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罗伦兹有什么成就?爱德华·诺顿·罗伦兹是怎么死的?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罗伦兹有什么成就?爱德华·诺顿·罗伦兹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454 更新时间:2023/12/30 2:53:03

爱德华·诺顿·罗伦兹是谁?爱德华·诺顿·罗伦兹取得哪些成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爱德华·诺顿·罗伦兹。

爱德华·诺顿·罗伦兹简介

爱德华·诺顿·罗伦兹(英语:Edward Norton

Lorenz,1917年5月23日—2008年4月16日),美国数学与气象学家,混沌理论之父,蝴蝶效应的发现者。他说过一句很出名的话: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爱德华·诺顿·罗伦兹生平经历

一、爱德华·诺顿·罗伦兹求学经历

1917年5月23日罗伦兹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科学。“孩提时,我最有兴趣做的事就是关心天气的变化。”他后来写道。罗伦兹后考入达特茅斯学院,1938年毕业。1940年又毕业于哈佛大学,并获得数学专业学位。

二、爱德华·诺顿·罗伦兹研究经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伦兹作为气象预报员曾在美国陆军航空兵团服役。194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理科硕士学位。1948年,进入该学院任教,从事气象学领域研究。1963年获美国气象学会迈辛格奖,同年提出“混沌理论”(Chaos

Theory)。

1967年出版的《大气环流的性质理论》一书中,罗伦兹精辟地阐述了大气环流研究工作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展望。1969年获美国气象学会罗斯比研究奖章。1972年提出“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1973年获西蒙斯纪念金奖。

1975年他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3年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Crafoord

Prize),这一奖项主要授研究领域不在诺贝尔奖授奖范围内,而确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

1987年退休。1991年罗伦兹获得地球和星体学方面的基础科学“京都奖”(Kyoto

Prize),评委会称他的混沌理论“继牛顿之后,为人类自然观带来了最为戏剧性的改变”。罗伦兹的妻子简死于2001年,他们留有一子两女。

2008年4月16日因为癌症在马萨诸塞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0岁。罗伦兹还著有《动力学方程的最大简化》《荡力学》《大气环流的低阶模式》《用大的数值模式进行大气可预测性试验》等。

爱德华·诺顿·罗伦兹取得成就

蝴蝶效应

罗伦兹提出的混沌理论被认为是“对基础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继牛顿之后让人类对自然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理论最为人称道的是“蝴蝶效应”,即“巴西的蝴蝶拍一下翅膀,会对周围的大气系统产生一些作用,这些作用会不断地被放大,最后可能会引发美国德州的龙卷风”。

它比喻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往往因一点点微小的因素造成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微小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从而使长期天气预报具有不可预测性或不准确性。

“广义的蝴蝶效应”已不限于天气预报,而是一切复杂系统对初值极为敏感性的代名词或同义语,其含义是:对于一切复杂系统,在一定的“阈值条件”下,其长时期大范围的未来行为,对初始条件数值的微小变动或偏差极为敏感,即初值稍有变动或偏差,将导致未来前景的巨大差异,这往往是难以预测的或者说带有一定的随机性。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而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会使更多蝴蝶跟着一起振翅。最后将有数千只的蝴蝶都跟着那只蝴蝶一同挥动翅膀,其所产生的飓风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在美国德州发生一场龙卷风。”

在《混沌学传奇》等书中皆有这样的描述:“1961年冬季的一天,罗伦兹在计算机上进行关于天气预报的计算。他发现天气变化同上一次的模式迅速偏离,在短时间内,相似性完全消失了。进一步的计算表明,输入的细微差异可能很快成为输出的巨大差别。

罗伦兹最初使用的是“海鸥效应”来形容这种现象,但在1979年于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演讲上却问道:“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引起龙卷风吗?”“蝴蝶效应”因此得名。

