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一代文豪沈约是什么原因得了心病病逝的

揭秘一代文豪沈约是什么原因得了心病病逝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91 更新时间:2024/1/6 21:54:31

沈约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武康人,著有《晋书》《宋书》等多部史书,在著作的过程中开创了史书“家传”的先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颇有成就的史学家;沈约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开创的试客体裁“永明体”促成了中国诗歌向近体诗的转变。关于沈约的生平事迹,在《沈约传》中有较为清晰的记载。

沈约所著《宋书》

家世渊源

南朝注重门阀,士族子弟享有特权,朝中官职也多被士族子弟垄断,而沈约就出生于江南豪强士族,当时“有江东之豪,莫强周、沈”之说,可见沈氏一族的地位比一般士族更高。沈约的父祖都是南朝宋国的大臣,祖父是宋国的大将军,父亲则是一方太守,因罪被杀,所以沈约虽家世显赫,但自幼孤贫流离。

沈约与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在称帝之前也颇爱附庸风雅,经常与一班文士相往来,当时的南齐竟陵王喜欢招揽名士,梁武帝和沈约、谢朓等八人经常出入于竟陵王府,被称为“竟陵八友”。沈约和梁武帝关系密切,后来萧衍取代南齐皇帝自立为帝,据说也是沈约和“竟陵八友”的另一位名士范云“劝说”的结果。可以这么说,在梁武帝当皇帝之前,沈约与梁武帝既是朋友也是“战友”,关系非同一般。

沈约之死

沈约有着高贵的出身,同时具有不凡的才名,后人总喜欢将沈约想象成一个俊美潇洒的美男子,也总是喜欢从史书上找到蛛丝马迹来证明他的风流倜傥。事实上,沈约有才不假,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所以,当他不再受到梁武帝信任,并且受到庶族官僚排挤的时候,他病了,人也越来越瘦,没过多久就在忧惧中死去,结束了他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沈约瘦腰

“沈约瘦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风流轶事,不了解出处的人常因此认为主人公沈约乃风流潇洒人物,就如同后世因为“唐伯虎点秋香”的戏文就误以为唐寅的“风流”才子一样。事实上,沈约瘦腰的来历和“风流”二字扯不上半点关系,相反它含有病体消瘦之意。

后人想象中的沈约形象

“沈约瘦腰”的典故来自沈约的传记,在《梁书》《南史》中均见载。原文大意如下:沈约想当宰相,大家都觉得很合适,而梁武帝却始终不允许。于是,沈约就请求外调,梁武帝又不答应。沈约于是心灰意冷,想告老还乡,但是又担心皇帝有所不满,所以写了一封信给与他交好的徐勉。信里说道,自己年老多病,腰肢每月要缩小半分,皮带常常要缩紧,希望能告老还乡。

沈约之后,关于沈约瘦腰的说法开始流传,并被赋予了其它含义。在诗文中,“瘦腰”大多时候是写一个人因忧愁所致,身体逐渐消瘦,有时候也借以描写男子身材苗条,具有赞美其仪表之意。同时,也有人将“瘦腰”二字借来描述细细长长的物体,比如人的皮带之类。另外,“沈约瘦腰”在后世被戏曲和艳情小说广泛引用,以指男女因相思不得,形容日渐消瘦。繁此诸类,常因作者的用意不同而衍生出不同含义。

在历史上,除了沈约瘦腰的典故为人熟知之外,亦有其它不少因病致瘦的记载,以南梁为最。如沈约昭明太子传记云:“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南梁简文帝萧纲所作《赋得当垆》诗云:“欲知心恨急,翻令衣带宽”。可见,以“瘦腰”形容病体日渐消瘦在当时很是流行。

沈约笃志好学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文风繁盛,不仅士大夫阶层以吟诗作赋为时尚,还出现了像“竟陵八友”这样的风流雅士,沈约是其中文学成就较高者之一。沈约文采斐然,为后世所推崇,但这绝非天生,而是与沈约笃志好学分不开。

沈约雕像

沈约出身于南方豪族世家,但早年丧父,因此“孤贫”。但是没有父亲管教的沈约既没有像其他世家子弟一样不务正业,也没有自暴自弃,他酷爱读书,每天都读书到很晚。沈母担心儿子积劳成疾,常常劝他早点休息,但沈约手不释卷,仍旧挑灯夜读。尽管让母亲多操了点心,但刻苦的沈约的没有白费功夫,往往白天读过的书,晚上就能背诵出来。

沈约喜欢吟诗作文,尤其对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生著作有《晋书》《宋书》等多部史学作品,可惜的是除了《宋书》以外,沈约的史学作品大多没有流传到后世。《宋书》文风清逸,除了史学价值之外,还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由于沈约本人在宋齐梁三朝都做过官,而《宋书》又在宋齐梁三朝期间分阶段完成,所以书中“为尊者讳”的地方很多,后世学者评价宋书“讳莫如深”。

除了在史学方面的成就之外,沈约在诗歌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沈约开创的“永明体”使中国诗歌开始由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变,他本人的诗歌作品《悼亡诗》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四首悼亡诗之一。

沈约墓

公元513年,一代文豪沈约病逝,享年72岁,谥号“隐”,世称“梁隐候”。那么,沈约死后魂归何处,沈约墓在哪里呢?

