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文公重耳怎么读?“重耳”的“重”怎么读

晋文公重耳怎么读?“重耳”的“重”怎么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3 更新时间:2024/2/20 0:30:20

晋文公(前671—前628),姓姬名重耳(chóngěr),与周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重耳出生时长相有些特别,重瞳子且骈肋。因为上古的舜帝就是重瞳子所以起名“重耳”。

和舜的“姚重华”的“重”一样,都表示双重的意思。因为据记载,晋文公(姬重耳)的耳垂是双重的。

重耳是晋文公的名字。他是晋献公的儿子(称:晋公子重耳),晋献公在他夫人死亡以后,把他最宠爱的骊姬立为夫人。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就逼死了太子申生,并且阴谋杀害比奚齐年长的公子重耳和夷吾。

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国外避难。晋献公死后,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于前650年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惠公。晋惠公担心公子重耳回国与他争夺王位,派人刺杀公子重耳。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攻打晋国,最终,公子重耳被大臣拥为国君,这就是晋文公。晋文公从43岁逃难,到即位时已经62岁,在外留亡19年。

标签: 晋文公重耳

更多文章

  • 晋文公称霸得到几位女人的支持?晋文公因何称霸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文公,春秋战国,春秋五霸

    晋文公重耳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春秋霸主,年轻的时候命运多舛,受庶母骊姬迫害四处逃亡,周游列国几十年最终在62岁登临君位。重耳之所以获得成功除自身努力之外,他身边如赵衰、狐偃等贤能大臣的辅佐功不可没,更加功不可没的是他身后几位善良贤惠的女子们。狄国女子——等你一万年重耳逃出晋国时没有归路,只好跑到翟狄,一

  • 晋文公善利用投诚人员情报险因此被对方所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晋文公,刺杀,情报,

    晋惠公(?―前637年),姬姓,晋氏,名夷吾,晋献公之子,晋文公之弟,春秋时期晋国君主。公元前651年,在秦国的帮助下继位。晋惠公继位后,背信弃义,诛杀大臣,国人都很不顺服他。公元前637年九月,晋惠公去世,其子太子圉继位,是为晋怀公。公元前636年,在外漂泊多年的公子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并

  • 历史上最“幽默”的战书:晋文公退避三舍败楚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晋文公,退避三舍,曹操,

    战书一般是指交战的两国或两军在交战前通知对方交战的文书。战书的特点,一般要写明战争的理由;战争地点;战争时间等内容,已突出战争的正义性、公正性和公开性。如曹操在赤壁大战前,给孙权写了一封战书:“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愿与将军会猎于吴。” 意思是说: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

  • 晋文公重耳六十岁登基:历经磨难周游列国终称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文公,重耳,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竭,群龙无首,狂魔乱舞。国力强者,说话铿锵,干涉他国内政没有商量;国力弱者,自己的地位都靠大国支撑,就不得不沦落为某位老大跟班,而且,跟得屁颠屁颠。哪怕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也不过就是天下诸侯的工具,如此而已。春秋时期的那个天下,就是国力强悍者说话的天下。就在齐桓公励精图治处心积

  • 王的女人:一代春秋霸主晋文公重耳身后的女人们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春秋霸主,晋文公,女人

    导读:晋文公重耳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春秋霸主,年轻的时候命运多舛,受庶母骊姬迫害四处逃亡,周游列国几十年最终在62岁登临君位。重耳之所以获得成功除自身努力之外,他身边如赵衰、狐偃等贤能大臣的辅佐功不可没,更加功不可没的是他身后几位善良贤惠的女子们。狄国女子——等你一万年重耳逃出晋国时没有归路,只好跑到翟

  •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7日 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卒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10月27日

    前628年10月27日 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卒在2642年前的今天,前628年10月27日 (农历冬月廿八),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卒。前628年10月27日,(鲁僖公三十二年冬十有二月已卯)晋文公重耳卒。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姓姬名重耳(chóng ěr),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

  • 晋文公怎么死的?晋文公的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文公,重耳

    前628年,功成名就的晋文公病重,年迈的身躯已经无法支撑他的生命。不久,一代霸主晋文公与世长辞,晋国大丧。众臣拥立公子欢即位,史称晋襄公。晋襄公一面为父亲主持丧礼,一面派遣使臣至各国,将文公死讯告知天下。中原诸侯对晋文公敬畏非常,皆星夜赶到绛都,参加文公葬礼。晋襄公在诸侯面前盟誓,要继承文公之业,为

  •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文公,重耳,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

  • 晋文公逐麋而失之的意思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晋文公,重耳,晋文公逐麋

    原文:晋文公逐1.麋而失之,问农夫老古曰:“吾麋何在?”老古以足指曰:“如是往。”公曰:“寡人问子,子以足指,何也?”老古振衣而起曰:“一不意人君如此也,虎豹之居也,厌闲而近人,故得;鱼鳖之居也,厌深而之浅,故得;诸侯之居也,厌众而远游,故亡其国。诗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君放不归,人将君之。”

  • 晋文公守信得原卫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文公,守信得原卫,重耳

    原文晋文公攻原①,裹②十日粮,遂与大夫期③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④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⑤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⑥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⑦。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