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君王如何请神选立太子? 楚共王选太子趣闻

古代君王如何请神选立太子? 楚共王选太子趣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00 更新时间:2023/12/14 5:22:52

楚庄的儿子是楚共王(楚恭王)。

楚共王从他接任的那一天起,就是傲视群雄的天下霸主了,起点非高的,但他也有他的烦恼。

他的烦恼就是:儿子太多,却没有一个是正夫人生的,因此,他不知道究竟该立哪一个儿子为太子合适。

大臣屈建说:“当一只兔子跑到街上时,会有一万个人想抓住它。一旦被某一个人逮住了,剩下的万人就不再追赶。因为好处究竟落在谁身上还没确定,所以一只兔子就能让万人都跟着扰乱;而一旦好处确定了落在谁身上,剩下的人即使想要贪得那只兔子,也知道不能这么做了。太子,是国家的根本,百姓的希望,应该早点定下来,否则,祸乱将生,就跟那个没主的兔子是一个道理。”

楚共王说:“你说的对,可究竟立哪一个好呢?寡人每天都为这事伤透了脑筋,无法定夺呀。”

这楚共王最宠爱的小妾有五人,这五个女人为他生下了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的地位都是一样的,那就只能按年龄大小来排了:

长子名叫:熊昭;

次子名叫:熊围;

三子名叫:熊比;

四子名叫:熊黑肱;

五子名叫:熊弃疾。

为了最终确立一个儿子为太子,楚共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请神。

既然凡人无法抉择,那就请神仙来帮他定夺。

怎样操作的呢?

楚共王先楚国境内各处大山名川的神灵们祈祷,请求神灵们在他的五个儿子里面挑选一个出来为继承人。

祈祷完了之后,就将一块玉璧拿出来,说:“我将这块玉璧暗藏在祖先宗庙的庭院中,让我的五个儿子按长幼顺序依次来拜祭祖先,正好对着玉璧而拜的那个人,就是神明所立的太子。”

然后,共王就将那块玉璧放在庭院中央的某处,自己牢牢记住了位置,叫他的几个儿子们斋戒了,都来宗庙拜祖先。

拜祖先的时间,被安排在早上天还没亮的时候,这样,五个儿子都不知道那块玉,也看不见那块玉。大家就只能拼冥冥之中的福分了。

用这种方法来选定太子,虽然有点滑稽,但也不失公平、公正。

《左传》上这样记载了这一事件的详细经过:

“共王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请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徧以璧见于群望,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

当璧而拜者,就是神灵所立的太子,谁敢违抗上天的意思?

然后,预备——开始!

长子熊昭第一个进去,他的步子有点大,三两步刚好从那块玉璧上跨了过去,倒头就拜,玉璧就在他的脚后跟处。

楚共王和几个心腹大臣在旁暗暗观看,纷纷点头:“嗯,不错,长子熊昭有福,和玉璧挨的那么近。”

第二个进去的,是次子熊围,熊围站得靠后了些,但在下拜的时候,他的一只胳膊肘往下一弯,恰好就拐在了玉璧上!

“呀,看来还是熊围更有福,他居然碰着玉璧啦!”楚共王和大臣们都瞪大了眼睛。

第三个进去的,是老三熊比,他下拜的位置,和那块玉璧差的有点远。

“就知道这小子没福。”楚共王自忖。

第四个进去的,是老四熊黑肱,差的就更远了,完全不着边。

第五个进去的,是老五熊弃疾。

熊弃疾当时还在吃奶,只有两岁,是被抱着进去的,他完全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拜了两拜,结果,他的小手掌心不偏不倚,正好按在了那块玉璧的纽上!两次都准准压在了玉璧的纽上!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说不出话来!

看来,这老五熊弃疾,才是神灵选出来的真命太子!

但是,楚共王不高兴了,他突然又不信神了,他要按中原“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惯例来选定接班人。

因此,楚共王不顾诸臣之议论,强行将长子熊昭立为了太子。

哎呀呀,这楚共王啊楚共王,你若不相信神,那就别请神好了,既然已经请了神,却又不信神,那究竟想干嘛呢?不是自找麻烦吗?

当时,人们就纷纷议论起来。有个叫斗韦龟的人,是斗氏家族的后人,斗氏家族衰落后,斗韦龟在楚王宫殿管理马匹。他感叹道:“背弃了礼仪,又违抗了神灵,唉!楚国将会有大的动乱发生了!”

他嘱咐他的儿子斗成然说,将来,你只有跟着熊弃疾混,才有前途,我们斗氏家族才有希望,因为只有五王子熊弃疾,才真正具有“当璧之命”!

