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会成为亡国君?

揭秘: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会成为亡国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4 更新时间:2024/1/21 16:06:45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杨广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话说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杨广突然心血来潮,回访了突厥,也就是这一回访,弄出了大是非。

因为就在这次回访中,杨广见到了突厥的热情,同时还看到了一位特殊的嘉宾—高丽使者。这无疑向正处于极度自我崇拜中的杨广泼了一盆冷水,高丽使者此时应该出现在隋朝才对,怎么到突厥来了,难道他们之间有见不得人的勾当?

眼看杨广很郁闷,外交大使裴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向杨广提出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恐吓。原因很简单,先前隋文帝杨坚就是靠一封恐吓信使得高阳对隋朝臣服。杨广很快就认可了这个方案,毕竟他认为高丽是吓大的民族,先皇杨坚能成功,他同样能成功。

于是,恐吓信马上就交到了高丽使臣手上,大致内容如下:“我希望你们的国王马上来朝见我。他如果来,我会给他和民可汗一样的待遇;他如果不来,我将和启民可汗一起带兵去灭了你们。”

接到恐吓信的高元跟他父亲高阳一样,吓得脸色惨白,怔了良久,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不臣服。为什么不臣服,倒不是高元骨头硬,宁死不低头,而是因为怕。他既怕隋朝派兵来攻打他,更怕去隋朝遭遇的是一场“鸿门宴”,这一去就再也不能复返。与其直接去送死,不如在高丽歹活一天是一天,打定这样的主意后,高元面对杨广赤裸裸的恐吓自然释然了,你爱咋的就咋的,要我去隋朝朝见,对不起,我做不到。

眼看自己赤裸裸的恐吓信如泥牛入海,杨广感到很震惊,于是,他专门召开了一次政治会议,讨论如何对付“东邪”高丽。

会议一开始,杨广就抛出了“带兵征讨高丽”的论点。结果遭到众多大臣的一致反对,其中当年杨坚最为器重的“双子星座”中的高颎第一个站出来,理由是:高丽路途遥远,这样劳师远征并非明智之举,即使成功也会损耗大量人力物力,更何况高丽早有准备,输赢还是个未知数呢?

高颎一来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二来分析一针见血,因此,很快得到了众多大臣的一致支持,甚至连“病危”中的兵部尚书段文振也让人把自己从病榻抬到大殿上去支持高颎,他在“附议”高颎想法的同时,特别在远征高丽前加上了“不值得”三个字。

杨广一看反对派人多势众,没辙了,只好暂缓对高丽动武。请大家注意暂缓这两个字,因为杨广并没有就此放弃对高丽动武的想法,相反,他的想法一旦形成,就如仇恨的种子埋在心里,早已生根发芽,只等拔节的时候了。

随后,杨广进行了漫长的准备期。四年后,也就是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杨广下诏讨伐高丽。他自己亲自到涿郡坐镇,命令全国各地的军队向涿郡集合。第二年正月,来自五湖四海的士兵们怀着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共计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二百万),等待他们的将是生与死的考验。

百万雄兵征集到了,可也苦了那些后勤工了。他们得筹集许多粮草以便供给前线之需。那些修新都修运河修万里长城侥幸存活下来的民工,又有事可做了。他们原本以为苦尽甘来可以靠国家的补贴和福利安享晚年了,然而,出征高丽的集结号让他们的美丽梦想破灭,他们在没有拿到一分钱工钱的情况下又要转行到运粮的特殊任务中去。

从表面上来看,运粮相对于修城墙修运河应该要轻松许多,然而,此次出征的是远隔千层山万层水的高丽,而当时运粮食必须采用手推的最原始方法,试想想,这样的运粮工程能轻松吗?结果六十万“推车夫”以两个人为一个单元,推上三石粮草,然后呼啦啦地上路,经过一路的艰险困阻,到达涿郡时

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一是粮在人亡,二是人在粮亡。

粮在人亡,很好理解,因为行路难,推车夫要么在途中病倒了,要么到达涿郡后累趴下了。人在粮亡,那就是因为他们的老板杨广太苛刻,运粮这项体力要求如此高的活儿,他非但没有采用高薪的方式来激励他们,反而采用前无古人的零薪零酬方式,让大伙为他打义务工干义务活。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打义务工做义务活的推车夫一路总要吃喝拉撒吧,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就只能吃自己推的粮食了。就这样,当他们到达涿郡时,区区三石粮食早已成了他们的肚中餐了。

死了的民工很好办,为国捐躯嘛,死得其所,值得表扬。

活着的民工很不好办,偷吃了军用粮,罪大恶极,等着挨刀吧。

虽说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可谁愿意伸着脖子等啊?于是,民工们同样选择了等死不如寻活,好死不如歹活。他们纷纷选择了逃亡这条不归路。数十万逃亡的民工组成了一个极为庞大极为可怕的数字,有家不能归,有田不能种,只有饥一餐饱一顿地流浪,成了不折不扣的“流民”,这给看上去很好的盛世隋朝留下了隐患。

