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毒舌宰相”陆贽,曾惹哭皇帝最后结局如何?

唐朝“毒舌宰相”陆贽,曾惹哭皇帝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68 更新时间:2023/12/9 20:07:2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陆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一:堪比张良,毒舌名相

自从安史之乱结束后,几乎丢掉半条命的唐王朝,内忧外患一轮轮折腾,满是亡国般的既视感。

但就这么个风雨飘摇的唐王朝,却到底挺过了这艰难困苦的时光,以北宋学者苏轼的话说,这全是唐朝命好,碰上了一个

“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的治国强人。如此人物,就是中唐一代名相:陆贽。

不过,在同时期的皇帝同僚眼里,陆贽最出名的,却还有另一个讨厌模样:毒舌男。

陆贽,天宝十三年(754)生于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他出身于当时已破落的江南陆氏家族。在贫寒中立下了报国志向。十八岁中进士后,先做了郑县县尉,由于太过勤恳清廉,没多久就被排挤回家。但凭着一手漂亮的文笔功夫,他没多久又再得征召,没几年就从县尉升到监察御史。期间寿州刺史张镒十分赏识他,还私人赠送他百万钱礼金。没想到清贫的陆贽十分淡然,只礼节性的拿了一片茶叶。廉洁苦干的好形象,从此全国出名。

日久天长,就连当时的太子李适(kuò),都听闻了陆贽的大名,待到李适登基,成了唐朝“苦命天子”唐德宗,25岁的陆贽也就飞黄腾达,调任“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成了唐德宗身边的心腹智囊。但对此时大唐繁镇割据困局一直犯愁的唐德宗,却从此体会到陆贽的独特风格:毒舌风。

自从入仕起,目睹了天下大乱的陆贽,虽然自家官职起起落落,却从未停止思考国家的命运。得到唐德宗重用后,先前一直低调的他,从此开始慷慨直言,国家的大小政策,乃至官场的腐败风气,只要被陆贽看见,立刻朝着唐德宗“开炮”,不知不觉就得罪一大片。甚至没多久,连唐德宗的脸,他也说打就打。

当时的唐德宗,做太子时就为繁镇割据窝火,坐上皇位后,更是立刻大展拳脚。先派大将马燧去痛打河北藩镇,谁知唐军作战不力,前线连吃败仗。眼睛喷火的唐德宗,又打算再调兵助战,却被陆贽一顿“开火”怒喷:河北的藩镇现在只是小患,河东的藩镇才是国家大患,而且现在关中地区形势紧张,一旦抽调兵力,必然生出大乱。被泼了一盆冷水的唐德宗,忍着气把陆贽奏折扔一边:等朕平了河北再说,快给我调兵。

结果,唐王朝调去前线的泾原军,在路过长安休整时,果然因为钱粮短缺一怒叛乱。猝不及防的长安守军顿时崩溃,唐朝前太尉朱泚在叛军拥立下得意洋洋登基。唐德宗带着身边亲信官员,跌跌撞撞逃到了奉天(今陕西乾县)。这场差点要了唐朝命的闹剧,就是公元783年的“奉天之难”。

一切,都被是年29岁的陆贽,以其犀利毒舌,提前一一料中。

二:勇赴国难,毅然改革

整个中唐年间,唐朝遭了很多难,但“奉天之难”,堪称是最接近死亡的一次,倘若稍有差池,五代十国天下大乱的年代,必将提前一百多年到来。

在这个万分凶险的岁月里,之前一直狠批唐德宗的“毒舌男”陆贽,却是忠实跟在唐德宗身边,无论风餐露宿,都是毫不叫苦。发布给各地官员军队的诏书命令,全是陆贽亲自操刀起草,特别是决战阶段的决策,唐德宗都是把身边群臣支开,单独与陆贽商议。担起运筹帷幄大任的陆贽,当时还落了个绰号:内相。

