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和黄巢军自比菊花是什么回事?菊花有什么含义?

朱元璋和黄巢军自比菊花是什么回事?菊花有什么含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67 更新时间:2024/3/9 15:56:50

朱元璋和黄巢军自比菊花是什么回事?菊花有什么含义?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朱元璋与黄巢,都可以说是一个朝代的终结者。黄巢拉开了唐朝覆灭的大幕,而朱元璋则是结束了元朝,开创了明朝。这两个人虽然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会自己为菊花。菊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代表着高洁,因为陶渊明非常喜欢菊花,但是为什么代表高洁的菊花会与这样两个时代终结者有关系呢?古代的时候,菊花还有别的什么含义吗?

中国文化总是要势不可当地展现出自己阴柔的特性,不仅是审美方面,人们评价一个男性的美,总是以“状若好妇”来比喻,而在政治甚至战争中,往往推崇斗智不斗力的境界,狠毒配上阴柔,才是谋略的善之善者。走刚猛路线的只配叫做一勇之夫,如果碰上晏子,用两个桃子就能杀掉三个。

皇帝的天下差不多都是凭刀枪打下来的,可是差不多像点样的皇帝都喜欢弄文作诗。刘邦当年不过一亭长,大队干部而已,斗大的字能认识几个都说不准,可是人家也有《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

大抵也就是不识字的王熙凤“一夜北风紧”的水平,可是历代都夸好,说有帝王气象。不过,拿皇帝跟皇帝比,刘邦的诗还真是不错。就说乾隆的几万首歪诗,挨个排过去,没一首能赶得上当年刘亭长的。

早就听说当年的放牛娃朱和尚也作过诗,一直没福见到,见到以后吓了一跳,原来是首咏菊诗,诗云: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虽是标准的薛蟠体,但却霸气得紧,听口气就是天字第一号,任谁都不怕,而且还要把别个干掉。不过诗意好像似曾相识,仔细一想,哦,原来黄巢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货色: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过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两首诗,在过去那个特别推崇农民起义的年月里,曾经非常吃香。黄巢跟朱元璋一样,都是农民造反的头儿,只是命不太好,仅仅做了个草头皇帝。草头皇帝也是皇帝,皇帝抄皇帝,跟学者抄学者一样,本是自然之理,那时候又没有版权的说法,抄就抄了,断不会有好事者出来在媒体上说三道四。

本来菊花秋艳,并没有杀掉百花的意思,要论杀气,本是秋风的事。自古以来,平头百姓家的闺女,名菊叫兰的不知凡几,大户人家的婢女,被赐名秋菊者更是不知有多少,大家看到的其实都是菊的妩媚柔顺。大概只有黄巢、朱元璋这样舞刀弄枪,一路杀奔龙廷,夺了鸟位的人,才会赋予菊花杀百花的意义。这只是他们自己心理的一种投射。霸气和杀气,对于这些刀口舔血的人来说,本是应有之义。只是,令人奇怪的是,怎么两个大男人,而且都是舞枪弄棒的粗人,作起诗来都以花来自喻?难道他们不能把自己比点别的什么?尤其是那个朱元璋,居然抄袭前辈笔意,可见对以菊花自况境界的向往。

按传统的周易解说,做皇帝的,都占个“乾”字,属于至刚至阳的东西。同样按传统,花无一例外地属于至阴至柔、属“坤”字的女人的象征。不过,中国文化总是要势不可当地展现出自己阴柔的特性,不仅是审美方面,人们评价一个男性的美,总是以“状若好妇”来比喻,而在政治甚至战争中,往往推崇斗智不斗力的境界,狠毒配上阴柔,才是谋略的善之善者。走刚猛路线的只配叫做一勇之夫,如果碰上晏子,用两个桃子就能杀掉三个。黄巢是个不第书生,在自命是李耳后裔的唐朝皇帝统治下,估计读过《老子》,读没读过《韩非子》很难说,而出身放牛娃并在庙里混过的朱皇帝,肯定两者都没看过,不过这并不耽误他们使阴招、弄诡计。相比起来,什么都没有读过的朱元璋,活儿干得更漂亮,得天下十几年,就把昔日一起打拼的老兄弟杀得干干净净,连一点反抗的机会都没给,古今中外谁能做得到?

