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杀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全家的真实动机

朱元璋杀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全家的真实动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648 更新时间:2024/1/16 15:17:49

朱元璋把太子叫到跟前,往地下扔了一根长满了刺的棍,让太子捡起来。太子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就说,这棍上有刺你不敢捡是吧?我替你把刺去干净了。我杀的这些都是天下的坏人,我把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好当家啊。朱元璋和太子的这番对话,就暴露了朱元璋滥杀功臣的真实动机。

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实现了从放牛娃到至尊皇帝的华丽转身,登基之后他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这些跟随他征战四野的开国元勋,哪一个不是劳苦功高、功勋卓著,徐达、刘伯温、常遇春、胡大海,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即便是在600多年以后,依旧在被世人熟识和传诵。

网络配图

而在朱元璋的功劳薄上,排在最前列的就是韩国公李善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度身居宰相高位的头号大功臣,最后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76岁已经年逾古稀的李善长,至死也许都没弄明白,压在他脊梁上诸多罪名的虚实与真假。

曾几何时,李善长可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他不止一次地称赞李善长是自己的“在世萧何”,就是这位“在世萧何”形影不离地跟在朱元璋的身后,把朱元璋从一个草莽一步一步地推上了权力的顶峰。朱元璋每一步成功的背后,都能看到李善长的身影。

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位列众人之首,荣耀至极。朱元璋之所以如此信任李善长,除了在关键时候,李善长忠贞不二地站在朱元璋一边之外,他还做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竭尽全力地帮助朱元璋一步步地登上了皇帝宝座。从投靠到朱元璋的队伍中,到大明建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善长与朱元璋之间都配合默契,相互信赖,对朱元璋交办的事情李善长无不尽心尽力,不敢有丝毫怠慢。然而,就在李善长受到皇帝给予的莫大荣耀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朱元璋不太信任李善长了。因为李善长权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到了朱元璋皇帝的权力。所以朱元璋就撤了李善长的丞相职位,而李善长也对朱元璋不像以前那么谦卑和恭敬了。

网络配图

洪武九年,朱元璋把自己的女儿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封他为驸马都尉。朱元璋这个女儿虽然是皇帝的女儿,却根本没有大小姐的脾气,特别守妇道,对李善长尊敬如父。李善长荣誉达到了极致。可是这一下,就遭到了同僚们的嫉妒。有人弹劾李善长,说他儿子娶了皇帝的女儿,他就从此不知道天高地厚了。陛下病了十几天不上朝,你连问都不问一句?朱元璋也觉得,李善长也太不像话了,一生气,就扣了李善长18000石奉禄。史书说,“帝始微厌之”(《明史李善长传》),也就是皇帝开始有点讨厌李善长了。

在傅小凡老师看来,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定罪依据,无论是参与胡惟庸谋反,还是擅自带兵,如果其中有一件是真的,都是灭门的大罪,然而通过推理,却发现其中漏洞百出,无法令人信服。对于这样的无力指控,甚至连朱元璋都无法说服自己,于是,他需要更为充足的理由。

就在朱元璋不知如何处理李善长的时候,负责观测天象的官员来报,说观测到了“填星犯灵台”。所谓“填星”就代表大臣,“犯灵台”就是要遭灾了。意思是说,将要有大臣遭灾了。这一下,朱元璋心想,杀李善长可是天意。朱元璋终于找到了杀李善长的借口。就这样一声令下,把李善长一家70多口人满门抄斩。

网络配图

当李善长被杀之后,太子朱标对父亲朱元璋说,父皇啊,您杀人太多太滥,这会有伤和气的。他说这个和气,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和气,而是大自然之间和社会中的生命的能量。朱元璋听完之后没吱声。第二天,他把太子叫到跟前,往地下扔了一根长满了刺的棍,让太子捡起来。太子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就说,这棍上有刺你不敢捡是吧?我替你把刺去干净了。我杀的这些都是天下的坏人,我把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好当家啊。朱元璋和太子的这番对话,就暴露了朱元璋滥杀功臣的真实动机。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何忌惮李牧 曾一战斩首秦军10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牧

    说到武安君,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白起。其实,历史上获封武安君这个封号的人有四个,一个是白起,一个是项燕,一个是苏秦,还有一个就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李牧。武安君这个封号的内涵是:武安,以武功治世,以威信安邦。由此可见,真正当得起武安君这个封号的便只有白起和李牧两个。网络配图李牧,战国末期柏仁(今天的河北

