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因遗惠后世的'大手笔'落下了千古骂名?

隋炀帝因遗惠后世的'大手笔'落下了千古骂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10 更新时间:2024/1/1 23:10:51

中国历史上的昏君,其实不见得个个都是昏庸之辈。乐不思蜀的阿斗和“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毕竟是少数;其他即使如成天和嫔妃玩做买卖游戏的南朝东昏侯、整日只知道做木匠活的明熹宗,其实也就是心思没放到大事上去而已,要论智商,恐怕也未必很差。他们中间的某些人,恰恰是因为太聪明了,结果倒成了昏君,而且是比上面提到的诸公更有知名度的大个昏君,这个人就是隋炀帝杨广

网络配图

杨广之聪明多才,恐怕放到中国历史上所有明君行列中也不会逊色。他自己也认为,就算是跟士大夫们比才学,他也应该做皇帝的。话虽有点浮夸,但此公才学确实有,还在当皇子的时候,就跟士大夫诗赋唱和。从流传下来的诗作来看,多少有点意思,至少不像现在名气很大的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那么俗气。《隋书》上说他“好学,善属,深沉严重,朝野属望”,应当说有点道理。杨广文才不错,武功也有那么点,隋平南陈,他是行军元帅,北却突厥,他还是出征的主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至少没有给将士们添乱。即使是痛贬他的史家,也不得不承认他“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可是,造化就是这样弄人,被聪明所误的人,在聪明人中十有八九,炀帝杨广就是一个典型。

如果不聪明而且多才,恐怕杨广不会有那么多的大手笔的动作,后来让唐朝占了那么多年便宜。独享制度之利的制度创制,多半出于这个被后人骂为“炀”的皇帝,特别著名的是科举制度。正是这个制度,让中国的帝制有了世界上最完备和发达的官僚结构,被后世史学家许倬云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原色之一,让法国著名的史学家布罗代尔惊叹,怎么中国那么原始的帝制,却有了一个现代化的官僚制相伴。当然,调动几百万民工修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以及兴百万大军屡次征伐辽东,也是他的大手笔。只是这样的大手笔,最终让他丢掉了江山社稷。

网络配图

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像他那样,做了如此多的遗惠后世的大动作,却因此身死名裂的。不仅科举制让后来的皇帝把天下英雄尽数纳入彀中,而且大运河也让后来的朝尽享漕运之利,然而他得到的只有千古的骂名。毋庸讳言,在当时,这些大手笔的施展对于社会生活的破坏是灾难性的。中国虽然有着发达的商业,但却从来没有形成过统一的市场,发展出成型的商业社会,国家也没有对应的制度和税收策略;中国也不完全是一个内陆国家,但海洋经济由于受到商业发展的限制,更是进不了国家战略的视线。

所以,历代王朝都只能以小农经济作为立国的基础,而小农经济是经不起国家大手笔动作的。修建东都和大运河,成百万人耽误农时,消耗储备,一已为甚,何况再乎?农业民族,从本质上讲是不宜扩张的,对外战争,最高的限度是防卫性的。以秦始皇这样的雄才大略,挟灭六国之势,击走匈奴之后尚且得修长城,可见进攻态势之不可取。百万兵上阵远征,百万人沿途馈粮,幸而战胜,尚且难以预后,何况战败!说到底,中国不是一个商业国度,可以方便地集中资源,也需要靠武力维持商路的畅通;中国也不是一个海洋国家,无视海洋的运输之利,也想不到出海谋取更多的资源。在自己限定的框架里,只能量体裁衣,量入为出,否则就要出大麻烦。

网络配图

当然,在史家眼里,这个亡国之君跟他的同类一样,有着雪崩式的道德败坏的经历,矫情做假、荒淫无耻、挥霍无度、任用奸佞,等等。野史小说更是把杨广说得像恶魔一般:弑父杀兄,淫母奸嫂,杀人取乐,甚至还近乎色情地描写他坐着羊车在众多宫姬住处之间游走,为了能得到他的临幸,宫姬们竞相在门口堆满羊爱吃的食物。尽管后者荒诞得有点像后现代先锋派小说,但实际上两者都是暗示隋朝二世而亡的原因,就在于隋炀帝的品质和道德的败坏。事实上,隋炀帝的奢费并没有耗尽国家的储备,而使隋朝从仓储之粮满赢,到饿殍满眼的转换,恰是因为他动机看起来还不算坏的大手笔。