你看,不信神的人,祸乱就从你不信神的那一刻开始萌芽了。

再后来,楚共王年纪大了,他在楚王的位置上坐了三十一年,去世了,谥号:共,古中亦做“恭”,又一说“龚”,总之,不是个差的评价。

楚共王的长子熊昭,继承了楚国的王位,是为楚康王。康这字,评价也不差。

这两代君王,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超凡业绩,但作为守成之君来说,也还算是不错的了。他们在他们的时代,都很努力的把楚庄王的霸业维系了下去。

而楚康王的几个弟弟们,也都很顺利的,一天一天,长大了起来。

标签: 古代皇帝楚庄王楚共王

更多文章

  • 楚国国君楚成王:一个倒在自己儿子的刀下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楚成王,儿子,帝王

    导读:在中国古代,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善良的人们只知对皇帝顶礼膜拜,把宫廷看得无比神圣。殊不知,宫廷决不是圣洁的殿堂,皇帝也不是天之骄子。宫廷里充满了污垢、阴谋和血腥。所谓君臣大义、人伦大防等等,只不过是防范百姓的樊篱、禁锢异端的锁链罢了。楚成王,春秋时期楚国国君。他在位四十六年,颇有作为,使楚国在

  • 揭秘楚成王死因:被儿子逼得自杀身亡的一代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楚成王,儿子逼死,齐桓公

    楚成王是怎么死的?楚成王,春秋时楚国国君,姓芈,名頵(一作恽),楚文王的小儿子。芈頵自即位以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大力发展国力,灭国十二,扩地千里,争霸中原,使楚国声威大震,是春秋时期名副其实的一代霸主。可惜的是,这位霸主晚年却因识人不明,被儿子逼得自杀身亡。楚成王儿子身上的造反基因,来源却是楚成

  • 楚成王之死:历史上因泄露储君人选而被杀的国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皇帝,楚成王

    楚成王是春秋时期楚国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虽然他通过政变杀掉自己的哥哥而夺得了君位,有着极不光彩的一面。但是他北敌齐桓公、痛击宋襄公、降服江南诸小国,为楚国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强势的君主,却在选择继承人上面犯了迷糊,并最终为此而丧了性命。一代霸主楚成王却被儿子用白绫勒死楚成王芈頵

  • 蔡哀侯:春秋时期蔡国国君,曾作为俘虏在楚国居住九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蔡哀侯,蔡国

    蔡哀侯(?—公元前675年),姬姓,名献舞,一名季,蔡宣侯之子,蔡桓侯之弟,春秋时期蔡国国君,公元前694年—公元前675年在位。公元前684年,蔡哀侯因对息侯之妻息夫人无礼,而激怒息侯,息侯便与楚文王设计俘虏蔡哀侯到楚国。蔡哀侯在楚国居住九年去世,死后蔡国人拥立其子肸继位,是为蔡穆侯。下面中国历史

  • 被誉为“平安神”的息夫人为何会改嫁楚文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息夫人,楚文王

    息夫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四大美人之一,出生于河南周口淮阳一带。相传她面若桃花,娇艳动人,所以又被称为“桃花夫人”,在她死后被尊为“平安神”葬在了一个名为桃花夫人庙的地方。而至今在武汉和河南等地依然能看到后世为了纪念息夫人而建的桃花庙! 那么在烽火连天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连真实姓名都没被留下的息夫人为何能

  • 揭秘:息夫人是谁?息夫人与楚文王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息夫人,楚文王,春秋战国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描写了一个容貌倾城的女子,她的名字却没有在诗里提及,但是”不共楚王言“却会道出了此女的名字,那就是息夫人。息夫人生在春秋乱世,是诸侯陈国的公主,却有着夷狄的血统;她,曾与心仪之人邂逅,却为天意所弄,先嫁息侯,后依楚子,人生跌

  • 楚武王为楚国定下的严密苛刻的法度,不想以后却成为文王死亡的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楚国

    公元前700年,楚国进攻绞国,在征途中,楚军渡过彭水(湖北南河)。罗国(熊姓国,在今湖北宜城县西)特意派大夫前往彭水打探军情,把楚军人数来来回回数了三遍。公元前699年,楚国又去进攻罗国,因为之前多次出兵得胜,屈瑕显得趾高气扬。大夫斗伯比前去送行,看到这种情况,说:“莫敖此行必败,他走路时,脚趾都抬

  • 齐襄王的妻子是谁?为何他的岳父终生不见君王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齐襄王

    齐襄王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君王,他的妻子是君王后,名字已经不可考证,只知道是齐国莒城的太史敫之女。齐襄王能够和君王后相识相知相爱,全是因为一场几乎毁掉齐国的大战。齐襄王和君王后在战乱中私定终身,当赶走外敌以后,齐襄王立刻就给了君王后正妻王后的高贵身份和地位,可君王后的父亲却从此再也不认这个女儿,也不见她

  • 齐襄王的儿子田建 揭秘宋国是如何被灭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田建

    齐襄王的儿子齐襄王和君王后有一个儿子名叫田建,公元前265年的时候,齐襄王去世了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田建。田建也没什么本事,虽然坐着王位,但是权力基本上都在母亲君王后和族弟的手中。可以这么说,在田建在位的四十四年里,其中四十一年的都是由君王后和族弟后胜把持了朝政的。秦国攻打赵国的时候,赵国向齐国和楚国

  • 齐国二次崛起的原因:邹忌相齐和齐威王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齐国,崛起,邹忌,

    在战国七雄中,齐国是一个老牌大国,虽然资格老,但进入战国时期,齐国的势力并不强大,三家分晋和田臣篡齐是春秋进入战国的标志,三家分晋诞生了韩、赵、魏三个国家,而田臣篡齐,虽然齐国还叫齐国,但在政权层面,实际上已经更换了君主,这也导致了齐国内部面临诸多矛盾。而对外,其他诸侯国的强盛,又压缩了齐国的生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