更多文章

  • 朝鲜端宗李弘暐的人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朝鲜端宗李弘暐,李弘暐

    朝鲜端宗李弘暐是朝鲜王朝时期的一代国王,他的名字是李弘暐,但是许多人都喜欢用朝鲜端宗来称呼于他。虽然是一代王朝的国王,但是朝鲜端宗李弘暐的人生却是充满了曲折,甚至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那么朝鲜端宗李弘暐的人生是怎样的呢?公元1441年的时候李弘暐出生在资善堂,也就是当时朝鲜那个王朝的东宫,他的父亲后

  • 端宗李弘暐是朝鲜王朝第几代国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弘暐

    端宗李弘暐是朝鲜王朝第几代国王端宗李弘暐是朝鲜王朝时期的国王,他的一生十分的曲折和困苦,但是在朝鲜王朝的历代国王之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其实朝鲜王朝的国王还是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每个时期的国王都是从世祖这一血脉之中传承而来的。那么端宗李弘暐是朝鲜王朝第几代国王呢?《公主的男人》李弘暐剧照关于端宗李弘暐是

  • 揭秘端宗李弘暐是朝鲜王朝第几代国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端宗李弘暐,李弘暐的人生

    揭秘端宗李弘暐是朝鲜王朝第几代国王端宗李弘暐是朝鲜王朝时期的国王,他的一生十分的曲折和困苦,但是在朝鲜王朝的历代国王之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其实朝鲜王朝的国王还是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每个时期的国王都是从世祖这一血脉之中传承而来的。那么端宗李弘暐是朝鲜王朝第几代国王呢?关于端宗李弘暐是朝鲜王朝第几代国王这

  • 唐代李益之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该诗的诗人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代,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代李益,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 一作:回乐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

  • 唐诗喜见外弟又言别如何赏析,李益在诗中有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诗,喜见外弟又言别

    喜见外弟又言别,唐代李益,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此诗描写了诗人同表弟在乱离中不期而遇而又匆匆话别的伤感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和人生聚散离合无定的感慨,从侧面反映了

  • 唐诗赏析之江南曲,李益在诗中表达了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诗,江南曲

    江南曲,唐代李益,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首诗吸取了乐府民歌的长处,语言明白如话,却又耐人寻味。诗歌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了一位商人妇的心声。诗歌前两句以平实见长,后两句则想落天外,出语惊人:“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 唐太宗十八学士之一:陆德明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陆德明,唐朝

    陆德明(约550-630年), 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县人。唐代经学家,训诂学家,唐太宗十八学士之一。初受学于周弘正,善言玄理。南陈太建中,陈后主为太子,集名儒入讲承光殿,以弱冠与国子祭酒绿孝克抗辨,屡夺其说,举坐咨赏。起官始兴王国左常侍,迁国子助教。陈亡后,归于故里。隋炀帝嗣位,召为秘书学士,授国

  • 唐代经学家陆德明,在儒学上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陆德明,唐朝

    关于唐太宗十八学士之一的陆德明在儒学上的成就,百度上有比较详细的解绍。或许正是因为说得太详细了,反而让人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下面,我根据《旧唐书》中陆德明的传记简单的介绍一下他的生平。在儒学成就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点介绍,可能说的不一定准确,欢迎大家一起讨论。陆德明在《旧唐书 儒家传》中,是被提及的

  • 襄城公主:李世民结局最好的公主,一生平安顺遂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襄城公主,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襄城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子女,我们会想到这么几个:李承乾、李泰、李恪、李治、高阳公主,这些在历史上都是鼎鼎大名,但是李世民的长女却鲜为人知,李世民的长女在真实的历史上是非常低调的,谨小慎微了一辈子,与同为庶女的高阳公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阿史那·思摩是个怎样的人?一生都被唐太宗控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阿史那·思摩,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阿史那·思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唐朝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大唐王朝的掌权者李世民为手下大将吮血,而且这位大将是一个归顺唐朝的异族,他就是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思摩,突厥族,东突厥贵族,唐朝初期著名将领。武德初年,多次来唐,高祖李渊封为和顺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