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朱家三姐妹皆为后妃:被金人俘虏蹂躏致死

北宋朱家三姐妹皆为后妃:被金人俘虏蹂躏致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074 更新时间:2023/12/17 22:35:36

兄弟二人娶了姐妹三人

中国历史上不乏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名媛姐妹,如西汉时期的赵家姐妹,唐代的杨家姐妹,南唐的大小周后,民国时期的宋家三姐妹,等等,莫不或多或少地影响并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她们的传奇故事,亦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然而,北宋末年的朱家三姐妹,以其弱小之肩担起民族大义的故事,就鲜为人知了。

网络配图

老大叫朱琏,这个名字不见于正史,但在宋人笔记里出现过,元丞相脱脱修宋史的时候未予采信,仍然以朱氏相称。这个朱家大姐很不简单,嫁了个老公叫赵桓,就是北宋末帝宋钦宗,她亦随即做了第一夫人,史称朱皇后。老二叫朱凤英,嫁给了颇具才情、文采非凡且最受徽宗皇帝喜爱的三皇子郓王赵楷。还有一位是朱琏的表妹,叫朱璇,也嫁给了宋钦宗,封号叫“慎妃”。

兄弟二人娶了姐妹三人,这在皇帝婚姻里不算稀奇,若遇太平盛世,或能引发民间“不重生男重生女”的热潮。可惜的是,宋钦宗即皇帝位,是在金人铁骑打到了家门口的时候,朝廷处在风声鹤唳之下,国破家亡,只在旦夕之间耳,谁还顾得上考虑生男生女和攀龙附凤?

遭遇百般折磨和蹂躏

果不其然,靖康元年(1126)年底,金兵第二次包围汴京,朱家三姐妹一同做了金人的俘虏。这一年,朱皇后二十岁,朱凤英十七岁,朱璇也是十七八岁的样子。

在两国交战的状态下,俘虏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年轻美丽的女俘虏,一般的要沦为敌酋的战利品,遭遇百般折磨和蹂躏。

据相关史料记载,被俘北上到会宁府后,朱凤英即被送入洗衣院(慰安所),从“传报朱凤英、赵嬛嬛并蒙幸御”来看,朱凤英与柔福帝姬同一时刻被金太宗所御幸,不久因惭而病,病卒。

朱璇则是在途中就被金人强暴致死。

朱皇后作为第一夫人,一路上倒也平安无事,到了燕京,其刚烈的性情,就让金太宗感觉头疼了,“强令陪饮,以死抗,不为所辱。”在受降仪式上,她还义正词严地破口大骂金太宗及其部下将士的野蛮暴行,后“归第自缢”,被人发现后救活,她“仍投水薨”。

金太宗无奈,只得下诏虚心假意地赞美一番:“怀清履洁,得一以贞。众醉独醒,不屈其节”,追封她为“靖康郡贞节夫人”。

烈女鼓舞抗金士气

有人要问了,就这三个女性俘虏,怎么和道义扯上关系了?哎,还真叫问着了,她们不光与道义有关系,而且有大大的关系。

网络配图

一是激发了民间抗战的热情,这在《靖康纪闻》和《靖康传信录》里有较为客观的评价。

以朱家三姐妹特别是朱皇后为代表的民族女性之悲惨命运与不屈的反抗精神,极大地鼓舞了黄河以北沦陷区人民的抗金激情,也成为激励南宋军队抵抗金兵南下的一种动力。

虽然被俘北去的女性据说达万人之多,但朱皇后毕竟是合法的“母仪天下”者,其捍卫民族和女性尊严之举,无疑会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朱皇后自杀的消息传布天下后,百姓多有缟素者,日夜面北“嚎哭相祭”,连傀儡皇帝张邦昌亦“率百官拜皇后灵”,民间有些义军甚至还竖起“为朱皇后报仇”的大旗,从者甚众,皆欲舍命疆场,与金人斗。

