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隐太子李建成被杀的致命原因:在东宫私自屯兵

揭秘隐太子李建成被杀的致命原因:在东宫私自屯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63 更新时间:2024/1/7 4:04:20

李建成犯了个什么错误呢? 他犯了个最低级的错误——私自募军。

也不知道他出于什么考虑,可能是刚走出不久,居安思危,他这个堂堂太子竟然私自征兵,而且征的全是棒小伙子,竟达两千人,藏于府内,号为“长林军”。这已经非常惹人注目了,可李建成好像毫无顾虑,他又犯了个更大的错误,这个错误足以致命。

他竟命令当时的庆州总管杨文干继续征兵,且要偷偷的把征集的兵员送到京城。

他究竟要干什么呢?

从他的地位和手段来看,他的太子位置是很牢固的,只要他耐心的等下去,总有一天,皇位是他的,他为什么要做这种非常危险,却毫无意义的事情呢?

第一种可能,是这位太子爷对李世民(也许还有李元吉)有深深的忌惮,私自屯兵以防不测。

第二种可能则是他等不及了,要动手弑君夺位。

我倾向于第一种可能,因为李建成如果想篡位,他首先应该拉拢禁军将领,逐步控制皇宫的保卫工作,而不是私自征兵,须知,这是极笨又极危险的做法。

如果第一种可能是对的,那说明李建成真的很怕李世民,非常怕。 但从李建成的内心来讲,他又舍不得杀掉李世民,充其量,只是在防备罢了。

太子李建成最终被杀的致命败笔是私自屯兵

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有一次,李世民随李渊游乐,李元吉知道后,派刺客埋伏在寝宫中准备刺杀李世民,被李建成阻止,为此李元吉还很生气,说我这全是为了你,与我自己有个屁关系。

单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那时的李建成是不忍心杀李世民的,他也不敢篡位。因为当时李渊也在场,如果刺客真的行动了,完全可以说是针对皇帝的,他李建成跳到黄河洗不清,想不篡位都不行。

可既然你不敢篡位,后宫的妃子们又向着你,那你就老老实实等着继承就是了,何必要私自征兵呢? 所以李建成,是个不大会做事的人,是个考虑事情不周全的人。

很快,他又做了一件蠢事。 他在私自征兵的同时,发现一个大问题就是:这些人的装备不够。所以他又命令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购置盔甲,发给杨文干,装备那些人。

问题就出在这里。尔朱焕、桥公山既不是*的人,又没有杨文干那样的胆量,他们知道太子私自募兵后,当即大惊,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立刻撒欢跑到李渊那里报告——太子谋反!

李渊闻讯大怒,但很快又平静下来,这老狐狸没事人儿似的说要到太子府上走走,等到了太子府,突然变了脸,当面责问李建成——我老头子还没死,你征兵做什么?!李建成吓得失魂落魄,磕头如捣蒜,大骂自己该死,求李渊原谅。

李渊这人,什么都好说,就怕别人跟他争皇上。凡是跟他争的,像什么薛仁杲、窦建德刘黑闼,都被他咔嚓了,一到了这个问题上,什么父子情兄弟恩,全是扯淡,所以当下里就火了,就要治李建成的罪,关键时刻,要说李建成笨,那是够笨的,但要说他狠,他也确实够狠,他竟大嚎一声“儿罪该万死”,然后“嘭”一脑袋撞地上,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晕过去了。

这可就麻烦了,李渊眼睁睁看着儿子自残,他的小心脏可受不了,到底是自己的骨肉,立刻命人抢救,同时开始布置宫内防御,把治罪的茬儿放一边去了。看来这李建成还是有两把刷子,苦肉计用得倒还及时。

再说那位庆州总管杨文干,这老兄最倒霉,李建成糊涂,他也跟着糊涂,糊里八涂的替李建成征兵,现在李建成暴露了,他也傻了,左思右想,自己连条退路都没有,怎么办?最后一咬牙,他举兵造反了。这些兵本是给李建成用的,他倒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李渊一听说杨文干反了,他也懵了,原本每逢打仗,用得最多的是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失宠,他看上李建成了,可恰恰就是李建成的人造反,怎么办?没办法,他又找回李世民商量对策。

反正就这俩儿子,不是你就是他。

李世民是什么人,天策上将,根本没把杨文干放在眼里,当即表示只需派个将领去便能解决。可就在这时,李渊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为日后的血光之灾埋下了深深的伏笔:“杨文干造反,株连李建成,你自己便宜行事吧,回来后,立你为太子,建成做蜀王,蜀地狭小,我死后,他要是不听你的话,你可以立刻剿灭他。”

