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范雎最终是否被秦昭王废弃?为什么会这样?

范雎最终是否被秦昭王废弃?为什么会这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97 更新时间:2023/12/6 4:38:23

范雎,字叔,战国时期魏国人,是一个超级厉害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先后在魏国和秦国出仕,最终在秦国获得了秦国丞相一职,成为了秦国的一代名相。范雎最出名的是他的聪明的头脑和精明的权谋,他为秦昭做的最顺心的一件事情,便是解除了秦国四贵的权力,将王权集中在秦昭王手中。后来,范雎举荐白起,还用了反间计,使得白起在前线大败赵军。不过,即使范雎有这样大的功劳,最后还是被秦昭王给抛弃了,这是为什么呢?

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产生的那一刻起,君臣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很微妙的,有的臣子辅佐了君王成就了大业,被君王奉为座上宾,从此好好招待;有的臣子也是当朝的功臣,却因为权力过大,威胁了王权,以至于被君王卸任或者找个罪名杀掉,又或者是被逼着离开朝廷。君和臣就是这样,在一定时期,他们是互相共存共生的关系,但是外部环境一旦发生改变,他们的关系就会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为人臣子,当然只做忠君之事,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忠”,他们往往会被各种权力和财富所诱惑,以至于做出了背叛君王的事情。范雎从魏国逃到秦国,他是魏国的罪人,这样的身份很尴尬的,好在他有王佐之才,又有贵人相助,最终还是得到了秦昭王的器重。

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中的比较特别的国家,他们原本只是一个小国,可是秦人却十分勇猛,屡屡打退了西部戎族的进犯,保护了东方各国,保卫了周王室。可是,西周后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愈演愈烈,许多小国在世界上就此消失,被并入了其他大国,涌入了历史的滚滚洪流中。秦国奋发图强,从一个小国、弱国成长为一个泱泱大国,实力竟也可以和强国魏、赵、齐抗衡,成为和他们并列的存在。

范雎来到秦国,了解到秦国外戚当权,秦昭王受外戚制约,不喜外戚。于是他提出了要赶走外戚,让王权回归于王的手中的号召。同时,范雎也提出了秦国如今的外交政策,应该是远交近攻,灭韩魏而盟赵、齐。但是,魏冉却认为应该避开距离秦国较近的韩国和魏国,而去攻打齐国。齐国之前屡次三番来进犯秦国,屡屡陷秦国于险境,魏冉经历了那几年危机,对齐国的仇恨很深。现如今,经过五国攻齐之后,齐国国力大不如前,其实力已经无法和秦国相比。秦国若是想要灭掉二流国家齐国,那是非容易的。反之,如果秦国攻打韩国和魏国,那么和秦国实力差不多的赵国必然不会袖手旁观,因为韩赵魏乃是一体,利益相关,赵国绝对不会看着秦国攻占了魏韩的土地强大起来的。

魏冉是秦国老将,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谋略都很出色,将他说成是秦国的顶梁柱也不为过,因为他每次出手都挽救了秦国的命运。魏冉的这些想法也是朝中很多大臣的想法,按照范雎这种想法,赵国和秦国必然交恶,到时候,韩国、魏国和赵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秦国就危险了。

赵国不除,秦国始终是危险的。这时候,范雎提出了一条对付赵国的办法,那就是和魏国结盟。范雎的想法是好的,他认为和魏国结盟以后,秦国和赵国打起来以后,魏国就可以为秦国提供充足的粮草,秦军无后顾之忧,一定能大败赵国。从之后的长平之战也可以看出,秦国和赵国的实力其实是相当的,但是秦国的策略更好,所以秦国最终取得了胜利。范雎认为,秦国和魏国结盟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秦国的太子质于魏。

范雎的想法很好,这也是能让魏国放心的一个好办法。可是赵王为了破坏秦魏联盟,派人杀掉了质于魏的秦太子。秦昭王痛失爱子,又发现了范雎举荐的郑安平投降于赵国,王稽因为通敌之罪被诛,他开始怀疑范雎的忠心,远离了范雎。范雎无奈只能卸任,回到封地,不久就病死了。他很厉害,但是他没有想到赵国竟然如此大胆杀了秦太子,这是他犯的最大的错误。

标签: 范雎

更多文章

  • 范雎助秦灭六国 秦国大功臣范雎竟是魏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范雎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还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国从楚国和魏国却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时候,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音ráng)侯魏冉手里。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齐国。正在这时候,秦昭襄王接到一封信,落名叫张禄,说有要紧的事求见。张禄原是魏国人,原名叫范雎(雎音jū,一作

