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解密:秦孝公为何曾决定传位给变法功臣商鞅?

历史解密:秦孝公为何曾决定传位给变法功臣商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72 更新时间:2024/1/17 4:48:23

读《战国策》秦策“卫鞅亡魏入秦”,有写“孝公行之八年(实际应为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还是第一次看到秦孝公想把位传给商鞅的说法。于是翻看《史记》,在秦纪和商君列传都未有记此事。

谁的更可信呢?《战国策》中此句前后所叙变法及被杀之事,与《史记》中大同小异。而独多的这句话,会不会是司马迁存疑而未录?

不过咱不去探讨这个了,就以《战国策》为准,为何孝公想要传位给商鞅?

原因或在:

其一,商鞅之法,确实使得秦国进入前所未有的富强。按《商君列传》中的说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连周天子都送祭祀的肉来了,诸侯都来祝贺了——再有,收复了被魏国占据的河西之地,逼得魏国将都城从安邑迁到了大梁——秦国此时或可称盛世了。商鞅居功至伟,于是孝公觉得非以国家作为奖赏无以对他进行酬谢了;

其二,在此之前,各国已有过变法,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大体而言,就算一时有成,也传不了三代,国家又衰落下去了。此时秦国变法十几年,有所成就,但最坚持者,是孝公;而老贵族们,是很不喜欢的,因为变法破坏了他们生下来就享受的种种富贵。若传位于儿子,难保地位不稳的他不会受到甘龙杜挚等人的蛊惑,废除变法,前功尽弃。因此,从政策的延续性上讲,亦以传给商鞅使其成为最高统治者对秦国最为有利。

其三,孝公商鞅共事十几年,早已超越一般的君臣关系。在老贵族们蠢蠢欲动的情形之下,商鞅没了自己的保护,随时都可能有性命之忧。是故,传位于他,亦能使他人不敢轻举妄动,保护此生最好的朋友。

其四,他相信,商鞅若愿接位,百年之后,定会将公位又传回赢氏子孙。这是他们的默契。

而商鞅“辞不受”,亦在情理之中。说到底,自己是外国人,变法又得罪那么多人,“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孝公一死,形单影只,变数太多,若旧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对他,就算居于高位,只怕也未必能降服他们。所以,还不如不接受。

然则,始作俑者其无后。若接位,有人反对他;不接位,更容易被人搞趴下。结果,教科书上是告诉我们了的,车裂——只是教科书上未提到的是,被车裂时,他已感觉不到了。因为在之前的对抗中,他已被杀死——五马分的,确实是尸。

标签: 秦孝公变法商鞅

更多文章

  • 秦孝公是谁?秦孝公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孝公,死因

    秦孝公是谁?秦孝公姓赢,名渠梁,出生于公元前381年死于公元前338年,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国君(上位时间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主要成就: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

  • 历史上关于秦孝公赢渠梁及其儿子嬴驷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孝公,嬴虔梁,评价,赢驷

    秦孝公嬴渠梁,是力挽狂澜的天才领袖、是变法图强的第一推动力,是整个秦帝国的基石君主。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使秦国日渐强盛,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秦驷、秦惠文王也是一个雄略之主,若想要掌握整个秦国,杀掉商鞅也成了一个选项,所以杀掉商鞅可谓是一箭双雕

  • 秦孝公赢渠梁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孝公,赢虔梁,简介

    姓名赵渠梁谥号孝公陵墓弟圉政权秦国在世前381年—前338年在位前361年─前338年年号无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战国时秦国国君。嬴姓,赵氏,名渠梁。秦献公之子。即位时正值21岁,当时除秦国外的战国六雄已经形成,而处于西垂的秦国被中原诸侯冷落。于秦孝公即位之初就求贤招兵,广招人才,命群臣

  • 秦孝公简介 战国时秦国国君秦孝公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孝公,秦国国君,秦朝

    导读:秦孝公(前381—前338),战国时秦国国君。嬴姓,名渠梁。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渠梁。秦献公之子。前361年—前338年在位。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

  • 魏惠王魏罃生平简介及怎么死的?魏罃怎么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魏惠王,战国时期,魏国,魏国君主

    导读:魏惠王(前400年-前319年,82岁),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魏罃,战国时期魏国的第三代君主,在位期间为前370年—前319年。魏武侯子,他死于公元前319年。罃:读“yīng”,同“罂”,古代盛灯油的壶。罃,备长颈瓶也。——《说文》魏惠王,后称梁惠王,姬姓,名罃(《战国策》

  • 魏惠王简介 战国时期魏国的霸主庸君魏惠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惠王,魏国,战国时期

    导读: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魏罃,魏武侯子。即位时魏国是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大败于齐国,开始衰弱,他死于公元前319年。魏的先祖毕公是周文王的庶子,姓姬名高,武王伐纣后封于毕,称“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人毕万,在晋献公时封于魏,始姓魏。毕万的十一世孙魏斯,于公元前403

  • 历史上朱元璋摔倒赵雍去扶,为什么反而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元璋

    历史上朱元璋摔倒赵雍去扶,为什么反而被赐死?公元1363年,这一年,鄱阳湖十分不平静,在湖面上正进行着一场大战,陈友谅率军60万对战朱元璋的20万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这场战争中,朱元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大获全胜。事后论功行赏,有一个叫做赵雍的年轻将领因为

  • 赵雍曾在朱元璋摔倒时扶了他一把,为何还会被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雍,明初

    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可以称得上是全天下最尊贵的人,他们享受着最好的待遇,手中也拥有无上的权力,可以随时改变每个人的命运。与此同时,皇帝也特别注重自己的形象,作为一国之君,他的形象并不只是简单地代表着自己,也代表着整个封建王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明初名将赵雍的相关故事

  • 赵武灵王赵雍他的一生有何政治功绩?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武灵王,战国

    赵武灵王赵雍他的一生有何政治功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多少皇帝也是因为沉迷美色荒废朝政,甚至导致亡国。就如当年的吴王夫差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而日渐荒废朝政,给了勾践可乘之机,以至于“三千越甲可吞吴”。不过,大多数皇帝都是直接与美女接触而沉溺温柔乡,今天讲

  • 一代枭雄赵雍,为何最后会落到活活饿死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雍,赵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赵雍,史称赵武灵王。他威名赫赫,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在历史中首次提出改革服装,骑兵打仗应当穿更有利于骑兵的胡服,他力排众议,大胆改革,最终造就了赵国在战国时期的巅峰时刻。可他的儿子赵章被赵国贵族杀死,赵雍也被囚禁在宫中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