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昭襄王的爱臣范雎简介 范雎说秦王的典故

秦昭襄王的爱臣范雎简介 范雎说秦王的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46 更新时间:2024/1/2 7:05:50

范雎生平

范雎成为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后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

公元前271年,范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随出使魏国的王稽入秦。

范雎见秦昭襄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被拜为客卿。

公元前266年,范雎为相。秦昭襄王听取范雎的提议,废除了大秦宣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

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

长平之战后,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借秦昭襄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此后秦军遭诸侯援军所破,郑安平降赵。

公元前255年,范雎举荐的王稽因通敌之罪被诛,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宠信,辞归封地。

公元前255年,范雎病死。

范雎说秦王典故

范雎来到秦国,秦昭王在宫庭里迎接,秦王对范睢说:“我很久以来,就该亲自来领受您的教导,正碰上要急于处理义渠国的事务,而我每天又要亲自给太后问安;现在义渠的事已经处理完毕,我这才能够亲自领受您的教导了。我深深感到自己愚蠢糊涂。”于是秦王以正式的宾主礼仪接待了范睢,范睢也表示谦让。

这一天接见范雎,看到那场面的人无不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秦王屏退左右的人,宫中没有别人了,秦王跪着请求说:“先生拿什么来赐教寡人?”范雎说:“对,对。”过了一会儿,秦王再次请求,范雎说:“对,对。”像这样有三次了。

秦王长跪着说:“先生不肯赐教寡人吗?”

范雎表示歉意说:“不是臣子敢这样啊。臣子听说当初吕尚遇到文王的时候,身分只是个渔父,在渭水北岸垂钓罢了。

像这种情况,关系可说是生疏的。结果一谈就任他做太师,请他同车一起回去,这是他们交谈得深啊。

所以文王果真得到吕尚为他建立的功勋,终于据有天下而自身成了帝王。假如文王因为跟吕望生疏而不跟他深谈,这样周就没有天子的德行,文王、武王也就不能成为王了。

现在臣子是个客处他乡的人,与大王关系疏远,而所想要面陈的,又都是纠正国君偏差错失的事。处在人家骨肉之间,臣子愿意献上一片浅陋的忠诚,却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所以大王连问三次而不回答,就是这个原因。

臣子并非有什么害怕而不敢说,即使知道今天说在前面,明天受死刑在后面,然而臣子也不敢害怕。大王真能实行臣子的话,死不足成为臣子的祸殃,流亡不足成为臣子的忧虑,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装作发狂,不足成为臣子的耻辱。

五帝这样的圣人要死,三王这样的仁人要死,五伯这样的贤人要死,乌获这样的力士要死,孟奔、夏育这样的勇士要死。

死,是人无法逃避的。处在难免一死的形势下,可以对秦国稍为有些益处,这就是臣子最大的希望了,臣子还担心什么呢?

伍子胥藏在袋子里混出昭关,夜间赶路,白天隐蔽,到了蔆水,没东西可吃,坐着走,爬着行,在吴市讨饭,最后振兴了吴国,吴王阖庐成为霸主。

假如臣子进献谋略能像伍子胥那样,就是把我禁闭起来,终身不再见大王,只要臣子的主张实行了,臣子忧虑什么呢?

箕子、接舆他们,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装作发狂,可是对殷朝、楚国并无好处。假如臣子可以跟箕子、接舆有相同的行为,浑身涂漆能对我认为贤明的君主有所帮助,这就是臣子最大的荣耀了,臣子又有什么耻辱呢?