  •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 最后的结局是自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牧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纵观李牧的一生,他的确有太多遗憾了,又有太多的光辉,爱国惜民,在他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了,他是率领二十万赵军击退强秦的将军,也是在军中与士兵一同吃喝的普通将领,更是抚恤边民、爱民如子的一代名将。只可惜,一切都定格在李牧自刎的画面,让他不得不做出这个抉择的是竟是他挚

  • 托塔李天王一直在放着哪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哪吒,李靖

    大家往往看到的西游记中托塔李天王是这样的形象:那么托塔李天王为什么要托着塔呢?难道仅仅是个武器这么简单吗?其实托塔李天王一直要托着塔跟他的儿子哪吒有关系,别看电视剧西游记中,李天王和哪吒关系很好,其实自从封神以来,托塔李天王一直在放着哪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去原著中去看看:《西游记》第八十三回

  • 魏国夫人贺兰敏月竟和唐高宗李治有着一段缠绵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贺兰敏月

    武媚娘传奇贺兰敏月贺兰敏月是魏国夫人,她是武则天的外甥女,和唐高宗李治有着一段缠绵的爱情,在唐高宗时期贺兰氏母女的地位奇高,母亲韩国夫人可以随意的进出皇宫,因为贺兰敏月的美丽,唐高宗对母女都很宠爱。在武则天当皇后之后,是贺兰氏一家最风光的时候,武则天的姐姐被封为韩国夫人,而韩国夫人的女儿因为貌美被唐

  • 李牧如何一战斩首匈奴十几万?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牧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最长的一段时期之一。春秋战国的五百年间,中国不论是文化、军事都走向了一个巅峰。文化方面,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军事方面,群雄争霸,开疆拓土,英雄辈出。战国时期,有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白起、王翦是秦国名将,李牧、廉颇是赵国名将。这其中,李牧是一个很特殊

  • 李亨一生为什么如此后悔却还要害死自己的儿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亨

    唐肃宗李亨唐肃宗李亨,生于公元711年,唐朝时期安史之乱的时候登上皇位,是唐玄宗李隆基和皇后杨氏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忧伤中度过的。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候,作为大唐的子女他肩负起了拯救唐王朝统治的责任,所以说在历史上李亨还是有一定作为的。唐肃宗李亨一辈子都过得不是很安生,当太子的时

  • 他向武则天进献一块奇石,武则天大喜,给李唐下了一道命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

    公元688年,一个叫唐同泰的百姓向武则天进献一块“奇石”,上书“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文武百官纷纷上疏祝贺,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祥瑞,武则天也欢喜异常,这证明上天都赞成自己当皇帝,于是决定要在石头的发现地---洛水,举行大典,并命各州都督、刺史、外戚、李唐宗室的所有成员,都要在举行典礼的前10

  • 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竟然是被自己的义父五马分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存孝

    李存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人称十三太保,不少人曾将他和李元霸、楚霸王项羽相比肩,可见其武艺非凡、勇猛过人。不过一代名将李存孝却死于人挑拨离间,被自己的义父五马分尸,可以说是四肢发达但却头脑简单。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李存孝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唐末五代第

  • 隋朝统一,李唐盛世都要感谢这个北方蛮族,这个民族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朝,杨坚,鲜卑族,拓跋珪,

    《锦绣未央》中鲜卑拓跋氏有史学家将隋唐两朝称为华夏第二帝国,杨坚建隋,于公元581年跨江灭陈,一统天下,之后被唐朝取代,经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几代人呕心沥血、励精图治,最终缔造了四夷来朝,八方宾服的煌煌盛唐,但有趣的是,无论是隋朝的一统,还是李唐的盛世都受益于一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

  • 李崧假造一道圣旨,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后唐,李崧,,李继岌,五代十国,

    后唐人李崧,自幼聪明,足智多谋。后唐庄宗时,李崧任镇州参军。魏王李继岌和大将郭崇韬受命讨伐后蜀时,以李崧为掌书记。不久,后蜀被灭,消息传到京城。这时,有人对刘皇后说,郭崇韬准备据蜀自立。刘皇后相信了,于是暗中派人到成都,准备让李继岌杀掉郭崇韬。李继岌果然按皇后的吩咐,杀掉了郭崇韬。蜀中有人听说这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