一场“奉天之难”,陆贽强大的军政能力,就这样连唐德宗都连呼佩服。以至于出行时,由于道路崎岖,陆贽与唐德宗一度走散,这下可把唐德宗给吓坏,立刻悬赏千金找陆贽,直到陆贽回来时,还看到唐德宗眼泪汪汪的在等:没有你,朕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当然,陆贽的毒舌风格依然不改,哪怕“奉天之难”最艰苦阶段,他忙里偷闲还不忘了数落唐德宗。待到唐王朝成功收复长安平定叛乱后,先前唐德宗所有的错误,也全被陆贽以毒舌风格数落个遍。这番“找后账”,叫刚回到长安的唐德宗,又受不了陆贽的“毒舌”了:连唐德宗身边的小官们,都因功得到封赏,劳苦功高的陆贽呢?却只是升了中书舍人。

不过,一心为国的陆贽却不在乎这个,他忧心的,依然是唐王朝每况愈下的国事。位高权重的他,依然保持着廉洁风格,住宅吃用都无比简朴。以至于连唐德宗都看不下去了,特意给陆贽写密旨苦劝:大家都收钱,你不收岂不是得罪人?朕就命令你,能收就收点。“奉旨”的陆贽呢?不但照样不收,而且见到谁贪污,立刻暴怒狠撕,“毒舌”般的抨击源源不断攻来,终于在公元792年,把“腐败宰相”窦参成功轰下台。陆贽也就顺理成章,正式出任大唐宰相。

但比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荣耀来,陆贽接下来要做的,却是他拼了命要完成的夙愿:改革。

三:悲情躺枪,惠泽千秋

在出任宰相以前,陆贽几乎天天得罪人,但比起他的改革来,他的“毒舌”其实是小意思——这场改革,才是得罪一大片权贵集团。

但陆贽还是慨然动手了,从792年起,全国各地派两税判官,以各地土地物产多寡,重新审核各地税额,又取消了以钱定税额的办法,改成以硬通货布帛来核定税额,不动声色堵住各地巧立名目盘剥的口子。更叫唐朝全国权贵抓狂的是,陆贽还出台了“减租法”,只要兼并土地,必须要给新土地减租,否则兼并无效。不动声色就用经济手段,把疯狂的兼并风压住。

庸碌多年的唐朝官场,也被陆贽一通大整顿,吏部内外官员分为三部分,每年都要考核选拔,还出台了“八计听吏治”,各级大小官员,送钱请托都没有,就以“田亩”、“户口”、“奸盗”等八条标准考核,高分的升官,达不到标准就卷铺盖。懒政成风的大唐衙门,这下重新开动了。

萎靡到出名的唐朝军队,也被陆贽发狠摔打,将领的自主权大大加强,严格的赏罚制度颁布全军。同时又以经济调控,为军队储备了足够军粮。这支强大的新军,成了中唐一把锋锐利刀,后来在平定淮西等藩镇的战斗里大显身手!

但陆贽的人际关系,却是毁到家。两年宰相任期里,骂陆贽的声音就没停过,户部侍郎裴延龄尤其骂的凶。就在唐王朝国力渐渐复苏时,公元794年,劳心劳力的陆贽终于悲惨躺枪,被唐德宗罢掉了宰相官职。次年裴延龄们又穷追猛打,把陆贽“毒舌”的旧账翻出来,竟叫唐德宗差点就下令诛杀陆贽,幸亏众多大臣说情,陆贽总算捡了一命,降为忠州别驾。

这位中唐杰出的改革家,就这样淡出了高层权力场。好些陆贽的友人们,当时也不停嗟叹,叹息陆贽风格太“毒舌”,得罪人太多,才落了这大起大落。陆贽呢?却只是淡然一句:“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皇它恤乎?”对这一天,他不悔。

因为,两年的时间,他要做的事情,都已经轰轰烈烈开始,混乱了多年的大唐,已经走向正轨。未来那场国泰民安的“元和中兴”,已经在暗暗聚集力量。他,是昂着头离开。

这以后的十年里,他在地方上几经调任,待到唐德宗去世,新皇帝唐顺宗登基时,满朝又在呼唤着陆贽的回归,五十二岁的陆贽却已病故。

也正是这十年里,精通医学的陆贽,也在认真做着另一个大事:亲眼目睹南方百姓困于瘟疫的他,用晚年全部心血,编订了《陆氏集验方》。这篇通俗易懂的医学资料,自唐末起,一直是中医治疗瘟疫的公认宝典。其中的案例病例,更为后世医学界提供了研究方向,堪称造福后世万千国人。无论身在庙堂,还是远在乡间,昂首行事的“毒舌男”陆贽,都以一如既往的抉择,践行着后世那句闪光的名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标签: 陆贽唐朝

