于谨画像在北伐平乱的过程当中,于谨还是一个名气不大的将领,但是在战场上,面对着如狼如虎的叛军,于谨的沉着冷静让人眼前一亮。在于谨的指导之下,

  • 北周于谨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北周武帝拜其为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于谨

    于谨(公元493年至公元568年),字思敬,北朝时期洛阳人,是北周开国功臣。网络配图从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到节闵帝普泰元年(公元531年),于谨多次率兵镇压各地的起义和割据势力,战功卓著,官职、爵位不断提升。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于谨投宇文泰,并劝说宇文泰据守关中,然后请天子

  • 于谨是什么人?于谨北周名将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于谨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于谨出生,河南洛阳人。少年时代的他性情深沉,颇有见识,而且度量过人。喜好读经史书籍,尤其爱好《孙子兵法》。他早年隐居在乡里,没有做官出仕的志向。有人勉励他,于谨说:“州郡级别的官职,是前人所鄙视的,想要做到三公的职位,必须等待时机的到来。我之所以在郡邑悠闲自得,是暂且打发

  • 【陈书·沈恪传】原文翻译,沈恪,字子恭,吴兴武康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书·沈恪传

    沈恪,字子恭,吴兴武康人也。深沈有干局。梁新渝侯萧映为郡将,召为主簿。卢子略之反也,恪拒战有功,除中兵参军。高祖与恪同郡,情好甚暱,萧映卒后,高祖南讨李贲,仍遣妻子附恪还乡。侯景围台城,恪率所领入台,随例加右军将军。贼起东西二土山以逼城,城内亦作土山以应之,恪为东土山主,昼夜拒战。以功封东兴县侯,邑

  • 沈恪是什么人?南北朝时期将领沈恪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沈恪

    沈恪,字子恭,吴兴武康人。生性深刻沉着而富有办事的才能气度。梁朝新渝侯萧映担任郡守时,征召他为主簿。萧映调北徐州,沈恪跟随萧映到镇所。萧映调任广州,用沈恪兼府中兵参军,常常领兵讨伐俚洞。卢子略反叛,沈恪抗御有功,被任命为中兵参军。高祖与沈恪是同郡人,感情好很亲近,萧映去世后,高祖向南征讨李贲,于是让

  • 李振是什么人?后梁朱温的谋臣李振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北朝

    李振(?——923年),后梁朱温的谋臣,唐朝司空李抱真曾孙,曾鼓动朱温在天祐二年(905年)发动“白马驿之变”。907年,朱温废唐哀帝李柷,建立后梁。后梁建立后,李振官居高位。为后梁的重要大臣。后梁灭亡后,李振与其家人都被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处死。破落贵族李振(?---923年),字兴绪,祖居西域(中亚

  • 李振的报复心有多重?曾鼓动朱温发动白马驿之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振,唐朝

    对李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难度最大,时人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如果在五十岁考取进士算是年轻的了。唐朝末年,一位书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取进士,因此怀恨在心,后来他飞黄腾达,居然进行了一场疯狂的报复,将唐朝的三十余

  • 破镜重圆的主人公,揭秘乐昌公主与徐德言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乐昌公主,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乐昌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公主都是一个国家的金枝玉叶。可以说公主是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女人。而公主的父亲,当朝的皇帝也是极力呵护他们的女儿,尤其在婚姻上,更是想为他们找一个良婿,给公主一个美满幸福的未来。且说南北朝时期南朝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