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申君黄歇与上海究竟是什么关系?

春申君黄歇与上海究竟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11 更新时间:2023/12/25 1:01:16

众所周知,上海叫申城,黄浦江源于黄歇浦,都是为纪念楚国名相春申君黄歇的。

网上赵震中先生有一篇文章,名曰《春申君黄歇与上海不搭界》。此前也看到过有人这么说,譬如曹竟成在《黄浦江究竟是谁开凿的》一文中就说“上海市及更早时期的上海市与春申君黄歇是毫无关系的”。笔者以为,他们的话即使不错,也比较片面。

不可否认,黄歇所处的时代,上海东面还在大海中,黄歇不可能在海中去开凿黄浦江,黄浦江的形成是明朝夏原吉的功劳;申城在战国时期也远没有影儿。虽如此,但笔者认为,仍不能说上海与战国时的春申君黄歇“不搭界”“毫无关系”。为何这样说?上海又叫申城,黄浦江原本叫黄歇浦、春申江,这都不是凭空来的,更不是简单的误传,而是与春申君黄歇的功业相关。

众所周知,春申君在吴地治水建立了盖世奇功,被人们视为水神。太湖流域建了不少他的庙宇,并用他的名号命名了不少工程便是明证。任何一条江河、水利建得再好,若流域里连着下三天三夜的瓢泼大雨也会形成水灾,百姓苦不堪言。古时的人们认为这是水怪作祟,于是寄希望于神灵来镇水怪。上海东部海域淤积成陆地、黄浦江有雏形后,人们便抬出春申君这位水神,管他们的母亲河叫黄歇浦、春申江,以镇住水怪;有的人还嫌神力不够,把此江浦说成是春申君黄歇亲自开凿的,以让水怪害怕不敢拢身。如此说来,与其说春申君黄歇开凿黄浦江是误传,不如说是前人有意附会更为恰当。上海建市之后,人们称之申城,除了有纪念春申君的意思,也是请他出来作镇市之神,图个吉利。

那么,春申君黄歇是被上海人请来的外来神吗?非也!他就是上海的本地神,因为上海就在其封地之内。

《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春申君“请封于江东”,《史记楚世家十》则说考烈王给春申君“封以吴”。江东即芜湖至南京那段长江以东的一方地域,吴则是指的具体地域——古吴国,其实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将这两者连起来理解,便是江东方位的吴国,江东所指更宽泛。赵先生却说“不是楚王许给了他‘江东’,又给他‘吴全部’”,而把江东说成是吴的一块,这是倒置了。不错,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江东子弟八千”和“纵江东父老怜我”之语,李清照也写有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实际上他们的江东也是一种泛指,指的方位,只因为项羽老家在吴中(今苏州一带),他也起义于吴中,人们便容易与具体地点相联系。

应该说,江东所指不仅比吴中,而且比吴国还要宽泛。三国时孙权被封为吴王,他占领的江东地域就比古吴国大得多。话说回来,纵使人们对江东有不同界定,但江东的东面边界应该到黄海,上海在其内则是没有疑问的。因此,不能因为上海不属苏州,就说“上海不属于江东”。

让我们撇开名词的争论回归具体分析。

应该承认,黄歇封地的核心区域,或曰主要地区,确实在太湖流域。以春申君黄歇名号命名的地方、工程、庙宇以及他在故吴墟上修建起的封邑,基本上都在太湖周围,这是事实。问题是,上海是否属于太湖流域?

从水系地望来看,上海属于太湖流域是很清楚的。太湖水出海的主要河流东江、娄江、吴淞江都要经过上海一带,上海在春申君的封地里是很自然的事。赵先生为了否定上海地区在春申君的第二块封地“江东”之内(第一块为淮北),竟抬出了司马迁,说黄歇“若有第三块封地,司马迁肯定会记入《史记》”。不知这是什么逻辑?司马迁没把上海单独作为春申君的“第三块封地”记入《史记》,不正好说明上海当时是不能与“吴墟”相提并论的,它就在黄歇的第二块封地之内吗?

不错,今日之上海是世界大都市。可当时的上海,连它的起源地华亭县也未成型,更不可能与故吴墟(苏州)自成一体。

赵先生否定上海在春申君黄歇封地之内还有一个理由,即“历史上有春申君踪迹的地方,都不在吴淞江流域”。真是这样吗?现上海松江区新桥镇就有个春申君治理松江(即吴淞江)的指挥部而得名的春申村和春申祠,这也是误传么?儿歌“啷啷啷,啷啷啷,爷娘去开黄浦江,尔后再开春申塘,领头的大爷叫春申君,住在伲村黄泥浜”,说的就是开凿治理黄浦江之事,我们岂能因当时没有黄浦江,就否定黄歇与黄泥浜的关系?