臣子所怕的,只怕臣子死了以后,天下人看到臣子尽了忠而身体倒下,从此锁住了嘴,裹住了脚,没有人再愿到秦国来罢了。

大王上怕太后的严厉,下受奸臣的伪装迷惑,居住在深宫之中,离不开辅臣的手,终身受到蒙蔽,没法洞察奸佞,大则王室覆灭,小则自身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这才是臣子所怕的!至于那些被困受辱的事,死刑流亡的祸殃,臣子不敢害怕。臣子死了而秦国能够治理好,比活着更有意义。”

秦王直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秦国远离中原,僻处西方,寡人又笨拙而不贤明,先生竟能光临此地,这是上天要寡人来烦劳先生,从而使先王的宗庙得以保存啊。

寡人能够受到先生的教诲,这是上天赐恩于先王而不抛弃他的儿子啊。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事不论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全都教导寡人,不要怀疑寡人啊。”范雎向秦王拜了两拜,秦王也向范雎拜了两拜。

标签: 秦昭襄王范雎秦国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范雎隐忍成为秦国相:先秦时期最完美的一场复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范雎,秦国,复仇,

    范雎(?-前255年),字叔,战国魏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

  • 范雎简介 历史上秦国丞相范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国丞相,秦国,范雎

    导读:范雎(?-前255年),也叫范且(通假字,古时“且”通“雎”)《史记》中是“雎ju”字,有书为“睢 sui”字,评书家多读此音,字叔。中国战国时魏国人,秦昭王宰相。范雎早年家境贫寒,后出使齐国为魏中大夫须贾所诬,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范雎是魏国公族支庶子弟,善辩,本欲求官于魏王,但因家贫无资可通

  • 揭秘:郑袖是什么人?郑袖为何要加害于屈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郑袖,屈原,楚怀王

    有传说道,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宠妃郑袖,曾与大才子屈原有过一段深情的爱恋。有的说是郑袖迷恋屈原不得,于是因爱生恨,勾结靳尚设下阴谋诡计陷害屈原,致使其被发配边疆。屈原才因此郁郁不得志,写下众多千古名篇。也有说郑袖、屈原二人是真心相爱的,但是后来被楚王发现了,所以屈原被逐出皇城。屈原自杀也是伪造的,其实是

  • 屈原为什么要跳江?后来人们又是怎样纪念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屈原,春秋战国,楚国

    屈原,芈[mǐ]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名平,字原,生卒年未见正史记载,史学界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死于前283年—前269年),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

  • 屈原事怎样过完自己一生的?屈原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屈原,春秋战国,楚国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着名诗

  • 屈原为什么要要跳江?是因为不得楚怀王重视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屈原,春秋战国,楚怀王,楚国

    楚国的大夫屈原屡次三番劝楚怀王联合齐国共同抗秦,可是楚怀王专听接受秦国张仪贿(huì)赂(lù)过的靳尚和公子兰这一伙人的话,受秦王的骗,到秦国去,被扣押在咸阳,公元前296年死在秦国。太子横立为国君,就是楚顷襄王。他反倒重用靳尚、公子兰这批一味向秦国迁就让步、割地求和的人。屈原担心楚国要亡在这批人

  • 屈原给后人留下哪些名言警句?屈原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屈原,春秋战国

    1、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九章·桔颂》2、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扛》3、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九章·涉江》4、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5、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6、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

  • 宋玉和屈原都是楚国有名的才子:两人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玉,屈原,楚辞,四大美男

    宋玉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也是一个著名的才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当时有名的文人,在楚辞的创作上别出心裁,是继屈原之后的有一大有名的辞赋家,虽然在成就上不能和屈原相比,但是作为屈原文学艺术的继承人,在楚辞汉赋的传承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宋玉,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是古代有名的四

  • 史记中贾谊与屈原同传 其幽情隐于《吊屈原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史记,贾谊,屈原,

    西汉是单凭军事斗争建立起来的王朝,很多问题都是首次遭遇。汉代对功臣采取分封的手段进行肯定,当初跟随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功臣有一百四十三人被封为侯,史书记载清楚,在举行封爵之礼的时候,还有相应的誓言,即“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跟随刘邦平定天下的功臣们,除了张良一心要退隐之外,几乎都成

  • 端午节吃粽子为纪念屈原 腊八节喝腊八粥又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腊八粥,腊八节,端午节,屈原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腊月里的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杂粮做成“腊八粥”。有的农民还要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谷之神。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有的地区人们陈设香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