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提拔颜杲卿,颜杲卿反骂国贼安禄山至死不绝口!

安禄山提拔颜杲卿,颜杲卿反骂国贼安禄山至死不绝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971 更新时间:2023/12/12 22:58:00

安禄山提拔颜杲卿,颜杲卿反骂国贼安禄山至死不绝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大唐天宝年间,安禄山叛乱突起。危急时刻,首先起来打击叛军的是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音gǎo)卿。

颜杲卿本来是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发动叛乱以后,颜杲卿就准备反抗。叛军到了藁城(在今河北省,藁音gǎo)的时候,颜杲卿已经招募了一千多名壮士。他知道自己力量不够,不能跟安禄山硬拼,就跟手下的官员袁履谦向叛军假投降。安禄山仍旧让他守常山,但是心里不放心,一面把颜杲卿的儿子、侄儿带到军营里做人质,一面派了一个叛将守在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

安禄山渡过黄河,攻下洛阳之后,颜杲卿决心起兵,他的堂弟平原(今山东平原)太守颜真卿也招募了一万多人马,派人跟颜杲卿联络,要他攻占井陉关,截断安禄山的后路。

颜杲卿打听到守井陉关的叛将是个糊涂的酒鬼,就假传安禄山的命令,派人带了美酒好菜去慰劳他,等叛将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把叛将杀死,占领了井陉关。

颜杲卿攻下了井陉关,士气振奋。第二天又接连活捉了两名叛将。颜杲卿派人分头到河北各郡去告诉官吏说:现在朝廷派出三十万大军讨伐安禄山,已经出了井陉关,早晚就到河北各郡了。受安禄山胁迫叛变的,趁早投降,可以受到重赏;如果顽抗,罪加一等。

河北各郡官员一听到安禄山站不住脚,都纷纷响应颜杲卿。河北二十四个郡,有十七个郡又站到唐军一边来。

安禄山正准备向潼关方向进兵,一听到河北各郡都响应颜杲卿,后方不稳,只好改变主意,回到洛阳。他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王通(584—617)隋哲学家。字仲淹,门人谥文中子。绛,派大将史思明、蔡希德各带一万人马分两路攻打常山。

颜杲卿虽然打了几个胜仗,但是起兵只有八天,常山周围的防御工事都没修好,兵力又少,怎样敌得过两路叛军!叛军到了常山城下,颜杲卿派人到太原去求援,但是太原守将王承业不肯出兵。

史思明叛军把常山紧紧围困,颜杲卿带领常山军民拼死抵抗了四天,城里粮食断了,箭也完了。常山终于陷落在叛军手里。

史思明纵容叛兵杀害了一万多常山军民,又把颜杲卿、袁履谦抓起来,押送到洛阳去见安禄山。

安禄山命令兵士把颜杲卿押到他跟前,责问颜杲卿说:“你本来只是个范阳小官,我把你提拔为太守,为什么反叛我?”

颜杲卿怒气冲冲地骂着说:“你是一个牧羊的小子,国家让你做了三镇节度使,有哪点对不起你?我为国除奸,恨不得斩你的头,叫什么反叛?”

安禄山恼羞成怒,要左右兵士把颜杲卿、袁履谦拖到一座桥边的柱子上缚起来,使用残酷的刑罚折磨他们。

颜杲卿神色凛然,一面忍受着酷刑,一面仍旧痛骂安禄山。叛军兵士用刀割了颜杲卿的舌头,颜杲卿满口鲜血,还发出含糊的骂声。

袁履谦看到颜杲卿受刑的惨酷情景,气得自己咬碎舌头,连血带舌喷在旁边一个叛将的脸上。

颜杲卿、袁履谦骂不绝口,一直到他们咽气。

颜杲卿从起兵到失败,虽然只有十几天,但是他们的抵抗,拖住了叛军的兵力,为唐王朝调兵遣将争取了时间;他们的誓死抵抗的精神,鼓舞了更多的人抗击叛军。

颜杲卿被杀后一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人、太原弓箭手三千人出兵井陉关,打退叛军,收复常山。接着,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也带领精兵到常山和李光弼会合。河北的一些百姓受尽安禄山叛军掳掠的痛苦,听到郭子仪、李光弼大军打过来,自发集合起来,修筑营垒,抵抗叛军;等郭、李大军一到,就参加了大军队伍。郭、李两支大军兵强马壮,士气旺盛,接连打击安禄山叛军,河北十几个郡重新回到唐军手中。

