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柳宗元的朋友圈:为朋友情谊和刘禹锡交换职位

柳宗元的朋友圈:为朋友情谊和刘禹锡交换职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19 更新时间:2024/1/16 23:03:56

一生挚友刘禹锡

刘禹锡是柳宗元一生不相离弃的挚友,他们年青时相识,同一年中科举,同在御史台为官共事,后来又一起因参加永贞革新遭贬,一直到柳宗元死,他们始终书信往来。同命相连,同喜同悲,情同手足,不离不弃。柳宗元死后,刘禹锡代为抚养子嗣。两人之间的苦乐之声,至今还在时空里回荡。

我在这里想说一件具体的事例和大家一起分享。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正月,柳宗元忽然接到朝廷诏书,召八司马等人进京。这让贬居十年早已心灰意冷的柳宗元猛然间激起了一阵惊喜。一路跋山涉水,这年二月,柳宗元回到了京城长安。可来到京城后不久,一件不经意的事情让柳宗元等人的命运又陡然逆转。

这年三月,刘禹锡邀请柳宗元等人去京城里的玄都观看花。触景生情,刘禹锡随意作《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诗中唱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的后两句是开玩笑的话,他讥讽那些靠排挤自己得到提拔的朝臣,“语涉讥刺”,轻蔑那些新贵象满园桃花一样,不值一顾。没想到这激怒了宪宗和旧派朝臣,在京城引起了一场风波。

八司马随即又被贬放到“五谷不毛处”。韩泰为漳州刺史,柳宗元为柳州刺史,韩晔为汀州刺史,陈谏为封州刺史。刘禹锡观花诗是让柳宗元等人再次被贬出京城的导火索,他也为此被放置最远的播州。播州在今天的贵州遵义,当时异常荒凉,是个人口不足五百户的小州。刘禹锡有八十岁老母,同去必就死地,分离也是死别。面对此情此景,柳宗元做出了让世人惊叹的举动。柳宗元要与刘禹锡交换地方,他说:“播非人所居,而梦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危难之时才见朋友真情,世上能冒死救友者古有几人,足显柳宗元为人的高风亮节。这时御史中丞裴度伸出援手,刘禹锡才改贬去连州做刺史。

人生的事往往都是性情使然。刘禹锡不是柳宗元内敛的性格,也不是韩愈任情使性的人,可他也是率性而为的书生。十四年后,刘禹锡又一次回到京城。再游玄都观时,已是物事皆非了,不但观中桃花荡然不存,守观人也不知到哪里去了,他的好友柳宗元这时也仙逝飘去了。一时情起他又作《再游》诗说:“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独来!”当年趋炎附势的小人不见了,同游的好友也亡散不在了。独自一人重游故地,其心境是可想而知的。这一时情起的诗作又让刘禹锡付出了代价。刘禹锡只好再次离京到东都去做官。

八司马再次遭贬时,柳宗元没说一句埋怨的话。这一年六月,柳宗元来到柳州,他登上城楼,极目向四周眺望,环城映目的都是荒山僻野,一时激起了无限的愁思。柳宗元思念与之同样命运的刘禹锡、韩泰、韩晔和陈谏,随即作了一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唱道:“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韩泰、韩晔在漳、汀二州,属江南道,漳州治龙溪(今福建省龙溪县),汀州治长汀(今福建省长汀县);陈谏、刘禹锡在封、连二州,属岭南道,封州治封山(今广东省封山县),连州治阳山(今广东省连山县)。柳宗元贬放的柳州,属岭南道,治马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天南地北,战友贬散四方,今生再难得一见了。柳宗元再度遭贬后,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风也为之一新。他在永州写的诗多抒发政治上抑郁不平的感慨,诗风内敛缜密。这首诗却一改往昔,凸现大气悲凉。高高的城楼融浸在荒漠里,无限的愁思象空阔的海天一样茫茫不尽。 驚风密雨,百感交集。岭树遮目,四州不见。九曲回肠,似这江流一样盘旋回荡。在这百越文身的蛮域,音书绝,滞一乡。此情此景,吟之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柳宗元在与刘禹锡同行赴贬地时,诗歌酬赠不断,有道不尽的别情。柳宗元《答刘连州邦字》诗说:“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连璧是两玉并联,而世间人与物合成双美是极难寻求的。柳宗元说他和刘禹锡俩人是连璧,可却被拆开到小州去为官。这样的语言和情感在韩柳间是看不见的。

