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昌裔最后是怎么死的?刘昌裔唐朝将领生平简介

刘昌裔最后是怎么死的?刘昌裔唐朝将领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91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4:30

刘昌裔(752年-813年),字光后。太原阳曲(今太原阳曲县)人。唐朝中期将领。曾任陈许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官至右龙武统军,封彭城郡开国公,卒赠潞州大都督,谥号“威”。

人物生平

刘昌裔少时曾献策边将,但未被赏识。大历四年(769年),刘昌裔入蜀,游说民变军杨子琳归顺朝廷,后来朝廷授杨子琳洺州刺史,刘昌裔则被授予从事。

杨子琳死后,刘昌裔移居河朔地区,被名将曲环上表引为判官。当时刘昌裔为曲环作讨淄青镇李纳的檄,言词剀切,对李纳晓以大义,颇动人心。当曲环将檄文上奏朝廷后,唐德宗颇为赞赏。待到曲环收复濮州后,朝廷下诏授刘昌裔为监察御史。累加至检校兵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充任营田副使,获赐紫服。

贞元十五年(799年)八月,曲环去世,上官涚暂摄节度留后。这时,领申、光、蔡等州的节度使吴少诚乘机进攻许州(今河南许昌),上官涚欲弃城逃跑,刘昌裔追上他说:“你既然奉命留守许州,最好拼死守城。况且城中兵力足以击败来犯之敌,就算坚壁不战,不过五七日,敌军势力必衰,我可以制服他们。”上官涚应允。

吴少诚日夜攻急,使许州城墙损毁严重,刘昌裔下令造战棚、木栅用来应敌;又招募袭击敌营的“突将”壮士一千人,凿墙分路出击,大破敌军。因为事先在城墙上建立了战棚木栅,所以许州城未被攻陷。当时,与上官涚素来不和的兵马使安国宁密谋以许州城降敌,结果谋划泄漏。刘昌裔为不惊扰人心,先用密计将安国宁斩首,然后,召集安国宁所部千余人宴饮,并赏赐每人缣两匹。与此同时,刘昌裔安排伏兵于各要道巷口,下令将持缣经过者全部斩首,竟无一人逃脱。消息传到城外,吴少诚解围而去。第二年,上官涚因功升任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也被擢升为陈州刺史。

韩全义在溵水战败,和他道官军都退到陈州。韩全义请求入城休息,刘昌裔登上城对韩全义说:“陛下命你讨伐蔡州,现在你来陈州,我不敢接纳你入城,请你在城外休息吧。”随后,刘昌裔率千名骑兵进入韩全义的军营,以牛、酒加以慰劳。韩全义没有料到刘昌裔会这么做,颇为惊喜,深感叹服。

贞元十八年(802年),刘昌裔改任陈许行军司马。次年,陈许节度使上官涚去世,朝廷即以刘昌裔为许州刺史兼陈许节度使,并加检校右仆射。这时,吴少诚已朝廷谢罪,但其不臣之心未泯,在这种形势下,刘昌裔很重视与吴少诚的关系,他命边境军士不得侵犯吴少诚境,如吴少诚军士有犯陈许境者,捕捉后都捆送吴少诚处置。对此,吴少诚往往自惭,后来也下令其边境军士不得暴掠陈许。不久,刘昌裔加封彭城郡公。

元和八年(813年)五月,许州发生大水冲坏房舍,淹没居人。这时刘昌裔年岁已高,怠于军府事务。在大水期间,军府也被冲毁。这时唐宪宗锐意对吴少诚用兵,而刘昌裔则与之保持较好的关系,引起宪宗的不满。值此,宪宗召刘昌裔回朝。刘昌裔回朝途中,得知唐宪宗心意,怕回朝受惩,即假称风眩,请求休养,得到准允。同年,刘昌裔在洛阳家中逝去,享年六十二岁。葬于洛阳金谷。朝廷赠潞州大都督,谥曰威。

标签: 刘昌裔,唐朝

更多文章

  • 高骈是唐军名将击败30万南诏军队因宠信道士而送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骈,唐朝

