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管仲和鲍叔牙是什么关系 他和乐毅又是什么关系

管仲和鲍叔牙是什么关系 他和乐毅又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175 更新时间:2024/2/16 7:58:46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挽救周室,使百姓受惠至到现在,梁超评价管仲是“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国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

一钜子也。”官拜至丞相又是个成功的商人,他的一生不可不谓精彩。而他的一切成就都仰仗于一个人,此人就是鲍叔牙。世人都以“管鲍之交

”来形容朋友之间要好的关系。

管仲(约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

, 被尊称为“春秋第一相”。《论语》、《史记》、《管子》、《左传》、《管仲传》等都有大量关于管仲的记载。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

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管仲终于成为了齐国上卿即丞相

之位,被誉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他的一生极富有传奇性,而他和鲍叔牙的故事,历来也为人所津津乐道。

再来看鲍叔牙,他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很有名的人。鲍叔牙,春秋时齐国政治家,颖上(今属安徽)人。亦称“鲍叔”、“鲍子”。以善于知人著

称。相传为夏禹后人,杞国公子敬叔之子。敬叔仕齐,采邑于鲍,故为鲍氏。鲍叔牙跟管仲在年少的时候就认识,彼此之间相互了解。

鲍叔牙的家庭条件比管仲好多了,鲍叔牙亲眼见到管仲家境贫寒,生活过得并不如意,因此不管在经商还是在从政上,鲍叔牙都极力帮助管仲。

管仲在历史上极富争议和传奇性色彩,他自幼通古博今,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但幼年家境贫寒。二人在年轻的时候曾一起经商,

在分红时管仲总是要比鲍叔牙得到的多一些,鲍叔牙的手下说管仲的不是,而鲍叔牙却并不在乎。还替管仲解释说:他家里困难,多拿一点是应 该的。

两个人不仅一起经商,还一同参军作战。不过在战事正酣或是冲锋时,管仲常常躲在队伍的后面,撤退时却总是跑在最前,士兵们对管仲的这种

行为深感不齿,连军队的领队都想杀掉管仲,来警告那些贪生怕死的逃兵。这个时候,多亏了鲍叔牙站出来,替管仲解释:“管仲之所以会这样

做,是因为他家里还有老母亲,他孝顺知道他一旦战死,年迈的母亲就没人奉养了。”管仲听完鲍叔牙此番言论,感动得流下眼泪。于是管仲感

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能够做到齐国的丞相,也全得益于鲍叔牙的推荐。当初管仲差点射杀了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如今却又在鲍叔牙的引荐下再次见

到管仲,齐桓公本可以杀掉管仲的,在鲍叔牙的极力劝说下,齐桓公留下了管仲,并以礼待之,管仲和齐桓公的关系就从敌人变为了君臣,经过

一番交心之后,二人关系又上升为了朋友。由此,齐桓公对管仲刮目相看,甚是欣赏这个人才,而管仲也开始在齐国大展拳脚。后来齐国经管仲

的改革,日渐富强,称霸诸侯。管仲相齐时,鲍叔牙也并没有因为管仲的职位高于自己,就心怀嫉妒。鲍叔牙甘居其下,与管仲一起治理国政。

待管仲去死后,鲍叔牙接任管仲为相,继续管理国家,周年而殁。朋友能够做到这种地步,管仲和鲍叔牙真的称得上是生死之交。

诸葛亮曾经在《隆中对》里说:“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这里提到了管仲和乐毅,

当然在历史上,管仲和乐毅的关系不大,因为一个是齐国的丞相,一个是燕国的将领,二人并无过多的交集。诸葛亮在文章里提到二人,只是将

自己比作此二人而已,说明这两个人都是当时的佼佼者。

史书上虽没有记载乐毅在军事理论上有什么建树,但他指挥燕赵联军,连克齐国七十城的不凡成绩,证明他是位杰出的军事人才。他在《报燕惠

王书》中提出的国君用人的思想,对封建帝王在用人问题上,提出了具有意义的提议;他与燕昭王在兴燕破齐的事业中建立了深厚的君臣情谊,

为当时的贤人志士所向往。管仲善主内政,是个难得的冶国之才。齐王因重用管仲而称霸各诸侯国。乐毅,天生帅才。曾接连攻克齐国七十二座

城池,自创火牛阵,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模仿,却没有一个能超越乐毅的。

管仲辅佐齐桓公近40年,把一个原来“地舄卤、人民寡”的齐国治理得国富兵强,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功高当世,影响深远。世人称其为

