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才亡国的 李世民为什么和隋炀帝一样征讨高句丽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才亡国的 李世民为什么和隋炀帝一样征讨高句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893 更新时间:2024/2/16 8:20:21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恢弘时代,盛唐之名深入人心,而唐朝最让人熟悉的皇帝要数千古一帝太宗李世民了,这样一个靠着杀兄囚父登上皇位的皇帝,却是后世有名的明君,然而让人不明白的却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明君也要学隋炀帝一样征讨高句丽呢?

唐太宗李世民对隋朝的灭亡有感而发:“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新唐书》

(唐太宗李世民影视剧)

唐朝是在隋朝灭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李世民可以说是非常明白的隋朝当初灭亡,就是因为隋炀帝的三次征讨高句丽的失败,国内的民怨四起,叛乱不断,才让他们有机可趁,才有了唐朝的建立。李世民掌握权力之后,改变了许多隋朝当初的国策,但是为什么独独对于征讨高句丽这件事没有丝毫的动摇。他常常说要借鉴以往的历史经验,那么为什么明明是造成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李世民也要坚持下去呢?并且还作为国策传了下去,让后代继承人坚持施行?

我想这其中是有着各种原因的,不然李世民这样一个千古明君,体恤百姓的君主又怎么会无故发动战争的呢?至于究竟是因为什么?我想是有着多重原因的,接下来就让小编仔细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吧!

(太宗皇帝)

得位不正,急需民心

李世民的皇位可以说是非常残暴的得来的,在古代那个对于人的品格要求严格的地方,李世民可以说是做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典范,但是李世民却想要在后世的史书中,把他写的百姓拥戴,民心依附,所以李世民非常的勤于政务,爱惜百姓,但是毕竟自己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只是简单的体恤百姓,不饮酒作乐,他的得位过程仍然是他人生的黑点,于是他就想到了那些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失败而被拘留下的百姓。那些百姓都是原来战败的被俘虏的士卒,他们在高句丽做着奴隶,生活辛酸,如果唐朝能够把他们解救出来,那么李世民就在民间有了很大的宣传,这些人回到家乡之后一定会赞颂当今皇帝的仁德,连前朝遗民也尽力抢救,这对渴望得到百姓支持的李世民是个巨大的诱惑。

(隋炀帝剧照)

《资治通鉴》载:“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当初唐朝的使者去高句丽出使的时候,那些被当作奴隶的隋人望着使团痛苦,漫山遍野都是这些痛苦的人,由此可以想象这些别俘获的人数之多。

不仅如此,还有另外一层政治意味在那里。

纵使隋朝灭亡了,但隋朝的强大却深入人心,隋朝举国之力都没有征讨下来高句丽,如果自己把高句丽打下来了,那就意味着唐朝比隋朝强大,那么对于那些隋朝遗留下来的反贼之流就是一个巨大的震慑。

(隋炀帝征讨高句丽)

居安思危,扫除隐患

作为中国旁边的疆域小国,高句丽在实力弱小的时候一直对于中原朝俯首称臣,缴纳供奉,但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悄悄的发展了起来。隋炀帝当初是想要利用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来清除国内的隐患,于是大批将士纷纷在高句丽的战场上殒命,这本是隋炀帝的计划,但是因为自己的操之过急,讨伐高句丽没有成功,自己就亡国了。

(太宗皇帝征讨高句丽)

而高句丽呢,显然因为这几场战争变得有些骄傲自大了,本来是中原王朝的小弟,但是显然它想要摆脱这样的位置,想自己当老大。等到唐朝建立以后,高句丽扩充疆域,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于是,就将眼光打到了曾经的老大身上。

于是开始不停的骚扰边境,侵犯中原,虽然事情不大,但是显然这是对于中原的挑战。这个时候的高句丽很显然是想要和中原掰一掰手腕。而很显然,无论是隋炀帝,还是李世民,都认识到了这个逐渐发展起来的小国,竟然渐渐威胁着中原王朝的统治,作为千古一帝,李世民当然认识到了高句丽的威胁,于是,李世民也继续隋炀帝的事,坚持他的国策,征讨高句丽。

(太宗皇帝李世民影视形象)

稳定外交,一雪前耻

唐朝作为从隋朝继承下来的朝代,隋朝的征讨高句丽失败,使这些国家对于中原帝国的战斗力有着怀疑。而唐朝刚刚建立,它的强大对于那些原来臣服于隋朝的外国来说是模糊的,尽管这些藩国依旧俯首称臣,但是也有几个类似于高句丽这样的小国蠢蠢欲动,妄图挑战中原帝国的地位。正是认识到了这种情况,再加上李世民的渴望建立功勋,于是他迫切的需要经历一场战争来向百姓确定自己的能力,于是正是在出于稳定外交的情况下,为了打消那些属国的窥伺之心,李世民选择了对高句丽的征战。