我不能说李世民有多高尚,在争夺皇位这件事上,谁也高尚不起来,所谓的舜禅让只是传说罢了。

你李渊既然已经许下了承诺,那就要实现,正所谓“金口玉言”,说了就要做,谁让你是皇帝呢?如果你不做,我刚刚说了,争夺皇位这件事上谁也高尚不了,那李世民可就想不开了,等到那时候,谁又能保证不会出事呢?李渊无意之中,在自己的儿子们中间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

很快,杨文干之乱平定了,可过了这么些日子后,在后宫妃子和李元吉的撺掇下,李渊又改了主意,渐渐地恢复了对李建成的宠爱,又让李建成回到太子东宫,至于和李世民承诺的那件事,他再也不提。

从这件事里可以看出来,很明显的,李渊不喜欢李世民,二人在性格上隔山隔水。

李渊有个非常明显的性格特点,就是喜欢被奉承。裴寂奉承他,成了当朝红人,后妃们奉承他,个个得宠,李建成、李元吉都很会巴结人,李渊也都喜爱,同时他喜爱的人,能力也都泛泛,比如李孝基、李神通等,而李世民久在军旅,指挥若定,特立独行,遇事独断,这都是李渊很不喜欢的,所以从心里,他根本不愿意李世民做太子。

摸不透领导的喜好,成绩再好也是枉然。

我们再说那位齐王李元吉。

这是个能折腾的主儿,这个人如果有了条件,差不多能做第二个杨广,甚至比杨广还不如。武德九年,他就曾计划着要趁李渊避暑之际,杀父夺权,幸好被李建成拒绝。他帮着李建成,实则是为了自己,如果干掉李世民,很可能下一个被杀的就是李建成,至于李渊也好不到哪里去,迟早被他这个四儿子祸害死(老三李玄霸早亡)。

李元吉是个性情暴戾、心胸特别狭窄、又阴险狡诈的小人,李世民对这个四弟,不是很瞧得起,甚至有时候会故意让他下不了台。

秦王府大将尉迟恭武艺相当高强,以骁勇着称,最厉害的两手绝活就是“避槊”和“夺槊”,施展起来,任你铁槊乱刺,他也能左躲右闪轻松避开,金庸笔下的凌波微步也不过如此,更神的是,尉迟恭还能在避开铁槊的同时,顺手夺槊,再反手刺回去,就凭这一手功夫,虽不敢说武艺天下第一,恐怕也找不到几个对手。

偏李元吉善使铁槊,有人告诉他,您使的这个家伙,恰恰是尉迟恭善于夺的。

这李元吉可就不干了,他像个孩子似的找到尉迟恭,偏要人家和他比比,看看谁行谁不行。

尉迟恭可不想惹他,毕竟李元吉是亲王,输了,自己不舒服,赢了,对方不舒服,还是算了。可李元吉非比不可,他想证明自己才是天下第一。

尉迟恭实在没办法,只好说了个条件:为了你齐王的人身安全,我把自己的铁槊去掉尖刃,而你齐王的铁槊不必去掉槊尖。李元吉本就轻慢,一听这话更不舒服,怎么,你就不怕我一槊刺死你?尉迟恭说没事儿,你刺不到我的。这句话可大伤李元吉的自尊,敢这么小瞧我?要你好看!

比试开始,果然,尉迟恭前后翻腾,李元吉使出吃奶的劲,无论怎样出槊,也刺不到他,最后累得气喘吁吁,不得不罢手。

本来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偏在旁边观战的李世民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把李元吉得罪透了,他问尉迟恭,避槊难还是夺槊难?尉迟恭说夺槊更难些。

李世民说,那你去把齐王的槊夺下来吧。

李元吉本来就够丢面子了,一听这话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好你个李世民,敢这样羞辱我!他找来一匹马,跃马扬槊猛冲过来,恨不能一槊把尉迟恭刺死,却见尉迟恭闪身一拉,他手上的槊竟被夺去,如是者三回。

李元吉虽然嘴上称赞,心里恨透了李世民。

按理说,尉迟恭再厉害,也只是个将军,替你老李家打工的高级打工仔而已,可李元吉恨乌及屋,恨李世民的同时也恨死了他,堂堂亲王,竟派人行刺朝廷大将。偏这尉迟恭实在是过于牛,开门大睡,刺客竟不敢近身。这招不灵,李元吉又诬陷尉迟恭谋反,将他下狱,却又被李世民救出。

李元吉越加恼怒,也就更想谋害李世民,他对李世民的忌恨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曾多次在李渊面前构陷,李渊的回答是秦王功勋卓着,罪责不明,不能妄杀。