“第一相”、“第一流人物”、“最伟大的政治家”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至名归。

标签: 管仲

更多文章

  • 揭秘管仲临死前为什么不推荐鲍叔牙为相?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管仲

    现如今的社会只要涉及到利益,就算是亲人也可能在利益面前而变得六亲不认,而在千百年前的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两个身份各异,地 位不同的人却能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利益上即使不是对等关系,也没有丝毫纠葛,感情一如既往,管仲凭借才华闻名于史册,而鲍叔牙 则因为诚实做人,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得到了世人的称赞

  • 揭秘春秋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管仲与鲍叔牙,管仲与鲍叔牙是什么关系

    管仲在齐国任相国期间推动了中原地区的发展,所以管仲在这方面的评价很高。在说起管仲时人们常常会提起鲍叔牙,鲍叔牙以知人善交闻名。管仲曾说生他的人是父母,但是了解他的人只有鲍叔牙了,那么管仲和鲍叔牙的缘分是怎么开始的呢?管仲与鲍叔牙管仲,是周王室后裔,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管仲被人称为管子,春秋时期法

  • 春秋时期管仲与鲍叔牙:朋友间心心相惜的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管仲与鲍叔牙,鲍叔牙与管仲的故事

    管仲与鲍叔牙可谓是古代朋友中惺惺相惜的一代典范,两人相互知心,相互成就对方,堪称一对佳话。尤其是鲍叔牙宽宏大量的高尚品质最让人敬佩,管鲍分金的故事千古流传,鲍叔牙不计较个人私利的品质在当下的物质社会,世态炎凉中真是难得一抹温情。人们常说势利是一种常态,世态炎凉、人走茶凉是人之常情,谁能不自私不爱钱呢

  • 历史上鲍叔牙是谁 鲍叔牙与管仲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鲍叔牙

    只要是人们一提到管仲,都会想到他身边站着的另一个人,那便是鲍叔牙。可以说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的今天,鲍叔牙处处谦让、包容管仲,让观众甚是感动,曾经动情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因二人的关系极好,此世称管鲍善交也。鲍叔牙真心待友,让后世人感叹交友就该和鲍叔牙这样的人做朋友,鲍叔牙也因而被称

  • 鲍叔牙是个什么样的人 鲍叔牙具有什么品质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鲍叔牙

    这世间情和爱是永世歌颂的主题,除却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还有很多种情感是不囿于男女之情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这是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而管鲍分金、管鲍之交,便是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故事。春秋时期的鲍叔牙是春秋时齐国政治家,颖上人。也被人称为”鲍叔“、”鲍子“。以善于知人著称。相传为夏禹后人,杞国公子

  • 齐国名相管仲与鲍叔牙也能成为好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管仲,鲍叔牙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人(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助

  • 管仲临死前为何不推荐鲍叔牙为相 鲍叔牙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鲍叔牙

    现如今的社会只要涉及到利益,就算是亲人也可能在利益面前而变得六亲不认,而在千百年前的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两个身份各异,地 位不同的人却能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利益上即使不是对等关系,也没有丝毫纠葛,感情一如既往,管仲凭借才华闻名于史册,而鲍叔牙 则因为诚实做人,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得到了世人的称赞

  • 春秋管仲与鲍叔牙究竟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管仲,鲍叔牙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贤能之人,管仲和鲍叔牙在春期时期同为齐国大臣,人们常说的“管饱之交”就是指管仲和鲍叔牙,那他们两个是什么关系呢?管仲在齐国任相国期间推动了中原地区的发展,所以管仲在这方面的评价很高。在说起管仲时人们常常会提起鲍叔牙,鲍叔牙以知人善交闻名。管仲曾说生他的人是父母,但是

  • 揭秘管仲不荐鲍叔牙接替相位原因:太清白廉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管仲

    孔子与子贡说“往之贤者”,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而不言“齐有管仲,郑有子产”,这使子贡大惑不解。孔子反问子贡:是“进贤为贤”还是“用力为贤”?子贡给出的答案在孔门中大概是不言而喻的,叫做“进贤为贤”,于是孔子说:“对呀,我就听说鲍叔荐过管仲,子皮荐过子产,未曾听说管仲、子产荐过什么人。”这件事,见

  • 管仲与鲍叔牙的关系到底多好 管鲍分金有什么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管仲,鲍叔牙

    管仲与鲍叔牙管仲与鲍叔牙可谓是古代朋友中惺惺相惜的一代典范,两人相互知心,相互成就对方,堪称一对佳话。尤其是鲍叔牙宽宏大量的高尚品质最让人敬佩,管鲍分金的故事千古流传,鲍叔牙不计较个人私利的品质在当下的物质社会,世态炎凉中真是难得一抹温情。人们常说势利是一种常态,世态炎凉、人走茶凉是人之常情,谁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