玄都观

忘年之交吴武陵

柳宗元《送南涪州量移澧州》说:“永州多谪吏”。《柳集》里有数篇文章记载元和初年,柳宗元与同贬在永州的“谪吏”及失意文人交往的事,其中吴武陵与柳宗元交往最密,并保持了一生的友谊。

《新唐书吴武陵传》载:“吴武陵,信州(今江西上饶)人,元和初,擢进士第(元和二年)。……初,柳宗元谪永州,而武陵亦坐事流永州(在元和三年),宗元贤其人。”吴武陵能文章,有史才,著有《十三史驳议》二十卷,已佚。

早年在长安他就与柳宗元相识。柳宗元在《同吴武陵送前桂州杜留后诗序》说:“濮阳吴武陵直而甚文。”后来柳宗元在《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评赞吴武陵说:“一观其文,心朗目舒,炯若深井之下,仰视白日之正中也。”深井观日,舒朗至极,心悦之情,一语道出。其用语之精妙,让人合卷难忘。可见吴武陵文笔之大气,为人之豪放。因有文名,淮西节度使吴少阳闻其才,遣客郑平邀之,将待以宾友,吴武陵不答。后来吴少阳儿子吴元济反叛,吴武陵遣书斥责,从中可看出他反对藩镇的鲜明态度,不但不为之所用,还公开斥其反叛。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初,吴武陵贬来永州,两人交往密切。柳宗元感慨说:“拘囚以来,无所发明,蒙复幽独。会足下至,然后有助我之道。”柳宗元的重要著作《贞符》和《非国语》都是是在吴武陵的鼓励和支持下完成的,《柳集》里存有柳宗元和吴武陵讨沦《非国语》的《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还有多篇为两人同送别友人诗而写的序。思想默契,情深意浓。柳宗元和吴武陵是很特殊的朋友,从年龄和资历上看,吴武陵应是晚辈,他“每以师道”事柳宗元,柳宗元“每为一书,”他都“必大光耀(光大,炫耀)以明之(宣扬它)”。柳宗元慨叹说:“是足下(指吴武陵)之爱我厚。”

在永州,柳宗元和吴武陵居一水之隔,吴武陵住在潇水之西,故而柳宗元诗《初秋夜坐赠吴武陵》里有“美人隔湘浦”之句。同贬在永州的还有李幼清、元克己,他们经常在一起集会,探西山之幽,游小石潭之景。《柳集》里有两首柳宗元赠吴武陵的诗,《初秋夜坐赠吴武陵》和《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两诗皆寓相思之情,诗里又多愤疾不平的讽刺之辞,他为吴武陵叹惜,美其人有奇抱,惜其世无知音。一次集会,吴武陵不在,虽隔一溪之水,“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于同”,柳宗元按捺不住情感,连夜作诗赠吴武陵,以表相思之情。柳宗元在《与杨京兆凭书》里曾向杨凭推介吴武陵,希能寻机举用他。柳宗元说:“去年吴武陵来,美其齿少,才气壮健,可以兴西汉之文章,日与之言,因为之出数十篇书。庶几铿锵陶冶,时时得见古人情状。”

吴武陵对柳宗元也是情深终生,从史料上看,吴武陵是当时唯一敢于直言为柳宗元喊怨叫屈的人。《新唐书》本传说:“及为柳州刺史(指柳宗元),武陵北还,大得裴度器遇,每言宗元无子,说度曰:‘西原蛮未平,柳州于贼犬牙,宜用武人以代宗元,使得优游江湖。’又遗工部侍郎孟简书曰:‘古称一世三十年,子厚之斥十二年,殆半世矣。霆砰(打雷)电射,天怒也,不能终朝(整天)。圣人在上,安有毕世而怒人臣邪?且程、刘、二韩皆已拔拭(指免罪被提拔),或处大州剧职,独子厚与猿鸟为伍,诚恐雾露所婴,则柳氏无后矣。’度未及用,而宗元死。”

吴武陵《遗孟简书》,为柳宗元鸣屈,义愤填膺,情辞激烈。后来他还向唐、邓节度使李愬推荐过革新派的骨干成员李景俭,据说诗人杜牧也是受他提携中进士的。史说他有“知人之明”,是个“奇谲(jué奇特而有机谋)”之人。后来平淮西叛乱时,吴武陵让韩愈向裴度献策,又致书吴少阳的儿子吴元济,劝其归顺朝廷。吴武陵晚年做韶州刺史时,因事获罪,在鞫(jū审问)讯时,因不满主审科第少吏的躁动,题诗路边的佛堂说:“雀儿来逐飓风高,下视鹰鹯(zhān猛禽)意气豪,自谓能生千里翼,黄昏依旧入蓬蒿。”今天读来其豪气仍会穿透千载,如见其人。