二是丰富了民族救亡图存的文化基因。

我们的民族可谓多灾多难,但是,救亡图存之民族英雄,历朝历代都大有人在,他们前赴后继,为国为民而不惜舍却生命,为何会这样?文化基因使然也。朱家三姐妹以弱小的肩膀担起了民族大义,以香消玉殒的可贵抗争,丰富了这种文化基因。

比如,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道:“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等等,虽为自明心迹,表达“无畏生死、但为道义”的决心。

但是,从这些句子中,我们不难发现亦有死难的朱皇后的影子,其“三纲”之句,分明就暗含“徽、钦二帝不难为天下之纲,而朱皇后却能以女流之身为天下道义之先”的意思。

如果说这有些牵强的话,那么,可以比较朱皇后所写的《怨歌二首》中的第二首:“昔居天下兮珠宫贝阙,今日草芥兮事何何说?屈身辱志兮恨何可雪?誓速归泉下兮此仇可绝!”国仇家恨与为求速死之心昭然,与文天祥的《正气歌》何其相似?

晚明之际,亦有学者提及朱皇后为国死难的事迹,以激发救亡图存之民族文化情结,并作诗曰:二帝肉袒惶惶日,有女忠烈入庙宸。社稷苍生凭谁系?尺素未敢忘斯人。

带动理学兴盛

三是对理学的兴盛具发端之功。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自从二程在宋仁宗年间提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理论之后(《遗书》卷二十二下),数十年间,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学者黎庶,响应者几无,二程亦为此郁郁而死。

网络配图

这句话虽然不是理学思想的核心,但由此生发开来,纲举目张,却可管窥理学之性情与伦理关系之全貌,为何一直到朱熹出现,这才旧话重提?

如果说“靖康之难”中的后宫嫔妃、宗室妇女被掳往北方为奴为娼的历史,对南宋道学家们如何在战场失利的情况下保护女性贞洁敲响了警钟的话,或许能够说得通,偏偏南宋提出此话的第一人是朱熹,就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朱熹与朱皇后三姐妹的家族渊源了。

朱熹的曾祖父是谁?是朱绚,而朱绚的父亲朱振恰好就是朱皇后的亲二叔。这样的直系亲属关系,似乎不能被忽略。

朱凤英和朱璇的失去贞洁而死,朱皇后为保住贞洁而“投水薨”,对朱熹本人的切肤影响,可能会大于其他宫室女子贞节不保的噩运。

因此,朱熹重提舍弃北宋时期重生存轻贞节的观念,提倡妇女舍生命保贞节,也就顺理成章了。这种观念也逐渐被士大夫们所接受,经过反复说教和统治者的大力宣传,即带动了理学的整体兴盛。

我们不能说明清之际之女性的社会活动和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应归罪于朱家三姐妹,但是,理学的兴盛始于朱熹之后,却是不争的事实,就不能不牵扯到朱皇后等三人。

当女子贞洁也上升为文化的时候,当贞节牌坊成为贞洁文化的副产品的时候,文化的双刃剑也两面展露其锋芒了,孰是孰非,只能任由后人评述。

标签: 后妃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的祖坟传说!朱家祖坟的传说不止一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

    中国的历史很长,野史也很长,如果分别写出一本书出来,野史的篇幅可能比正史用的都多,因为一件被正史记载的马马虎虎的事情,很有可能被富有娱乐精神的百姓在茶余饭后编造出很多版本出来。比如朱元璋的祖坟到底有什么讲究。网络配图皇帝不是一般人,他们管理一国的百姓,处理一国的政务,能力绝对不一般,而且有时候他们的

  • 在康熙年间惨遭斩绝的朱家皇族:无一人幸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家皇族

    诸多亡国之君中,恐怕很难再找出向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是在殚精竭虑、日理万机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用死来宣告自己王朝的覆灭。也很难再找出一个想尽办法救国而不为自己的家族考虑后路的末代皇帝。曾经与朋友们谈起明之亡,也曾对此大惑不解,即使崇祯自己爱面子到了极点,不肯被人笑作临阵脱逃,但怎么也应该让太子到南京暂避