沈约画像

据清朝史料记载,沈约墓在今德清县武康镇。据《德清县志》载,沈约的墓地与战国名相蔺相如的庙堂在同一个地方,即武康镇蔺村。蔺村因是蔺相如庙和沈约墓所在而为人所知。近年来,随着各地“文化节”的兴起,蔺村也开始举办文化节,这使得原本静谧的村庄名声大噪,大批游客纷至沓来,为的是瞻仰古代名人;也有不少考古专家和文化名人纷涌而至,想在这里找到他们想要的遗迹或灵感,更有不少沈约后人也来此寻根问祖。

遥想当年,沈约身为“竟陵八友”之一,文采斐然,他的诗歌和所著史书皆有创新之处,直接影响到后世的史书和诗歌创作。但沈约不仅是文士,也是政客,他的政治身价随着梁武帝的登基而抬高,最终做到尚书令。不过,自古伴君如伴虎,沈约本来和梁武帝关系密切,但萧衍一朝称帝,二人身份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萧衍自负才名,但实际上的才学造诣远不如沈约,因此对沈约生了妒忌之心。再加上沈约看重门第,屡屡强调门阀的优越性,以至于出身不如沈约的梁武帝对这位昔日老友的忠义之心产生了怀疑。沈约深知梁武帝心机深重,因此忧惧不已。虽然梁武帝没有直接杀掉沈约,但沈约却得了心病,不久便死了。于是,便有了今日所见的沈约墓。

标签: 沈约

更多文章

  • 南朝梁开国功臣沈约,最后是怎么被活活吓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沈约,南北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沈约,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齐武帝永明五年(公元487年),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广招文学之士,将同为“竟陵八友”的沈约和范云、谢朓等人纳入其中。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他遇到了同为“八友”的未来“男一号”萧衍。萧衍本是南齐皇族之后,虽然当时官职比较低,却

  • 沈约博学多才且通晓音律,他最后为何郁惧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沈约,南北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沈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沈约,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人,生于公元441年,卒于公元513年,是南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年少家里清贫但好学,后成为南朝文坛领袖。沈约博学多才,并且通晓音律,著作有《晋书》《宋书》《齐纪》等等。在梁朝身居丞相一职却对

  • 岭南圣母冼夫人,她为什么能获得当地百姓的信赖和帝王的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冼夫人,南北朝

    大家好,说起冼夫人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宋朝的杨门女将为国家出兵打仗成为大家熟知的故事,不过在三、四百年前,中国真正地出现了一位女将军。南北朝时期天下动荡,中国岭南地区诞生了历史上第一位以军功开幕府的伟大女性——冼夫人。冼夫人出身于南越俚族(壮族先民的分支)首领家庭,年轻时就展示出卓越的领导才

  • 冼夫人为什么会被称为岭南圣母?获得了梁、陈、隋三朝的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冼夫人,南北朝

    你们知道冼夫人为什么会被称为岭南圣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冼夫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可以用两个称号来说明,她是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她又被岭南人们奉为“岭南圣母”。她是岭南人的保护神,她成为中原和岭南沟通的桥梁。其实在岭南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冼夫人,而第一位冼夫人和秦末时期建立南越国的赵佗

  • 历事三朝的冼夫人为什么能得到各朝帝王尊重?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冼夫人,南北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冼夫人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说到冼夫人,很多国人都不是很熟知,但在岭南地区及东南亚国家华人心中,她却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人称“岭南圣母”。在全球建有纪念冼夫人的冼太庙2000多座,仅高州市就有300多所纪念冼夫人

  • "岭南圣母"冼夫人是真实存在的吗?她为岭南地区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冼夫人,南北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岭南圣母"冼夫人的故事。在男性地位普遍高于女性的我国古代社会,历史舞台上往往是男性担任主角,大放光彩。这就导致了我国历史上,不论是出将还是入相,都少有女性的身影,再加上后来对女性的限制愈发过分,她们

  • 魏恭帝拓跋廓禅位诏 他把皇位让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恭帝拓跋廓

    魏恭帝禅位诏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42年),西魏权臣宇文觉命大将宇文护逼迫西魏恭帝元廓退位,西魏恭帝颁布禅位诏书,该诏书文辞简洁一般,其原文如下网络配图予闻皇天之命不于常,惟归于德。故尧授舜,舜授禹,时其宜也。天厌我魏邦,垂变以告,惟尔罔弗知。予虽不明,敢弗龚天命、格有德哉!今踵唐虞旧典,禅位于周,庸

  • 隋朝名将宇文述简介 宇文述是北周皇族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宇文述,杨坚,隋朝,北周

    宇文述简介上提到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鲜卑族人,宇文述是隋朝著名的将领。宇文述本姓为破野头(鲜卑族的三字姓),因其先祖曾当过仆人,随主人改姓为宇文,宇文述年少时就熟习弓马,身材魁梧。北周武帝在位时,凭借父亲的军功而开始担任开府。当时北周的权臣,任大冢宰的宇文护很赏识他,让宇文述担任自己的亲信,

  • 隋朝名将宇文述竟是北周皇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宇文述

    宇文述简介宇文述简介上提到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鲜卑族人,宇文述是隋朝著名的将领。宇文述本姓为破野头(鲜卑族的三字姓),因其先祖曾当过仆人,随主人改姓为宇文,宇文述年少时就熟习弓马,身材魁梧。宇文述剧照北周武帝在位时,凭借父亲的军功而开始担任开府。当时北周的权臣,任大冢宰的宇文护很赏识他,让宇

  • 生下大清铁帽子王,揭秘顺懿密妃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顺懿密妃,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顺懿密妃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研究康熙后宫史料发现,康熙到了中后期,愈发宠爱汉妃,而且,这些汉妃还不是来自汉军旗,而是来自民间的纯正汉女。当然,为了掩人耳目,康熙很少对这些汉妃进行册封,不过,有一位汉妃却给康熙生了三个儿子,立下大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