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霁云在历史上是什么人?用生命向世人展现了大唐风骨

南霁云在历史上是什么人?用生命向世人展现了大唐风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6 更新时间:2023/12/30 1:30:4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南霁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南霁云,魏州顿丘(今属河南清丰)人,生于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家族排行第八,故号称“南八”。

他出身寒微,长大后骁勇善战,精于骑射,成为唐玄宗、唐肃宗在位时期的著名骁将。

安史之乱爆发后,南霁云投军,为大将张巡的部下,曾屡建奇功。

至德二年(757年),安庆绪杀掉老爹安禄山之后,派汴州刺史尹子奇率三十万大军攻打睢阳(河南商丘睢阳区),睢阳太守许远请求张巡驰援。

张巡和南霁云率众从宁陵出发,迅速赶往睢阳驰援。

睢阳太守许远将指挥权让给了张巡,张巡闭门死守,尹子奇率叛军连续攻打二十余次,皆无功而返。

某一天,叛军白日攻城,打了一天,夜间疲惫不堪,纷纷倒下来休息。

张巡突然指挥士卒在城头擂鼓呐喊,叛军以为唐军要出城偷袭,慌忙起身准备应战。

唐军却偃旗息鼓,依旧坚守不出。

叛军再度放松警惕,张巡故技重施,如此反复,一直折腾到大半夜,叛军逐渐失去了耐心,回营倒头大睡,张巡指挥唐军突然出击。

叛军又一次被惊醒,乱作一团,张巡、南霁云率唐军切瓜割菜一般,斩杀叛军五千余人。

由于叛军主将尹子奇躲在乱兵中间,唐军将士无法识别,张巡心生一计,命令将士以秸秆射击叛军,被射中的叛军发现是秸秆,认为唐军箭镞已经用光,于是大为兴奋,纷纷向主将尹子奇报喜。

叛军的放松使得唐军辨认出尹子奇,张巡于是命南霁云以真箭射击尹子奇。

南霁云抖擞精神,一马当前,弯弓搭箭,一箭射中尹子奇的左眼,尹子奇惨叫一声,满脸鲜血淋漓,勒马逃窜,叛军又一次陷入恐慌之中,转眼间溃不成军,四散而逃。

不久,叛军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切断了睢阳城与外界的联系通道,守军粮草辎重逐渐耗尽,睢阳城岌岌可危。

张巡派遣南霁云出城向驻守彭城(江苏徐州)的御使大夫许叔冀求援。

南霁云杀出重围,找到许叔冀,说明睢阳守军的处境。

许叔冀却不答应,反而送给守军数千匹布帛,这就如同人家失火了你给送一桶汽油,南霁云气得在马上高声痛骂。

无奈之下,张巡再派南霁云率精骑三十人突围,去临淮求贺兰进明,叛军万余人围追堵截,南霁云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包围找到贺兰进明求救。

贺兰进明说:“睢阳败局已定,还派兵驰援有意义吗?”

南霁云说:“现在睢阳城还没有被攻陷,如果已经失守,我愿以死谢罪!”

贺兰进明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担心分兵会遭到许叔冀的偷袭,同时他又非常嫉妒张巡的才能和声望,于是支支吾吾,始终不肯出兵。

贺兰进明很欣赏南霁云威猛善战,于是把他留下来,设宴款待。

宴会的乐曲响起来,南霁云泪如雨下,哭着说:“昨日我冲出包围的时候,守城将士已经一个月没有吃到一粒粮食,大人不出兵却设宴奏乐,我怎能忍心在此吃独食,实在咽不下去……”

南霁云愤然取出佩刀砍下自己的中指,鲜血淋漓,贺兰进明默然无语。

南霁云接着说:“如今,主帅交给我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叛军无法荡平,国家动荡不安,我留下手指以昭示人心,此番回去报告主帅,誓与城池共存亡!”

南霁云上马告辞,临出城的时候,怒射附近的一处佛塔,半只箭深深没入塔身。

南霁云大吼一声:“平定叛军之后,我必杀进明,此箭为证!”

南霁云飞马返回,途中被叛军拦截,经过一番血战,才回到了睢阳城内。

此时的睢阳城中,已然陷入绝境,“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到了深秋时节,开始上演一幕幕“食人”惨剧。

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叛军再一次攻城,唐军将士饿得拉不开弓,睢阳最终失守,南霁云同主帅张巡等人被俘虏。

叛军主将尹子奇威逼利诱,劝南霁云投降叛军,南霁云断然拒绝。

张巡临刑前大呼:“南八,男子汉大丈夫,死就死了,不可向不义的叛军屈服!”

南霁云从容一笑说:我本来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可惜!公有此话,南霁云怎敢偷生!

随即慷慨赴死。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读到这段历史,感慨道:“酸枣之陈词慷慨,尚记臧洪;睢阳之断指淋漓,最伤南八!”

