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单雄信是怎么死的 誓死不降还是因仇被杀?

单雄信是怎么死的 誓死不降还是因仇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56 更新时间:2023/12/16 7:30:12

这些天已经接连介绍了瓦岗军中的程咬金、秦叔宝、罗士信、裴元庆、徐茂公的历史原型,他们确实参加过瓦岗军起义人生经历,他们的在隋末唐初这段风云激荡的岁月,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将介绍瓦岗军中另一位十分重要的英雄——单雄信,讲述一下他的人生经历以及最后的死亡真相。

网络配图

在隋唐演义等历史小说作品中,单雄信名通,字雄信,绰号“赤发灵官”,是山西潞州二贤庄的庄主,江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九省五路绿林总瓢把子。他为人仗义豪爽,义薄云天,被人们称为“义薄云天小关羽”。在秦琼当锏卖马之际,单雄信多次出手相助。之后与群雄聚义瓦岗,竖起反隋大旗。之后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众将离心离德,最终单雄信离开瓦岗,投奔到洛阳的王世充麾下。

然而史料中单雄信的记载却十分简略,据推测单雄信大约出生于581年左右,是曹州济阴人。611年翟让在瓦岗地区聚众起义,单雄信与同郡好友徐世勣(即徐茂公的原型)前去投奔。翟让任命徐世勣、单雄信二人为领兵将校,就这样二人成为瓦岗军早期的将领,并且二人成为翟让的心腹,与他关系十分友善。由于单雄信本人骁勇善战,“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因此军中称呼他为“飞将”。

此后单雄信等人率领瓦岗军多次击败隋军,声势大震。不久后翟让将李密奉为瓦岗军的首领,单雄信又参与了击杀隋朝名将张须陀之战,以及攻占黎阳、洛口等战役,并打败王世充,单雄信被封为左武候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候大将军(官位在秦琼、程咬金之上)。

617年11月瓦岗军发生内讧,作为瓦岗军的主要将领单雄信倒向李密一方,最终李密将翟让杀死,乱兵同样砍伤了翟让部将、单雄信的好友徐世勣,辛亏“单雄信等顿首求哀”,李密才将徐世勣“释而慰谕之”。因此不难发现徐、单二人才是过命的交情。

此后李密又率领单雄信等人打了几场胜仗,瓦岗军的势力达到顶峰,“有众三十余万,东至海、岱,南至江、淮郡县,莫不遣使归密。”正所谓盛极必衰,618年瓦岗军先是在卫州童山与北上的宇文化及决战,实力大损,之后又在偃师与王世充所部决战,瓦岗军败北,李密所部土崩瓦解,单雄信与程咬金、秦叔宝等人投向王世充。王世充封单雄信为大将军。

网络配图

由于鄙视王世充的为人,秦叔宝、程咬金、徐世勣等原瓦岗军将领先后投奔李世民,只有单雄信不为所动,小说中描述是因为李渊早年间曾误杀单雄信之兄,基本上为虚构情节。不论真相如何,单雄信不投唐是确实事实,唐、郑(王世充的国号)交战,单雄信曾几次差点要了李世民的性命。

620年7月,李世民率领大军攻取洛阳,王世充率3万精兵在慈涧布阵。期间李世民率领“轻骑挑之,时众寡不敌,陷于重围”,单雄信率领“数百骑夹道来逼,交抢竞进”。单雄信挺枪而至,李世民明在旦夕之际,徐世勣大声呵止“此秦王也”。史书记载,“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我想杀人无数的单雄信岂会被秦王的名号吓住?更多的因素应该是顾念与徐世勣的兄弟之情,这次才没有痛下杀手。

621年李世民大败窦建德后,再次包围洛阳,期间李世民带领几十个随从在洛阳附近的榆窠打猎。突然遭遇王世充的军队,“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或许是不该李世民命绝于此,大将尉迟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掩护李世民杀出重围。单雄信并没有被尉迟敬德杀死,李世民也在一次逃出生天。

小说中单雄信被捕后拒绝劝降,宁死不降唐,最终被斩杀,然而在现实中确实另一番模样。621年4月眼见胜利无望的王世充选择开城投降。作为王世充的党羽单雄信等人也被逮捕,并被定为死罪。和单雄信有着过命之交的徐世勣没有袖手旁观,他上疏苦苦哀求,称单雄信武艺绝伦,“若收之于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为国家尽命,”并且请用自己的官爵来换单雄信一命,但遭到了拒绝。

单雄信临刑之际,徐世勣悲痛欲绝,“对之号恸”,并从腿上割下一块肉让单雄信吃,并言道:“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言外之意,虽然不能与你同生共死,但就让我的一块肉与你一同长眠与地下吧!就这样一代豪杰单雄信被杀于洛水河畔。

网络配图

据《旧唐书》记载,执意主张杀死单雄信的是唐高宗李渊,《新唐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个人觉得当时做出这个决定的很有可能是唐军主帅李世民。因为单雄信是在洛阳被处斩的,没有被押送到长安。而当时李世民完全有权利选择不杀,或者押到长安后再做决定。李世民不是圣人,也会记仇,面对这个几次差点杀了自己的人,他并未留情。