  • 秦时明月里的朱家 究竟是何等英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时明月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里朱家是农家六堂之一神农堂的堂主,号称“三心二意”、“千人千面”每次见人都是一副不同的面孔,消息灵通。其实真正的朱家并不是这样一个两面三刀的人物。网络配图朱家是汉代的著名游侠,他是鲁国人,和汉高祖刘邦是同一时期人物。鲁国是孔孟之学的圣地,大家都在学习儒家文化,朱家却行侠仗义,闻名于

  • 解析虞子期在历史上真的是虞姬的哥哥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虞子期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句话正是来自于虞姬的口中,而当时她在唱这句歌词正是虞姬在自刎殉情前吟诵的一首诗,从这之后,这首歌词就成为了这位绝代佳人的千古绝唱。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下虞姬的简介。虞姬项羽图片关于虞姬简介,她是楚汉之争时期著名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的一位美人,对于她是什么

  • 虞子期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 虞子期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虞子期

    虞子期是一个小说野史中的虚构的人物,他是项羽五虎将的一员,其他的四人都在史书上有着明确的记载,唯独他没有被提到,由此可见,虞子期是一个后人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才添加的这么一个虚构的人物。那么野史中虞子期是怎么死的呢?虞子期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在小说中虞姬有一个哥哥,叫虞子期,他一直跟着项羽,是项羽手下

  • 项羽爱人虞姬哥哥虞子期以什么闻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虞子期

    虞子期简介虞子期简介中虞子期在历史中并不存在,他是小说家们虚构出来的人物。据虞子期简介描写,大多数历史小说中说虞子期是虞姬的哥哥,从小和虞姬相依为命一起长大,他长得风流倜傥,眉星剑目很是得女孩子的喜欢。官位一直到将军,是项羽最为器重的四大将军之一。虞子期画像虞子期在遇到项羽之前主要靠卖武器来过日子,

  • 历史上真的存在虞姬哥哥虞子期这个人物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项羽,英布,虞姬,虞子期

    虞子期,闻名天下的虞姬虞美人的哥哥,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不存在的,是明朝时期的甄伟虚构的人物,出现在《西汉通俗演义》这本书中。那虞子期以什么闻名的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本身,另外一个就是他自己的妹妹虞姬了。虞子期本身为人利落,在跟随项羽之前在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名声。虞子期主要从事的就是铸

  • 虞子期简介 楚霸王项羽麾下五虎将之虞子期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虞子期,秦朝,秦朝将领

    虞子期的姓名均不见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而最早仅见于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甄伟为明朝人,与汉代时间上距离较远,而且其著作为演义,就是通俗小说,故而应为其虚构的人物。到清朝,被小说作家、历史学家蔡东藩引入他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项羽五虎将源起于此,其他四人都是历史真实人物。总结

  • 楚汉传奇第56集剧情 虞子期和项羽商议军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楚汉传奇,楚汉传奇第56集剧情

    楚汉传奇第56集剧情虞子期和项羽商议军事,虞子期建议还是等大军准备妥当,再攻击汉军。项羽不同意,下令各路人马准备出发,并沿途吸收四散在各地的楚军。虞姬安全的回到范增驻军的地方,范增急忙派人把虞姬送回项羽身边。楚军返回途中,季布再一次违抗军令,项羽很生气,责问季布为什么不听命令,季布坚持自己的作战方案

  • 楚汉传奇第68集剧情 虞子期与虞姬相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楚汉传奇,楚汉传奇第68集剧情

    楚汉传奇第68集剧情范增立于雪中多时不得见楚王,灰心而归。第二日起打算不再参与商议军事。钟离昧劝导范增,范增终同意再见楚王。项羽假意请到范增参议军事,其实是为剥夺其手中兵权。范增气不过,提出不会再来。虞子期与虞姬相见,告诉虞姬项羽不再听范增谨言,希望虞姬劝说项羽。正巧项羽回营,虞子期正要相劝,被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