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战将裴行俭的简介 裴行俭粮车伏兵的故事

唐朝战将裴行俭的简介 裴行俭粮车伏兵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76 更新时间:2024/1/20 0:44:15

唐朝裴行俭是个骁勇战将。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隋末一代名将,他凭借父兄所立下的功劳封为弘生,后来他自己也通过科考成为了参军。大将军很喜欢他,决定把他的经验都传授给行俭。李治准备废后立武后,行俭非常的不认同就和反对武后的人商量对策,可是有人武后告了密,他被降职到西州做长史。

唐朝裴行俭画像

后来他又凭借自己的本事升职了,西域的人非常仰慕他的风采。他被重新召唤回都城主持选官的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得到了很大的名声。十多年后,吐蕃入侵,行俭被调任右军总管,跟随三皇子一起出征。次年,突厥入侵,并且和吐蕃已经结成了同盟。在朝廷准备征讨的时候,裴行俭给出建议,认为西域正是多事之秋,不能再有事故。波斯王去世,他的儿子在长安做人质,如果送波斯王之子回国继承王位,就必须经过吐蕃突厥。运用谋略解决问题就可以毫不费力。

皇帝派他护送波斯王子,期间穿越了沙漠。终于到了西州,各属官都来接见,裴行俭向他们要了一千有勇有谋的人往西去,并故意放出消息由于天气太炎日,要等到秋天再离开。突厥王听到这个消息就没有防备。裴行俭淡定地召集了酋长,并对他们说他想去打猎,愿不愿意与他同去。总共有一万多的人愿意去,这支队伍暗地出发。突厥可汗猝不及防就这样被裴行俭捉拿,后来也抓住了可汗的盟友,全部被带回了长安。高宗亲自为他接风洗尘,并说他能文能武,可任文武官职。所以唐朝裴行俭既是礼部尚书,又是大将军。

裴行俭粮车伏兵

裴行俭粮车伏兵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公元679年,突厥可汗背弃盟约造反,更可怕的是他周边的二十几个地区都响应他,最后聚集了几十万人。都护派兵征讨却死伤连绵。高宗命裴行俭率领十八万人讨伐,后来又会合西路军的人马,总计达三十多万。这支部队的军事指挥权都在裴行俭一个人的手上。

裴行俭图像

都护以前护送粮草的时候总是会被突厥人劫走,这导致很多士兵因为没有粮食吃被活活饿死了。裴行俭知道了这件事后就说可以用智谋战胜敌人。他运送了三百辆粮车,每辆车上没有粮食,有的只有五个拿着刀剑的士兵。为了引诱突厥人来抢劫,裴元庆让那些弱兵来驱赶马车。保险起见,他在前方的峡谷边上也埋伏了精兵。突厥人果真来抢粮食了,那些弱兵只是象征性的打了几下就通通逃走了。那时正是炎热的夏天,成功抢夺粮食的突厥人去河边喝水。等到河边的时候,藏在里面的唐军出来发动攻击,敌人们没有准备,一时之间都被屠杀了。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也没有机会了,因为那些早就埋伏好的伏兵也到了,突厥的兵马彻底被杀绝。从此之后,运送粮草的路又被唐军重新掌控,远在前线作战的士兵又能吃上粮食了。

这就是裴行俭粮车伏兵的故事。

这场战争的后来,裴行俭依靠自己的天文知识打败了突厥军马,那些残余兵马狼狈地逃往狼山。遗憾的是,在裴行俭回朝后,突厥又再次卷土重来。这次裴行俭生擒了突厥可汗回长安,但由于小人作祟,皇帝没有嘉奖他的功劳。

标签: 唐朝战将裴行俭

更多文章

  • 唐朝名将裴行俭之子裴光庭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裴行俭,裴光庭

    裴光庭,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宰相,生于678年,卒于733年3月27日,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孙,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裴光庭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后升任鸿胪少卿、兵部侍郎。开元十七年(729年),裴光庭拜相,初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次年又

  • 裴行俭是什么样的人?他有哪些丰功伟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裴行俭,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裴行俭提拔了哪些名将?裴行俭有哪些功绩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裴行俭,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名将、政治家、书法家,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裴行俭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 ,于唐太宗时以明经科考试中选,并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历任左屯卫仓曹参军、

  • 裴行俭跟苏定方是什么关系?平定了突厥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裴行俭,唐朝

    裴行俭跟苏定方是什么关系?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之前我在《唐朝名将苏定方唯一的徒弟,不战而胜平定突厥,威震西域》一文中,讲了苏定方的徒弟裴行俭兵不血刃,不战而胜,凭智谋平定了突厥叛乱。后来突厥再次反叛,裴行俭亲自带兵杀敌,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所向披靡,势如破竹

  • 唐朝名将裴行俭有哪些功绩?裴行俭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裴行俭,唐朝

    唐朝名将裴行俭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裴行俭,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名将、政治家、书法家,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裴行俭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 ,于唐太宗时以明经科考试中选,并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历任左屯卫仓曹参军、西州都督府长史、安西都护等职。在

  • 裴行俭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是一位贤能帅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裴行俭,唐朝

    裴行俭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盛世唐朝的出现,的确让当时的百姓获得了很美满的生活,而这样的盛况并不是每个朝代都能有的。之所以能够达到出非常强盛的状态,也与当时的一系列名臣大将离不开。这些贤能之人的存在,能够辅佐皇帝去更好的管理朝廷,从而也让朝廷在这样的政治

  • 奸相李林甫为相19年不倒的秘密:唐玄宗需要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林甫,唐玄宗,奸臣,

    李林甫开元二十四年底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大权独揽,居相位19年,专政自恣,杜绝言路,助成安史之乱。 我认为李林甫为相19年而不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帝需要李林甫那样的小人替他办事! 稍微懂事一点儿的君王,都懂得为君者要识人,要“近君子,远小人”的道理。但是,历代君王多会重用一些“是鬼不是人”的小人

  • 为何李林甫是口蜜腹剑第一人 李林甫杨国忠谁更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林甫,杨国忠

    李林甫简介李林甫,唐朝的宰相,祖籍陇西,小字哥奴,是唐长平王李叔良的曾孙。公元683年,李林甫出生。在他小的时候,因为是皇亲贵族的关系,早年就被任命为千牛直长。开元十四年,得到了宇文融的引荐,成为御史中丞。他善于结交宫中宦官、妃子的关系,且对皇帝的举动了如指掌,尤其当他和武惠妃交善之后,表示愿意为武

  • 安禄山都怕他!李林甫是怎么整没了一个王朝盛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林甫,安禄山

    中国历代王朝的世事变迁里,虽然不乏各种由盛转衰的悲情局面,但过程最为意外和毁灭性的一次,当属盛唐王朝的终结。大唐王朝发展到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虽然之间历经折腾,还有武则天改唐为周的一段变故,但始终蒸蒸日上的,却是强大的综合国力。文治武功的各方面成就,在唐玄宗李隆基执政的“开元”“天宝”俩个年号时期

  • 揭秘:中国历史上一代奸相李林甫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林甫,中国古代十大奸相,奸相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 ,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后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

  • 李林甫不学无术为何能稳坐宰相位长达十九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林甫

    李林甫,小字哥奴,出身李唐宗室,精通音律,但是文化水平不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相,也是唐玄宗执政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开元期间的宰相,任职周期大多为三年左右,三年的周期,基本能与施政的阶段吻合,而经历多次政变上台的玄宗此时也非常警惕,不希望看到一家独大的局面,所以不管能力多强人品多好的的宰相,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