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范雎为什么进谗杀白起?范雎又是怎么死的?

范雎为什么进谗杀白起?范雎又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25 更新时间:2023/12/20 19:50:51

秦昭王时期的宰相范雎是一个才妙绝伦的人,他学富五车,胆识过人,经常替秦王出使东方各国。在范雎的游说之下,东方六国的合纵策略被瓦解,秦国国力日益增强。范雎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名相,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低。不过,范雎为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妒忌。

网络配图

身为宰相却对有功之人妒忌,这并非什么好事。据说,秦国名将白起就死于范雎的妒忌。那么,范雎与白起究竟是什么关系,范雎是怎么杀掉白起的呢?

范雎本是魏国人,因为秦昭王很赏识他的才能,所以封他为宰相。范雎当上宰相之后,也确实靠着一张利嘴为秦国立下不少功劳。白起是秦国人,武将出身,擅长攻坚战,后世对他的军事评价很高,是战国四位著名将领之一。所以,范雎与白起的关系,就是文臣与武将的关系。他们二人关系可以比对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但是,廉颇和蔺相如的“将相和”被传为历史佳话,范雎与白起的关系就没那么“喜剧”来了。

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大败赵括,并杀死赵国几十万降兵,令东方六国失去抵抗的意志。韩赵两国对白起十分忌惮,便派人重金贿赂范雎,并对范雎说:“秦国一旦统一,秦王必定称帝,到时白起位列三公,难道您甘心屈居他之下吗?”于是,范雎劝秦王命白起收兵,白起听说此事,从此与范雎有了嫌隙。不久,秦王下令让白起再次领兵攻赵,白起不从,认为最佳的进攻时机已过。秦王认定白起抗旨,再三命令白起出征,白起只好带病上路。但是,范雎对秦王进言说,白起目无君上,有谋反之意。于是,秦王就赐了一把宝剑,命令白起自杀。就这样,一代名将归于尘土。白起死得冤枉,秦人为他建祠,而范雎却因此背上了一个馋杀功臣的污名。可见,公道自在人心。

范雎进谗杀白起

自古以来,越是优秀的人才,就越会被“躲在角落里”的阴暗小人盯上,然后,他们会想尽办法弄死你。也许,你和他并无交集,但是,小人终究是小人,他们就会借他人之手毁灭掉你,这虽然是比较悲催的,但是谁让你优秀呢!

白起便是这样,因为白起足够优秀,因为白起,功劳足够高。所以,白起就被奸诈小人盯上,于是便有了——范雎进谗杀白起。

网络配图

白起是“战国四将”之首(其余三人是李牧、王翦、廉颇),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的又一个无人能及的统帅、将领。白起,善于用兵,为秦昭王办事,在秦国统一六国的事情上立下过不世之功。白起一生征战沙场三十七年,打下的战役无数多长,并且,没有异常败仗。最经典的战役,也是在后世争议最大的战役便是白起参与指挥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人马,使赵国一病不起;另外,白起还攻克了楚国都城,挖掘楚国先王的坟墓,使其他敌对国家闻风丧胆。

可以说,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是统一六国的最强候选者,因为秦国,文有范睢、武有白起,可谓是天下无敌。然而,坏就坏在这个范睢,他身为相国但是却极度嫉妒白起,并且总是在秦王面前说白起的坏话,导致白起与秦王的误会越来越深,最后,因为白起的不配合,秦王就刺死了白起,使白起自杀。秦国也因为白起的死,推迟了统一六国的时间。

范雎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功臣,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或者被当代的帝王忌惮而杀害,或者失去“先帝”的庇护,被新主子除掉。战国时期的商鞅、吴起等人为各自的国家殚精竭虑,最后却没能得到好下场。秦国的宰相范雎,凭借一张伶牙利嘴,利用”合纵连横“之术,为秦国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那么,范雎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被秦王杀死的呢?

众所周知,范雎虽然是魏国人,但是深受秦昭王的信任,不但拜为宰相,还经常赏赐给金银珠宝。但是,范雎这个人性格很有特点,他睚眦必报。有恩报恩,有仇则报仇。对于曾经对不起他的人,他是一个也不会放过,而对于曾经在他落难时相助过的人,他又不吝惜财物回报。

网络配图

当初,范雎从魏国逃到秦国时,得到了郑安平和王稽的帮助,为相后便分别举荐为秦国大将和太守。但是,这两个人却不争气,后来都犯了大罪。秦昭王虽然没有责备范雎,但是对范雎难免心生芥蒂,而范雎此时也很内疚。正巧这时候,一个叫蔡泽的人找到范雎,对他说,自古月满则亏,您现在正是鼎盛时期,这时候不功成身退,更待何时呢?范雎觉得有理,加上之前的事的影响,便辞去了宰相之职,交出了相印。秦昭王挽留未果,只好由着他去了。范雎辞官后,不久就病死了。

