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灌晋阳——智瑶围困赵襄子于晋阳城却遭反杀的故事

水灌晋阳——智瑶围困赵襄子于晋阳城却遭反杀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09 更新时间:2023/12/31 13:56:48

水灌晋阳,公元前455年,智氏胁迫韩、魏两家共同出兵攻打赵氏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瑶围困晋阳而不能下,于是引水淹灌晋阳城。“城不浸者三版”,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百姓“易子而食”,然城依旧巍然屹立,“民无叛意”。生死存亡之际,赵氏派家臣张孟谈趁夜出城密会韩、魏,一番“唇亡齿寒”的剖析,正中魏、韩要害。于是三家里应外合,共灭智氏,三家尽分智地,赵氏多得十城。

赵简子卒后,智瑶成为执掌国政的正卿,开始专擅晋国国政,智氏也逐渐发展成势力最强的家族,其“主骄臣奢”更是无以复加。智氏恃强先后韩、魏索要土地,韩、魏实力较弱,无奈之下只好避其锋芒,将万家之邑送与智瑶。智瑶贪心不足,又指名向赵索要蔡和皋狼二地,被赵襄子拒绝。赵襄子继承父业后,首先设计灭掉北方的代国,实力与智氏不相上下,且皋狼乃赵氏祖先发祥地,赵襄子岂肯拱手相让。公元前455年,智氏胁迫韩、魏两家共同出兵攻打赵氏,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瑶围困晋阳而不能下,于是引水淹灌晋阳城。“城不浸者三版”,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百姓“易子而食”,然城依旧巍然屹立,“民无叛意”。生死存亡之际,赵氏派家臣张孟谈趁夜出城密会韩、魏,一番“唇亡齿寒”的剖析,正中魏、韩要害。于是三家里应外合,共灭智氏,三家尽分智地,赵氏多得十城。赵襄子也接替智瑶成为晋国执政卿。

公元前458年,浇铸了战国时代近200年光辉灿烂的赵化基业的晋国正卿赵简子在持晋国政五十年之后溘然长逝,接替他的,不是长子伯鲁,而是庶子赵无恤。

赵无恤起初在众多兄弟之中并没有引起赵简子太多的注意。一天,善于相面的晋国名士姑布子卿来赵府做客,赵简子把儿子们叫出来请姑布子卿看相,子卿看过之后,委婉地说:“这里面没有未来的正卿。”简子道:“难道赵氏后继无人了吗?”子卿说:“我刚才进来时在路上见到一位公子,那大概也是您的儿子吧?”于是,几乎从未被简子重视过的赵无恤第一次真正走入了大家的视线,走入了赵国的历史。一见到无恤,子卿立即站了起来:“这就是未来的正卿!”简子道:“这个孩子出身卑贱,母亲是翟族的奴婢,他能够做尊贵的正卿吗?”子卿道:“上天赐与天赋,即使出身卑微,也一样能够彰显尊容。”

在此之后,赵无恤很快就显示出超出于人的才智与雄心。

赵简子将日常训诫言词写在竹简上,交给了儿子们让他们牢记于心。三年之后,简子向儿子们问起戒训,伯鲁一句也想不起来,竹简也早已不知遗失于处,只有时刻将竹简藏于衣袖之中的无恤对答如流:“赵氏一旦有难,不要嫌晋阳路途遥远,尹铎年青,一定要据守晋阳……”

又有一次,赵简子对几个儿子说:“我在常山藏有宝符,你们谁能找到谁就有赏。”常山据说在今天河北曲阳西北,其它几个儿子无一例外的空手而归,只有无恤胸有成竹地告诉大家他找到了简子的宝符:“从常山居高望去,代国尽收眼底,代国便是我们的囊中宝物。”

经过长期细致的考察,赵简子最终废长立幼,改立无恤为世子。

赵简子的举措虽然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但事实证明,正是由于他对继承人的正确选择,才有了后人称道的“简襄功烈”,方使赵氏家族在晋末四卿激烈的权力角逐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最终奠定了赵国二百年的基业。

标签: 春秋战国水灌晋阳

更多文章

  • 赵襄子与智伯的恩怨情仇,和最终的晋阳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晋阳之战,智伯

    赵襄子智伯之怨简子死后,晋国正卿由智伯瑶取而代之。智伯为晋国正卿后,竭力发展自家势力,很快成为智、赵氏、韩氏、魏氏等卿大夫中,权力最大,实力最强的家族。晋出公九年(公元前466年),智伯与赵襄子一同率兵包围郑国京师,智伯让襄子率先领军攻城,襄子则用外交辞令推脱,让智伯出兵,能言善辩的智伯此时却愤而骂