标签: 柳宗元刘禹锡朋友

更多文章

  • 唐朝诗人柳宗元擅长于写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柳宗元,诗人

    唐朝诗人柳宗元擅长于写什么柳宗元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最擅长写的还是散文体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游记散文《永州八记》和叙事散文《捕蛇者说》。以《永州八记》为例,这是柳宗元最负盛名的山水游记散文,因此柳宗元也被称为“游记之祖”。柳宗元雕塑《永州八记》不只是单纯的描写景色,柳宗元借以美景,抒

  •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诗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的诗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诗有哪些柳宗元一生诗歌作品只有一百多首,在诗歌文豪辈出的唐代,柳宗元属于“少产量”诗人。但是,柳宗元很多诗歌传唱度很高,其中以《江雪》最为盛名。初学儿童都会背诵这首脍炙人口的《江雪》,全内容为:千万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永州时,柳宗元游览永州的山山水水,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生平简介 大文豪柳宗元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柳宗元生平简介,柳宗元墓在哪里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生平简介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共享年47岁。以现在的地名来说,柳宗元的祖籍为山西永济,柳宗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曾担任侍御史等职位。公元773年,柳宗元在长安出生。柳宗元自幼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母亲卢氏出于书香门第,柳宗元小时候深受母亲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

  • 唐朝诗人柳宗元擅长于写什么 代表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诗人柳宗元,柳宗元代表作

    唐朝诗人柳宗元擅长于写什么柳宗元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最擅长写的还是散文体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游记散文《永州八记》和叙事散文《捕蛇者说》。以《永州八记》为例,这是柳宗元最负盛名的山水游记散文,因此柳宗元也被称为“游记之祖”。《永州八记》不只是单纯的描写景色,柳宗元借以美景,抒发了内心深

  • 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是哪里 柳宗元人生经历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柳宗元人生经历,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

    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是哪里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是被贬谪至永州,担任永州司马一职。柳宗元年少成名,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为官。唐顺宗年间,柳宗元和王叔文、刘禹锡等持有相同政见,认为只有改革政治才能让唐朝重新焕发活力。王叔文和柳宗元等大臣,针对此次革新,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柳宗元著名叙事散文《种树郭橐驼

  • 韩愈与柳宗元之间有关系吗 两人真实关系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愈,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之间有关系吗韩愈和柳宗元都是唐代人,“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排第一,柳宗元排第二。宋代初期,世人考量俩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并他们并列称为“韩柳”。在文学上,韩愈和柳宗元都是古文运动倡导者。柳宗元和韩愈倡导文章应该“以我笔写我心”,文章最终目的是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柳宗元和韩愈倡导先秦时代的文章

  • 仕途并不顺的柳宗元 是怎样为民造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仕途不顺,柳宗元,为民造福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后来因为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关系,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牵连,跟刘禹锡一样发配到边远地方

  • 柳宗元资料介绍 柳宗元擅长于写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柳宗元

    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共享年47岁。以现在的地名来说,柳宗元的祖籍为山西永济,柳宗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曾担任侍御史等职位。柳宗元画像公元773年,柳宗元在长安出生。柳宗元自幼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母亲卢氏出于书香门第,柳宗元小时候深受母亲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

  • 解析唐朝文化名家柳宗元被贬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柳宗元

    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该年号为永贞。唐顺宗登基后,大力提拔了王叔文等人,当时柳宗元和同僚王叔文有相同政见,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王叔文和柳宗元等人是改革派人士,他们倡导以新政来治理国家。柳宗元画像在王叔文的推动之下,改革措施很快地在朝廷内推行,他们制定的改革措施有: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柳宗元倡导压制

  • 风流人物柳宗元:从一鸣惊人到一落千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柳宗元

    柳宗元年青时仕途比较顺利,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唐代规定,科举选士后,必须再经吏部考试才能授以官职。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二月,柳宗元中进士。五月,父亲柳镇在长安过世了。按当时礼制,柳宗元得守丧三年。守丧后柳宗元连续二年参加吏部考试,二十六岁时考取了博学宏词科,被授予集贤殿正字,这是一个校正图书典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