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仕途并不顺的柳宗元 是怎样为民造福

仕途并不顺的柳宗元 是怎样为民造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19 更新时间:2024/2/11 0:35:29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他从小就非聪明,能写一手好章。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后来因为支持叔文改革的关系,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牵连,跟刘禹锡一样发配到边远地方去当刺史。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当刺史,心情一直不好。怎么样才能使心情舒畅一些呢?他在公务完成后,就到附近的山野去游玩。有一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他非常喜欢,就在那里安了家。但是,给这个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他想来想去,还是取了个“愚”字:溪称为愚溪,丘称为愚丘,泉称为愚泉,沟称为愚沟。他觉得他是因为“愚”而被贬官的,所以得用这个“愚”来命名。他终究没有让自己高兴起来。

柳宗元还游了小石潭,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身上佩带的玉环碰撞发出的丁当响声,真叫人高兴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就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照着,影子落在石上,一动也不动。有时突然游得好远,就好像跟柳宗元逗着乐似的。美景叫他流连忘返,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贬,他又很痛苦。

但是,柳宗元毕竟心里关切着百姓,常常到民间去考察百姓的生活。永州出产一种很毒的蛇,把它风干制成药,可以医治许多疾病。他特地访问了一个姓蒋的以捕蛇作为职业的农民。那个姓蒋的农民说:“我的祖父因为捕毒蛇,稍不小心被毒死了;我的父亲也是这样死的;我捕毒蛇已经有十二年了,差一点死去的次数也有好多次了……”

他说着说着,脸色变得悲哀起来。柳宗元看他痛苦的样子,非常同情,就说:“你既然怨恨捕蛇,那么我去跟当官的说一说,更换这个捕蛇差役,恢复原来的赋税,怎么样?”

不料那个姓蒋的慌忙摇着手,更加悲伤了,他说:“您千万别这样!我虽然苦,但是比我的邻居要好多了。我只要捕到蛇,还能太太平平过日子。我的邻居们天天有死亡的危险啊!我就算因为捕毒蛇死了,也要比我的邻居们死得晚一些……”

柳宗元听了非常有触动,写了一篇名为《捕蛇者说》的文章。他由衷地说:“官府的赋税对人民的毒害原来比毒蛇还厉害啊!”

柳宗元对当时社会的腐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除了写游记外,还采用寓言的形式写了不少作品进行讽刺。他的《临江之麋(麋,鹿的一种)》,写一只麋得到主人的宠爱,狗怕主人,所以只能跟麋玩但不敢吃它。三年后,麋外出,见到其他的狗还以为是同伴,结果被狗吃了。柳宗元借这个寓言讽刺那些依仗权贵得意忘形的小人。在永州,他还写了不少其他寓言,有的讽刺贪官污吏,有的讽刺剥削人民的封建地主。他的寓言,大家都很爱看,流传很广。

公元815年,柳宗元又回到长安。他当时还想为朝廷做点事。可是他怎么也看不惯那样官僚只顾升官发财,拍马奉承的坏风气。不久又被排挤,贬到更远的柳州(今广西栉州)。

柳宗元已经养成了习惯,常常到民间走走,了解一些情况,为老百姓做一些好事。一次,他看到几个凶横的家伙抓住一个中年汉子,后面,这个中年汉子的妻子和儿女在悲惨地哭哭闹闹。一打听,原来这个中年汉子欠了债,到期还不出,债主就把他抓去当奴隶。柳宗元实在看不过去,就下令全带到官府去。经过审问,柳宗元才知道这是柳州的一种陋习,有许多奴隶和奴婢就是这样失去自由的。柳宗元非常心痛,他决心要改变这种情况。他下令,所有的奴隶或奴婢一律可以由亲人或朋友按原来所借的债还清赎回;要是因为贫困一时没有能力赎回,可以为债主打工,等工钱和债务相当的时候,就应该解除债务关系。柳州的贫苦人民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奔走相告。