后来,黄浦江名气更大,松江春申村一带的人们为壮大声势,将治理松江的事与黄浦江联系起来不足为怪,但不能硬说春申村是误传的结果、黄歇在吴淞江没有实际踪迹。这问题不难理解,黄歇治理过太湖水患是确切无疑的,当时吴淞江是太湖水入海的主要通道,而河床淤积导致中下游洪水泛滥频繁,他治理吴淞水患能不直捣“黄龙”吗?即使上海地区不在他的封地之内,身为楚国令尹(相国)的他,可以管全国之事,也是有权这么做的。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但不能成其为“不存在”的理由。

换而言之,黄歇若不是对古上海一带的开发治理做过大贡献,又怎会在上海地区有那么大的名望,讲究甚至有点刁钻的上海人怎会对他如此抬爱?

综上所述,黄浦江是春申君黄歇开凿的是附会,战国时代也没有上海;但说上海一带不是春申君黄歇的封地,与上海不搭界、毫无关系,则是谬误。如果把春申君治理过的吴淞江下游的华亭作为大上海的起源地,说春申君是上海的开山鼻祖也不为过。

总之,春申君在上海地区的影响巨大、关系紧密,他的开拓精神是上海之魂,一直鼓舞着上海人民的治理和开发建设。

标签: 春申君上海

更多文章

  • 春申君黄歇和芈月什么关系?春申君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申君,黄歇,芈月,

    春申君黄歇,楚国江夏人,原籍楚国属国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那么春申君黄歇和芈月什么关系呢?在《芈月传》中,春申君黄歇与楚国公主芈月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但是后来芈月随姐姐远嫁秦国后两人就天各一方了。据史料记载,春申君黄歇年轻的时候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深

  • 春申君黄歇的儿子是谁?春申君后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申君,黄歇,

    黄歇,是黄姓战国中兴时的代表,《史记》特为这位黄姓宗族史的杰出人物立传,但是,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歧义甚众。黄国灭亡后,有一部分黄国遗民仍然留在潢川故地,坚守已经残破不堪的丘垄家园。他们由原黄国王族沦为楚国臣民后,并没有完全绝望。相反,经过300年痛苦的裂变后,他们获得一种新生,开始以普通平民族姓的身份

  •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到底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战国,史记,老子,函谷关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莫知其所终”。《史记》还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古往今来,研究老子的着述可谓汗牛充栋。然而,老子晚年在何处修道?老子得道后在何处“飞升”?有关老子西出函谷关后的踪迹是个“千古之谜”……一、甘

  • 惊叹!《老子》一书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五大哲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老子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

  • 惊叹!《老子》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五大哲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老子,春秋战国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

  • 三国名将马超曾当过教育官员:负责讲解《老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马超,老子,

    三国名将马超在与曹操征战失败后,又因内讧,丢失凉州,于是投奔了汉中的张鲁。张鲁安置了马超,给他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呢?汉中这地方小,当然不可能封大将军,就给了马超一个叫“都讲祭酒”的官职。别误以为是调酒师,它其实是教育官职,表面上是负责讲解《老子》的讲师或教授。当然,严格来讲,马超的都讲祭酒并非教育官员

  • 王昭君嫁了老子再嫁儿子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昭君,匈奴

    前几天看新闻,被一个教授的言论惊着了,他说的主要意思是:以后,我国的男女比例会严重失调,会出现3000万的光棍找不着媳妇。为此,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几个男人合伙娶一个老婆。这位“叫兽”的此番言论,让我忽然想起了一个久远的民族:匈奴。在婚姻伦理方面,匈奴是个很不讲究的民族。虽然还没到几个男人合伙娶老婆

  • 古人乳名趣谈:老子或是乳名 刘彻乳名为大猪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老子,古代,刘彻,

    在中国古代,婴儿自呱呱落地之日起, 三个月内便是“成名”期,即在此期间父母要给孩子起个名字。据《周礼·地官·媒氏》载:“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这有似今日的出生证。“名焉”,其意思就是“小名”、“小字”或“乳名”。孩子的乳名,一般都是由父母起的。社会上的人,其乳名虽纷繁各异,但

  • 后周皇帝柴荣生父闹市杀人:儿子得道老子升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柴荣,皇帝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人情之常,古今概莫能外,凡人沾着“得道”的仙气,大抵是要风光体面的。儿子得势,父母亦不例外。五代之后周太祖郭威,无子,以内兄柴守礼之子柴荣为养子。柴荣后来继位为周世宗,而父亲柴守礼居洛阳,虽终其余年未尝至京师见儿子,可是仗着儿子是皇帝,多行不法,尝杀人于市,世宗不问。是时,王

  • 古代炼丹术:为什么说老子是中国化学家的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老子,鼻祖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象一个摆上餐桌的大拼盘,你尽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选择自己的喜好,而且,你还可以有多种的选择。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儒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还有把他们放在一起炖来炖去的杂家,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流派——道家。道家的创始人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