  • 士为知己者死,豫让刺赵襄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豫让

    豫让,春秋晋国人,智襄子(智伯瑶)家臣,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豫让本来仕事于范氏及中行氏,后来转去智伯门下任职,智伯很看重和宠爱他。后来晋阳之战起,智伯讨伐赵襄子,赵襄子联合韩康子与魏桓子灭掉智伯,赵襄子更将智伯的头颅当饮酒之首爵。豫让逃到山中,说道:“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

  • “亚圣”最初并非孟子 颜回也曾是“亚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颜回,亚圣

    孔子与孟子往往并称为“孔孟”,孔子为“至圣”。孟子则为“亚圣”。孟子受到尊崇的程度,仅次于孔子,其实在历史上,“亚圣”之称原非孟子所独有,儒家的“亚圣”,得到公认的起初是指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颜回,字子渊,与孔子同为鲁国人,颜回13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在孔门受业。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颜回最受孔子

  • 令人惋惜的颜回之死:和他的老师孔子不无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颜回,孔子,儒家,

    如果有人说,颜回纯是让他的老师孔子那老东西给害死的,大伙肯定会以为他在胡说八道。不过大家信也罢,不信也罢,颜回确实是死在孔子手里的,历史就是证据。颜回,姓颜名回字渊,又称颜渊。春秋时鲁国人,家贫,聪明好学,志向远大,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经常夸奖他,要同学们向他学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颜回

  • 颜回是怎么死的?孔子爱徒颜回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颜回,孔子

    颜回怎么死的?在电影《孔子》中,是这样讲述颜回之死的:孔子一行决定结束周游列国的行程,急急忙忙赶回鲁国;寒冬腊月,冰天雪地,他们赶着马车驶过一条冰封的大河,不料冰面开裂,载着满是书籍简册的大车倾覆,简册落入水中;颜回一见,毫不犹豫跳入水中,一次次潜入水底,捞出了一捆捆简册,他也因为冰冻和劳累而牺牲了

  • 揭秘:孔门高徒之一子贡为何说不了解师傅孔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子贡,春秋

    孔子一生号称有弟子三千人,成名之士有七十二,而在所有贤人当中,子贡是寥寥可数的几位常年追随孔子,并且深得孔子信赖的弟子之一。按照道理来说,子贡不但应该了解孔子,而且必须是孔子的知音,超级粉丝才对。可是,在子贡和齐景公的对话中,子贡却说不了解孔子,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了解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有一天,齐

  • 史记中记录的土豪:子贡的眼光可以当炒股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子贡,史记,土豪,

    英国人胡润在中国搞富豪榜,引起很多热闹也给不少人惹下麻烦。其实这玩意咱们中国古已有之,就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文中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 代众多的豪民巨富,述其创业经过,致富之术,财产规模,十分耀眼。重视经济活动、民生日用,这表现了司马迁卓绝的见识,但列述富豪事迹,应该也有契合大众 好奇心理

  • 中国历史第一钻石男:孔子手下的优秀学生子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子贡,孔子,颜回,

    孔子的学生子贡(前520—?)如果放在今天,一定是炙手可热,令无数女性心向往之的钻石男,他符合现在几乎所有的择偶要求:出身名门——卫国贵族之后,几世先祖都是士大夫;自己的外祖父还是卫国的大臣;父亲是个富足的商人,家里很有钱。慷慨多金——除了家里有前,他自己也非常会赚钱。追随孔子之后,孔子一行都靠他资

  • 孔子学生的实战技巧:子贡巧言联合三国灭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子贡,夫差,勾践

    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吴王夫差是被越王勾践弄死的,怎么扯到子贡、孔子身上去了呢?这么说是有根有据的,《史记》的孔子诸弟子列传里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孔子号称有弟子三千,里面有七十二个贤人,子贡就是这些贤人中的一个。子贡的全名叫端木赐,端木是一个复姓,近代人写武侠小说,就喜欢给侠客们取名字时用复姓

  • 儒门财富传奇:孔子学生子贡如何登上富豪榜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孔子,财富,富豪榜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当一个文化人走红时,我们会想到这背后会有一个团队,从资金、宣传、包装等方面进行运作,从而吸引社会的眼球,让这些眼球看见文化,看见阐述文化的文化人,对,文化就是要看见。孔子讲究内涵,并不屑于炒作,孔老师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兴焉。”老天爷说过一句话吗?可四季照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