娇美菊花,也弄得阴鸷和戾气。碰上了皇帝和草头皇帝,任它什么东西,都只好自认晦气。

标签: 明朝朱元璋

更多文章

  • 黄巢起义的战略部署是怎么样的?黄巢为什么要选择南下征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黄巢起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黄巢为什么要选择南下征战?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古代王朝兴衰更迭的历史中,许多王朝都少不了农民起义的身影,如汉之亡、唐之亡、明之亡等皆是如此。尤其是“安史之乱”后苟延残喘的唐朝,更是因为黄巢起义军的转战,导致其统治基础土崩瓦解,并最终于“黄巢起义”结束的二十年后彻底灭

  • 黄巢军队吃人是不是真的 史书上记载的事情可信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黄巢

    还不知道:黄巢军队吃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军粮这件事情很多网友应该知道的,这是一个军队能生存下去的基本,话说黄巢军队这个起义军啊他们在没有粮食的时候竟然拿了十万百姓当军粮吃,小编看到这个之后惊呆了,那么这是真的吗?而且在历史书籍上也有记载了,历史书籍

  • 黄巢因长得丑不能当状元?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巢,唐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黄巢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黄巢。黄巢出身于一个盐商的家里。我们都知道,盐商是非常挣钱的,因此黄巢的家里非常富有,然而在古代的时候,商人的地位非常低。黄巢从小就聪明,饱读诗书,同时在骑射方面也是非常出色。因

  • 一介书生黄巢,为何最后成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杀神?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黄巢

    黄巢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黄巢和王仙芝原来都是贩卖私盐的走私贩,各自手下有一个走私贩集团。自汉代以来,由于盐的利润太大,因而一直是国家公营的物资,严禁私人贩卖,朝廷对走私贩的处罚也很严厉。但正由于盐的利润太大,再严厉的处罚也挡不住贪心的人铤而走险。当时的走私贩(取贩卖

  • 黄巢起义是怎么爆发的 黄巢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巢起义,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黄巢起义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黄巢起义,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了,这是唐朝末年期间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起义的发起人也就是黄巢本人了。黄巢曾率领义军转战了大半个唐朝江山,且一度攻破了长安,那么,这次农民起义是如何爆

  • 历史上的黄巢到底有多疯狂 看看他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巢,唐末

    你真的了解唐末黄巢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朝末年,国家衰败,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很多地方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有一场农民起义被称为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最甚时期起义军队占据了唐朝的半壁江山,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相信大家对于这场起义都有所了解,而

  • 起义军领袖黄巢写的一首诗,流传了一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巢,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黄巢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从表面上看,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哀帝,建立梁朝后,唐朝就终结了。实际上,毁掉唐朝的,应该算是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就是他引领了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烽烟四起,沉重打击了唐帝国,这才让中央朝廷再也无法控制诸侯,这才让唐朝走到了它的终点。其

  • 黄巢战死虎狼谷后,他的妻子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巢,唐朝

    每当一提起黄巢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884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战死于虎狼谷,结束了他轰轰烈烈的一生。黄巢虽然是农民领袖,但其出身却并非农民,而是一个私盐贩子。凭借贩卖非法的私盐,黄家积累了大量财富。由于家境殷实,黄巢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因此自幼年以来,黄巢便饱

  • 黄巢当初为什么会放弃功名去造反 正所谓新仇加旧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巢起义,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黄巢起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引言唐代留下的5万多首诗歌,有一首显得非常别具一格。这首诗就是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刹,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严重,贫富极其不均。饿死、冻死的贫民百姓不计其数。即使天灾,官府

  • 起义军领袖被黑成吃人恶魔,黄巢真的吃过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巢,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黄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虽然很多,但要么被政府的正规军所灭,要么就是带头大哥经受不住政府的诱惑被政府招安,能成功打垮政府军的寥寥无几。被招安的带头大哥下场或许还算好些,但被灭的带头大哥就会被黑的体无完肤。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的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