  • 历史上的范雎是是被秦王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秦王

    范雎怎么死的历史上的功臣,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或者被当代的帝王忌惮而杀害,或者失去“先帝”的庇护,被新主子除掉。战国时期的商鞅、吴起等人为各自的国家殚精竭虑,最后却没能得到好下场。秦国的宰相范雎,凭借一张伶牙利嘴,利用”合纵连横“之术,为秦国的霸业奠定了基础。网络配图范雎(?-前255年),字叔,魏

  • 范雎的故事有哪些? 范雎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范雎

    睚眦必报的范雎带着在魏国受到的屈辱,远走他乡在秦国蛰伏两年后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惩罚性地对当日欺辱自己的魏齐和须贾实施 报复,由此落下了他心胸狭窄的铁证,可谁又知道一路走来他的艰辛?从小家境贫寒的范雎,志存高远,苦于无处施展他的才华。早年间凭借自己的辩才游走在各个诸侯国之家,最后做了魏国中大夫须贾门

  • 范雎是谁 范雎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范雎

    范雎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怎么看都觉得范雎肯定是个很小心眼的人,由此被后世人判定范雎肯定 是个心胸狭小的人,这样的评价未免对范雎太不公平了,其实范雎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作为秦国的宰相,对秦国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司马迁在《史记》里说:“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

  • 范雎的远交近攻是什么计策 范雎对秦国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范雎

    范雎是秦国的宰相,胸存大志,文韬武略。在众人的眼中他是睚眦必报的小人,或许他侮辱须贾逼迫魏齐自尽的报复手段太不道德,但 不妨碍他同时作为君子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只有了解过他一生遭遇的人,才能够看清范雎是个什么样的人。范雎其人,未必是小人也未 必不是君子。范雎,字叔,他的生年不详,只知道他家贫不能自给,

  • 范雎说秦王是怎么回事 范雎之死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

    睚眦必报的范雎带着在魏国受到的屈辱,远走他乡在秦国蛰伏两年后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惩罚性地对当日欺辱自己的魏齐和须贾实施 报复,由此落下了他心胸狭窄的铁证,可谁又知道一路走来他的艰辛?从小家境贫寒的范雎,志存高远,苦于无处施展他的才华。早年间凭借自己的辩才游走在各个诸侯国之家,最后做了魏国中大夫须贾门

  • 范雎是谁?范雎是怎样的人?范雎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范雎,春秋战国,秦国

    范雎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怎么看都觉得范雎肯定是个很小心眼的人,由此被后世人判定范雎肯定 是个心胸狭小的人,这样的评价未免对范雎太不公平了,其实范雎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作为秦国的宰相,对秦国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司马迁在《史记》里说:“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

  • 范雎对秦国有何贡献?范雎的“远交近攻”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范雎,春秋战国,秦国

    范雎是秦国的宰相,胸存大志,文韬武略。在众人的眼中他是睚眦必报的小人,或许他侮辱须贾逼迫魏齐自尽的报复手段太不道德,但 不妨碍他同时作为君子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只有了解过他一生遭遇的人,才能够看清范雎是个什么样的人。范雎其人,未必是小人也未 必不是君子。范雎,字叔,他的生年不详,只知道他家贫不能自给,

  • 为何说范雎是个有仇必报的人?范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范雎,春秋战国

    睚眦必报的范雎带着在魏国受到的屈辱,远走他乡在秦国蛰伏两年后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惩罚性地对当日欺辱自己的魏齐和须贾实施 报复,由此落下了他心胸狭窄的铁证,可谁又知道一路走来他的艰辛?从小家境贫寒的范雎,志存高远,苦于无处施展他的才华。早年间凭借自己的辩才游走在各个诸侯国之家,最后做了魏国中大夫须贾门

  • 范雎有何缺点?最终范雎得到了什么样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白起,秦国名将,范雎,长平之战

    秦昭王时期的宰相范雎是一个才妙绝伦的人,他学富五车,胆识过人,经常替秦王出使东方各国。在范雎的游说之下,东方六国的合纵策略被瓦解,秦国国力日益增强。范雎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名相,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低。不过,范雎为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妒忌。身为宰相却对有功之人妒忌,这并非什么好事。据说,秦国名将白起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