历史证明选择杀死单雄信这步棋并不明智,属于杀降的行为。此后窦建德的部将面对唐朝的招安时,鉴于唐军的这次杀降行为,毅然举起起兵反抗,与唐朝对抗长达两年之久。

单雄信死后,他的儿子单道真被徐世勣抚养长大,曾在唐朝担任梁州司马之职。单道真的儿子单思敬、单思礼、单思远也曾担任唐朝的地方官。最后介绍一下单雄信的兵器,据唐朝人记载,单雄信18岁时,用枣木打造了一支长枪,“长丈七尺,拱围不合,刃重七十斤,号为寒骨白”。

标签: 单雄信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何必杀单雄信?这个原因最为致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单雄信

    单雄信是瓦岗寨三当家,翟让时代,翟让老大徐懋公老二他老三。李密火并翟让当了老大,李密老大徐懋公老二他老三。李密被王世充打败投降了李唐,徐懋公也投降了李唐,但是单雄信投降了王世充,成为王世充手下一员悍将。武德三年,李世民带领徐懋公尉迟恭程咬金秦琼罗士信王君廓李君羡等等前瓦岗山大佬死磕王世充,此时李密和

  • 揭秘唐朝名将秦琼人脉不如单雄信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名将秦琼

    秦琼,也就是秦叔宝,素有小孟尝之名,喜交八方之友,按理说,人脉应该是极广的,但是为何要说他的人脉不如单雄信呢?单雄信像这里我们首先要说一下,单雄信在认识秦叔宝之前,是一个绿林好汉,何为绿林好汉,就是劫富济贫的强盗,而此时的秦叔宝,还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小官差。官差的交友应该是比较广的了,不然秦叔宝也不会

  • 隋唐英雄传中单冰冰喜欢的人是谁 是单雄信还是罗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唐英雄传,罗成

    隋唐英雄传是以瓦岗五虎的故事为展开,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还是能让人津津乐道,很多人被聂远饰演的罗成迷的五迷三道,那时的聂远正是颜值巅峰,凭借齐天磊一炮而红之后,在这部剧里也心甘情愿为秦叔宝做绿叶,人长得帅,对冰冰又痴情,虽然不爱说话,可是绝对符合一个英雄的定义。因为前期罗成被冰冰虐的很惨,所以很多

  • 二贤庄庄主单雄信之妹 隋唐英雄传中人物单冰冰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唐英雄传,单雄信

    单冰冰,女,是电视剧《隋唐英雄传》里二贤庄庄主单雄信之妹,性格活泼,有些刁蛮任性,本性却也善良。其热爱武功,总想练得一身好功夫后能在关键时刻为大家出上一把子力气,却经常太过于高估自己的武功,加上她的任性,最后反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角色形象姓名:单冰冰小名:冰冰绰号:铁马双枪昵称:双枪女将生日:开皇七

  • 单雄信死前喝了程咬金的酒,为何秦琼却哭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琼,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琼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瓦岗五虎在秦王李世民打洛阳时,除了单雄信之外,都投靠了李唐。这个时候,原本同袍厮杀于战场,当然是一段悲剧。况且,秦琼,罗成,程咬金和徐茂公都受过二贤庄土财主单雄信的扶持。洛阳大败之后,尉迟恭阵前拿下了单雄信。而瓦岗寨投降

  • 单雄信为什么宁愿死都不投降 死前为什么只喝程咬金的酒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唐,单雄信

    单雄信为什么只喝酒,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对于古代的将领来说,跟对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选对了人,建功立业自然有自己的一份,最后还能受封,但是如果跟错了人,只能是成王败寇了。不过却有一条摆在单雄信面前的不一样的路,王世充败了,但是单雄信可以选择投降

  • 终其一生都在笼络人心的李世民,为何对单雄信如此冷酷无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单雄信

    李世民为何要处死单雄信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小说隋唐演义中,瓦岗军五哥单雄信,无疑是最讲义气的一位好汉,他出身草莽,善于使用马槊,一个万人难敌的好汉,然而他的命运却是最让人唏嘘。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兵围洛阳城,城中兵少粮少,人心涣散,王世充自知无力控制局面,主动

  • 正史和演义是有所不同的 李世民杀单雄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单雄信,李世民

    很多人都不了解单雄信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单雄信都是以一个猛将的形象存在。历史上的单雄信因为武艺高强,并且在瓦岗寨时统领过一支非常强大的骑兵,因此被当时的瓦岗之主李密称为“飞将”,而小说《隋唐演义》中的单雄信更是勇猛过人,凭着自己

  • 李世民擒住单雄信后为什么直接斩杀了他而不是劝降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单雄信,唐朝

    单雄信,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公元621年,对于大唐来言,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李世民一举干掉了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两大强悍的竞争对手。“隋失其鹿,群雄并逐”的格局,在这一年变成了唐朝的独执牛耳。隋末,农民起义风云四起,单雄信与同郡好友徐世绩投奔瓦岗军翟让;李密代翟让为瓦岗之主后

  • 李世民为何非要处死单雄信?背后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唐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李世民的故事。隋朝末年,天下难逃大乱定律,各地有雄心壮志之人纷纷自组山头,成立义军,互相争抢地盘。而李渊、李世民父子得天独厚,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最终给大唐盛世奠基。后来,李世民不念血浓于水的兄弟情义,先发制人杀自己的大哥,夺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