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062 更新时间:2023/12/26 7:33:18

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涛声。伯牙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这樵夫就是钟子期。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而那种知音难觅,知己难寻的故事却世世代代上演着。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世上如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实在是太少了。浩然曾叹曰“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岳飞无眠之夜也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苏轼自比孤鸿,写下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州冷”句子。贾岛却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的辛酸。

而那豫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慷慨豪情又怎样的难得呢。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知音难觅,知己难寻,无论红颜还是蓝颜“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成了人们永远的思求。

标签: 俞伯牙,钟子期

更多文章

  • 秦国君王秦献公——具有深远谋略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秦献公生平,秦献公

    秦献公,嬴姓赵氏,名师隰,又被称为秦元献王或者公子连。他是秦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君王。正是在他的雄才大略和励精图治下,秦国才能从秦厉共公开始的朝堂动荡中恢复过来,这为之后继位的秦孝公也就是他的儿子实行商鞅变法奠定基础,好不夸张地说他是秦国从弱小走向强大的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但是我们在这里先不

  • 秦献公的父亲是谁 秦献公有几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献公的父亲,秦献公有几个儿子

    秦献公在秦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皇帝,正是因为他在位期间采取的多种举措比如废黜残酷的活人陪葬制度、迁都、扩大商业活动和推行县制等措施制止了秦国从秦厉共公以来因为君位的动荡而导致秦国大幅衰落的局面,为之后他的继位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堪称是秦国能够由弱变强的关键人物。虽然秦献公做出了这

  • 周烈王姬喜简介 在位期间秦献公开启秦强盛之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烈王姬喜

    周烈王姬喜(?—前369年),姓姬,名喜,为周安王之子。前376年到前369年在位,又称周夷烈王。公元前369年,姬喜病死。姬喜死后的谥号为烈王。基本介绍秦献公当政时,废除了野蛮的殉葬制度,将国都由雍(今陕西风翔)迁到东部的栎阳(今陕西省临潼市),以便于向东发展和接受先进的文化影响,摆脱旧贵族势力的

  • 秦简公到底推行了什么改革 秦国国势是怎么开始改变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简公,秦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秦简公,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建立者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秦国几代积弱之势,已经影响到秦国的安危。秦国的河西之地在

  • 秦灵公嬴肃:战国时期秦国第二十任君主,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灵公,秦国

    秦灵公,嬴姓,秦氏,名肃,《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秦肃灵公,秦怀公嬴封之孙,战国时期秦国第二十位君主,在位约10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灵公嬴肃逝世时,嫡子嬴师隰(即其后的秦献公嬴师隰)年幼,只有五岁。秦灵公嬴肃的叔父嬴悼子以嫡子年幼,便夺位自立为国君,即秦简

  • 秦悼公为什么会修筑雍城?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悼公,战国

    春秋战国秦悼公构筑雍城,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春秋战国秦国国君秦悼公继位后,历史上并无太多记载,《史记》也只有一句话,交待了他在位15年在构筑雍城的城池。秦悼公为什么十几年就干了这么一件大事呢?他对后世又有什么影响呢?可以肯定的说,能写在

  • 秦哀公为什么要帮大楚复国?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哀公,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哀公帮大楚复国,真是因为他被申包胥的眼泪打动了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哀公三十一年,即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兴兵灭楚,楚大夫申包胥至秦国告急,秦哀公态度暧昧,于是,申包胥: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在

  • 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哀公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哀公,春秋

    秦哀公(?-公元前501年),《秦记》作秦毕公,《史记索隐》作秦㻫公,嬴姓,秦氏,族谱载其名籍,秦景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在位36年(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01年)。前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申包胥向秦国求救,哀公不理;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动容道:

  • 秦景公:秦国第十三位君主,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景公,秦国

    秦景公,嬴姓,赵氏,名石,秦桓公赵荣长子,春秋时期秦国第十三位君主,在位约39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景公治理秦国长达39年,将秦国势力不断推向中原。他的墓地秦公一号大墓公然采用天子葬仪,面积达5334平方米,1976年在陕西凤翔县南指挥村被发现,是迄今为止

  • 秦景公断绝秦晋之好,改与楚联姻,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景公,秦国

    历史上,秦晋之好一直被世人乐道,但实际情况是,秦楚联姻比秦晋联姻的时间还要早。只不过,秦楚之间大多是民间和大臣之间的交往,没有秦晋两国君王之间的联姻影响深远,所以被史学家忽略了而已。自晋文公死后,秦晋崤山一战,秦晋的联盟关系已经名存实亡,期间虽然两国更换了几任国君,也进行了大小不等的你来我往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