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哀公为什么要帮大楚复国?原因是什么

秦哀公为什么要帮大楚复国?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32 更新时间:2023/12/29 11:24:2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哀公帮大楚复国,真是因为他被申包胥的眼泪打动了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哀公三十一年,即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兴兵灭楚,楚大夫申包胥至秦国告急,秦哀公态度暧昧,于是,申包胥:

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在秦廷之外,七日七夜不吃不喝,痛哭不绝,秦哀公终被打动,遂发兵五百乘,在申包胥的带领下,打退伍子胥,帮大楚复国。

这就是有名的《哭秦庭》,后世多有演义,这个故事里,申包胥的忠君爱国之心当然无可厚非,但问题是,秦哀公帮大楚复国,真是因为他被申包胥的眼泪打动了吗?

别天真了,秦哀公在位三十六年,虽然没有多大作为,但也算个英明的政治家,而政治家,向来心如磐石,绝不会轻易被什么眼泪打动,他所在乎的,只有利益。

到底什么利益能让秦哀公下定决心帮大楚复国呢?两个原因。

一:扼杀潜在的危险

秦国最大的敌人始终是晋国,为了对付晋国,他们才积极向楚国靠拢,从秦穆公时期开始,就通过姻亲关系与楚国打造铁杆的战略同盟。

而晋国为了对付楚国,才大力扶持吴国,给楚国在后背制造一个敌人,也就是说,吴国灭楚,晋国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从这个层面讲,因为晋吴联盟的关系,吴国对秦国并不友好,这时候如果任由吴国灭亡了楚国,或者扶持起一个傀儡,那么,秦国必将被晋吴两国前后包围。

本来一个晋国就够吃力,这时候再加上一个吴国,以后还有秦国的好日子过吗,所以,秦哀公必须乘前后合击态势尚未完成的时候,将这个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二:有打败吴国的可能

其时吴国军力强盛,又有伍子胥、孙武等一干贤臣辅佐,以秦国的能力,又怎么有可能打败他呢?

其时这个原因不在秦国本身,而在吴国的后方,为什么这么说?

晋吴联盟是为了对付楚国,楚国当然也不会束手待毙,他们早在楚共王时期,就与吴国侧背的敌人越国结成同盟。

吴越两国是世仇,彼此间没有调和的可能,一旦找到机会,一定会发兵攻吴,这个问题是毋庸置疑的。

如今楚国灭亡,吴国强大,越国一定惴惴不安,这时候,如果有人与吴国为敌,越国一定会乘隙攻入吴国,在他们后方捣乱。

事实上,吴国举倾国之力出兵灭楚,后方空虚已成事实,越国早就蠢蠢欲动了。

孙子曰: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什么意思?

秦哀公起初并没有明确拒绝申包胥求救,而是说:

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

出兵这样的大事,你等我跟大臣商量一下。

于是就在申包胥痛哭七天七夜的时候,秦哀公与诸大臣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得出复楚利大于弊的结论,所以才下定决心帮申包胥,帮大楚复国的。

这一决定虽然很有风险,但对当时的局势而言,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

假设没有上面两条有利因素,吴攻楚之前就跟秦国修好,或者贿赂六卿,挑动晋国攻秦,并留下一定兵力提防后方。

恐怕申包胥就是哭死,秦哀公也只能表示道义上的同情,至于帮大楚复国,那根本就是门儿都没有的事情。

所以说,伍子胥其实并不高明,或者被仇恨蒙蔽了头脑,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就劝谏夫差举倾国之力伐楚,而没有继续沿用巫臣、孙武以偏师不断袭扰的“疲楚”之计。

结果,前面秦国打来了,后边越国打来了。

前后夹击之下,吴国的仗还怎么打,只能草草收兵,于是楚国就这样在秦国的帮助下复国了。

标签: 秦哀公战国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哀公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哀公,春秋

    秦哀公(?-公元前501年),《秦记》作秦毕公,《史记索隐》作秦㻫公,嬴姓,秦氏,族谱载其名籍,秦景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在位36年(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01年)。前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申包胥向秦国求救,哀公不理;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动容道:

  • 秦景公:秦国第十三位君主,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景公,秦国

    秦景公,嬴姓,赵氏,名石,秦桓公赵荣长子,春秋时期秦国第十三位君主,在位约39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景公治理秦国长达39年,将秦国势力不断推向中原。他的墓地秦公一号大墓公然采用天子葬仪,面积达5334平方米,1976年在陕西凤翔县南指挥村被发现,是迄今为止

  • 秦景公断绝秦晋之好,改与楚联姻,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景公,秦国

    历史上,秦晋之好一直被世人乐道,但实际情况是,秦楚联姻比秦晋联姻的时间还要早。只不过,秦楚之间大多是民间和大臣之间的交往,没有秦晋两国君王之间的联姻影响深远,所以被史学家忽略了而已。自晋文公死后,秦晋崤山一战,秦晋的联盟关系已经名存实亡,期间虽然两国更换了几任国君,也进行了大小不等的你来我往的战争,

  • 秦景公的女儿孟嬴联姻楚国,她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孟嬴,春秋战国

    《芈月传》中,深明大义,忍辱负重匡扶自己儿子的坚强女子孟嬴,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这部电视剧中的芈月,太过善良,与历史上的秦国宣太后有所出入。不过,孟嬴这一角色倒是符合历史。历史上的孟嬴,生于春秋末年,和芈月不在一个时代,两者相差200多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孟嬴是秦国

  • 秦桓公:春秋时期秦国第十二位君主,他经历了哪几次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桓公,秦国

    赢荣,即秦桓公,秦共公之子,秦景公之父,春秋时期秦国第十二位君主,在位约40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与翟族合谋攻伐晋国,后晋国与秦国宣告绝交,率齐、鲁、宋、卫、郑、曹、邾、滕等诸侯国伐秦,秦军战败。秦桓公继位二十七年后去世,其子秦景公继位。人物生平据《史记·

  • 秦共公:春秋时期秦国第十一位君主,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共公,秦国

    秦共公,嬴姓,名稻,秦康公赵罃之子,春秋时期秦国第十一任君主,在位约4年。《吕氏春秋》中所谓的秦三公是就是指秦穆公赵任好、秦康公赵罃、秦共公赵稻三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秦共公(?—公元前605年),嬴姓,名稻。《左传》记载名稻,《史记·卷十四·十二诸

  • 秦宣公:春秋时期秦国第七位君主,他经历了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宣公,秦国

    嬴恬,即秦宣公,秦德公之长子、秦成公及秦穆公之长兄,春秋时期秦国第七位君主,在位共1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韬光养晦秦宣公元年(公元前675年),碰上了周王朝的宫廷政变。卫国、南燕国攻打周王室,把周惠王赶出了朝廷,拥立王子颓为王。秦宣公三年(公元前6

  • 秦德公:春秋时期秦国第六位君主,他经历了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德公,秦国

    秦德公,嬴姓,赵氏,名嘉,秦宪公之子,秦武公之弟,秦出子之兄,生母为鲁姬子,春秋时期秦国第六位君主,在位约1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其子公子白受封于平阳(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未能继位,其弟秦德公继位。秦德公赵嘉即位以后,发展生产,

  • 秦武公嬴说:春秋时期秦国第五位君主,首开活人殉葬制度之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武公,秦国

    嬴说,即秦武公,嬴姓,赵氏,秦宪公(一作秦宁公)长子,秦出子、秦德公之兄,生母是鲁姬子,春秋时期秦国第五任君主,在位共19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武公初立太子。秦宪公死后,弗忌等三庶长另立秦出子为秦国国君。后秦出子被弗忌等杀,他才得以即位。诛弗忌等三族,集大

  • 揭秘:秦国平阳城遗址出土 疑是秦武公墓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墓葬

    导读:考古人员在距离大墓百米开外的地方,曾经发现了一处乐器祭祀坑,出土了青铜钟5件、青铜镈3件,是祭祀用的礼器。专家根据上面的铭文推断,墓主人很可能就是秦武公。而今又发现了大墓,可能性就更大了。网络配图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了一个消息,考古人员发现了秦九处都邑中的第五处城址——平阳城,这个地方就在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