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爱国教育:讲屈原也要讲张仪,讲霍去病也要讲娄敬

爱国教育:讲屈原也要讲张仪,讲霍去病也要讲娄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90 更新时间:2023/12/18 19:53:43

受了几十年的爱国教育,大家伙基本都成爱国者了,嘿嘿。可爱国的方法都掌握了吗?恐怕还没有吧,所以有必要把爱国教育扩大一下。中华五千年不止有屈原霍去病等人爱国的,还有张仪娄敬等人也爱国嘛。他们所用的方式方法与前者是有区别,学了他们的方法就能开拓爱国思路,更好的爱一爱这个国家。

屈原是宁死不屈的,在楚国得不到朝廷的信任,他就一条路走到黑投了汨罗江,这种为国而死的精神是受到后人景仰的。然而爱国爱到国将不国之时,人们只有这一条路吗?俺看还是有其他路的,春秋战国时的人脑筋其实还是很灵活的,士为知己者死,可要遇到不知已的蠢货,那又何必为其卖命?嘿嘿,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张仪原是魏国人,在自己国家混不开就跑到楚国去,楚国宰相有眼不识泰山把张仪当贼打得半死。张仪此时没有觉得人生抱负就此完蛋了,而是认为自己的舌头还没被打烂还有得救,他转而投奔秦国终于成就了其“连横”大业,为秦统一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相比起屈原来他没有那么忠贞,却更能分认清形势,顺势而为实现个人理想,改变国家命运。屈原精神固然可嘉,但要大家都学他那样为一个失败的王朝去死,那未免也太过份,另外学一学张仪也是不错的呢。

提起大汉朝的光荣,爱国教育老拿匈奴未灭就不成家的霍去病当典型。霍将军生在好时候呢,汉朝经文景之治天下富足,这才可以供得起霍将军的大军,成就了他封狼居胥的英名。可要回过头看为这打下基础的另一个人却更值得大家学一学,汉初国力极弱皇帝的马车都找不出四匹同色的马来,刘邦提四十万大军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在白登山,这样的仗当然打不下去。幸而有娄敬出了个好主意,那就是把皇帝的女儿献给匈奴人与他们和亲,送给他们一些财物与他们和平相处。这主意要放到片面的爱国者眼中那一准是卖国该死的,嘿嘿,也是刘邦英雄识英雄他就准了这方法。与匈奴的和亲不光是让汉朝得以和平发展变强变大,甚至还让匈奴人产生了对华夏的向心力。后来匈奴族领袖皆自称姓刘,最后实现了民族的大融合呢。要讲爱国之功,娄敬会比霍去病小吗?以前的爱国教育中总是有意无意的忽略娄敬这样的人,只讲面子好不好看,而不问实际操作是否有益,这就容易造成爱国的片面性。以为只有如霍一般才是爱国,而如娄一般就是卖国了,嘿嘿。无有娄的安邦大计,霍攻匈奴结果不会比刘邦强。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太多人身上,如咱们喜欢讲岳飞是爱国英雄,却不喜欢讲刘裕。原因是岳飞北伐未成反死在皇帝手里,他成了爱国而为国牺牲的代表。刘裕同样的北伐,成绩比岳飞还好一些,可他不愿受白痴皇帝的窝囊气,没给皇帝以莫须有罪名杀他的机会,反而是一举推翻东晋王朝自己称了帝。虽说天下有能者居之,可这到底犯了咱们以下犯上的忌讳。由此刘英雄就不如岳英雄了,其实死忠有什么可取的?俺到以为王朝更换只要于民有利,换就换了有何不可嘛。曹操比汉献帝强一万倍,他当选不是更好吗?嘿嘿。忠诚是个好品德,然不分对象的忠诚就是愚忠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嘛,要忠于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忠于某君王、某社稷呢。

标签: 屈原张仪霍去病

更多文章

  • 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哪里?为什么被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屈原,第二次流放

    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楚顷襄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对

  • 屈原第一次被流放到哪里?为什么被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屈原,流放,第一次流放

    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贿赂楚国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楚怀王听信张仪的,就把相印授予 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怀王以为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

  • 屈原投江 屈原为什么投江?屈原死因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屈原,投江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楚国的内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楚国的大夫屈原屡次三番劝楚怀王联合齐国共同抗秦,可是楚怀王专听接受秦国张仪贿(huì)赂(lù) 过的靳尚和公子兰这一伙人的话,受秦王的骗,到秦国去,被扣押在咸阳,公元前296年死在秦国。太子横立为国君,就是楚顷襄王。他反倒重用靳尚、公子兰这批

  • 屈原是哪里人 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老家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屈原是哪里人,屈原

    屈原是哪里人:屈原,中国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之情,跳江自尽。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那么屈原是哪里人呢?众多史籍上记载,屈原是郢(江陵县)人。本是一

  • 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关于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屈原,屈原的故事

    导读:据《史记》记载, 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 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 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 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 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 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 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 屈原满怀悲愤, 落拓江湖, 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 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

  • 屈原投江的故事简介 战国诗人屈原为什么投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屈原,战国时期

    导读: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他出身楚国贵族,年轻时就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官名),协助怀王筹划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接待各国使者,处理外交事务,很得怀王信任。这样就招来一些人的妒忌。他的政敌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造他的谣,说屈原居功自傲,连怀王也不放在眼里,怀王

  • 战国时期公子子兰是谁?屈原是被他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公子子兰,楚国,战国时期

    导读:公子子兰,战国时期楚国人,生卒不详,楚怀王宠臣之一,官至令尹。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他对屈原的各项政治主张和建议多次抵制,并向楚怀王谗言屈原,致使屈原遭受排挤和陷害。子椒原作“子叔”,依后《讼贤篇》“遭子椒之谮也”改正为子椒,为了振兴楚国,屈原在掌理朝政时曾经积极变革政治,主张改良内政,意图联齐

  • 芈原是谁?大秦帝国之纵横中芈原就是屈原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屈原,大秦帝国

    导读:芈原就是屈原,大秦帝国第二部中称之为芈原。芈,姓也;屈,氏也;屈原,芈姓屈氏,是为屈原。姓,来源于母系氏族,氏,来源于父系氏族。人物简介屈原,楚国丹阳人,芈[mǐ]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名平,字原。生卒年未见正史记载,史学界

  • 屈原之死另解:与楚王妃幽会被杀后投尸江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屈原,幽会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在《诗经》的基础上,对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

  • 《离骚》的创作背景 屈原写离骚的背景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离骚》,离骚的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还是流放中。《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即靳尚)的谗害,楚怀王因而疏远了他。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