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骈是唐军名将击败30万南诏军队因宠信道士而送命

高骈是唐军名将击败30万南诏军队因宠信道士而送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694 更新时间:2023/12/28 21:46:21

说起唐军名将,很多人会想起唐朝初期的李靖苏定方薛仁贵等人。即便是懂一些历史的人,也最多想到李光弼郭子仪。似乎在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大唐帝国就再也没有名将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唐朝由始至终都是名将辈出,问题不在于没有名将,而是在于皇帝能不能发现名将。事实证明,唐朝后期的皇帝是没有这个能力的。高骈是唐朝后期的名将,他的一生有过辉煌,但是最终却因为一个道士导致全家被杀。

一、作为高干子弟,他的起点都比别人高得多

高骈是一个标准的高干子弟,他的爷爷是唐宪宗时期的名将李崇文。不要怀疑他爷爷为什么姓李,由于他的爷爷战功卓著,被唐朝皇帝赐姓李,并封为南平郡王。既然自己属于高干子弟,那起点都比别人高得多。唐朝是一个尚武的王朝,也就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时代。高骈刚刚出道就成为了唐朝神策军中的一名军官,当时的唐帝国已经不是天可汗李世民时期的唐朝了,它时常遭到西方强邻吐蕃的进犯。不过唐朝和吐蕃反复鏖战了多少年,谁也没有占到便宜。在战争期间,高骈屡立战功,逐渐成为了一名高级将领。公元866年,高骈成为静海军节度使。当时的越南还属于中国的领土,正好就是高骈的防区。而这片地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在背后搞鬼的是南诏国。

当时的南诏国十分强大,几乎可以与吐蕃和唐朝分庭抗礼。而且这个国家侵略成性,在控制了东南亚大片的疆土之后,开始打唐朝岭南地区的注意。南诏国怂恿越南北部地区的蛮族部落发动叛乱,而且南诏还派出了“志愿军。”只不过他们遇到了高骈,这个人打仗太狠了。两年的时间内,高骈杀了3万多叛军,另外还有1万多叛军投降。南诏的部队也被高骈打得屁滚尿流,几乎全军覆没。其实这片地区已经混乱了10多年的时间,在高骈到达之后的2年时间里,这片地区重新恢复了安宁。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给予高骈很高的评价,司马光认为高骈是唐朝最后的名将。没有他的存在,越南北部将提前脱离中国的控制。

二、高骈成了救火队长,一战打破30万南诏军队

南诏是一个大国,对唐朝的领土野心一点也没有减退。在几年之后,南诏的30万大军进攻四川地区,他们的目标是成都。此时的唐朝要面对吐蕃的威胁,根本无力分出兵力对抗南诏。唐朝需要一员名将率领四川地区的部队对抗强大的南诏,这时唐朝中央又想到了高骈。高骈原来已经在其他地区任职,现在紧急命令他赶到四川上任。高骈到达时,南诏军队已经把西川地区洗劫一空,现在正在撤退途中。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高骈亲自率领5000多骑兵追击,竟然真的击败了南诏大军。随后高骈设立了很多军事要塞,是南诏军队根本占不到任何的便宜。高骈打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从不要俘虏,这个情况确实有利有弊。

虽然唐朝不缺少名将,但是唐朝皇帝太垃圾了。当时的唐朝皇帝是著名的马球皇帝唐僖宗,这个年轻的皇帝疯狂的信任太监,根本不顾平民的死活。最终农民起义爆发了,黄巢是起义军的首领。黄巢的战术和之后的李自成、洪秀全一个德行,都是流窜式作战,搞得唐朝疲于应付。客观的说,黄巢的农民军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但是他一直选择唐朝军队的薄弱部分下手。黄巢的农民军流传到淮南地区时,高骈正好是该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但是此时的高骈已经是风烛残年,再也不复当年的英武了。这一阶段,高骈沉迷于长生不老的道术之中,他疯狂的宠信自己身边的道士吕用之。