所以,范雎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被秦王杀死的,显然就有了答案。范雎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合纵连横”策略依旧发挥着作用,几十年以后,秦国灭六国,终于一统天下。

标签: 范雎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的战神白起:他与范雎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

    白起,作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将军,为秦昭王征战无数,讨伐六国,使六国人民闻风丧胆;作为统帅将领,他善于用兵,一生征战三十七年,并且毫无败绩。这不仅仅是用“出色”就能形容的了的,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神。白起是秦武公的嗣子公子白的后人,从小家里长辈就希望白起长大像武器一样,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统帅、将领。长大

  • 秦昭襄王嬴稷为什么要拜范雎为客卿治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昭襄王嬴稷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他又被称作为秦昭王。在秦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名字永远被历史所铭记,他为秦所做的贡献,为中国的发展做的贡献都是举足轻重的。秦昭襄王姓嬴,属于赵氏,明为则,又名为稷,稷的本意是百谷之长,又有社稷江山的意味。因此历代的君王把为稷奉为谷神,可

  • 范雎最终是否被秦昭王废弃?为什么会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范雎

    范雎,字叔,战国时期魏国人,是一个超级厉害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先后在魏国和秦国出仕,最终在秦国获得了秦国丞相一职,成为了秦国的一代名相。范雎最出名的是他的聪明的头脑和精明的权谋,他为秦昭王做的最顺心的一件事情,便是解除了秦国四贵的权力,将王权集中在秦昭王手中。后来,范雎举荐白起,还用了反间计,使得白

  • 范雎助秦灭六国 秦国大功臣范雎竟是魏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范雎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还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国从楚国和魏国却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时候,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音ráng)侯魏冉手里。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齐国。正在这时候,秦昭襄王接到一封信,落名叫张禄,说有要紧的事求见。张禄原是魏国人,原名叫范雎(雎音jū,一作

  • 历史上的范雎是是被秦王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秦王

    范雎怎么死的历史上的功臣,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或者被当代的帝王忌惮而杀害,或者失去“先帝”的庇护,被新主子除掉。战国时期的商鞅、吴起等人为各自的国家殚精竭虑,最后却没能得到好下场。秦国的宰相范雎,凭借一张伶牙利嘴,利用”合纵连横“之术,为秦国的霸业奠定了基础。网络配图范雎(?-前255年),字叔,魏

  • 范雎的故事有哪些? 范雎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范雎

    睚眦必报的范雎带着在魏国受到的屈辱,远走他乡在秦国蛰伏两年后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惩罚性地对当日欺辱自己的魏齐和须贾实施 报复,由此落下了他心胸狭窄的铁证,可谁又知道一路走来他的艰辛?从小家境贫寒的范雎,志存高远,苦于无处施展他的才华。早年间凭借自己的辩才游走在各个诸侯国之家,最后做了魏国中大夫须贾门

  • 范雎是谁 范雎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范雎

    范雎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怎么看都觉得范雎肯定是个很小心眼的人,由此被后世人判定范雎肯定 是个心胸狭小的人,这样的评价未免对范雎太不公平了,其实范雎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作为秦国的宰相,对秦国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司马迁在《史记》里说:“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

  • 范雎的远交近攻是什么计策 范雎对秦国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范雎

    范雎是秦国的宰相,胸存大志,文韬武略。在众人的眼中他是睚眦必报的小人,或许他侮辱须贾逼迫魏齐自尽的报复手段太不道德,但 不妨碍他同时作为君子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只有了解过他一生遭遇的人,才能够看清范雎是个什么样的人。范雎其人,未必是小人也未 必不是君子。范雎,字叔,他的生年不详,只知道他家贫不能自给,

  • 范雎说秦王是怎么回事 范雎之死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

    睚眦必报的范雎带着在魏国受到的屈辱,远走他乡在秦国蛰伏两年后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惩罚性地对当日欺辱自己的魏齐和须贾实施 报复,由此落下了他心胸狭窄的铁证,可谁又知道一路走来他的艰辛?从小家境贫寒的范雎,志存高远,苦于无处施展他的才华。早年间凭借自己的辩才游走在各个诸侯国之家,最后做了魏国中大夫须贾门

  • 范雎是谁?范雎是怎样的人?范雎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范雎,春秋战国,秦国

    范雎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怎么看都觉得范雎肯定是个很小心眼的人,由此被后世人判定范雎肯定 是个心胸狭小的人,这样的评价未免对范雎太不公平了,其实范雎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作为秦国的宰相,对秦国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司马迁在《史记》里说:“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