后人为纪念这位忠君爱国的英雄,在睢阳城南建南霁云庙祭祀。

北宋淳化二年(991年),宋太宗敕封南霁云为“秦州慧音山昭佑嘉泽二龙神君”,甘肃天水一带的百姓供奉南霁云雕像,尊为“二龙大王”。

标签: 南霁云唐朝

更多文章

  • 唐代陶翰诗作《燕歌行》,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代陶翰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陶翰的作品。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家在辽水头,边风意气多。出身为汉将,正值戎未和。雪中凌天山,冰上渡交河。大小百馀战,封侯竟蹉跎。归来灞陵下,故旧无相过。雄剑委尘匣,空门垂雀罗。玉簪还赵女,宝瑟付齐娥。昔日不为乐,时哉今奈何。作者简介陶翰,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亦不详,润州

  • 唐代诗人陶翰主要诗作一览,【出萧关怀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

    陶翰 唐代诗人,男,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官宦之家出身,字号不详,生卒年亦不详,开元十八年登进士及第,连登博学宏词、拔萃二科,授华阴丞。天宝年间,思陟大理评事、太常博士,官终礼部员外郎。【出萧关怀古】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悠悠五原上,永眺关河前。北虏三十万,此中常控弦。秦城亘宇宙,汉帝理旌旃。刁

  • 陶翰唐代诗人生平简介,诗作欣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陶翰唐代诗人

    陶翰 唐代诗人,男,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官宦之家出身,字号不详,生卒年亦不详,开元十八年登进士及第,连登博学宏词、拔萃二科,授华阴丞。天宝年间,思陟大理评事、太常博士,官终礼部员外郎。个人简介代表作品有《古塞下曲》《燕歌行》等。约唐玄宗开元中前后在世。开元十八年,(公元七三o年)擢进士第,次年又

  • 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内容及历史意义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唐代张彦远著。全书十卷,可分为对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与绘画理论的阐述、有关鉴识收藏方面的叙述、370 余名画家传记三部分,具有当时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在中国绘画史学的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承先启后的里程碑的意义。内容简介全书10卷﹐可分为 3部分﹕①对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与绘

  • 张彦远中国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

    张彦远(815—907年)中国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出身宰相世家,高祖张嘉贞、曾祖张延赏、祖父张弘靖皆担任过宰相。曾任舒州刺史、左仆射补阙、祠部员外郎、大理寺卿。家藏法书名画甚丰,精于鉴赏,擅长书画,无作品传世。著《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彩笺诗集》等。张彦远

  • 《明史•罗伦传》原文翻译,罗伦注,字彝正,吉安永丰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

    罗伦注,字彝正,吉安永丰人。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尝曰:“举业非能坏人,人自坏之耳。”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居父母丧,逾大祥,始食盐酪。成化二年,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擢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逾二月,大学士李贤奔丧毕,奉诏还朝。伦诣贤沮之,不听。乃上疏曰

  • 罗伦明代理学家、状元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

    罗伦(1431—1478),明代理学家、状元。字应魁,一字彝正,号一峰。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家贫好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抗疏论李贤起复落职,谪泉州市舶司提举,次年复官改南京,居二年,以疾辞归,隐于金牛山,钻研经学,开门教授,从学者甚众。学术上笃守宋儒为学之途径,重修身持己,尤以经学

  •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罗伦兹有什么成就?爱德华·诺顿·罗伦兹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美国,爱德华·诺顿·罗伦兹

    爱德华·诺顿·罗伦兹是谁?爱德华·诺顿·罗伦兹取得哪些成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爱德华·诺顿·罗伦兹。爱德华·诺顿·罗伦兹简介爱德华·诺顿·罗伦兹(英语:Edward Norton Lorenz,1917年5月23日—2008年4月16日),美国数学与气象学家,混沌理论之父,蝴

  • 朝鲜端宗李弘暐的人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朝鲜端宗李弘暐,李弘暐

    朝鲜端宗李弘暐是朝鲜王朝时期的一代国王,他的名字是李弘暐,但是许多人都喜欢用朝鲜端宗来称呼于他。虽然是一代王朝的国王,但是朝鲜端宗李弘暐的人生却是充满了曲折,甚至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那么朝鲜端宗李弘暐的人生是怎样的呢?公元1441年的时候李弘暐出生在资善堂,也就是当时朝鲜那个王朝的东宫,他的父亲后

  • 端宗李弘暐是朝鲜王朝第几代国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弘暐

    端宗李弘暐是朝鲜王朝第几代国王端宗李弘暐是朝鲜王朝时期的国王,他的一生十分的曲折和困苦,但是在朝鲜王朝的历代国王之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其实朝鲜王朝的国王还是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每个时期的国王都是从世祖这一血脉之中传承而来的。那么端宗李弘暐是朝鲜王朝第几代国王呢?《公主的男人》李弘暐剧照关于端宗李弘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