可是不久柳宗元就发现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因为有些奴隶或奴婢,已经失去劳动能力,他们没有办法打工,又怎么能赎回自己呢?看到这种情况,柳宗元心里非常悲痛。他拿出自己的俸禄,送到债主家里,把赎回的奴隶和奴婢送回他们的家中。柳宗元在柳州废除了人身典押的陋习,对附近的州县也有深远的影响。柳宗元还引导人民发展生产、兴办学校。柳州人民怎么能不爱戴他呢!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柳柳州”。

更多文章

  • 柳宗元资料介绍 柳宗元擅长于写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柳宗元

    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共享年47岁。以现在的地名来说,柳宗元的祖籍为山西永济,柳宗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曾担任侍御史等职位。柳宗元画像公元773年,柳宗元在长安出生。柳宗元自幼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母亲卢氏出于书香门第,柳宗元小时候深受母亲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

  • 解析唐朝文化名家柳宗元被贬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柳宗元

    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该年号为永贞。唐顺宗登基后,大力提拔了王叔文等人,当时柳宗元和同僚王叔文有相同政见,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王叔文和柳宗元等人是改革派人士,他们倡导以新政来治理国家。柳宗元画像在王叔文的推动之下,改革措施很快地在朝廷内推行,他们制定的改革措施有: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柳宗元倡导压制

  • 风流人物柳宗元:从一鸣惊人到一落千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柳宗元

    柳宗元年青时仕途比较顺利,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唐代规定,科举选士后,必须再经吏部考试才能授以官职。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二月,柳宗元中进士。五月,父亲柳镇在长安过世了。按当时礼制,柳宗元得守丧三年。守丧后柳宗元连续二年参加吏部考试,二十六岁时考取了博学宏词科,被授予集贤殿正字,这是一个校正图书典籍的

  • 唐朝文学家柳宗元逝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柳宗元

    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祖籍是河东解县,即今天的山西运城。他和韩愈是同时代的大文学家,也是一位倡导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他们两人当时几乎享有同样的盛名,在文学史上也几乎占有同样的地位,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从小聪明勤奋,读了很多书,21岁时考取了进士。他思想敏锐,论事总是旁征博引,言词锋利,说

  • 柳宗元写最孤独的一首诗是什么?写出了孤独的最高境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柳宗元

    唐朝与宋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比较繁荣的朝代,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大诗人,明代的朱右曾做了一个排行榜,即后人所熟悉的“唐宋八大家”。此榜单是根据古文作品的成就所制定,所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未能入榜,而柳宗元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出生于长安,家境相对富裕,祖上有不少人做过官,他也算是当时的一位

  • 天于生子厚,禀予独艰哉!孤独钓客柳宗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柳宗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孤独钓客柳宗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有些人,我们读他们的文章都会觉得自己的渺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柳宗元是属于这类人的,是鲁迅先生心中中华民族历史上脊梁式的人物。他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在时代的风尖浪口上,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与道德,寄苦闷于山水,喻深情于万物

  • 唐代文学家、散文家柳宗元:《黔之驴》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柳宗元,《黔之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 唐代文学家、散文家柳宗元《黔之驴》作品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

  • 唐代文学家、散文家柳宗元:《捕蛇者说》原文及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柳宗元,《捕蛇者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 唐代文学家、散文家柳宗元《捕蛇者说》原文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文学赏析揭露现实《捕蛇者说》揭露了当时“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的社会现实。文章由异蛇引出异事,由异事导出异理,即由蛇、征蛇、捕蛇、捕蛇人、捕蛇者说依次刻画描写,以蛇毒与赋敛之毒相对举而成

  • 唐代文学家、散文家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及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柳宗元,《小石潭记》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全文193字,用移步换景、特写、变焦等手法,有形、有声、有色地刻画出小石潭的动态美,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小石潭记》第一段共四句话,写作者

  • 历史上柳宗元有哪些轶事典故?典故的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柳宗元,轶事典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柳宗元的轶事典故五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轶事典故释放奴婢柳州沿袭一种残酷的风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沦为奴婢。”柳宗元发布政令,“革其乡法”,使得那些沦为奴婢者,仍可出钱赎回。政令中制定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已经沦为奴婢的人,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