杨广没有空闲去追逃兵,他的目标只有一个—踏平高丽。或许他认为只要搞定了高丽,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在陆路进攻的同时,杨广考虑到高丽的特殊位置,还选择了水路进军的方式。杨广在山东莱州专门设立了造船厂,工人每天从早到晚地赶制战船,因为在“监工”的监视下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站在水里工作,腰部生蛆虫和得水痨而死者数不胜数,据不完全统计,船工最后的死亡率达到了惊人的50%。

为了逃避这样无休止的劳役和摧残,有些人想出了聪明绝顶的办法—自残。他们自己砍断自己的手和脚,这样一来,朝廷总没有话可说了吧,你们不可能叫手脚不全的人去运粮和造船吧。残废了自己的身体,却救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甚至把这种自残的方式叫做“福手”、“福脚”。

标签: 杨广隋朝

更多文章

  • 隋文帝杨广的雄才伟略!在杨广的带领下隋朝百战百胜!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隋朝,杨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隋文帝杨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都知道,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却出现了万国来朝的局面。在杨广继位后,他奉行的对外政策是:“诸蕃至者,厚加礼赐;有不恭命,以兵击之。”在他恩威并施的着力经营下,四夷归顺,八方来朝,隋朝呈现出了一片繁荣之景。林邑处于今天的越南

  • 关于杨坚之死有哪些传闻?杨广真的“弑父奸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隋朝,杨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杨坚之死有哪些传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604年,无疑是杨广生命里最重要的一个年份。他的父亲,在同年七月撒手人寰,享年六十四岁。因此,杨广得到了大隋帝国的最高权杖,成为了新一任皇帝。这一年杨广三十六岁,十几年的处心积虑,最终换来了它的回报,得到了人世间最尊贵

  • 纣王的名声比杨广还差,他到底干了些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纣王,商朝

    在历史长河中,纣王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昏君也不在少数。与历史上的明君相比,昏君更为有名。比如说隋炀帝杨广就是其中之一。杨广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一位皇帝了。与历史上其他皇帝相比,杨广确实是做了很多昏庸的事。单单从开凿大运河

  • 隋炀帝最后为什么要放弃北方 杨广这么做是有目的存在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炀帝,北方

    对隋炀帝放弃北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的统治突破了百姓能够承担的极限,农民起义和地方造反此起彼伏。不过与秦朝相比,隋朝的军队主力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大兴(长安)、洛阳在内的核心都市依然由隋炀帝控制。如果隋炀帝及时调整政策并安抚百姓,依靠大

  • 李渊登基建立唐朝之后 李渊是怎么对待杨广后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广,李渊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广后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结局这种东西,常常是要么悲要么喜,鲜有例外。然而这世间又难有一个"绝对",所以有些结局,即便说不上是"悲喜交加",但从不同群体的角度去看,却还是能够读出不一样的味道。隋朝的结局,便是如此。熟读唐诗三百首的我们,对什么贞观之

  • 揭秘杨广弑父的真相 杨广身为太子为何还要杀隋文帝杨坚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广,杨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广弑父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隋炀帝杨广,是隋朝二世而亡的罪魁祸首,是后人所公认的暴君。在史书上虽无明确其弑父的过程,但是却或多或少地暗示了杨广是杀了隋文帝杨坚的真凶。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杨广隐忍多年,终于取太子杨勇而代之说起隋文帝杨坚,那也是古今少有。

  • 杨坚到底是怎么死的 杨广到底有没有杀杨坚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坚,杨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广和杨坚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隋文帝杨坚泰陵位于咸阳城西75公里处三畤原上,发现陵园遗址周围有平面呈长方形的城垣,南北长628.9米,东西长592.7米,墙基宽约4.4米,陵园总面积37274.03平方米,陵园四面各辟一门,南门门址保存较完整,门外分别有一

  • 隋炀帝杨广能够当上皇帝 真的是通过弑父夺位得来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朝,杨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广夺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文帝太子杨勇,性格慈善宽厚,博学而有远见,但性情脆弱,追求豪奢排场。与妻子夫妻失和,且为人好色。招致文帝与独孤皇后不满。晋王杨广,又名杨英,长相俊美,自幼聪慧,深知如何讨得父母喜欢。他知道父母崇尚节俭,便在父母来到王府时,让自己

  • 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隋炀帝杨广到底是个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朝,隋炀帝

    还不知道:隋朝灭亡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影响较大却又短命的大一统王朝,一个是吞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秦帝国;另外一个就是本文的主角——隋帝国。短命的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过一段时间分裂后蓬勃兴起的大一统朝代,传到二世庞大的帝国就轰然倒

  • 杨广为何要开凿大运河?开凿大运河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运河,杨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为什么开凿大运河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运河一般指的就是由人工开凿出来能够航行的河流,中国就有这样一条著名的河,即大运河,这条河在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开凿大运河始于何时呢?关于开凿大运河始于何时这个问题,其实一直以来民间是有两种说法的,一种说法是隋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