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为何忌惮李牧 曾一战斩首秦军10万

秦始皇为何忌惮李牧 曾一战斩首秦军10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648 更新时间:2024/3/9 12:39:38

说到武安君,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白起。其实,历史上获封武安君这个封号的人有四个,一个是白起,一个是项燕,一个是苏秦,还有一个就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李牧

武安君这个封号的内涵是:武安,以武功治世,以威信安邦。由此可见,真正当得起武安君这个封号的便只有白起和李牧两个。

网络配图

李牧,战国末期柏仁(今天的河北省邢台市)人。爷爷是赵国的柏人侯。李牧算是出生于贵胄世家。李牧的生年不详,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时,他已经是赵国北边边界抵御匈奴的主将。

秦王赵政十四年(前233年),赵政命大将桓齮率秦军10余万,东出上党,穿越太行山进入赵国后方,直逼赵国都城邯郸。赵王迁调遣大将扈辄抵御秦军侵犯,扈辄与秦军接触后,一再溃败,秦军陆续攻克赵国的赤丽、宜安等地,并斩首赵军10万。主将扈辄也战死沙场。

扈辄死后,赵王迁见秦军直奔都城、来势汹汹,而手边又无良将可以一用。只好将负责守卫赵国北边边界、抵御匈奴的大将李牧召回,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将赵国几乎全部兵马交给李牧,命他抵御秦军。

李牧将从北边带回的戍边部队与都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和后,在宜阳与秦军形成了对峙。李牧认为,秦军劳师远征,此刻连克数地,兵锋正在劲时,不可与之接触。只可深沟高垒,积极防御。等到秦军锐气丧失、兵马疲惫之时,才是赵军获取胜利的唯一时机。所以,李牧率领赵国兵马在宜阳按兵不动。

网络配图

赵军可以按兵不动,秦军却是不行,他们是长途奔袭,最理想的情况或者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速战速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秦军主将桓齮决定亲自率领秦军主力攻打肥(今天的河北省晋州市西部一带)下,企图通过这一举动,吸引宜阳的赵军前去救援肥下。从而寻机在运动(暴露)中,将赵军歼灭。深沟高垒的赵军是歼灭不了的。

李牧得知这一消息后,并不决定救援肥下。而同在军中的赵葱,却认为必须救援肥下。李牧对赵葱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兵家所忌也。也就是说:敌人进攻某地我们去救援,是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这是兵家的大忌。那么,不救援肥下,李牧又能怎么办呢?

围魏救赵之计。秦军与赵军对峙,赵军不敢出战,秦将桓齮认为赵军怯弱,惧怕秦军兵威。所以,他去攻打肥下时,几乎带走了几乎全部秦军主力,留守秦军大营的只有少数人马。而秦军大营之中,有秦军的所有粮草辎重。

李牧看准了机会,决定实施围魏救赵之计。趁着桓齮率领秦军主力前去攻打肥下,他决定攻打秦军大营。如此,有粮草辎重在,秦军必然回救(个人估计,不回救的概率只有1%,原因大家可以讨论),赵军便趁着秦军回救之时,寻机歼灭秦军主力。

网络配图

可以说,桓齮和李牧的战术谋划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两个人之间的差别就是,桓齮攻打的肥下,李牧可以选择不救;而李牧攻打的秦军大营,因为有秦军的全部粮草辎重在,桓齮不得不救。

所以,战役的结果,李牧完败桓齮,斩杀秦军主力10万。桓齮兵败之后,害怕回到秦国被赵政处死,率领几个亲兵逃到了燕国。这一战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肥之战。也就是在肥之战后,李牧被赵王迁赐封为武安君,与白起并列战国四大名将之列。

标签: 李牧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 最后的结局是自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牧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纵观李牧的一生,他的确有太多遗憾了,又有太多的光辉,爱国惜民,在他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了,他是率领二十万赵军击退强秦的将军,也是在军中与士兵一同吃喝的普通将领,更是抚恤边民、爱民如子的一代名将。只可惜,一切都定格在李牧自刎的画面,让他不得不做出这个抉择的是竟是他挚