三、曾经的一代名将,最终全家都被活埋

高骈疯狂的相信吕用之,对他言听计从,疏远了自己的部将们。吕用之看上了高骈手下大将毕师铎的小妾,公开向他索要这个女人。此时的高骈已经不问政务,整天的修仙问道。毕师铎惹不起吕用之,只能忍痛把自己的女人送给了吕用之。但毕师铎在私下里在联络其他将领,他们最终发动了兵变。吕用之这个妖道见势不妙逃跑了,可害苦了还在幻想长生不老的高骈。根据当时的情况分析,高骈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一些老年痴呆的情况。但是那些将军们不管这些,如果不是高骈宠信吕用之,他们也不会走这一步。现在他们已经退无可退,最终他们活埋了高骈的一家。堂堂的一代名将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真是让人倍感无奈和凄凉。(原文来自兴替镜的头条号)

标签: 高骈唐朝

更多文章

  • 高骈,写诗一流,打仗一流,却毁在了修仙上?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骈,唐朝

    公元887年的一天,烈日炎炎,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乱兵破门而入,屠杀近在眼前。就在几天前,作为地方最高首领,他还享受着众人逢迎,谈笑间判人生死。一转眼,自己不仅被狂殴一气,而且刀斧入颈。这刀斧,来自曾经最亲信的下属。人生此时方觉万事皆空。这轰然倒下的,就是唐代传奇人物:高骈。一行白鹭

  • 高骈从一代名将沦为千古罪人,文武兼修不满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骈

    唐朝有许多文武兼修之士。譬如李白、高适,剑法堪称是文人墨客中的高手。但如果要评出一名射箭冠军,晚唐时代的高骈应该可以力拔头筹。当年高骈在军中,某日出行,闻听空中雕鸣声声,一抬头,只见两只大雕展翼并飞,扑翅掠过,箭术娴熟的高骈马上产生了射雕的冲动,说了声:“我后大富贵,当贯之”!随即挽弓搭箭,箭如流星

  • 高骈是什么人?高骈唐朝名将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骈,唐朝

    高骈为唐宪宗时期名将、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乃山东(太行山以东)汉族名门渤海高氏。他的家族世代为禁军将领。高骈年少时为人严谨,研习兵书。他又喜好文学,常与士人交往,谈论治道之理。为左右神策军宦官所器重。最初在朱叔明(曾任右武卫大将军)属下担任司马,后累官为神策军都虞候。

  • 高骈: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身为武将也爱好写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骈,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高骈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面对白雪茫茫,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激发诗歌创作的灵感,古来咏雪之诗也层出不穷。祖咏就以一首《终南望余雪》征服了考官,成为千里挑一的进士。柳宗元以《江雪》,刻画了孤舟蓑笠翁的绝伦风采。不仅是文人雅士,就连征战沙场

  • 高骈是什么人?最有机会结束唐末藩镇局面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骈,唐朝

    对高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现象越来越严重,唐朝需要有人能像郭子仪等人一样站出来平定藩镇动乱,高骈就被皇帝寄予厚望,他是唐朝后期出色的名将,自己出身将门,祖父也是一代名将,他最后因功被封为郡王。靠着家族的关系,高骈很早就在禁军里面闯出名堂,他

  • 刘皂【长门怨】作者介绍,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皂,唐朝

    长门怨 (其一)刘皂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宫怨诗,出自乐府古题。作者简介刘皂: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贞元间(785—805)在世,身世无可考。《全唐诗》录存其诗五首。据说汉代的陈皇后因为武帝宠幸卫子夫而失意,不得已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后来听说蜀人司马相如

  • 【渡桑干】唐代诗人刘皂作品简介,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渡桑干】

    《渡桑干》是唐代诗人刘皂(一说贾岛)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后长期客居并州,又北渡桑干河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命运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未用任何渲染之笔着意描写,而是以倾诉的方式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渡桑干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 刘皂有哪些代表作?唐代诗人刘皂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

    刘皂(约唐德宗贞元年间在世),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生平均不详,约唐德宗贞元年间在世,身世已不可考。生活于中晚唐时代。代表作是《渡桑干》(一名:旅次朔方)《全唐诗》录存其诗五首。代表作边城柳一株新柳色,十里断孤城。为近东西路,长悬离别情。长门怨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 皮日休是什么人?皮逸少晚唐文学家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皮日休,晚唐文学家

    皮日休(约公元838年—约公元883年),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

  • 皮日休是什么人?皮日休有哪些文学著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皮日休

    皮日休是什么人?皮日休有哪些文学著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起皮日休,可能很多朋友对这个名字还很陌生,这是我国历史上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大约在公元838年到883年期间。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人,出生于复州竟陵,如今的湖北天门地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