河北大捷,截断了叛军的后路,叛军军心动摇。安禄山大起恐慌,埋怨谋士高尚、严庄说:“几年来你们劝我起兵造反,说这是万全的计策。现在西边打潼关,几个月也打不进去;北边的路也被截断。我们困守在这里,叫什么万全!”他打算放弃洛阳,逃回范阳去。

正在安禄山进退两难的时候,唐军自己却替叛军打开了潼关大门。

标签: 唐朝颜杲卿

更多文章

  • 南霁云是怎么挽救了大唐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霁云,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南霁云射瞎了这人,最终挽救了大唐帝国,后人称为双国士,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南霁云(712年―757年),魏州顿丘(今河南清丰),唐朝玄宗、肃宗时期名将。出身农民家庭,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为人勇武过人。在“安史之乱”中,协助张巡镇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屡建奇功

  • 南霁云是什么样的人?用生命向世人展现了大唐风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霁云,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南霁云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南霁云,魏州顿丘(今属河南清丰)人,生于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家族排行第八,故号称“南八”。他出身寒微,长大后骁勇善战,精于骑射,成为唐玄宗、唐肃宗在位时期的著名骁将。安史之乱爆发后,南霁云投军,为大将张巡的部下,曾屡建奇功。至德

  • 南霁云在历史上是什么人?用生命向世人展现了大唐风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霁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南霁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南霁云,魏州顿丘(今属河南清丰)人,生于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家族排行第八,故号称“南八”。他出身寒微,长大后骁勇善战,精于骑射,成为唐玄宗、唐肃宗在位时期的著名骁将。安史之乱爆发后,南霁云投军,为大将张巡的部下,曾屡建奇功。至

  • 唐代陶翰诗作《燕歌行》,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代陶翰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陶翰的作品。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家在辽水头,边风意气多。出身为汉将,正值戎未和。雪中凌天山,冰上渡交河。大小百馀战,封侯竟蹉跎。归来灞陵下,故旧无相过。雄剑委尘匣,空门垂雀罗。玉簪还赵女,宝瑟付齐娥。昔日不为乐,时哉今奈何。作者简介陶翰,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亦不详,润州

  • 唐代诗人陶翰主要诗作一览,【出萧关怀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

    陶翰 唐代诗人,男,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官宦之家出身,字号不详,生卒年亦不详,开元十八年登进士及第,连登博学宏词、拔萃二科,授华阴丞。天宝年间,思陟大理评事、太常博士,官终礼部员外郎。【出萧关怀古】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悠悠五原上,永眺关河前。北虏三十万,此中常控弦。秦城亘宇宙,汉帝理旌旃。刁

  • 陶翰唐代诗人生平简介,诗作欣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陶翰唐代诗人

    陶翰 唐代诗人,男,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官宦之家出身,字号不详,生卒年亦不详,开元十八年登进士及第,连登博学宏词、拔萃二科,授华阴丞。天宝年间,思陟大理评事、太常博士,官终礼部员外郎。个人简介代表作品有《古塞下曲》《燕歌行》等。约唐玄宗开元中前后在世。开元十八年,(公元七三o年)擢进士第,次年又

  • 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内容及历史意义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唐代张彦远著。全书十卷,可分为对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与绘画理论的阐述、有关鉴识收藏方面的叙述、370 余名画家传记三部分,具有当时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在中国绘画史学的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承先启后的里程碑的意义。内容简介全书10卷﹐可分为 3部分﹕①对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与绘

  • 张彦远中国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

    张彦远(815—907年)中国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出身宰相世家,高祖张嘉贞、曾祖张延赏、祖父张弘靖皆担任过宰相。曾任舒州刺史、左仆射补阙、祠部员外郎、大理寺卿。家藏法书名画甚丰,精于鉴赏,擅长书画,无作品传世。著《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彩笺诗集》等。张彦远

  • 《明史•罗伦传》原文翻译,罗伦注,字彝正,吉安永丰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

    罗伦注,字彝正,吉安永丰人。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尝曰:“举业非能坏人,人自坏之耳。”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居父母丧,逾大祥,始食盐酪。成化二年,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擢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逾二月,大学士李贤奔丧毕,奉诏还朝。伦诣贤沮之,不听。乃上疏曰

  • 罗伦明代理学家、状元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

    罗伦(1431—1478),明代理学家、状元。字应魁,一字彝正,号一峰。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家贫好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抗疏论李贤起复落职,谪泉州市舶司提举,次年复官改南京,居二年,以疾辞归,隐于金牛山,钻研经学,开门教授,从学者甚众。学术上笃守宋儒为学之途径,重修身持己,尤以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