    说起唐军名将,很多人会想起唐朝初期的李靖、苏定方、薛仁贵等人。即便是懂一些历史的人,也最多想到李光弼和郭子仪。似乎在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大唐帝国就再也没有名将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唐朝由始至终都是名将辈出,问题不在于没有名将,而是在于皇帝能不能发现名将。事实证明,唐朝后期的皇帝是没有这个能力的。高骈是

  • 高骈,写诗一流,打仗一流,却毁在了修仙上?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骈,唐朝

    公元887年的一天,烈日炎炎,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乱兵破门而入,屠杀近在眼前。就在几天前,作为地方最高首领,他还享受着众人逢迎,谈笑间判人生死。一转眼,自己不仅被狂殴一气,而且刀斧入颈。这刀斧,来自曾经最亲信的下属。人生此时方觉万事皆空。这轰然倒下的,就是唐代传奇人物:高骈。一行白鹭

  • 高骈从一代名将沦为千古罪人,文武兼修不满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骈

    唐朝有许多文武兼修之士。譬如李白、高适,剑法堪称是文人墨客中的高手。但如果要评出一名射箭冠军,晚唐时代的高骈应该可以力拔头筹。当年高骈在军中,某日出行,闻听空中雕鸣声声,一抬头,只见两只大雕展翼并飞,扑翅掠过,箭术娴熟的高骈马上产生了射雕的冲动,说了声:“我后大富贵,当贯之”!随即挽弓搭箭,箭如流星

  • 高骈是什么人?高骈唐朝名将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骈,唐朝

    高骈为唐宪宗时期名将、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乃山东(太行山以东)汉族名门渤海高氏。他的家族世代为禁军将领。高骈年少时为人严谨,研习兵书。他又喜好文学,常与士人交往,谈论治道之理。为左右神策军宦官所器重。最初在朱叔明(曾任右武卫大将军)属下担任司马,后累官为神策军都虞候。

  • 高骈: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身为武将也爱好写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骈,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高骈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面对白雪茫茫,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激发诗歌创作的灵感,古来咏雪之诗也层出不穷。祖咏就以一首《终南望余雪》征服了考官,成为千里挑一的进士。柳宗元以《江雪》,刻画了孤舟蓑笠翁的绝伦风采。不仅是文人雅士,就连征战沙场

  • 高骈是什么人?最有机会结束唐末藩镇局面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骈,唐朝

    对高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现象越来越严重,唐朝需要有人能像郭子仪等人一样站出来平定藩镇动乱,高骈就被皇帝寄予厚望,他是唐朝后期出色的名将,自己出身将门,祖父也是一代名将,他最后因功被封为郡王。靠着家族的关系,高骈很早就在禁军里面闯出名堂,他

  • 刘皂【长门怨】作者介绍,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皂,唐朝

    长门怨 (其一)刘皂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宫怨诗,出自乐府古题。作者简介刘皂: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贞元间(785—805)在世,身世无可考。《全唐诗》录存其诗五首。据说汉代的陈皇后因为武帝宠幸卫子夫而失意,不得已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后来听说蜀人司马相如

  • 【渡桑干】唐代诗人刘皂作品简介,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渡桑干】

    《渡桑干》是唐代诗人刘皂(一说贾岛)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后长期客居并州,又北渡桑干河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命运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未用任何渲染之笔着意描写,而是以倾诉的方式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渡桑干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 刘皂有哪些代表作?唐代诗人刘皂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

    刘皂(约唐德宗贞元年间在世),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生平均不详,约唐德宗贞元年间在世,身世已不可考。生活于中晚唐时代。代表作是《渡桑干》(一名:旅次朔方)《全唐诗》录存其诗五首。代表作边城柳一株新柳色,十里断孤城。为近东西路,长悬离别情。长门怨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 皮日休是什么人?皮逸少晚唐文学家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皮日休,晚唐文学家

    皮日休(约公元838年—约公元883年),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