更多文章

  • 殷开山死于玄武门之变前,为什么还入了凌烟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殷开山,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殷开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设立凌烟阁,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供奉在里面,其中许多功臣都是因为参加了玄武门之变,才得以进入的。然而有一位功臣却很特殊,他既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甚至还死在了玄武门之变前,然而他的画像却在凌烟阁中,而且

  • 殷开山为什么能入凌烟阁?殷开山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了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殷开山

    殷开山为什么能入凌烟阁?殷开山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了什么作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设立凌烟阁,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供奉在里面,其中许多功臣都是因为参加了玄武门之变,才得以进入的。然而有一位功臣却很特殊,他既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甚至还死在了玄武门之变前,然而他的画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最早的去世的,殷开山是何方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殷开山,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殷开山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为了纪念当年辅助自己平定天下、开创盛世而设立的功臣榜,设立时间是公元643年,即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当时二十四功臣当中仍有部分功臣在世,能够得到皇帝纪念而进入功臣榜的功臣,绝对是作为人臣的最高荣誉。如

  • 唐代宗为什么没有拒绝鱼朝恩为十岁幼儿求三品大官的要求?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代宗,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宦官鱼朝恩为十岁幼儿求三品大官,唐代宗却为何无法力拒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代宗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初名李俶,唐肃宗李亨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虽然是皇太子,但是他的继位也充满凶险。公元762年四月,唐肃宗病重,张皇后无子,图谋废太子另立

  • 鱼朝恩为什么要挖郭子仪的祖坟?他们之间什么仇什么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鱼朝恩,唐朝

    还不知道鱼朝恩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要去挖郭子仪的祖坟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鱼朝恩,唐朝时期的第一大宦官,那个时候鱼朝恩已经专横到连皇帝都管不住了,无论什么大事小情鱼朝恩都会第一时间知道,这已经影响到了皇帝的权力执行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鱼朝恩会被皇帝下令勒杀

  • 鱼朝恩的权利到底有多大?皇帝宰相强强联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鱼朝恩,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皇帝宰相强强联手,全力捕杀擅权宦官,为何难度如此之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具有传奇色彩的官员,他们或清正廉洁,或私欲深重,各有着各的特色,在官场上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今天我们所要提到就是让皇帝和宰相都没有办法的大宦官鱼朝恩,关于捕杀他的过程,可谓

  • 唐肃宗李亨为什么让太监鱼朝恩领兵六十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肃宗李亨,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肃宗李亨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肃宗李亨是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也是大唐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他的青少年时期生活在繁荣而富庶的开元盛世中,无忧无虑。开元二十六年(738)被立为太子后,李亨的安乐日子算了到了头,整日与李林甫、杨国忠这些奸相勾心斗角,还好他保持低调

  • 鱼朝恩为何要挖郭子仪的祖坟?揭秘背后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鱼朝恩,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鱼朝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郭子仪是唐朝的名将,政治家、军事家。由于其有真实记载的卓越功勋,所以他的名字很多人都听说过。而鱼朝恩在历史上却并不出名。那么鱼朝恩是干什么的呢?他是一名太监,借着安史之乱的契机爬到了保卫唐王的神策军的首领位子。也因为他得到了此职,

  • 鱼朝恩坑了郭子仪之后,又是怎么把李光弼也害了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鱼朝恩

    同样的是有功绩的大将,李光弼因为河阳大战就成了一个大忙人,到处去征战抵御史思明的进攻。但郭子仪因为皇上的忌惮以及太监鱼朝恩的谗言,就从此成了个闲人。郭子仪虽然成了个闲人,但是害了他的鱼朝恩可是闲不下来的。因为一天到晚在皇上身边,所以他对皇上的心思把握的真是太准确,他现在只负责让李亨开心,所以当他发现

  • 权倾朝野的宦官鱼朝恩挖郭子仪祖坟,背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鱼朝恩,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鱼朝恩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郭子仪是千古一将,唐朝中后期最有名的将领,四朝元老,对唐朝有再造之功,但郭子仪功高而不自傲,处处谨慎自律,最终安享晚年至85岁,子孙后人也是唐朝重臣,这样完美的家族在历史中是极其罕见的。然而就是这样的重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