李元吉竟说“但须速杀,何患无辞!” 话说到这里,已经变成了*裸的陷害,杀个人还需要找理由么?不需要。

面对这种*裸的陷害,李渊沉默了,都是他的儿子,他能狠下心来杀谁呢?也许这时候,做父亲的才是最痛苦的。

武德九年,忽然传来战报,突厥犯边。 此时李世民已失宠,李建成因有私自募兵一事,李渊也不敢轻易让他领军,只得令元吉为帅,领军抵御突厥。

李渊做梦也想不到,此令一出,一幕兄弟相残的好戏,就此搬上历史的舞台。

标签: 李建成太子唐朝

更多文章

  • 李渊的嫡长子李建成:是被历史扭曲的真命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渊,李建成,唐朝

    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嫡长子,助父亲李渊起兵称帝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而玄武门事变的发生,李建成被李世民杀死,年仅三十八岁。其实真实的李建成宽厚、仁德,很有才能,并不是被历史丑化的卑鄙平庸的太子。下面孙老师讲一讲真实的李建成。李渊起兵之初,建成奉命留在河东,结交了大批仁人志士招揽人才。当时的他对天

  • 唐史真相: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为何不杀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李建成,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以玄武门之变夺得了皇位,但其明白难以消除其逼父、弑兄、杀弟、屠侄的一系列恶行对当时及后世造成的极其恶劣影响,而李世民本身又尤其在乎身后名。终于有一天强忍不住向史官索看实录,当发现实录中如实地记录着自己的种种不堪后。李世民为了挽救弥补自身的形象与声誉,一方面通过篡改实录,弱化其父李渊的开国

  • 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究竟是怎样争夺储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唐朝

    在唐高祖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世民先参与策划了太原起事,而起事之后,在讨平群雄的战争中,他又立功最大,但因为世民不是嫡长子,按照传统习惯,皇位应由嫡长子继承,所以,唐高祖即位后,便立建成为皇太子。而由于李世民能征惯战,智勇兼备,已成为唐军事实上的最重要的领导人,武德四年,唐高祖特任命世民为“天策上将”,

  • 唐朝太子李建成的太子妃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太子李建成,李建成的太子妃

    唐朝太子李建成的太子妃是谁李建成是唐朝的第一位太子,同时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废太子”。通常在过去的历史书以及评书杂史中,常常称李建成、李元吉为“奸王”,是处心积虑想要谋害李世民的反面人物。这也是在唐太宗即位以后,李建成的形象就被丑化了。总之,胜者王侯败者寇,李建成作为废太子的历史地位已无法改动。关于

  • 李建成和李元吉是什么关系 太子李建成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子李建成墓,李建成和李元吉关系

    李建成和李元吉是什么关系追溯到历史上李建成的人物关系,再到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看得出来李元吉可以算得上是李建成的忠实党分子,一直从始至终都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拥护着李建成。但据说历史上的李元吉实在是其丑无比,丑到连他的亲生父母都不愿意搭理他。每当在无数个夜晚,当野兽的叫声在山林中响起的时候,李建成成了他坚

  • 揭秘李君羡真的是李建成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君羡,李建成的儿子

    李君羡和武媚娘电视剧《至尊红颜》是一部拍摄于2003年的古装电视剧,主要讲述了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大唐将领李君羡两情相悦,最终武媚娘进入皇宫,经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之后,最终成长为执掌全天下的皇帝的故事。这部电视剧播出以来,就以扣人心弦的故事、精致华丽的场景道具和强大的演员阵容而引发了一阵追剧热潮,观

  • 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之间的皇位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建成和李世民,李建成隐是什么意思

    李建成隐是什么意思他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在隋大业十三年,准备起兵反隋,于是密召他与其弟李元吉来到太原进行援助。当时,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侑为恭帝,改元义宁。恭帝封李渊为唐王,封建成为唐王世子,开府置官属。在义宁二年,有他的父亲李渊即位,立他的嫡长子建成为皇太子。身为太子的他终归所望,他的才华深受父皇的

  • 李建成死后他的儿子女儿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建成儿子女儿下场,李建成之女

    李建成简介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曾在起兵之初,与李世民分别在河东、晋阳招募人才,后来李建成来到太原协助李渊起兵,率军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在李渊称帝后被立为皇太子。在武德九年时期,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杀死,当时年龄是三十八岁,而他的五个儿子也一并遇害。李建成直率、宽简、仁

  • 李渊长子李建成是李世民亲手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渊长子李建成,李建成是李世民亲手杀的吗

    李建成简介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曾在起兵之初,与李世民分别在河东、晋阳招募人才,后来李建成来到太原协助李渊起兵,率军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在李渊称帝后被立为皇太子。在武德九年时期,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杀死,当时年龄是三十八岁,而他的五个儿子也一并遇害。李建成直率、宽简、仁

  • 谜一般的太子李建成: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曾在起兵之初,与李世民分别在河东、晋阳招募人才,后来李建成来到太原协助李渊起兵,率军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在李渊称帝后被立为皇太子。李建成剧照在武德九年时期,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杀死,当时年龄是三十八岁,而他的五个儿子也一并遇害。李建成直率、宽简、仁