标签: 隋炀帝

更多文章

  • 揭秘:隋炀帝三下扬州的历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炀帝

    导读:有关隋炀帝三下扬州,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隋炀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扬州做什么?众说纷纭,最多的说法是:隋炀帝去看琼花。不错,在扬州,隋炀帝与琼花总是被紧紧联系在一起。关于隋炀帝和琼花的故事,都出自明清以后的小说中,其中最有影响的有《隋炀帝艳史》《隋唐演义》《说唐》等。小说关于隋炀帝看琼花的

  • 隋炀帝杨广开大运河 竟不是为了游山玩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炀帝杨广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齐名,是中国古代两项最伟大的工程,举世闻名。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 1794公里。公元 605年(大业元年),刚登基不久的杨广,就开始兴修水利工程。先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

  • 隋炀帝在位14年:为什么一直遭受后人批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封建王朝494位皇帝中的一位,这些皇帝有些在位时间长,有些在位时间短,从杨广是隋朝皇帝的这一历史来看,他应该是属于在位时间比较短的皇帝,因为隋朝在中国只“存活”了三十多年,那么这些年里杨广执政的时间段是多长呢,他在位了多少年,又是怎么死的呢?网络配图隋炀帝杨广在位多少年隋炀帝杨广,生

  • 隋炀帝杨广明明是“千古圣君” 为什么总被抹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唐时谥炀皇帝,其孙皇泰帝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夏主窦建德谥闵皇帝。即位之后,他对于国政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颇有建树。但是,他却是历史上妇孺皆知的荒淫之君

  • ​隋炀帝​:从千古一帝到最败家的富二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炀帝

    杨广是如何从一个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迅速跌落神坛成为名副其实的败家富二代。首先要亮明我们的观点,杨广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暴君,更多程度是被理想冲昏头脑,在顺境中过于激进,在逆境中缺乏担当的公子哥而已!一、靠军功,公元589年,在隋帝国最重要的一次战争——为统一南方而进行的平陈战争中,年仅二十岁的杨广

  •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为何被骂千古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炀帝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最大的政绩莫过于创造了一个贞观盛世;而隋炀帝杨广却鲜有政绩,只知道他为了自己的旅游发动全国民工开完了一条直通扬州的大运河。于是,唐太宗成为了千古明君,而隋炀帝却成为了千古昏君。其实,我看,唐太宗的贞观盛世不过是一时的繁荣,而隋炀帝的大运河却可以千秋万代享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唐太

  • 隋炀帝干的每件大事都是正确的 怎么就亡国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炀帝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二世而亡的大一统王朝,一个是秦朝,一个是隋朝,这两个朝代虽然短暂,却在中国历史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秦朝与隋朝在历史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秦二世与隋二世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玩出了帝国的下限,一个玩出了帝国的上限,最终却都将父亲建立的帝国玩的灰飞烟灭!网络配图隋炀帝这个皇帝,在历史上

  • 隋炀帝身边第一基友是谁?最脏的活都是他干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隋炀帝

    隋朝大名臣杨素在被杨广高高地供起来后,对人世已生无可恋,临死前拒绝吃药,并且说自己还要活着干什么,最终“坦然”赴死。杨素是杨广登上帝位的得力助手之一,无论是废黜太子杨勇,还是在平定杨谅造反的事上,他都兢兢业业,全心全意,死前说的那句话,总让人感觉到其中的无奈与伤心。无独有偶,曾经杨广最亲信的张衡,在

  • 遗臭万年的无道昏君:隋炀帝荒淫无道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隋炀帝

    隋朝二世二灭,它是继秦朝之后第二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隋朝的二世主杨广,此人荒淫无道是出了名的,不过在他荒淫享乐时却无心做了件造福万世的事情。那就是修建京杭大运河,但功不抵过,他仍是后世口诛笔伐的无德昏君。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这位遗臭万年的无道昏君。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正月初一,新年的

  • 隋炀帝亡国并非不理朝政,而是太过勤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隋炀帝

    萧瑀(575年-648年)、字时文,后梁帝王之冑,高祖父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祖父萧詧,是后梁宣帝,父亲名岿,是后梁明帝。萧瑀九岁,他的姐姐(即后来的萧皇后)嫁给隋文帝次子杨广为妃,他也跟随姐姐到了长安。因为与杨广经常可以见面,二人感情始终很好,等到萧瑀长大成人,隋炀帝便任命他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