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名将裴行俭之子裴光庭是个怎样的人?

唐朝名将裴行俭之子裴光庭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76 更新时间:2023/12/19 2:54:01

裴光庭,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宰相,生于678年,卒于733年3月27日,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孙,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裴光庭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后升任鸿胪少卿、兵部侍郎。开元十七年(729年),裴光庭拜相,初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次年又升任侍中。裴光庭一生以善谏闻名,工作严瑾,他任相期间,提出“循资格”,以资历作为擢用官吏的标准,还建议向吐蕃传播中原典籍。他的一生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工作严谨。裴光庭早年丧父,凭母亲是武则天的女官而上位。他沉默寡言,不善交游,但工作严谨,受到时人的推崇。

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到泰山封禅。裴光庭建议遣使赴突厥,让其派人参加封禅之行。突厥若来,诸蕃君主必相继而来,不用担心边防之患,可高枕无忧,让皇帝安心封禅。张说采纳他的建议,并改任他为鸿胪少卿。东封结束后,裴光庭升任兵部侍郎。后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史大夫,后又改任黄门侍郎。

二是直言讽谏。开元十八年(730年),裴光庭升任侍中,兼吏部尚书,并加弘文馆学士。他撰写《瑶山往则》、《维城前轨》各一卷,对玄宗加以讽谏,得到唐玄宗褒奖。开元十九年(731年),吐蕃遣使入朝,以金城公主的名义求取《诗经》、《春秋》、《礼记》。秘书正字于休烈反对,说若授以经典,使其知用兵韬略,变得更加狡诈,对中国更加不利。裴光庭则认为正因吐蕃愚昧顽固,方要赐以诗书,让他们受到教化。唐玄宗遂将典籍赏赐吐蕃。

三是提出了新的用人制度。裴光庭任相期间,提出了以资历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进献《循资格》,提出选用各级官吏,以年资为擢用官吏的条件,不论有无才能,资历满后就可升官。

打破过去以能力做为升官的惟一条件。《循资格》对于各种官职的任职年限和晋级方式都有严格规定,不得逾越,只要不犯错误,都会有升无降。但是循资格使因才能平庸而长期得不到升迁的官员欣喜不已,但才俊之士却无不怨叹。裴光庭去世后,“循资格”被中书令萧嵩叫停,他所提拔的官吏也都被罢为外职。

四是没有主见。裴光庭担任宰相时,兼任吏部尚书,让门下主事阎麟之主掌选官事务。凡是阎麟之裁决的,裴光庭都会同意。时人都称“麟之口,光庭手”,意思是说阎麟之一开口说出意见,裴光庭就会下笔批准。

五是著述颇丰。装光庭著有

《宰相等上尊号表》三篇、《贺雨表》两篇、《贺幽州执奚寿斤表》、《请修续春秋奏》、《请以三殿讲道德经编入史策奏》、《请以加老子策诏编入国史奏》、《断死囚二十四人请宣付史馆奏》、《金城公主请赐书籍议》等。

标签: 裴行俭,裴光庭

更多文章

  • 裴行俭是什么样的人?他有哪些丰功伟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裴行俭,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裴行俭提拔了哪些名将?裴行俭有哪些功绩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裴行俭,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名将、政治家、书法家,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裴行俭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 ,于唐太宗时以明经科考试中选,并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历任左屯卫仓曹参军、

  • 裴行俭跟苏定方是什么关系?平定了突厥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裴行俭,唐朝

    裴行俭跟苏定方是什么关系?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之前我在《唐朝名将苏定方唯一的徒弟,不战而胜平定突厥,威震西域》一文中,讲了苏定方的徒弟裴行俭兵不血刃,不战而胜,凭智谋平定了突厥叛乱。后来突厥再次反叛,裴行俭亲自带兵杀敌,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所向披靡,势如破竹

  • 唐朝名将裴行俭有哪些功绩?裴行俭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裴行俭,唐朝

    唐朝名将裴行俭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裴行俭,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名将、政治家、书法家,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裴行俭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 ,于唐太宗时以明经科考试中选,并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历任左屯卫仓曹参军、西州都督府长史、安西都护等职。在

  • 裴行俭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是一位贤能帅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裴行俭,唐朝

    裴行俭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盛世唐朝的出现,的确让当时的百姓获得了很美满的生活,而这样的盛况并不是每个朝代都能有的。之所以能够达到出非常强盛的状态,也与当时的一系列名臣大将离不开。这些贤能之人的存在,能够辅佐皇帝去更好的管理朝廷,从而也让朝廷在这样的政治

  • 奸相李林甫为相19年不倒的秘密:唐玄宗需要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林甫,唐玄宗,奸臣,

    李林甫开元二十四年底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大权独揽,居相位19年,专政自恣,杜绝言路,助成安史之乱。 我认为李林甫为相19年而不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帝需要李林甫那样的小人替他办事! 稍微懂事一点儿的君王,都懂得为君者要识人,要“近君子,远小人”的道理。但是,历代君王多会重用一些“是鬼不是人”的小人

  • 为何李林甫是口蜜腹剑第一人 李林甫杨国忠谁更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林甫,杨国忠

    李林甫简介李林甫,唐朝的宰相,祖籍陇西,小字哥奴,是唐长平王李叔良的曾孙。公元683年,李林甫出生。在他小的时候,因为是皇亲贵族的关系,早年就被任命为千牛直长。开元十四年,得到了宇文融的引荐,成为御史中丞。他善于结交宫中宦官、妃子的关系,且对皇帝的举动了如指掌,尤其当他和武惠妃交善之后,表示愿意为武

  • 安禄山都怕他!李林甫是怎么整没了一个王朝盛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林甫,安禄山

    中国历代王朝的世事变迁里,虽然不乏各种由盛转衰的悲情局面,但过程最为意外和毁灭性的一次,当属盛唐王朝的终结。大唐王朝发展到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虽然之间历经折腾,还有武则天改唐为周的一段变故,但始终蒸蒸日上的,却是强大的综合国力。文治武功的各方面成就,在唐玄宗李隆基执政的“开元”“天宝”俩个年号时期

  • 揭秘:中国历史上一代奸相李林甫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林甫,中国古代十大奸相,奸相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 ,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后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

  • 李林甫不学无术为何能稳坐宰相位长达十九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林甫

    李林甫,小字哥奴,出身李唐宗室,精通音律,但是文化水平不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相,也是唐玄宗执政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开元期间的宰相,任职周期大多为三年左右,三年的周期,基本能与施政的阶段吻合,而经历多次政变上台的玄宗此时也非常警惕,不希望看到一家独大的局面,所以不管能力多强人品多好的的宰相,任职

  • 唐朝著名奸相李林甫逝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在1263年前的今天,0753年1月3日 (农历冬月廿四),唐朝著名奸相李林甫逝世。李林甫(683-753年1月3日(距今已1263多年)),唐宗室,小字哥奴。善音律,会机变,善钻营。开元中,迁御史中丞、吏部侍郎,深结唐玄宗宠妃武惠妃及宦官等,僭伺帝意,故奏对皆称旨。开元二十二年(734)五月,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