  • 托塔李天王一直在放着哪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哪吒,李靖

    大家往往看到的西游记中托塔李天王是这样的形象:那么托塔李天王为什么要托着塔呢?难道仅仅是个武器这么简单吗?其实托塔李天王一直要托着塔跟他的儿子哪吒有关系,别看电视剧西游记中,李天王和哪吒关系很好,其实自从封神以来,托塔李天王一直在放着哪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去原著中去看看:《西游记》第八十三回

  • 魏国夫人贺兰敏月竟和唐高宗李治有着一段缠绵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贺兰敏月

    武媚娘传奇贺兰敏月贺兰敏月是魏国夫人,她是武则天的外甥女,和唐高宗李治有着一段缠绵的爱情,在唐高宗时期贺兰氏母女的地位奇高,母亲韩国夫人可以随意的进出皇宫,因为贺兰敏月的美丽,唐高宗对母女都很宠爱。在武则天当皇后之后,是贺兰氏一家最风光的时候,武则天的姐姐被封为韩国夫人,而韩国夫人的女儿因为貌美被唐

  • 李牧如何一战斩首匈奴十几万?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牧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最长的一段时期之一。春秋战国的五百年间,中国不论是文化、军事都走向了一个巅峰。文化方面,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军事方面,群雄争霸,开疆拓土,英雄辈出。战国时期,有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白起、王翦是秦国名将,李牧、廉颇是赵国名将。这其中,李牧是一个很特殊

  • 李亨一生为什么如此后悔却还要害死自己的儿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亨

    唐肃宗李亨唐肃宗李亨,生于公元711年,唐朝时期安史之乱的时候登上皇位,是唐玄宗李隆基和皇后杨氏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忧伤中度过的。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候,作为大唐的子女他肩负起了拯救唐王朝统治的责任,所以说在历史上李亨还是有一定作为的。唐肃宗李亨一辈子都过得不是很安生,当太子的时

  • 他向武则天进献一块奇石,武则天大喜,给李唐下了一道命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

    公元688年,一个叫唐同泰的百姓向武则天进献一块“奇石”,上书“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文武百官纷纷上疏祝贺,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祥瑞,武则天也欢喜异常,这证明上天都赞成自己当皇帝,于是决定要在石头的发现地---洛水,举行大典,并命各州都督、刺史、外戚、李唐宗室的所有成员,都要在举行典礼的前10

  • 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竟然是被自己的义父五马分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存孝

    李存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人称十三太保,不少人曾将他和李元霸、楚霸王项羽相比肩,可见其武艺非凡、勇猛过人。不过一代名将李存孝却死于人挑拨离间,被自己的义父五马分尸,可以说是四肢发达但却头脑简单。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李存孝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唐末五代第

  • 隋朝统一,李唐盛世都要感谢这个北方蛮族,这个民族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朝,杨坚,鲜卑族,拓跋珪,

    《锦绣未央》中鲜卑拓跋氏有史学家将隋唐两朝称为华夏第二帝国,杨坚建隋,于公元581年跨江灭陈,一统天下,之后被唐朝取代,经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几代人呕心沥血、励精图治,最终缔造了四夷来朝,八方宾服的煌煌盛唐,但有趣的是,无论是隋朝的一统,还是李唐的盛世都受益于一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

  • 李崧假造一道圣旨,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后唐,李崧,,李继岌,五代十国,

    后唐人李崧,自幼聪明,足智多谋。后唐庄宗时,李崧任镇州参军。魏王李继岌和大将郭崇韬受命讨伐后蜀时,以李崧为掌书记。不久,后蜀被灭,消息传到京城。这时,有人对刘皇后说,郭崇韬准备据蜀自立。刘皇后相信了,于是暗中派人到成都,准备让李继岌杀掉郭崇韬。李继岌果然按皇后的吩咐,杀掉了郭崇韬。蜀中有人听说这事后

  • 朝鲜王朝太宗李芳远——一个堪比唐太宗李世民的国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芳远,朝鲜

    朝鲜王朝又称为李氏朝鲜,其太祖是李成桂,(1335年-1408年)。李成桂的始祖是朝鲜南方新罗司空李翰,到李成桂的高祖父李安社时,因为与当地官员争夺官妓的风波而弄得在当地无法容身,于是就举家迁徙到朝鲜北方。从其曾祖父李行里开始就世袭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1356年,高丽恭愍王利用中国爆发元末农民起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