(薛仁贵影视剧形象)

同样的,在中国的文化中,一直有一句话在流传,那就是“薪火相传”,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基业,那么就没有理由的,它也需要继承隋朝没有完成的事情,无论对不对,它都要继续,这就是“传承”。而且隋炀帝的举国之力征讨高句丽,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的失败,都注定了这是中原王朝的耻辱,这无关哪个朝代,而是为了一雪前耻。

太宗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资治通鉴》

唐高宗影视剧形象

就是因为综合了这么多的原因,唐太宗才选择了征讨高句丽并且把它定为了国策,这场征讨高句丽的战斗持续了两个皇朝,几位皇帝,终于把高句丽纳入了版图,却因为一切原因被分裂了出去,不得不让人伤心叹息!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

《新唐书》

《隋书》

标签: 李世民高句丽

更多文章

  • 隋炀帝为什么要设立科举制度 这里面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朝,科举

    对隋朝科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588年,取代北周自立的隋文帝杨坚,派儿子杨广领军50万大举进攻陈朝,用武力结束了中国南北分裂的局面。江山坐稳后,杨坚开始将精力转移到巩固自己统治管理中。古代科举考试人物雕塑隋文帝并没有像秦始皇那样大兴土木,他的特别之处在

  •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仅仅是为了下扬州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大运河

    对隋炀帝开运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动用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

  • 无恶不作的隋炀帝,为何说他是历史贡献最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朝,杨广

    隋炀帝一个人做了几代人的事情,开大运河、开科举,算千古一帝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杨坚和独孤伽罗一共生了10个仔,5男5女,果真是十全十美。杨广在里面排行老二,所以一般都叫他杨老二。杨老二和媳妇儿萧丫头通过欺骗的手段,博得了独孤伽罗的欢心。独孤伽罗枕边风一吹,杨坚马不停蹄地就

  • 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没有拿下的高句丽 李治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治,高句丽

    对李治攻打高句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高宗李治是第三任皇帝,在李渊、李世民死后接过了大唐王朝这个担子,他这一生争议很大,被后人称为唐朝最软弱的皇帝,实际上李治一开始也没得到李世民喜欢,是没资格当上皇帝的,直到太子李承乾造反,才有了李治的出头之日,不过这家伙

  •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隋炀帝,是如何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隋炀帝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见过很多上一代君王创造的太平盛世,下一代继续将其发扬光大的先例。比如汉惠帝继承汉高祖刘邦时的“萧规曹随”,后来的文景之治、永徽之治、仁宣之治都是很好的典范。但有的人却偏偏喜欢作,最终不光让自己身败名裂不说

  • 隋炀帝出巡河西,有什么历史意义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杨广,隋朝

    历史上唯一巡幸河西的中原王朝皇帝是谁?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如果说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最爱出巡,大隋皇帝杨广绝对是最有名气的一个,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巡幸河西的中原王朝皇帝,隋炀帝出巡河西,比康熙、乾隆下江南更壮观,更有历史意义。一、隋炀帝的《临渭源》公元609

  • 隋炀帝御驾亲征高句丽,三个月为何连一座城池都没攻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高句丽,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隋炀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皇帝,但是在历史上风评不是很好,比如说有人说他在位之后就打死修建宫殿,进行选美,消耗了大量的国力,最终才导致了隋朝的破灭。但是大隋当时国库充盈,虽然杨广浪费了一部分不过说伤及根本却还远远

  • 弑杀隋炀帝霸占萧皇后,宇文化及最后死得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宇文化及,隋朝

    在历史长河中,宇文化及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这个隋朝第一奸臣,就是臭名昭著的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原本不是姓宇文,他原姓破野头,祖上是鲜卑人,因为祖上侍奉鲜卑人宇文部落首领有功,被宇文部落首领赐姓宇文,所以他跟北周皇族宇文家族是没有亲缘关系的。隋文帝

  • 在国家危难之际,隋炀帝南下江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隋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隋炀帝作为历史上最能折腾的皇帝之一,在国家内部处处爆发起义的情况下,他选择了逃避。当时隋炀帝力排众议,放弃了长安与洛阳,选择南下到了江都,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死在这里。隋炀帝的南下,也给江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数的

  • 隋炀帝弑父篡位的事情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杨坚

    对隋炀帝弑父的事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两任皇帝交替之时,总会有腥风血雨的事情发生,这也让许多皇帝的死带有了神秘色彩,隋文帝杨坚也不例外。他的死无非是两种说法,一是自然死亡,二是非自然死亡。非自然死亡《隋书》中说杨坚刚到仁寿宫就发病了,此前术士章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