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变法的前奏:秦孝公几乎动摇被商鞅巧言劝服

商鞅变法的前奏:秦孝公几乎动摇被商鞅巧言劝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80 更新时间:2024/1/18 3:36:44

秦孝公想试变法,却不知道支持率。就由他亲自主持,在高管层挑了几个人,小范围地召开了几次改革研讨会,结果遭遇强烈反对。

孝公说:“我想变法,可能会有许多人反对,你们看怎么样?”

商鞅说:“旧制度已经证明不能富国强兵,应该废止。高出常人的举动,本来就会遭到世人反对。事情已经发生了,愚昧的人还看不明白,而智慧的人在事情还没萌芽时就观察到了。因此,不能和民众讨论事情的开端,只能和他们享受成功的结果。成大功的人决不能老和民众商量来商量去。”

一切时代、一切民族和国家在改革时必然遇到阻力和咒骂,孝公也面临同样的困境。甘龙就是贵族保守主义的代表,他说:“官员和老百姓对于传统很熟悉,如果硬要改变这一切,就要大乱,恐怕天下人都要反对。”

商鞅说:“夏商周三代的制度,代代不同,却都创立了王业。春秋时期的五霸也各有各的法度,却都能称霸。有头脑的人应该创新,只要有利于国家就可以,不必法古。”

另一位保守主义代表、大臣杜挚说:“我听说,没有百倍的利益,不变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换器具。我看不出我们的制度有什么根本性问题,为什么要大动干戈,自找动乱呢?遵守先王法统,慢慢来没有错,君主请三思!”

商鞅说:“先王法统?是哪个先王的法统?商汤、周武兴起,正因为他们不拘守古法,而殷纣、夏的灭亡,正因为他们不改革旧例。君主不要再犹豫了!”

几个回合下来,孝公下了最后的决心。这位好学的君主说话还颇有点哲理:“我听说,穷僻的胡同里,遇到事多觉得奇怪;头脑僵化的学者,对变化常常看不惯。愚昧的人喜欢的事情,聪明的人觉得悲哀。情绪化的主张,贤明的人觉得伤痛。你们所说的那些拘守古法的话,我听不下去了。”

不管甘龙、杜挚他们的脸色如何难看,孝公要变法了。他封商鞅为左庶长(中级官员),直接对孝公负责,草拟变法方案。

标签: 秦孝公商鞅变法

更多文章

  • 历史解密:秦孝公为何曾决定传位给变法功臣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孝公,变法,商鞅,

    读《战国策》秦策“卫鞅亡魏入秦”,有写“孝公行之八年(实际应为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还是第一次看到秦孝公想把王位传给商鞅的说法。于是翻看《史记》,在秦纪和商君列传都未有记此事。谁的更可信呢?《战国策》中此句前后所叙变法及被杀之事,与《史记》中大同小异。而独多的这句话,会不会是司马迁

  • 秦孝公是谁?秦孝公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孝公,死因

    秦孝公是谁?秦孝公姓赢,名渠梁,出生于公元前381年死于公元前338年,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国君(上位时间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主要成就: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

  • 历史上关于秦孝公赢渠梁及其儿子嬴驷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孝公,嬴虔梁,评价,赢驷

    秦孝公嬴渠梁,是力挽狂澜的天才领袖、是变法图强的第一推动力,是整个秦帝国的基石君主。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使秦国日渐强盛,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秦驷、秦惠文王也是一个雄略之主,若想要掌握整个秦国,杀掉商鞅也成了一个选项,所以杀掉商鞅可谓是一箭双雕

  • 秦孝公赢渠梁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孝公,赢虔梁,简介

    姓名赵渠梁谥号孝公陵墓弟圉政权秦国在世前381年—前338年在位前361年─前338年年号无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战国时秦国国君。嬴姓,赵氏,名渠梁。秦献公之子。即位时正值21岁,当时除秦国外的战国六雄已经形成,而处于西垂的秦国被中原诸侯冷落。于秦孝公即位之初就求贤招兵,广招人才,命群臣

  • 秦孝公简介 战国时秦国国君秦孝公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孝公,秦国国君,秦朝

    导读:秦孝公(前381—前338),战国时秦国国君。嬴姓,名渠梁。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渠梁。秦献公之子。前361年—前338年在位。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

  • 魏惠王魏罃生平简介及怎么死的?魏罃怎么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魏惠王,战国时期,魏国,魏国君主

    导读:魏惠王(前400年-前319年,82岁),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魏罃,战国时期魏国的第三代君主,在位期间为前370年—前319年。魏武侯子,他死于公元前319年。罃:读“yīng”,同“罂”,古代盛灯油的壶。罃,备长颈瓶也。——《说文》魏惠王,后称梁惠王,姬姓,名罃(《战国策》

  • 魏惠王简介 战国时期魏国的霸主庸君魏惠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惠王,魏国,战国时期

    导读: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魏罃,魏武侯子。即位时魏国是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大败于齐国,开始衰弱,他死于公元前319年。魏的先祖毕公是周文王的庶子,姓姬名高,武王伐纣后封于毕,称“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人毕万,在晋献公时封于魏,始姓魏。毕万的十一世孙魏斯,于公元前403

  • 历史上朱元璋摔倒赵雍去扶,为什么反而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元璋

    历史上朱元璋摔倒赵雍去扶,为什么反而被赐死?公元1363年,这一年,鄱阳湖十分不平静,在湖面上正进行着一场大战,陈友谅率军60万对战朱元璋的20万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这场战争中,朱元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大获全胜。事后论功行赏,有一个叫做赵雍的年轻将领因为

  • 赵雍曾在朱元璋摔倒时扶了他一把,为何还会被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雍,明初

    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可以称得上是全天下最尊贵的人,他们享受着最好的待遇,手中也拥有无上的权力,可以随时改变每个人的命运。与此同时,皇帝也特别注重自己的形象,作为一国之君,他的形象并不只是简单地代表着自己,也代表着整个封建王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明初名将赵雍的相关故事

  • 赵武灵王赵雍他的一生有何政治功绩?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武灵王,战国

    赵武灵王赵雍他的一生有何政治功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多少皇帝也是因为沉迷美色荒废朝政,甚至导致亡国。就如当年的吴王夫差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而日渐荒废朝政,给了勾践可乘之机,以至于“三千越甲可吞吴”。不过,大多数皇帝都是直接与美女接触而沉溺温柔乡,今天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